《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解读分析.ppt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解读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解读分析.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解读解读青海省委党校法学部青海省委党校法学部青海省委党校法学部青海省委党校法学部 教师教师教师教师 西宁君剑律师事务所西宁君剑律师事务所西宁君剑律师事务所西宁君剑律师事务所 律师律师律师律师黄国政请将手机振铃关闭请将手机振铃关闭 谢谢合作谢谢合作 (2001(2001年年1010月月27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20112011年年1212月月31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次会议
2、关于修改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的决定修正修正)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第二章第二章 前期预防前期预防第三章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第四章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第五章第五章 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第六章第六章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第七章第七章 附附 则则 一、职业病的界定一、职业病的界定一、职业病的界定一、职业病的界定 “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
3、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其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其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构成本法所称的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要件:构成本法所称的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要件:1 1、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体、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经济组织的劳动者;2 2、必须是在从事职
4、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3 3、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其中放射性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其中放射性物质是指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发出的物质是指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线装置发出的射线、射线、射线、射线、射线、射线、射线、中子射线等电离辐射;射线、中子射线等电离辐射;4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目录所列的所列的职业病。职业病。在上述四个要件中,缺少任何一个要件,都不在上述四个要件中,缺少任何一个要件,都不属于本法所称的职业病。
5、属于本法所称的职业病。本法规定的用人单位以外的单位,产生职业病本法规定的用人单位以外的单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其职业病防治活动可以参照本法执行;中危害的,其职业病防治活动可以参照本法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参照执行本法的办法,由国务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参照执行本法的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制定。央军事委员会制定。二、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原则二、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原则二、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原则二、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原则 (一)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一)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 1 1、预防为主、预防为主 所谓预防为主,就是在整个职业病防治过程所谓预防为主,就是在整个职业病防治过程中,要把预防措
6、施作为根本措施和首要环节放在先中,要把预防措施作为根本措施和首要环节放在先导地位,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并在一切职业活动导地位,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并在一切职业活动中尽可能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使工中尽可能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使工作场所职业卫生防护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作场所职业卫生防护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要求。实践证明,职业病危害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实践证明,职业病危害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职业病危害所造成的各种损害是可以通过实施的,职业病危害所造成的各种损害是可以通过实施预防措施予以避免和减少的;而且,预防可以做到预防措施予以避免和减少的;而且,预防可
7、以做到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进一步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搞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更具有重要的作用。方针,对搞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增强前瞻意识,树立长远观点,克服短因此,必须增强前瞻意识,树立长远观点,克服短期行为,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主动地做好职期行为,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主动地做好职业卫生预防工作。业卫生预防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措施主要有:坚持预防为主的措施主要有:(1 1)职业病危害的源头控制
8、:可能产生职业病)职业病危害的源头控制: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论证阶段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危害的建设项目论证阶段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其审核,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防及其审核,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前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护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前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竣工验收;效果评价及竣工验收;(2 2)职业病危害的特殊管理:对从事放射、高)职业病危害的特殊管理: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毒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3 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4 4)依靠科技进步,研制、开发、推广、应用)依靠科
9、技进步,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工艺、新材料,提高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5 5)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定职业病防治)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强化工作场所防护设施和个人防计划和实施方案;强化工作场所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完善职业卫生操作规范;严格遵守护用品的管理,完善职业卫生操作规范;严格遵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度;建立健
10、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 6)劳动者职业卫生权利保障:落实劳动者的)劳动者职业卫生权利保障:落实劳动者的知情权、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知情权、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教育、职业卫生培训、未成年人、孕妇、哺乳期的教育、职业卫生培训、未成年人、孕妇、哺乳期的女职工和职业禁忌者的职业健康特殊保护等女职工和职业禁忌者的职业健康特殊保护等;(7 7)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8 8)社会监督与民主管理。)社会监督与民主管理。2 2、防治结合、防治结合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必须正
11、确处理针,必须正确处理“防防”与与“治治”的关系,既不能的关系,既不能轻轻“防防”重重“治治”,不,不“防防”只只“治治”,更不允许,更不允许采取临时工、轮换工、季节工等用工形式或者其他采取临时工、轮换工、季节工等用工形式或者其他手段逃避不手段逃避不“防防”不不“治治”的法律责任,也不能只的法律责任,也不能只防不治,或者轻视对职业病危害的治理或者对劳动防不治,或者轻视对职业病危害的治理或者对劳动者职业病的检查诊断与治疗康复;不能把者职业病的检查诊断与治疗康复;不能把“防防”与与“治治”对立起来或者相互分离。对立起来或者相互分离。防治结合包括有三个方面的含意:防治结合包括有三个方面的含意:(1
12、1)预防为主,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最大限)预防为主,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度地减少和避免“治治”的负担与代价;的负担与代价;(2 2)所谓)所谓“治治”,不只是对职业病的诊断治,不只是对职业病的诊断治疗,更重要的是对职业病危害的治理,这既是疗,更重要的是对职业病危害的治理,这既是“防防”,也是,也是“治治”;如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如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控制措施和治理措施;控制措施和治理措施;(3 3)对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职业病危害后果)对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职业病危害后果的工作
13、场所,做到的工作场所,做到“防防”中有中有“治治”,“治治”中有中有“防防”,以,以“治治”促促“防防”,通过,通过“防防”解决解决“治治”的问题。的问题。所谓所谓“防防”中有中有“治治”,就是按照国家职业卫,就是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一边对造成职业病危害的工作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一边对造成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进行治理,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边场所进行治理,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边及早地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组织职业健及早地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组织职业健康检查,安排职业病人的诊断治疗。康检查,安排职业病人的诊断治疗。所谓所谓“治治”中有中有“防防”,如通过职业
14、健康检查,如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和对职业病的病因学诊断分析,找到其致害原因,和对职业病的病因学诊断分析,找到其致害原因,分析发病机制、发生规律、总结预防工作经验与教分析发病机制、发生规律、总结预防工作经验与教训,进而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训,进而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危害程度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上的问题作质、危害程度和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上的问题作出分析诊断,并提出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的治理出分析诊断,并提出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的治理对策和有效措施。对策和有效措施。(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原则(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原则 由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繁多,危害的性质、由于
15、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繁多,危害的性质、途径和程度千差万别,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很复杂,途径和程度千差万别,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很复杂,需要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也相应不同。为了需要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也相应不同。为了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针对性,有的放矢,切实保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的针对性,有的放矢,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健康,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提高防治障劳动者的健康,减轻用人单位的负担,提高防治效果,降低执法监督的社会成本,必须对职业病危效果,降低执法监督的社会成本,必须对职业病危害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害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1 1、分类管理、分类管理 分类管理,是指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分
16、类管理,是指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毒性、危害程度及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后果质、毒性、危害程度及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后果确定类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确定类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分类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分类管理的主要内容有:(1 1)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建设项目分类管理;(2 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3 3)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对从事放射、高毒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4 4)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2 2、综合治理、综合治理 所谓综合治理,是指在职业病防治活动中采取所谓综合治理,是指在职业病防治活动中采取一切有效的管理和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病 防治 解读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