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15篇.docx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15篇.docx(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15篇四班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方案1 四班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方案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 老师:杨xx 本学期我接任四班级五班和六班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为了挨次的开展教学,圆满的完成教学工作,特制定此教学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四班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进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同学通过与自己生活亲热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参与力气;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进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
2、熟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需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同学状况分析: 四班级是学校生学问、力气、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熟识,养成了确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熟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同学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乐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三、教材分析: 四班级上册教材共五个单元,第一单元“珍爱生命”,其次、三单元“平安地生活”,第四单元“花钱的学问”,第五单元“关怀你,疼惜他”。 四班级上册教材向同学呈现了从家
3、乡民风、民俗到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生活常识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教材在引导同学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关怀同学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四班级上册教材的显著特点是让同学在探究和熟识社会事实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探究和熟识社会事实作为教材编写的“明线”,道德教育作为教材编写的“暗线”。如第一单元珍爱生命,引发同学思考:生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植物和动物的伴侣?我们的生命是谁赐予的?为什么说生命是生生不息,又是有限的?第四单元“关怀你,疼惜他”,以爷爷奶奶的故事作为引线,感受向需要关怀的人伸出手,是关怀。说话做事多替邻里乡亲着想
4、,是理解。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同学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蕴含在社会事实之中,使品德教育的“无痕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四、教学目标: 1.留意引导同学通过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同学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进展,为同学熟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上册教材通过引导同学感受生命的意义,把握平安常识,懂得花钱的学问,伸出友爱的手,大家的事情大家做。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同学对社会基本事实的熟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导他们看待社会现象的时候,能探究和思考社会生活中,各类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本质。 2.从同学生疏的生活动身,引导同学对间接生活的熟识和了解。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
5、他们对生活的熟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进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四班级上册教材在编写时,留意了将社会事实方面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能从自己的世界动身,用自己的眼睛观看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争论社会。 3.留意了相关学问的整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打破学科界线的“综合课程”。四班级上册教材在处理各学问领域之间的关系及学问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上,将跨学科的学问有机地融为一体,在本册教材中,涉及到了人文,情感生活等方面的学问,教材将这些学问综合在一起,强调认知与情感综合,较好地体现了综合课程的特点。 4.将引导同学猎取
6、信息与指导同学探究问题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育同学对社会的熟识力气和社会争论力气。 5.通过活动的设计和教材中的留白来引导同学动脑、动手和参与实践。四班级上册教材仍留意了对同学活动的引导,教材依据内容需要设计了许多同学直接参与的活动,让同学通过亲历的活动来获得对社会的熟识和体验。 五、教学重难点: 1、引导同学在生活中养成宠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养成文明礼貌、恳切守信、友爱宽容、公正公正、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2、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推断和选择。 3、初步了解个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
7、社会规章,初步懂得规章、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六、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老师讲解、社会实践等。 七、教学措施: 1、转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1)转变教材观。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制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依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教 材是为同学供应的案例.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留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供应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同学去学习,去探究。 (2)转变教学观。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同学的进展。”第一要变“目中无人”为有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
8、,一切为了同学的进展。要关注每一位同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力气的形成。其次,变“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视同学学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同学探究新知的经受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老师的教学过程,要指导同学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同学,要让同学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同学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 (1)关怀同学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关怀同学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进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育同学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参与社会的力气,使同学成为具有爱心、
9、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共性品质的人。 (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同学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动身,用自己的眼睛观看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争论社会。 3、要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进展的启蒙阶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进展的现实和可能动身,要接受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关怀、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进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4、改革教学方式 老师要留意遵循品德与社
10、会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实行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同学为主体的灵敏多样的教学形式。广泛接受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同学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觉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5、重视同学学业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关怀老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进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对同学品德与社会性进展水平做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同学原有基础动身,敬重同学的共性特点,强调以鼓舞为主的进展性评价。 四班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方案2 一、同学分析 四班级是学校生学问、力气、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熟识,养成了确定
11、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熟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例如,四班级的同学仍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愿识,缺乏合作和奉献助人的精神。同时,他们也处于自我中心向他人进展的阶段,他们开头宠爱交友,但在人际交往中,有的表现为比较封闭、退缩,有的表现为比较放任、攻击,往往由于不会与人沟通而与他人发生冲突,其社会化进展的力气有确定的障碍。儿童许多良好的品质都是通过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潜移默化地培育起来。因而,正确引导同学结交伴侣,关怀他们树立正确的与人交往的观念,把握良好的交友技能,学会交往沟通的技巧尤为重要。又如,四班级的同学对于事情的是非有确定的推断力气,但是现代家庭结
