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课件第七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x
《区域经济学-课件第七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课件第七讲:城市发展与城市化.ppt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城市发展与城市化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石敏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土地资产化与城市化产业-人口-土地联动发展的城市化新型城镇化城市化的生态效应什么是城市?什么是城市?城市=城+市城:城堡,城郭,城邑,防卫性的城墙为标志市:集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前工业化城市:城市的起源农业经济,贸易城市工业化城市:城市的发展制造业经济,工商业城市城市化和工业化同步后工业化城市服务业经济工业化时代城市的形成工业化时代城市的形成城市的形成工业化:工业企业(可移动)空间集聚工业企业集聚:劳动力流动和人口集聚工业企业集聚: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人口集聚:带动生
2、活性服务业发展产业发展:劳动力流动和人口集聚城市在哪里形成?市场潜力:市场潜力决定制造业企业的区位市场潜力越大,对企业的吸引力越强,吸引的企业数量越多城市规模工业企业数量增加和人口集聚带动城市规模扩大城市规模越大,市场潜力增大,对工业企业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向心力和离心力的相对强度城市形成的动力城市形成的动力向心力(集聚力)规模经济:降低平均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市场外生(杜能模型),市场内生(NEG)空间外部性:共享、匹配、学习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就业机会企业和消费者的交流互动:空间上彼此接近空间竞争:企业和消费者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空间集聚购物模型,送货模型,搜寻模型离心力运输成本:中间产品的运输成
3、本,商品的运输成本地租和生产成本通勤成本和生活成本城市的形成城市的形成城市的形成制造业集聚和工业劳动力流动形成了城市新城市如何形成:制造业向外迁移城市规模和城市间距离: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相对强度市场潜力经济演化过程:市场潜力与经济区位的相互作用市场潜力决定经济活动的区位,区位变化重绘市场潜力集聚阴影(agglomeration Shadow)锁定城市区域港口、交通枢纽与城市区位城市的形成城市的形成市场潜力函数什么是市场潜力?随着与城市距离的增加,市场潜力开始是下降的,后来又变成上升离城市较近的区域有较大吸引力,离城市较远的地方由于距离使得厂商之间的竞争减弱,导致市场潜力回升人口规模增大使得市场潜
4、力曲线上移。如果中心城市以外区域的市场潜力达到与中心城市同样值时,制造业厂商就有可能打破单中心结构,迁出中心城市制造业的临界距离:市场潜力达到与中心城市同样值的区域与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城市的形成城市的形成集聚阴影(agglomeration Shadow)中心城市到临界距离之间的范围锁定城市区域:集聚阴影内不能形成新城市集聚阴影大小决定城市锁定效应的范围新的城市在集聚阴影之外的区域形成集聚阴影的空间大小与产业对应如果产品多样化程度更高,而且/或者运费很低,阴影范围会更大市场规模扩大会改变市场潜力函数的分布集聚阴影之外,在市场潜力凸起的区位形成新的城市灯下黑现象离城市较近地方,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
5、现象空间作用减弱的区域,市场潜力不够高城市的形成城市的形成First nature and second natureFirst nature:先天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分布,交通条件Second nature:后天的,形成集聚的历史和前后向联系的循环累积作用空间经济学假设空间是同质的,强调了second nature的作用港口、交通枢纽与城市区位交通枢纽的催化作用(Catalytic role):一个拥有良好条件的港口或交通枢纽使得这些地方比它的周围更具形成中心的优势。当新的中心建立起来后,就会通过自我强化的过程来达到一定的规模。此时最初的自然优势与持续自我强化的集聚优势相比,已经微不足道了。
6、自然地理优势在形成经济地理中起到了催化作用,空间经济的自组织特性使得自然地理优势起到了作用。交通枢纽对市场潜力曲线的影响上海,纽约,东京城市形成的经济学机制城市形成的经济学机制向心力(集聚力)规模经济:降低平均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市场外生(杜能模型),市场内生(NEG)空间外部性:共享、匹配、学习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就业机会企业和消费者的交流互动:空间上彼此接近空间竞争:企业和消费者的相互作用会产生空间集聚购物模型,送货模型,搜寻模型离心力运输成本:中间产品的运输成本,商品的运输成本地租和生产成本通勤成本和生活成本什么是城市化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是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
