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故事选登(9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历史名人故事选登(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名人故事选登(9篇).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历史名人故事选登(9篇)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篇一 孔融(公元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为当时著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
2、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历史名人故事 篇二 1796年的一天,一个青年开始做导师留的数学题。 前两道题完成顺利。只剩第三道题:要求只用尺规,画出一个正17边形。 这位青年绞尽脑汁,但是毫无进展。困难激起了斗志。他终于完成了这道难题。 导师看到学生的作业惊呆了。他激动地说:“你知道吗?你解开了遗留两千多年的数学难题!” 原来,导师因为失误,把这道题目的纸条交给学生。 每当回忆时,这位青年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永远
3、也没有信心将它解出来。” 这位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历史名人故事 篇三 江西抚州的王安石少有大志,负籍远游,曾挑着书箱行李,从家乡临川,来到宜黄鹿岗芗林书院求学。在名师杜子野先生指导下,他勤奋苦读,每至深夜。 一日,王安石翻阅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得知李白梦见自己所用的笔头上长了一朵美丽的花,因此,才思横溢,后来名闻天下。于是他拿着书问杜子野先生: 先生,人世间难道真会有生花笔吗? 杜子野正色道:当然有啊!事实上有的笔头会长花,有的笔头不会长,只是我们的肉眼难以分辨罢了。 王安石见杜子野先生如此认真,便道:那么先生能给我一支生花笔吗? 于是,杜子野拿来一大捆毛笔,对王安石说:这里九百九十九枝毛
4、笔,其中有一枝是生花笔,究竟是哪一枝,连我也辨不清楚,还是你自己寻找吧。 王安石躬身俯首道:学生眼浅,请先生指教。 杜子野摸着胡须,沉思片刻,严肃地说:你只有用每枝笔去写文章,写秃一支再换一支,如此一直写下去,定能从中寻得生花笔。除此,没有别的办法了。 从此,王安石按照杜子野先生的教导,每日苦读诗书,勤练文章,足足写秃了五百枝毛笔。可是这些笔写出来的文章仍然一般,也就是说还没有从中找到生花笔。他有些泄气,于是又去问杜子野先生: 先生,我怎么还没有找到那枝生花的笔呢? 杜子野没有说什么,饱蘸墨汁,挥笔写了锲而不舍四个大字送给他。 又过了好久,王安石把先生送给他的九百九十八枝毛笔都写秃了,仅剩一枝
5、。一天深夜,他提起第九百九十九枝毛笔写了一篇策论,突然,他觉得文思潮涌,行笔如云,一篇颇有见地的策论一挥而就。他高兴得直跳了起来,大声喊:找到了,我找到了生花笔了! 从此,王安石用这枝生花笔学习写字,接着乡试、会试连连及第。以后又用这枝笔写了许多改革时弊、安邦治国的好文章,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历史名人故事 篇四 众多的读者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无不觉得华佗死得冤枉。神医华佗悬壶济世,不甘心被曹操一人所役使,他以妻子有恙为借口,离开曹操,曹操头疾难忍之下,欲招华佗而回,可是华佗却不肯再返许昌,曹操一怒,将华佗捉回杀之。 可是历史上的事实并非这回事,换句话来说,曹操和华佗这两辆车碰到了一起,并
