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企管理教程ppt课件汇总(完整版).ppt
《化企管理教程ppt课件汇总(完整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企管理教程ppt课件汇总(完整版).ppt(3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企业管理概论 第一节 企业与企业管理 第二节 理论企业管理理论发展 第三节 现代企业制度 第五节 企业类型化工企业管理简明教程化工企业管理简明教程第一节 企业与企业管理一、企业与企业管理(一)企业的概念(一)企业的概念企业(企业(EnterpriseEnterprise)是以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得盈利为目的,依法从)是以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得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事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等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是社会经济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是社会经
2、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企业:活动的基本单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企业:1 1现代企业是以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得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现代企业是以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得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2 2现代企业必须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现代企业必须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3 3现代企业作为法人实体,必须具有法人地位现代企业作为法人实体,必须具有法人地位(二)企业管理的概念与作用(二)企业管理的概念与作用企业管理是根据企业的特性及生产经营规律,企业管理是根据企业的特性及生产经营规律,按照市场需求,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按照市场需求,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3、充分合理利用各种资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充分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满足社会的需要,不源,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满足社会的需要,不断谋求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活动断谋求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二、现代企业的职能活动 不管企业经营何种产品、所有制形式怎样、规模大小如何、或组不管企业经营何种产品、所有制形式怎样、规模大小如何、或组织结构形式差异有多大,为了达到它作为投入、产出经济系统的基本织结构形式差异有多大,为了达到它作为投入、产出经济系统的基本要求,任何企业都必然进行以下职能活动。要求,任何企业都必然进行以下职能活动。1 1营销性活动营销性活动2 2生产性活动生产性活动3 3技术性活动技
4、术性活动4 4财务性活动财务性活动5 5管理性活动管理性活动 三、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一)系统原理(一)系统原理(二)弹性原理二)弹性原理弹性原理是指在管理中必须保持适当的弹性,以便及时地适应客观事物的各弹性原理是指在管理中必须保持适当的弹性,以便及时地适应客观事物的各种变化,才能实现有效的动态管理。弹性原理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范围很广,如计种变化,才能实现有效的动态管理。弹性原理在企业管理中应用范围很广,如计划工作中留有余地的思想,仓储管理中保险储备量的确定,新产品开发中技术储划工作中留有余地的思想,仓储管理中保险储备量的确定,新产品开发中技术储备的构思,劳动管理中弹性工作时间的应用等。备的构思
5、,劳动管理中弹性工作时间的应用等。(三)效益原理(三)效益原理(四)能级原理(四)能级原理能级原理就是要根据不同的能级建立层次分明的组织机构,给予不同的权力,能级原理就是要根据不同的能级建立层次分明的组织机构,给予不同的权力,安排与职位能级要求相适应的人去担负管理任务。安排与职位能级要求相适应的人去担负管理任务。(五)人本原理(五)人本原理第二节 企业管理理论发展企业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传统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现代管理阶段。一一传统管理阶段传统管理阶段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在1776年发表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
6、理论及劳动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各国人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日用必需品的来源是本国人民每年的劳动。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工资和利润的源泉。他在分析增进“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时,特别强调了分工的作用,认为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提高熟练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减少由于变换工作而损失的时间;可以简化劳动,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进设备。劳动分工理论,不仅符合当时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成了以后企业管理理论中的重要原理。后来,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RobertOwen,17711858)提出了在工厂生产中要重视人的因素,他关心工人的
7、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规定童工的最低年龄限制,为工人建造宿舍与街道等。欧文通过试验证明,重视人的因素和尊重人的地位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多的利润。所以,也有人认为欧文是“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二、古典管理阶段古典管理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三十年代,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阶段的过渡,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分工协作更加细化;机器更多地代替手工劳动,商品市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劳资矛盾日益加深,传统的企业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凭经验判断企业管理的方法已不适用,迫切要求管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美国出现了以泰罗为首的“科学管理”,法国出现了以法约尔为代表的“一般管理理论
8、”,他们使这一时代成为管理学科的转折点,使管理逐步由经验变为科学。1泰罗及其科学管理理论泰罗及其科学管理理论泰罗泰罗(FrederickTaylor,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科学管理之父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科学管理理论的要点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第一流的工人”。(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
9、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按照作业标准和劳动定额,规定)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按照作业标准和劳动定额,规定不同的工资率,对完成和超额完成定额的人,以较高的工资率支付工资;不同的工资率,对完成和超额完成定额的人,以较高的工资率支付工资;对完不成定额的人,则按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对完不成定额的人,则按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5)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精神革命精神革命”。(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工作
