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实习报告篇【优秀10篇】.docx
《土壤学实习报告篇【优秀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学实习报告篇【优秀10篇】.doc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土壤学实习报告篇【优秀10篇】土壤实习报告 篇一 一、实习区概况 城郊区刘李庄村位于昌黎县城郊区东侧,与县城接壤,临近外环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同时辐射周边西沙河村、太平庄村、东高庄村、中卓庄村、西钱庄村、东钱庄村。城郊区刘李庄村是秦皇岛市无公害蔬菜水果生产基地,每年种植大棚甘蓝、菜花xx多亩,油桃400亩,草莓100多亩,年生产各类蔬菜xx多万斤,年产油桃160万斤,年产草莓100万斤。 二、实习目的 为培养学生野外研究土壤和环境的工作能力,使学生正确掌握土壤调查与制图的一般程序、原则、原理和主要内容。同时也为培养学生艰苦奋斗、事实求是的工作作风,增强体质,逐步适应野外工作环境,特
2、进行本次教学实习。通过本教学实习要求学生能正确掌握土壤调查与制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为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树立为资源环境事业献身的思想奠定基础。 三、实习计划 实习时间共安排5天,分野外调查和室内制图两个阶段。 1野外调查阶段 1)上午进行基本路线调查的原理和技术的讲解,领取实习工具。下午,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到达刘李庄,同时进行路线勘察,了解刘李庄的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第一天) 2)开始对刘李庄进行详查,并绘制成图。(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上午) 2室内制图阶段 1) 室内拼图。 各小组进行边界区域的拼接,对差异较大的地区需在进行野外定点调查。(第四天下午,第五天上午) 2)写实习报告
3、。(第五天下午) 四、实习内容与过程 1、准备工作 周一,我们于上午8:00在资源与环境实验室开始实习准备工作。吴老师首先把我们分成了六个工作小组,并在每个组选出两个小组长,负责统筹本组的工作。然后,就实习内容、步骤、出图精度、验收标准及安全等相关事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在实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接着,每个小组分到一套实习工具:底图(航片)一张,地形图一张,三角板一套,圆规一套,铅笔一支,小刀一把,gps定位仪一台,标杆一个,卷尺一个,橡皮一块,木板一块,书包一个,地质罗盘仪一个。最后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区域制定了勘察路线和工作计划。 下午,在吴老师、张老师和常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向目的地
4、出发,进行路线勘察工作。每到一个小组的目的地,老师们都进行了认真的讲解如何辨认自己在地图上的位置和如何确定工作区域的边界。然后,带领其他小组继续前进。我们小组被分在最远的区域刘李庄周围的土地,正好有几条道路穿过整个区域,把我们的区域分割成几部分有利于我们展开分布调查。我们首先进行初步的调查,熟悉调查的技术和技巧,然后在从最远处向近处开始调查,在熟悉的调查技术的情况下完成整个村庄典型区域的调查。 土壤的实习报告 篇二 一、实习意义 土壤在农林生产和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影响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 首先,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地,是农林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
5、土壤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以及机械支持等,而由于动物生产又是以植物生产为基础的次一级生产,所以,土壤不仅是植物生产的基础,也是动物生产的基础,农林生产要以土壤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其次,土壤是制定农林生产技术措施的基础和依据。几千年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已经证实,整个农林生产过程中,在制定和采取各项生产技术措施时,必须首先考虑土壤因素,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生产原则,包括因土施肥、因土灌溉、因土种植、因土管理等。 