6、非曹操全责,至少华佗也得负三分之一的责任。 根据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中记载,华佗年少时,曾经在徐州一带游学,是个“兼通数经”的读书人,因为才气大的缘故,故此,沛国相陈珪举荐他为孝廉(相当于举人),而太尉黄婉也征召他做小官,都被华佗一一拒绝了。 华佗当时走得是以医养学之路,那种芝麻绿豆似的小官,满足不了华佗的胃口。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方技传中,曾经这样写华佗: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要知道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汉代,医生是贱业,华佗因为医术高明,常被高官巨贾们召去治病,在谦卑的忍隐,万分的谨慎中,华佗早已经厌烦了这种“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生活,在后汉书方术列传中,这样写华佗的性格:为人性恶
7、,难得意。 可以想见,华佗并非是一位谦和的名医,他的脾气也很乖张,时常处在求官不得,可又不得不干医生的矛盾之中。 曹操因造建始殿,挥剑砍碍事的一棵梨树,在传说中得罪了梨树神,故此得了头风病,曹操召华佗来许昌后,华佗一针便止住了他的头痛,这让曹操心中欢喜,便封了华佗一个“专视”的官,换句话来说,华佗就做了曹操的保健医生。 曹操作为一个“霸道总裁”,他得到了当时天下最好的名医华佗,可是华佗作为医界的“精英白领”,他并没有得到他需要的官职、金钱、名誉和地位,甚至他还失去了一个当野医的自由。 华佗在曹操身边当了一阵保健医生,他觉得不快乐,也没法快乐(干不好,会被杀头,而且曹操也没太拿华佗当回事,不舍得
8、向对敬重关羽一样对待他)华佗就以收到家书,想回家住几天为由,向曹操告假。 曹操准了华佗的假后,华佗以妻子有病为由,一直拖延时间不回许昌。 曹操曾经对手下这样说华佗: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这句话的意思是,华佗能治好我的病,可是他不怀好意,故意拖延,目的是挟病自重。 (三国演义中,华佗有让曹操服下麻沸散,然后用利斧劈开曹操的脑袋,取出曹操头风的病根风涎一说,属于小说家的言语,说法不太可信,故此在本文中,略去不提)。 头风之疾,现代医学称之为慢性头痛,或者叫偏头痛,属于疑难杂症之一,很难治愈,治愈后也非常容易复发,华佗作为汉代中医界的“精英白领”,我们应该相信他是当时唯一能治疗此病的医生,
9、可是他以病相挟,却没有得到他朝思暮想的高官。 曹操作为魏国最高的“霸道总裁”,偏不想被华佗所要挟(关羽是谁,人家是可以帮自己打江山的武将,华佗是谁,野医一名,曹操从心里就瞧不起自学成才的华佗,给他个保健医生的职位,曹操认为这都是最大的恩典了)。曹操认为,去了穿红的有挂绿的,没有了华佗,自己的头风病也一样有医生会替自己治愈,曹操不理荀彧替华佗求情,凭着心情,将囚于监狱的华佗,以欺骗罪和不从征召罪处死! 霸道总裁法则就是:我是螃蟹别惹我!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做,跟着感觉走的滋味确实很嗨皮(兴奋),而霸道总裁法则就是这样霸道,同时,这个法则也不按道理出牌。曹操认为自己的命令华佗必须遵守,否则他一
10、定没命。可是华佗(老子是技术尖子,自学成才怎么了,我不给你治病,曹操你老小子也活不几天)也是一样的执拗,他认为,曹操要对自己下手,就没有人给他治疗头风,故此,他不敢杀自己。 针尖对麦芒。最后,华佗的医术,没有敌过曹操的屠刀,华佗死了,曹操在不久之后也病亡了 在这场血腥的游戏中,法律只是幌子,真正的凶手是霸道总裁法则:我是螃蟹别惹我!杀人的挺痛快,但曹操杀了华佗,也等于断了自己的性命。 华佗脾气挺大,但再大的脾气也无法阻挡曹操这只螃蟹的凶猛,华佗惨亡于权力的螯钳之下。 如果将其引申一下,在现代的商企中,一些认为企业离开自己一定玩不转的白领精英们,如果想以管理和技术要挟那些霸道总裁,一定要仔细看清
11、,如果你的上司是一个曹操型的总裁,你要记住,你的要挟在他这里是绝对行不通的! 这位霸道总裁,他往往会选择维护自己的权威,“手起刀落”干掉这些胆敢要挟自己的白领,痛快和感觉最重要,至于企业亡不亡那就以后再说了。 而如果你是曹操型的总裁,也一定要转变一下“霸道”观念,这世界上真有不可替代的白领,千万不要认为,去了穿红的有挂绿的,干掉这些经常“尥蹶子”的白领很容易,但没有了他们,企业也会很快倒闭! 故此,现在职场上混“霸道”不重要,彼此了解,彼此理解,彼此珍惜才真的很重要。 历史名人故事 篇五 尉迟恭(585658),字敬德,鲜卑族,朔州鄯阳(今山西平鲁区)人。中国唐朝名将,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
