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教学计划(优秀9篇).docx
《初一数学教学计划(优秀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数学教学计划(优秀9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一数学教学计划(优秀9篇)初一数学教学计划 篇一初一数学教学计划 篇六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初步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认真研究探索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众数的意义及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情境引入 1、师:同
2、学们,你们有参加兴趣小组吗,喜欢参加什么兴趣小组? 师(播放课件):瞧,这是我们学校的王老师在教同学们跳舞的场景,每年的4月底各校要选送一个节目参加县艺术节舞蹈比赛。今年的集体舞,决定选10名队员,大家说选什么条件的合适呢? 生:选舞姿比较优美的,跳的比较好的。 生:选个头比较均匀的,能够代表学校的水平的。 师:说的好,下面我们来看看王老师是怎么选的? 王老师(课件播放):我先选出了20名舞姿比较好的同学。从中要挑出10名,唉!真不知道该挑谁?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20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课件出示): 二、提出问题 探索新知 1、挑选舞蹈队员 师:根据以上数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3、?请同学们分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1)分组讨论,分析处理数据。 (2)交流汇报 师:这么快就讨论好了,我请小组代表来汇报。 生1:我们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475米,所以我认为身高接近1.475米的比较合适。 生2:我们组用求中位数的方法,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85米,所以我认为身高接近1.485米的比较合适。 生3:我们组认为应该选身高1.52米左右的队员比较合适,因为身高1.52米的人最多。 师:三位代表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说出了三个不同的数据,根据选择跳集体舞的要求,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这组数据,就这三种方案再次进行讨论,你赞成哪种方案,请说明理由。 生4:我认
4、为第三种方案比较合适,因为在这组数据中,身高是1.52米的队员最多,有7个,和他接近的数有1.51、1.50、1.49.这10个队员的身高比较均匀,最低的和最高的相差是0.03米,所以我赞成第三种方案。 生5:我比较了这三个数据,如果用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或中位数来选,这10名队员的身高最低和最高的相差都是0.06米,都没有第三种方案合适,所以我们也赞成第三种方案。 师:其他的同学有什么意见? 生:我们也赞成第三种方案。 师:都赞成第三种方案,看来大家的意见达成共识。的确,集体舞一般要求队员身高差不多,所以1.52为标准选出来的队员身高会很匀称,组成的舞蹈队形也会很整齐很美观。 (3)揭示课题 师
5、:同学们,为什么以1.52为标准选出来的队员身高会很匀称呢,仔细观察这组数据,它有什么特点?(1.52出现的次数最多) 师:的确,1.52在这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我们能不能像平均数、中位数那样给它取一个数学名字?(学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有自己的想法,真不错!想知道数学家给它取的名字吗? 师:在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最多,我们就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这节课我们研究的就是有关众数的知识。(板书课题:众数) 师:根据你们的理解,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众数?(学生自由说:师归纳板书: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师:根据众数的定义,判断一组数据中有没有众数该怎
6、样判断? 生: 师:比如,在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1.52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它在我们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瞧,他们在干什么呢? 2、1分钟跳绳比赛 师:学校举行1分钟跳绳比赛,三(1)班、三(2)班、三(3)班6名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 三(1):120 105 150 150 186 150 三(2):108 183 183 196 216 216 三(3):126 157 169 198 224 215 (1)请求出这三组数据的众数。 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在找三组数据的众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
7、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2)请求出这三组数据的中位数。 学校举行1分钟跳绳比赛,三(1)班、三(2)班、三(3)班6名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 众数 中位数 三(1):120 105 150 150 186 150 ( 150 ) ( ) 三(2):108 183 183 196 216 216 (183和216)( ) 三(3):126 157 169 198 224 215 ( 无 ) ( ) 通过找三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一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可能是同一个数据,也可能不同。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篇七 一、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差异性较大,学生
8、的学习习惯主要集中在小学的水平,主要依靠老师的讲,大多数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很不适应当代教育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两个习惯的养成,坚决落实具有我校特色的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的。 二、 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代数式、方程;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进行表述的方法,认识基本图形。 2、过
9、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 (2)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 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一) 10课时 (二)教学任务 第一章 数学与我们同行 2课时 第二章 有理数 19课时 第三章 代数式 9课时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 13课时 第五章 走进图形的世界 8课时 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 (三)教学要求。 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
10、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 三、 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书在全套教科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主要内容是整个七九年级教材体系的重要基础,书中的某些思想方法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方法。 (一)从知识内容上来看,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是整个学段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基础;整式的加减是在学生已有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
11、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学好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内容也能为今后学好有关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打好基础;图形认识初步中所学习的如何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如何把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以及图形的表示方法,对几何语言的认识与应用等也都是整个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 (二)从数学思想方法来看,整册教科书中体现的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化思想;许多性质、运算律呈现时体现的从特殊对象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想;有理数中利用数轴研究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中体现的数形结合思想;一元一次方程中解方程的化归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数学 教学计划 优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