其三,土壤是人类社会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地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对保护和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6、要作用,当然,对土壤的科研与保护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伟大意义。 其四,土壤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土壤作为影响人类生存的3大环境因素之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她为人类提供食物和栖息之地,她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对土壤科学的学习与研究迫切而需要。 二、实习要求 1、野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土壤剖面观测和记录以及讨论,每人完成一份实习总结。 2、要求同学们遵守各项纪律,不怕苦,不怕累,认真进行实习内容的学习。 三、实习过程 1、实习目的: (1)学习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方法和注意细节,回顾掌握土壤剖面性状观察的方法 (2)了解泰山山脚主要的岩石类型和土壤的类型、分布、成
7、土条件剖面特征及改良利用措施; (3)锻炼独立进行土壤剖面的观察,并能鉴别土壤类型的能力,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4)通过实习实验,掌握土壤和岩层常规理化分析方法,并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应用。 (5)通过实习,回顾学习中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各种质地土壤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历史、了解其利用价值和利用现状,增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的环保意识。 2、仪器配备和试剂: (1)仪器 1、土铲:挖掘土壤剖面。 2、比色卡:比色确定土壤的PH值。 3、白瓷板(点滴板):测定土壤PH。 4、剖面刀:整理土壤的剖面、检验岩石的硬度。 5、卷尺:测定土壤发生层厚度。 6、铁锤:敲砸岩石以便于
8、做岩石的石灰性反应和观察岩石内部性状 (2)试剂 1、混合指示剂:测定土壤pH值中显色。 2、稀盐酸(1:3):用于测碱性土壤的石灰性反应。 3、实习方法步骤: (一)、泰山山脚实习地点 (1)剖面点的选择: 根据实习目的选择剖面点,选点位置为泰山山脚的一小片棕壤土,具有代表性,避免了沟渠、村庄等人易干扰的地段。选好点后应观察如下: 土壤类为棕壤; 土壤类型分布的地形为山地山脚; 植被为灌木林多为农业果木山楂、核桃等; 成土母质为残、坡积母质; 农业利用情况为种植少量柏树和经济树木等; 存在的主要障碍因素主要为岩石较多,不便耕作; 最后开始挖掘剖面。 (2)剖面挖掘与修整: 根据实习目的确定剖
9、面深为0.8m,宽 0.6m ,依靠一个断坡而挖掘,达到了母质层,剖面坑的一端向阳,垂直削平作为观察面,观察者随宋老师站在断坡地面观察分析。挖掘时将表土堆于一侧,下层土壤堆于另一侧,两端不堆土,观察完毕后,将底土填回下层,表土填回上层,观察面上不能践踏。 (3) 剖面观察与土层划分 : 先远距离观察剖面,看清全剖面的土层组合,再靠近仔细观察,根据各个剖面的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等的变化,参考环境因素,推断土壤的发育过程,具体划分出各个发生层次。用钢卷尺量出各层深度,记录母岩的层位,在记录本上勾画土体构型如图。 (4)土壤性状的观察和记载 : 记录剖面特征,对各发生层次逐层详细观察并进行一些理
10、化性质的速测。记录颜色、质地、结构、土壤坚实度、土壤干湿度、孔隙状况、侵人体、土壤酸碱度等。 (5)土壤pH测定: 取白瓷板(点滴板),将其擦拭干净,取相应层次土层的土适量于点滴板凹槽中,滴加适当过量的混合指示剂,轻轻晃动点滴板使测定充分,倾斜点滴板使显色后的部分指示剂从凹槽中流出,观察流出指示剂的颜色,拿比色卡进行对比,确定土壤的pH。 (6)实习实验数据内容统计与处理: (7)总结回顾: 1、泰山的气候环境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植被分布为以海拔800m为界,800m以上油松木,500m-800m多为侧柏、松树,500m-200m多为灌木; 2、泰山阳面成土母质为残积母质和坡积母质,
11、土壤类型多为棕壤,其母质岩主要是花岗岩,发育于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其主要特征是剖面中有棕色或红棕色的B层,即含粘粒量较多的粘化层;土体内有铁锰结核; 3、泰山山顶和阳面的岩石组成多为花岗岩,阴面岩石组成多为石灰岩,且泰山地势为东高西低,较多溪流为自动向西流; 4、实验实习中,坚定岩石矿物,主要鉴定光泽(包括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颜色(岩石有本色、假色、他色,其中其条痕颜色为其本身的颜色)、形态(晶体、非晶体等)、力学性质(解理性质、断口、硬度等)、发光性、盐酸反应、磁性、导电性等。 5、岩石元素组成分中,钾长石和云母等钾元素含量较高。泰山上钾长石和石英分布较多。 (二