12、功臣之一,赠司徒兼并州都督,谥忠武,赐陪葬昭陵。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身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取帝位。 唐朝武德年间,江南水乡周墅镇上来了位威风凛凛的骁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秦王李世民的心腹大将尉迟恭。人们见了都很疑惑:据说,因为秦王屡立战功,使得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心生嫉恨,兄弟之间经常明争暗斗。可是,就在这纷争不断的时刻,秦王怎么舍得把自己的得力助手赶到这个偏僻的小镇上呢? 其实,李世民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那天,他设宴犒劳众将,席间的座次都是按身份高低排列的。不料,军师徐茂公一时疏忽,竟将尉迟恭的位子排在了一位文官的后面,顿时惹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13、。尉迟恭指着那个文官责问道:“你有什么功劳,竟敢坐在我的前边?” 徐军师见状,赶紧上前相劝,哪知尉迟恭更是勃然大怒,挥起拳头,把徐茂公打得鼻青脸肿。这样目中无人,李世民再也坐不住了,指着尉迟恭痛心地骂道:“就算你功高如山,也不能如此鲁莽,今天不治一治你,恐怕来日你的铁拳就要打到我的身上了!” 江南周墅小镇,地势低洼,沼泽遍布。面对这片水汪汪的荒地,尉迟恭变得束手无策。看着百姓们经常被水涝害得有地不能种、有家不能住的凄凉景象,他是心急如焚。秦王把自己贬到这里就是要为百姓造福,想当初在百万军中都能叱咤风云,难道今天连这一亩三分地都无法治理吗? 尉迟恭不愧是条汉子,第二天,就带着手下的兵丁和百姓们一
14、起大干了起来,霎时间,挖的挖填的填,一眼望去,煞是壮观。经过几个月的不停劳作,挖成了好几条河道,垦熟了一片片长满苇蒿的荒滩。百姓们在播种时都感激地说:“是老天爷给我们派来了救命菩萨啊!” 望着眼前一片片绿油油的麦苗,尉迟恭的心里感到十分欣慰。这天,他和副将曲大海一起踏勘屯田青苗长势,忽然发现有好大一圩麦苗,被马儿糟蹋得不成样子。尉迟恭蹲下身去,抚摸着踩烂的麦叶,心痛得差点儿掉下泪来。这是百姓们的命根子,是谁这么心狠,要和这些无辜的幼苗过不去呢?谁知一连几个晚上,马儿都出来糟蹋麦苗,他即刻授命曲大海暗中追查,一旦查出元凶,就按军纪处罚。 三天后,曲大海忐忑不安地来到尉迟恭跟前,附耳禀道:“将军,
15、糟蹋麦苗的是是千里追风。”闻听此言,只惊得尉迟恭张口结舌,额角间顿时渗出了点点汗珠。 千里追风可不是一般的战马,它浑身刷白无一根杂毛,三天不吃照样能日行千里。像这样的宝马,当时大唐的国土上只找得出两匹,另一匹就是远渡唐三藏去西天取经的白龙马。原本,千里追风是隋炀皇帝胯下的御马,隋朝灭亡时被汉将王世充的侄子王琬夺去了。李世民攻打洛阳时,王琬骑着千里追风杀到了阵前。李世民是个识马之人,当下就暗暗关照尉迟恭:今天,破不了洛阳城没关系,可千万不能放走这匹宝马良驹。交战时,为了不伤着马儿,尉迟恭总是缩手缩脚,一不留神,反被王琬一枪刺中了胳膊。坐在阵前观战的李世民惊得失声叫了起来,也许是宝马通人心,知道对
16、面那人才是它真正的主子。于是,在王琬再次挺枪刺向尉迟恭时,它突然前蹄腾空,暴叫如雷,活生生将王琬摔到了马下。 当尉迟恭将宝马交到李世民手里时,他欣喜得如获至宝。以后,不管上哪儿,他都是马不离身,要是遇上战事,更是一马当先。在战场上,千里追风曾多次背着主人冒死冲出重围,这使李世民更加爱不释手。后来,在讨伐刘黑闼的战斗中,为了营救李世民,尉迟恭催马连翻几座大山,竟然把自己的战马给活活累死了。看着尉迟恭抱着倒在血泊中的马儿痛心疾首的样子,李世民便忍痛割爱,将千里追风赠给了尉迟恭。 李世民对尉迟恭说:“好马配良将,只有你骑这匹马儿才是最合适的!”其实,尉迟恭不知道,李世民赠马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以后
17、不管他在哪儿,要是遇上危险,尉迟恭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他身边。 果然,尉迟恭得了千里追风以后,那般文臣武将都对他另眼相看,就仿佛秦王又多了个贴身保镖似的。特别是太子和齐王恨得直咬牙,简直把他当成了肉中刺眼中钉,甚至还派刺客来暗杀他,要不是他事先就有防范,恐怕早就做了太子的刀下之鬼了。 按照军中纪律,战马践踏秧苗,同样是犯了死罪,现在要杀千里追风,你叫尉迟恭如何下得了手?他问曲大海:“你怎么知道是千里追风干的?” 曲大海说这几天他一直暗中留意着整个马群,结果发现,其它马儿都拴得好好的,只有千里追风单独关在圈内,不拴着。“昨天晚上,大约二更时分,我亲眼看见它一脚踢开栅栏,跑到麦田里疯狂地撒起野来”
