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_1.docx
《分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_1.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分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1 分数除法简洁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学校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如何激发同学主动乐观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同学正确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一、从生活入手进行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学要从同学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学问背景动身,给他们供应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沟通的机会。在本课教学的一开头,我就转变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直接取材于同学的生活实际,通过班级的人数引出题目:六班级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二分之一,男生有27人,六班级有多少人?让同学简洁计算。然后再让同学介绍本班的状况,自编类似的应用题,交给另一部分同学解答,引发同学参与教学的乐观性
2、,使同学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其乐无穷! 二、关注过程,让同学获得亲身体验。 教学中,为让同学熟识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我有意不作任何说明,通过省略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让同学发觉问题,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发觉规律。从而让同学真实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我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往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效率并不高,究其缘由,主要是老师在教学中存在偏差。老师往往宠爱重关键词语琐碎地分析,宠爱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严谨的规律推理,虽分析得头头是道,但简洁走两个
3、极端;或者把同学原来已经理解的地方,仍做不必要的分析;或者把同学当作学者,对原来不行理解的部分,无为地做深化的、细碎的剖析,这样既铺张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又起不到好的效果。教学中我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同学通过争辩、沟通、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分,从而增加同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气,省去了许多烦琐的分析和讲解。老师在教学中精确把握自己的地位。老师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同学学习的关怀者、激励者和课堂生活的导演,凸显了同学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生本主义的教育思想。 三、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力气。 在计算应用题的时候,我通过鼓舞同学对同一个问题乐
4、观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同学思维,引导同学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同学的探究力气和创新精神。另外,转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而让同学死记硬背,如是、占、比、相当于后面就是单位1;知1求几用乘法,知几求1用除法等等的做法,充分让同学亲身实践体验,让同学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力气,为同学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预备。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启发不够到位。教学过程中同学时有答非所问和不知怎样答的状况,如归纳本节课中的应用题特点时,由于没有引导同学分析数量。 分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2 首先通过课前谈话解决了分数除法的意义。接下去重
5、点来争论第一环节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城西中心学校占地约为9/10公顷,假如按面积平均分成三块不同的区域,每块区域占地多少公顷?题目一出,同学立即就把算式列出来了,9/103,怎么计算呢?通过四人小组争辩合作,最终相出了好几种方法。如9/103=0.93=0.3(公顷)9/103=(9/101/3)(31/3)=3/10(公顷)9/103=9/101/3=3/10(公顷)(由于把一块地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三块,其中的一块就占了这块的1/3,所以直接乘以1/3)等一些方法,通过比较最终得出9/103=9/101/3=3/10(公顷)这种方法简便。接着我把9/10该为10
6、/11,让他们再用自己发觉的方法进行计算。结果同学们发觉还是用这种方法简便,10/113=10/111/3=10/33(公顷),最终,让他们观看、争辩、沟通9/103=9/101/3=3/10(公顷)与10/113=10/111/3=10/33(公顷)这两题的计算方法,同学们发觉除以整数等于乘以整数的倒数。其次环节解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我把例题该为城西中心学校占地约为9/10公顷,假如每块区域占地为3/10公顷,平均分成几块不同的区域?有了第一题的基础,大部分同学立即就想到9/103/10=9/1010/3=3(块),我问他们,为什么其他方法不用了呢?同学们说立即异口同声的回答,假如你
7、在把9/10换成10/11的话,小数不行,除数转化为1麻烦,反正只要乘以它的倒数就行了。接着我又问假如老师把9/10公顷换成1公顷,你认为又该怎么计算呢?同学们说还是乘以它的倒数。那么从中你发觉了什么?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脱口而出。第三环节,做一些练习。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是以同学学习的组织者,关怀者,促进者消逝在他们的面前。这样不仅充分发挥同学的自主潜能,培育同学的探究力气,而且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同学学的轻松,老师教的欢快。 分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3 一、教学内容:分数与除法,教材第65、66页例1和例2 二、教学目标:1.使同学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使同学把握分