12、)馒头山实习地点(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徐毛村) (1)由宋老师带领观察馒头山的各种土质类型分布和岩石的性状和形成分布; (2)各组同学带实习工具爬山观察记录各种岩石和土壤的形状、颜色及周围环境等,对个别土壤类型的土壤进行取样测定其pH、对各种岩石进行取样测定其风化物pH和是否具有盐酸反应。 (3)观察记录内容如下: 馒头组土层及主要岩石层分布由下到上为:黄土薄层灰岩黄绿色页岩鲜红色页岩浅绿色页岩 其中,各土壤和岩石层的分布不是严格遵守以上分布层次,由于受时间和自然风化的影响,各土壤和岩石层的分布基本上以上层次周期性分布。 土壤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又新发展起来的科学,主要研究土壤发生分类分布、理化和生
13、物学性状,利用和改良,农业生产中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土壤学一般归属于农业科学中的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是农学类专业的基础学科。教学实习作为土壤学实践学习的重要内容,每个学生都应该积极参与并认真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和锻炼,掌握各种实习与实践实验的方法和技能,为将来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土壤学理论基础。 土壤的实习报告 篇三 一、目的意义 土壤地理野外实习,是土壤地理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习,一方面结合实际,应用和验证课堂教学所学的理论与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学习常规土壤调查与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土壤地理野外实习的重点是学习与掌握土壤路线调查(或
14、概查)的方法。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前的有关资料和图件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土壤地理调查路线的选择;土壤剖面的选点、观察、描述与记载;土壤标本与样品的采集;土壤图的调查与绘制;编写土壤调查报告或土壤图说明书。有条件时,可与土壤遥感调查与制图实习同步进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习的准备工作 为使实习取得预期的效果,做好实习的一切准备是异常重要的。 指导教师的准备工作,主要是确定野外实习的地点,预查、制订实习计划(包括目的要求、日程安排、人员组织等)。师生共同要做的准备工作是地形底图、收集与分析有关实习地区的资料和图件等。 (一)地形图的准备 地形图是用以作为野外实习底图的必备的基础图件。地形
15、图比例尺大小的选择,视野外实习地区范围的大小、自然地理环境和土壤的复杂程度而定。实习范围小、环境条件复杂和土壤种类多样性的,比例尺宜大,反之宜小。一般多采用1:50001:1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作底图。范围大者可采用1:100000地形图。 在确定无地形图的情况下,可以用比例尺平面图代替。结合生产任务的野外实习,还需匹配相当或比例尺略小的行政图。 (二)资料与图件的搜集和分析 1、自然成土因素的资料与图件 1)气象气候资料与气候图:着重搜集的数据有气温、年均温、10度积温;年降水量、蒸发量、风、无霜期等资料,以及气候图。 2)植被:植被类型、组成结构、被覆情况、指示植物等。主要搜集自然植被、
16、植被图等。 3)地貌:地貌类型、海拔高度、侵蚀切割程度,以及地貌类型图等。 4)母质和母岩:地质图、岩性分布图、区域地质构造、岩石种类、岩性及其分布规律。成土母质类型,一般以第四纪成因类型为基础,如花岗岩残积母质、河流冲积母质或洪积物,海(湖)相淤积物、冰碛母质等。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应注意黄土和风沙物质,湿热的亚热带的热带,应注意红色风化壳。 5)水文:包括实习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如河流水系分布、各河流的水文特征、流域发生发展情况;地面潜水埋藏深度、水化学成分及矿化度;水文地质图等。 2、社会经济情况资料: 搜集社会经济资料的目的在于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发生与演变的影响。包括历史上的人类活动;
17、现在的社会情况,特别是农业经济资料,如人口、农业劳动力、总土地面积、耕地面积、林地、牧地;农作物种植情况,如作物种类、作物配置、耕人选制度、产量水平;农业生产结构、农业生产中产生的主要问题;水利、施肥状况;旱、涝、盐、碱、次生潜育化、水土流失情况等。 此外,对于城市、工矿业发展对土壤污染或退化带来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3、土壤资料与土壤图: 搜集、阅读与分析实习地区的有关土壤图、土壤调查报告,论文或专著是实习准备工作的重点。一般说经过全国二次土壤普查,各地都有大比例尺土壤图及比较丰富的土壤普查资料可以利用,对现有的资料,要着重研究各类土壤的发生学特性、理化性质;土壤形成与分布的地带性规律与区域特