18、 “放屁!”尉迟恭一把将曲大海拖到跟前,责问道,“曲大海,曲将军,我与你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为何要下此毒手,陷害我和千里追风?”这一问,可把曲大海吓坏了,他顿时脸色煞白,语无伦次地说:“将,将军,我对你一直忠心耿耿,你可不要冤枉好人啊”没等他把话说完,尉迟恭已命人将他押了下去。 尉迟恭心里非常难过,他一直把曲大海当成自己的兄弟,可没想到这小子竟是个吃里八外的东西。自打马踩麦苗事发后,尉迟恭也多了个心眼,他知道军营里的马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根本不可能半夜跑出来偷吃麦苗的。所以,那晚曲大海赶着千里追风出来吃庄稼的事儿,全被躲在暗处的尉迟恭看得一清二楚。看来徐军师的话儿真的没说错:人心隔肚皮,在军中
19、遇事一定要多动动脑筋啊! 几天后,在村口的土地庙前,人们围得水泄不通。尉迟恭高坐台前,望着场地上的千里追风,那两只铜铃似的眼睛里几乎要喷出血来。他缓缓走到马前,轻轻抚摩着,从脸上揉到背上,又从背上揉到腿上,心里难受极了,真的比拿刀割自己身上的肉还疼啊! 这时,百姓们呼啦啦一片全跪下了,一位白发老翁双手抱拳道:“将军,请你饶了千里追风吧,它毕竟是头生畜,人怎能跟它一般见识。再说,麦苗毁了,我们明年还可以种的。” 多么善良的百姓,尉迟恭感慨万分,他也抱拳向人群深施一礼,高声说道:“大家的心意我领了,只怪我当初管教不严,不过,军中无戏言,我话已说出,哪里还有反悔之理!再说,今天我的马儿犯了过错就饶恕
20、了,那么,要是明天别人的马儿也践踏了庄稼,该如何处置呢?” 说话间,冷不防千里追风撒起野来,前蹄腾空,一脚把站在边上的曲大海踢得连滚几圈,随即,一股殷红的鲜血从曲大海嘴角流出尉迟恭再也忍不住了,只见他大手一挥,令牌已抛向半空。刽子手见状,钢刀飞舞,一起一落之间,斗大的马头便随风飘落,一股鲜红的马血直冲云霄 消息传至京城,把李世民气得够戗,当天早朝,他就奏明父皇,要对尉迟恭严加惩处。哪知,他话没说完,边上就走出了太子和齐王,二人异口同声地禀道:不仅不能处罚尉迟恭,并且还要好好犒赏一番。因为尉迟恭这次完全是秉公执法,大义灭亲。至于那匹千里追风,确实死的有点可惜,为了安慰一下秦王,太子又建议,在周墅
21、得西南方向,建一座白塔,以此来永远纪念千里追风。 满朝文武都面面相觑,没想到,这回太子竟如此通情达理。在太子的催促下,建塔的工程很快动工了,为了鼓励军士们,太子和齐王亲临江南,监督施工。几个月后,一座雄伟的白塔便矗立在娄江岸畔。站在塔顶,既可以游览娄江两岸的秀丽风景,又能够观赏到周墅四乡的全貌。 人们哪里知道,其实这都是太子使的诡计。太子和齐王早想除掉秦王,只是惧怕尉迟恭,所以才迟迟没有动手。为了对付尉迟恭,他们也动了不少脑筋,先是送礼拉拢,而后又派刺客威胁,哪知这个黑脸鬼像块牛皮糖,是软硬不吃! 就在他们束手无策的时候,尉迟恭自己却惹恼了李世民,这使他们万分得意,觉得是老天爷在暗中帮忙。生怕
22、其中有诈,他们又不惜重金买通了曲大海可是,好景不长,曲大海一死,他们就失去了眼线,为了重新控制尉迟恭,才想到在娄江边上造座白塔。塔造好后,太子就派人藏在塔顶,日夜监督着尉迟恭的一举一动。最近,皇上的身体越来越差,有时甚至一连几天不能上朝,太子觉得除掉李世民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暗地里又派了不少高手躲进了白塔,因为太子知道,想杀李世民,首先得干掉尉迟恭,要不然,他们的日子也好过不了的。 说来奇怪,自从建了白塔,好久没有发生的马踩庄稼事件竟然又出现了。村人都说,这次的事儿更绝,没人看到马匹,可庄稼却是一片狼藉。 这下弄得人心惶惶了,尉迟恭赶紧奏明皇上。恰在这时,去印度取经的唐三藏回来了,皇上就命军
23、师徐茂公和唐僧一起前来帮助尉迟恭。经过一番勘察,唐僧告诉尉迟恭,只因千里追风性子太烈,虽然杀了,魂魄却依然不肯离去。临走时,徐军师悄悄从袖中取出一幅图画,嘱咐尉迟恭:只要按照此图去挖潭布阵,马的魂魄一旦误入潭中,就再也无法出来了。 周墅镇本来就是河连着河,潭对着潭,只需稍加修饰,图上的水阵便一目了然。尉迟恭仔细清点一下,不多不少,正好是八九七十二只水潭。水阵修好了,马的魂魄果然再也不敢来了。百姓们终于太平了,尉迟恭也轻松了,于是他每天头戴斗笠,手握渔竿,划一条小船,在河泊中游来荡去,静静垂钓。 这些日子,村民们忽然觉得周围的气氛有点不对劲:白塔内的人越聚越多,虽然都是客商打扮,可一个个目露凶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名人 故事 选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