8、数与除法的关系。 三、重点难点: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具预备:圆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把6块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块?板书:623(块) (二)导入 (2)把1块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几块?板书:120.5(块) (三)教学实施 1.学习教材第65 页的例1 。 (1)假如把1块饼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又该得到几块呢?130.3(块) (2)1除以3除不尽,结果除了用循环小数,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通过练习,激活了同学原有的学问阅历,(即两个数相除的商有可能是整数)也有可能是小数。进而提出当13得不到一个有限的小数
9、时,又该如何表示?这一问题激发了同学探究的乐观性,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争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3)指名让同学把思路告知大家。 就是把1块饼看成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三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一份就是块。 老师依据同学回答。(板书:1 3 =块) (4)假如取了其中的两份,就是拿了多少块?(块)怎样看出来的? 通过这样的练习,为下面的操作打下基础。 2.观看上面三道算式结果得出:两数相除,结果不仅可以用整数、小数来表示,还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引出课题:分数与除法 3.学习例2 。 ( 1 )假如把3 块饼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得多少块?(板书:3 4)( 2 )3
10、 4 的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是多少?请同学们用圆片分一分。 老师:依据题意,我们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 ? (把3 块饼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 份,每份是多少,你想怎样分?请同学到投影前演示分的过程。 通过演示发觉同学有两种分法。 方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先把1 块饼平均分成4 份,得到4 个,3 个饼共得到12个, 平均分给4 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3个,合在一起是块饼。 方法二:可以把3 块饼叠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 份,拿出其中的一份,拼在一起就得到块饼,所以每人分得块。 争辩这两种分法哪种比较简洁?(相比较而言,方法二比较简洁。) 两种分法都强调分得了多少块饼,让同学初步体会了分
11、数的另一种含义,即表示具体的数量。借助学具,深化争论。 ( 3 )加深理解。(课件演示) 老师:块饼表示什么意思: 把3块饼一块一块的分,每人每次分得块,分了3次,共分得了3个块,就是块。 把3块饼叠在一块分,分了一次,每人分得3块,就是块。 现在不看单位名称,再来说说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把单位“1 “平均分成4 份,表示这样3 份的数;还可以表示把3 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 4 )巩固理解 假如把2块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应当分得多少块? 23=(块) 刚才大家都是拿学具亲自操作的,假如不借助学具,你能想像出5块饼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多少块吗?(生说数理) 从刚才的争论分
12、析,你能直接计算79的结果吗?() 借助学具分饼、想象分的过程、抛开情境给出除法算式三个环节的呈现层次清楚,规律性强,为同学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供应了足够的操作阅历。 4.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 l )观看争辩。 请同学观看13 = (块)34 =(块)争辩除法和分数有怎样的关系? 同学充分争辩后,老师引导同学归纳出: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课件出示表格) 用文字表示是:被除数除数= 老师叙述: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所以精确地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 2 )思考。 在被除数除数=这
13、个算式中,要留意什么问题?(除数不能是零,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 3 )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老师:假如用字母a 、b 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除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呢? 老师依据同学的总结板书:ab = (b0) 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法,分母相当于除数。) 5.巩固练习: (1)口答: 713 ( )( ) ( )24 99 0.53 nm(m0) 1米的等于3米的( ) 把2米的绳子平均分3段,每段占全长的 ( ),每段长( )米。 解释0.53= 是可以用分数形式表示出来的,但
14、这种分数形式平常并不常见,随着今后的学习,大家就能把它转化成常见的分数。 (2)明辨是非 一堆苹果分成10份,每份是这堆苹果的 ( ) 1米的与3米的.一样长。( ) 一根木料平均锯成3段,平均每锯一次的时间是所用的总时间的。( ) 把45个作业本平均分给1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45本的 。()(3)动脑筋想一想 把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5块,每一块是多少平方米? (用分数表示) 小明用45分钟走了3千米,平均每分钟走了多少千米?每千米需要多少时间?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同学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分数的产生时,平均分的过程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要
15、用分数来表示,已初步涉及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把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也蕴涵着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但是都没有明确提出来,在同学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之后,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使同学初步知道两个整数相除,不论被除数小于、等于、大于除数,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这样可以加深和扩展同学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讲假分数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 1直观演示是同学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前提:由于同学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已经对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比较生疏,所以本节课教学把一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时并没有让同学操作,而是计算机演示分的过程,让同学理解1张饼的就是张。3张饼平均分给4个