18、性;土壤与农、林、牧生产的关系;土壤改良利用中的问题(土壤侵蚀、次生盐渍化、潜育化、退化、沙化等);当地群众利用改良土壤的经验等。 (三)土壤地理野外实习常用仪器、用具的准备 1、土壤资料与土壤图:搜集、阅读与分析实习地区的有关土壤图,土壤调查报告 2、采土工具和用品:取土铲、剖面刀、钢卷尺、土壤标本纸盒、土壤标本木盒、土壤样品袋、采土标签、pH混合指示剂、比色阶(卡)、白瓷比色盘、10%盐酸 3、土壤野外速测仪器:土壤水分速测仪、土壤养分速测仪等 (四)实习内容与要求 1、实习区土壤植被概述 2、主要成土作用与成土过程 3、主要土壤类型与成土环境的关系 4、褐土与棕壤的特点及形成过程 5、土
19、壤的发生、发展演化 6、土壤标本的采集方法 7、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 8、编写实习报告 三、河北省土壤概况 (一)主要土壤类型 河北土壤类型多样,分布较广、面积较大的主要有7个土类,即:褐土、潮土、棕壤、栗钙土、灰色森林土、粗骨土、栗褐土、石质土。褐土主要分布在太行山麓的京广铁路两侧,燕山南麓的通县至唐山一线以北,海拔700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及山麓平原、冲积扇上中部地带,是河北省分布面积最大的一个土类,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4、64;潮土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以东、津浦铁路以西,通县至唐山一线以南的平原地区;棕壤主要分布在太行山、燕山的中山和部分低山及冀东滨海丘陵上;粗骨土主要分布于石质山丘,土
20、层浅薄,颗粒粗糙,砾石含量大于30;栗钙土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地区的坝上高原和坝下张宣、怀来、阳原、蔚县盆地的部分地区,栗褐土在冀西北坝下地区广泛分布,处于褐土区和栗钙土区的过度区;灰色森林土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东北部的低山丘至围场一带;石质土主要分布于石质山丘,在极薄的A层土下直接与基岩接触,常与粗骨土镶嵌分布。其他土壤如盐土、黑土、水稻土、沼泽土、亚高山草甸土等也有分布。(另外:风沙土主要分布在各大河流的下游沿岸、古河道附近及沙化严重的农田附近;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坝上高原湖滨下湿滩地以及山区地势平坦、地下水位13米的河谷地带。)分部如图: (二)土壤分布规律 1、水平分布规律 本区域土壤广泛发育在
21、省内排水良好的丘陵、阶地、山麓平原和高原缓岗坡地、土壤带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自东南向西北,由棕壤一褐土一栗褐上一栗钙土依次更替。棕壤作为水平地带性土壤分布范围不大,主要见于冀东一带。褐土,为省内主要地带性土壤、分布广泛。栗褐土、栗钙土,分布在西北部的坝下山间盆地和坝上高原。褐土带内淋溶褐土、典型褐土、碳酸盐褐土,亦大致呈东北一西南向分布、东南一西北向更替(图51)。 2、垂直地带性规律(以雾灵山为例) 随着地势起伏与生物、气候条件的变化,山地土壤的分布服从于垂直地带性规律,而垂直带语的结构又与水平地带性有密切的联系。兴隆县境内的雾灵山,基带土壤是淋溶褐土,垂直带谱依次由山地淋溶褐土山地棕壤山地
22、生草棕壤亚高山草甸土组成。(图510)。 (三)秦皇岛主要土壤类型及特点 1、淋溶土棕壤土类 淋溶土纲的主要特征是,土体碳酸钙淋失殆尽,呈酸性至中性反应、粘粒移、淀明显。省内淋溶土纲只有一个亚纲:湿暖温淋溶土亚纲;一个土类:棕壤土类。 棕壤,又称“棕色森林土”、是河北省最主要的山地土壤,占全省土壤面积的14、02。在降水较多的冀东,棕壤出现在濒临渤海的几十米到几百米高的低山、丘陵上;棕壤发育地区气候温湿。燕山、太行山山地棕壤区中温、半湿润;冀东滨海棕壤区暖温较湿润。年均温7一11,年均降水量670一790毫米,干燥度0、8一1、15。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僳。这样的水热条件、使土体淋溶较强,
23、亦利于有机质累积。 原生植被以夏绿阔叶林为主、间有针阔叶混交林。因受人类活动影响,原生植被巳不复存在。现在所见多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乔木以栎属和松属为主。良好的植被给土壤带来较多的有机质积累,而在低山丘陵发育的棕壤,其腐殖质状况深受耕作条件的影响。 成土母质多为中酸性火山岩残坡积风化物,如花岗岩、片麻岩、花岗片麻岩、混合岩、正长岩风化物等广布于丘陵山地。此外,尚有洪积冲积物和黄土状物质等。棕壤多呈微酸性、无石灰反应、盐基饱和度较低等特征、其原因除淋溶作用较强外,无不与酸性硅铝酸盐母质有关。 (1)植被保存好的剖面、具A00A0一ABC土体构型。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及棕色粘化层均明显。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秀10篇 土壤学 实习 报告 优秀 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