10、方法。(7)实行职能工长制。)实行职能工长制。(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2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法约尔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出生于法国,出生于法国,是欧洲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被称为是欧洲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被称为“管理过程之父管理过程之父”。管理过程理论要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管理过程理论要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2)五大管理要素。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大管理要素。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3)管理的十四条原则。法约尔提出了管理人员解决问
11、)管理的十四条原则。法约尔提出了管理人员解决问题时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劳动分工、职权与职责对等、题时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劳动分工、职权与职责对等、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人员报酬、集权、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团结精神。创精神,团结精神。(4)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马克斯马克斯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理论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理论韦伯韦伯(MaxWeber,18641920)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被称为的代表人
12、物,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组织理论之父”。理想行政组织。理想行政组织理论要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理论要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权力论。)权力论。(2)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所谓)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所谓“理想的理想的”,是指这,是指这种组织体系并不是最合乎需要的,而是组织的种组织体系并不是最合乎需要的,而是组织的“纯粹的纯粹的”形态。韦伯就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管理制度、组织形态。韦伯就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提出了具有深刻影响的思想。其观点主要有:明确结构提出了具有深刻影响的思想。其观点主要有:明确的分工;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人员的考评和教育;职的分工;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人员的考评
13、和教育;职业管理人员;遵守规则和纪律;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业管理人员;遵守规则和纪律;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等。等。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和其他组织形式相比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和其他组织形式相比具有能够取得高效率的特点。具有能够取得高效率的特点。三、近代管理阶段(一)近代管理阶段的特点(一)近代管理阶段的特点1对人的社会性探索不断增加;对人的社会性探索不断增加;2注重科学研究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突出管理人的艺术性、复杂性注重科学研究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突出管理人的艺术性、复杂性和管理科学的不确定性。和管理科学的不确定性。(二)现代管理学派及其管理理论(二)现代管理学派及其管理理论1梅奥
14、与人际关系学说梅奥与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认为职工是该学说认为职工是“社会人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处理人际关系,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提高其士气。梅奥导能力在于处理人际关系,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提高其士气。梅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生产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而且还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生产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而且还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的影响。梅奥所创立的人际关系学说为后来的行为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梅奥所创立的人际关系学说为后来的行为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2巴纳德与社会系统理论巴纳德与社会系
15、统理论(1)组织是一个合作系统,组织并不是只由职责分工和权力结)组织是一个合作系统,组织并不是只由职责分工和权力结构组成的僵硬结构,组织是用人类意识加以协调而成的活动与力量构组成的僵硬结构,组织是用人类意识加以协调而成的活动与力量系统。系统。(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个)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有意识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而非正式组织是个人相互接触人的有意识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而非正式组织是个人相互接触中无意识地带有体系化、类型化特征的多种心理因素的体系。中无意识地带有体系化、类型化特征的多种心理因素的体系。正式组织包括协作意愿、共同
16、目标、信息沟通三个基本要素。正式组织包括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三个基本要素。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3)组织的平衡。在组织生存和发展中必须实现三个方面的平)组织的平衡。在组织生存和发展中必须实现三个方面的平衡。即组织内部个人和整体之间的平衡;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衡。即组织内部个人和整体之间的平衡;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组织动态平衡。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旧平衡被不断打破,新平衡组织动态平衡。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旧平衡被不断打破,新平衡产生。产生。(4)管理人员的职能。管理人员的最根本职能是协调,实现组)管理人员
17、的职能。管理人员的最根本职能是协调,实现组织的三方面平衡,即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从组织成员织的三方面平衡,即建立和维持一个信息联系的系统;从组织成员那里获得必要的努力;规定组织的共同目标。那里获得必要的努力;规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四、现代管理阶段 (一)现代管理阶段的特点(一)现代管理阶段的特点1突出了经营决策。提出了突出了经营决策。提出了“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决策”。2广泛运用现代管理工具和现代科学技术。如将电子计算机、运广泛运用现代管理工具和现代科学技术。如将电子计算机、运筹学、价值工程、网络技术等应用于生产经营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筹学、价