16、人,每人分多少张饼,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老师供应学具让同学充分操作,体验两种分法的含义,重点在如何理解3张饼的就是张。把2张饼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应当分得多少张?连续让同学操作,丰富对2张饼的就是张饼的理解。同学操作阅历的积累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2培育同学提出问题的意识与力气是培育同学创新精神:本节课围绕两种分法细心设计了具有思考性的、合乎规律的问题串,“逼”同学进行有序的思考,从而进一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留意了学问的系统性:数学学问不是孤立的,而是亲热联系的,只有把学问放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同学的争论才是有意义的。比犹如学在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练习时对0.53=,部分同
17、学会觉着的=表示方法是不行的,老师解释:这种分数形式平常并不常见,随着今后的学习,大家就能把它转化成常见的分数形式。 分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4 数学课要学分数除以整数了,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洁,班级的大屏也坏了,让同学自学吧。 开头我先提出了自学要求。孩子们开头学了起来。间续有孩子学完举手了。同学通过猜想尝试验证,发觉一个数除以分数和乘这个分数的倒数的结果都相等。所以,乘以一个数就等于除以这个分数的倒数。然后就进行了练习,同学学习效果也不错,此时,我抛出了一个问题:一个数除以分数为什么要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呢?多数同学没有了做题后的兴奋了。只是由于结果相同啊。同学不明白算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
18、知道,这个学问点是我要给孩子们讲解的地方。此时我再结合线段图对同学进行算理的教学,大部分同学们恍然大悟,都露出了绚烂的笑容。 从这节课,使我感悟到,计算教学,最省事的教法就是把计算方法和盘托出,直接告知同学,然后进行大量的训练。可是这样教学,尽管也能让同学娴熟把握算法,但同学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一节课中什么时候该讲,什么时候让同学自学,正如侯校长说的那样,真的需要老师好好琢磨呀。 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教学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设计本课时主要突出让同学充分评价和反思。如在本节教学中,我先请同学独立计算,然后再四人小组合作
19、沟通自己的计算方法。汇报结果时,有的小组说由于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都是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他们认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也等于乘以这个数倒数。通过沟通争辩,最终得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是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然后,再和前面学的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整数联系起来,得出统一适用的分数除法的法则是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乘以乙数的倒数。很自然地复习了旧学问,再结合具体的算式强调转化的过程,特别是除号要变为乘号,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两个要同时变。由此推导出分数除以分数也是这样的,并且归纳其中的联系,发觉其中不管是怎么样的分数除法都是一样的,这样就可以只用甲
20、数和乙数来区分。依据同学的分析,我准时把统一的计算法则板书在黑板上,并把变化的和不变的用不同的记号标出来。 本节的教学中,同学始终以乐观的态度投入到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在主动进行探究,并总结出计算法则。而对新学问的学习,不是老师去讲解。而是让同学自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为同学供应了充分的学习空间。同学的思维是发散的,同学的方法是多样的,体现了同学的主动性。 分数除法数学教学反思5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理解与把握,不但可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面学习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百分数打下基础,所以,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在整个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新课标指出:“同学的教学学习
21、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同学主动地进行观看,猜想,验证,推想与沟通等教学活动.”这说明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可以引导同学开展“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促进同学主动的参与。”所以,在导入新课环节,我有意设计了两道除法计算题:89= 47= 同学一看是这样两道除法算式,都松了口气,说:“这么简洁的两道题啊!”于是我在班上开展了男女两组竞赛,男生算第一题,女生算其次题。一声令下,男生埋头算起来,思维灵敏的胡雯欣早就知道了答案,根本没有动笔,我示意她不要说出答案。我转了一圈,大部分同学在已经做好的同学的提示下都已经有了答案,只有个别男生还在计算。 汇报后,我引发同
22、学思考:89=0.88和89=8/9有什么区分?同学最直接的回答是:用循环小数表示没有用分数表示快捷、简便。这个导入使同学明白两个数相除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为进一步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打下基础。 之后,再出示两个数相除的算式,同学都能够很快地用分数来表示商。 以例题中的13=1/3引导同学发觉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后,让同学把数字换成它们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分子/分母。这时候,我让同学用字母a、b表示除法与分数的关系。薛龙凤上黑板认真地写下:ab=a/b,我见这个同学写得很认真,立即表扬了她,并要求同学为她鼓掌。正值大家都为薛龙凤兴奋的时候,我在她写的算式后面
23、打了个小小的“”。同学马上表示不解,刚刚老师夸了了她,现在怎么又给她判“”。还是几个思维灵敏的先叫起来,说到:“b不能等于0!”我立即抓住这个契机,发问到:“为什么b不能等于0?”班上立即安静下来,谁也说不上来缘由。这个难点立即就要突破了,我心里有点小小的感动。我连续利用例题中的把1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这块蛋糕的1/3为例问道:“谁来说说这个分数中的.3表示什么?”有同学举手回答:“把蛋糕看做单位1,3表示把蛋糕平均分成的份数。”“假如把3换成0呢?”同学最终明白: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平均分成“0”份就没有意义了。就这个“ab=a/b(b0)”同学经常会遗忘,这里的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数 除法 数学 教学 反思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