12、构的变化,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长大,自主性和独立力气都不是很强。在学习和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越来越严峻,所以也相应消逝了许多的苦恼,一些不良倾向不仅使同学们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会影响其性格和道德行为的进展。另外,四班级的同学开头有爱好也有力气,关注人类的衣食问题,关注人类造成的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匮竭的问题,他们开头有作为现代人的责任意识,开头参与社会活动,了解工农业生产状况,提高生活技能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主要由三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为我们在一起;其次单元为成长不苦恼;第三单元为聪慧的消费者;本教材以四班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
13、,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进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目的,以体现育人为本的现代价值取向为理念。 三、教学目标 1、学会合作,体会合作的好处;初步形成正确的友情观;学会沟通和沟通的技巧,共享欢快,分担忧愁;正确面对欺侮和威逼,敢于抗争。 2、初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承受困难和挫折的意志与力气;学习恳切做人,诚信为本;宠爱科学,信任科学。 3、知道消费的权利,了解有关消费的常识;懂得勤俭节约的道理,自觉珍惜劳动成果;初步学会辨证地看待工业文明,熟识白色污染;养成珍惜水资源的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关怀同学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 2、丰富同
14、学的生活阅历,使同学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重视创设学习情境,灵敏选用教学形式,以人为本,引导同学自主学习,让同学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觉和解决问题。 4、充实教学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五、教学进度支配 周次课序起止时间内容课时 118.188.23我们的合作2 228.258.30真正的友情2 39.19.6复习巩固第1.2课2 439.89.13为你兴奋,与你分担2 549.159.20面对欺侮和威逼2 69.229.27复习巩固第3.4课2 79.2910.4国庆节 8510.610.11我要攀登2 9610.1310.18抄袭害了谁2
15、1010.2010.25复习巩固第5.6课2 1112710.2711.8我们和诚信在一起3 13811.1011.15擦亮眼睛2 1411.1711.22复习巩固第7.8课2 15911.2411.29逛商场2 161012.112.6衣食的来源2 171112.812.13塑料与我们的生活2 181212.1512.20从一滴水说起2 1912.2212.27复习巩固第9.10课2 202112.2920xx.1.10总复习3 含期末统考 四班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学方案3 一、同学状况分析 我校四班级共有2个班,同学是特殊宠爱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但由于家长对它不够了解,所以重视不够,这样影响
16、了一些家庭作业的完成,以及一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对本课程的学习也会受到影响。老师力争削减一些负影响,努力提高活动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四班级上册教材共三个单元:“生活中的消费”“生活中的习俗”“平安地生活”。 三、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消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宠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养成文明礼貌、恳切守信、团结协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 力气目标: 1、能与他人公正的沟通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探究活动。 2、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看、熟识、分析社会事务和现象,尝试合作地、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
17、题作出正确的推断和选择。 3、养成搜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力气能够运用简洁的学习工具探究和说明问题。 学问目标: 1、1、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3、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章。 4、初步懂得讲文明、守法律对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其次单元生活中的习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宠爱生活,感受生活的欢快。 2、宠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 3、敬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力气目标: 1、能清楚的表达自己对节日及喜庆活动的感受和见解。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看、熟识、分析社会事务与现象。 3、培育同
18、学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力气。 学问目标: 1、知道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了解几个主要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来历。 2、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喜庆活动及民间风俗。 3、知道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第三单元平安地生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宠爱生命、宠爱生活。 2、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3、培育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4、初步形成法制观念。 力气目标: 1、把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 2、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与他人公正的沟通与合作,学习民主的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看、熟识、分析社会现象,有创意的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
19、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推断和选择。 5、学会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洁的学习工具探究和说明问题。 学问目标: 1、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2、初步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3、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进展的重要影响。 四、教学措施及教学应留意的问题: 1、转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观念 (1)转变教材观。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制造,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依据新课程的教学要求,要运用好教材。要做到“删减、替换、补充”。,教材是为同学供应的案例.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留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学主题。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教材供应的教育主题为基础,引导
20、同学去学习,去探究。 (2)转变教学观。新的课程改革,把关注人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同学的进展。”第一要变“目中无人”为有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新观念,一切为了同学的进展。要关注每一位同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力气的形成。其次,变“重结论轻过程”为重视同学学的过程。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同学探究新知的经受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老师的教学过程,要指导同学怎样学,通过什么方法学;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同学,要让同学用自己的眼光、方式来看待世界,允许同学有自己的看法。 2、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理念 (1)关怀同学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核心是关怀同学参与社会、学习
21、做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进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育同学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参与社会的力气,使同学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共性品质的人。 (2)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引用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同学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动身,用自己的眼睛观看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争论社会。 3、要追求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进展的启蒙阶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儿童进展
22、的现实和可能动身,要接受他们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关怀、引导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和谐进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4、改革教学方式 老师要留意遵循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实行以客观社会为基础与同学为主体的灵敏多样的教学形式。广泛接受活动型教学模式,引导同学在自主活动中自我体验感悟,探究发觉训练技能,养成习惯。 5、重视同学学业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关怀老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进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对同学品德与社会性进展水平做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因此,要从每个同学原有基础动身,敬重同学的共性特点,强调以鼓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品德 社会 上册 教学计划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