18、值工程、网络技术等应用于生产经营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管用效率和管理水平。管用效率和管理水平。3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提出了以尊重人为号召,以激励人为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提出了以尊重人为号召,以激励人为手段,笼络人心,鼓舞士气,并进行智力开发投资,对职工实行终手段,笼络人心,鼓舞士气,并进行智力开发投资,对职工实行终身教育。身教育。4实行系统管理。把系统论、控制论原理引进企业管理中来,把实行系统管理。把系统论、控制论原理引进企业管理中来,把整个企业看作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应用系统工程原理从系统最优整个企业看作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应用系统工程原理从系统最优化观念出发进行经营决策。化观念出发进行经营
19、决策。(二)现代管理学派及其管理理论1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组织行为学实质是包括人际关系学说在内的狭义的行为科学。目前组织行为学从研究的对象和所涉及的范围来看,可分成三个层次,即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有关个体行为的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可分成三大类,即激励内容理论,如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等;激励过程理论,如期望理论,波特劳勒模式等;激励强化理论。二是有关企业中的人性理论,如X、Y理论,不成熟成熟理论等。有关团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介于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之间。(1)需要层次理论。(2)双因素理论。2管理科学学派。
20、管理科学学派的主导思想是尽量减少决策中个人艺术成分,尽量用数学方法客观描述,使生产力得到最合理的组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很少考虑人的行为因素。管理科学解决问题的程序一般为:提出问题;建立研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检查教学模型和它的解的实际意义;对所求解进行控制;把方案付诸实施。管理科学学派的代表人是布莱克特、丹齐克、丘奇曼等人主要观点是利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把管理问题建立起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而进行系统研究。3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有:(1)管理就是决策。(2)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3)决策的过程应科学化。(4)决策的准则。第三节 现
21、代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现代企业制度是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规范和完善的法人财产权为基础,以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为主要形式,以两权分离、有限责任和股权可转让为基本特征,以公司制为主要形态的企业制度。(一)现代企业制度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变化。(二)现代企业制度是由若干具体制度相互联系而构成的系统。(三)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四)企业法人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五)现代企业制度以公司制为典型形式。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一)产权明晰所谓产权明晰,就是要明确企业的出资人与企业组织的基本财产关系。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者与企业的关系是出资人与
22、企业法人的关系,也即是股东与公司的关系。这种关系与其他企业制度下所有者与企业法人的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即将出资人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进行合理分解,使出资人与企业法人各自拥有独立的财产权利。(二)权责明确所谓权责明确,是指在产权关系明晰的基础上,企业通过法律来确立出资人与企业法人应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权利和责任是相对应的。(三)政企分开所谓政企分开,是指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实行企业与政府的职能分离,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生产经营完全由企业自己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企业的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并且不受政府的直接干预。(四)管理科学所谓管理
23、科学,是指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既能体现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又能体现社会生产的客观要求。从市场经济的要求看,现代企业建立科学而规范的企业领导体制,能使企业的权力机构与监督机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相互对立、责任明确,也能使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这样既保证了决策的高效率,又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既保证了经营者有充分的权力,使企业经营机制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又保证了企业经营不违背所有者的权益。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一)现代企业法人制度企业法人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核心制度。民法通则第三十六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24、。”法人制度就是通过赋予企业或有关组织法律上独立的人格,使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民事权利,也包括赋予企业法人地位的各项法律及规定。(二)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对财产权利在经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权能加以分解和规范的法律制度;是以产权为依托,对各种经济主体在产权关系中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进行合理组合的制度。(三)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是指企业要建立什么样的内部机构组织形式,即形成何种内部组织结构来支配企业的运营。这是现代企业制度中又一重要内容。现代企业组织制度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由此,形成了三大类机构,即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1决策机构。
25、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董事会是股东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权力机构。2监督机构。监事会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对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的活动进行监督的机构。3执行机构。经理人员是由董事会选派,在董事会领导下负责日常生产经营决策和具体执行的阶层。(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1具有正确的经营思想和能适应环境变化的企业经营战略。2建立适应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的领导制度。3实行“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努力挖掘人力资源,进行柔性管理,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管理组织上要不断革新过时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建立适应企业实际要求的精简、合理、高效的管理模式5运用现代管理方法。6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管 教程 ppt 课件 汇总 完整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