7、社会逐渐转变、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发展地方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促进经济增长城市化可以实现生产的集聚经济、要素流动和运输成本的降低、服务业效率的提升城市发展过度的负效应城市病:拥堵、环境污染乡村的萎缩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升2019年,按常住人口统计的城市化率为60.6%。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2013年,全国城区面积18.3416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7855万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4.7108万平方公里2010年,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3.1766万平方公里,比2005
8、年增长29.9%。2010年,地级以上城市总人口38866万人,比2005年增长7.1%。城市化的演进城市化的演进城市化三阶段城市化初期:城市人口比例低于25%城市化中期:城市化加速,人口和产业集聚迅速,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后期:城市人口比例达到70%,城市化减缓,三产占比上升,逆城市化城市化水平的S型曲线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相辅相成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在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城镇化往往是工业化带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的土地和廉价劳动力属于广布要素,企业在哪里,城市就在哪里发育成长。制造业发展会增加就业岗位,带动人口集聚和服务业发展。城市化促进工
9、业化在工业化的中后期,城镇化将成为推动工业化的力量。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会挑剔城市品质,企业家会用脚投票,选择在具有良好投资环境的城市投资,城市品质将决定高端企业的投资规模和质量。此时要通过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改善城市公共服务,吸引企业投资和人才集聚,促进工业化向高端纵深推进。城市化模式城市化模式工业化驱动的城市化工业化与城市化:制造业带动城市发展,城市发展也会促进工业化向纵深发展土地城镇化以地谋发展: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融资收入亨利乔治定理:级差地租与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产业-人口-土地联动发展的城市化通过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岗位,带动人口集聚和服务业发展土地城镇土地城镇化化“以地谋发展”的土地
10、城镇化模式与土地财政利益驱动土地开发规模扩大土地财政土地融资-土地资产化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2000-2014年,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24万平方公里增加到4.98万平方公里,年均增长5.45%,远高于城镇人口年均增速(3.32%)。产业-人口-土地联动发展的可持续城镇化:链条断裂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0%2%4%6%8%10%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建成区面积及增长情况(单位:平方公里)北京七环北京七环土地开发与城市发展土地开发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不同开发阶段不(不同开发阶段
11、不同的利益主体收入)同的利益主体收入)土地一级市场:地方政府和被征地拆迁家庭土地出让和土地融资收入: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征地拆迁补偿:个人消费或投资土地二级市场:房地产开发商房地产开发商:建筑业投入和收益,带动上下游产业土地三级市场:居民家庭或集团房地产增值:个人或集团消费或投资地方政府:巨额土地收入土地收入:包括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融资收入(土地抵押贷款收入以及城投债)土地出让收入:2000-2014年,地方政府共获得24.17万亿元,平均占地方财政收入的52.41%,2010年占比最高,达到67.62%。土地融资收入:2014年,84个重点城市新增土地抵押贷款1.73万亿元。2009-2
12、014年,84个重点城市土地抵押贷款总额9.51万亿元。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024680%20%40%60%80%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土地出让收入土地出让收入占比土地出让收入及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情况(单位:万亿元)84个重点城市土地抵押金额情况2009201020112012201320140246810土地抵押贷款总额土地抵押贷款额净额万亿土地开发土地开发与与城市城市发展发展土地收入的用途: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土地出让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征地拆迁补偿,转移给土地开发前的产权所有者。扣除土地开发成本后,2008-2014年土地出让纯收益用于城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域 经济学 课件 第七 城市 发展 城市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