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计划(5篇).docx
《地理教学计划(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学计划(5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理教学计划(5篇)地理教学计划 篇一 1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教材中的“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转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这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2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 3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2、4平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表现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小标题也比较活泼,富有启发性。 5版式设计生动活泼 二、教学总体目标 1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重视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第一周 9月1日5日 与同学们谈地理(2课时) 1.1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 第二周
3、9月8日12日 1.1地球和地球仪(第24课时) 第三周 9月15日19日 1.2地球的运动(3课时) 第四周 9月22日26日 1.3地图(2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第五周 9月28日10月5日 校运会、国庆节停课 第六周 10月6日10日 第一单元小测(1课时) 2.1大洲和大洋(第12课时) 第七周 10月13日17日 2.1大洲和大洋(第3课时) 2.2海陆的变迁(第12课时) 第八周 10月20日24日 2.2海陆的变迁(第3课时) 第二单元复习小测(1课时) 3.1多变的天气(第1课时) 第九周 10月27日31日 3.1多变的天气(第2课时) 3.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12课
4、时) 第十周 11月3日7日 3.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第3课时) 期中复习考试 第十一周 11月10日14日 3.3降水和降水的分布(3课时) 第十二周 11月17日21日 3.4世界的气候(第12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第十三周 11月24日28日 第三单元小测(1课时) 4.1人口与人种(第12课时) 第十四周 12月1日5日 4.1人口与人种(第3课时) 4.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2课时) 第十五周 12月8日12日 4.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2课时) 单元复习小测(1课时) 第十六周 12月15日19日 5发展与合作(2课时) 单元复习(1课时) 第十七周 12月22日26日 总复习(
5、3课时) 第十八至 二十周 12月29日1月16日 12月29日1月12日期末复习考试 1月14日(农历十二月廿三日)寒假开始 备注:本学期共45课时,每周3课时 地理教学计划 篇二 1。教材的结构设计强化了探究活动,教材中的“活动”和“综合探究”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作用是复习和巩固课堂知识,然后进行一些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两种形式,学生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了教材 2的探究性和实用性。教材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在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形解读、解释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集体照片或集体绘画等,不断给学生新鲜感,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3、
6、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特别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教材注重对每一种教材的介绍,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地理就近而新鲜。 4、平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科书试图避免使用苛刻的地理术语,并轻视僵硬的面部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试在代表学生对话的对话框中使用学生的语言。此外,一些字幕也很生动,很有启发性。 5、生动的布局设计。 本教材主要材料: 本教材分为五章: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第二章:陆地与海洋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定居点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教学优先事项:第一、第二章第三章 教学难点:第一、二、三章 1。了解地球和地球的基本知识,了解地球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掌握
7、地图的基本知识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 2。认识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特征,利用地图解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征,了解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变化,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探究精神,辩证唯物主义 3。了解世界气候的区域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了解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构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4。了解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影响,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了解世界文化差异,了解各国新的文化传统,形成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初一学生刚刚进入初中。虽然他们在小学就学习过“社会”,具备必要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缺乏空间概念,不善于综合分析问题,抽象思维能力差,
8、缺乏科学探索精神。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地理兴趣强,求知欲强,而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学习积淀低,厌学情绪重。 1、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两种形式,让学生有效参与教学活动 2。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让学生感觉地理就近新鲜 3。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示意图、景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4。根据地理的特点,在教学中注意实施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 1、教学进度: 本学期的教学时间为21周,不包括一周的假期和两周的复习时间。教学时间为18周,每周2学时,共36学时 2课时安排 周 教材 第1周:第一章第一节地球
9、与地球 第2周:第二节地球运动 第3周:第三节地图 第4周:综合探索I地图应用 第5周:第二章第一节,大陆和海洋 第六周:第二节,陆地和海洋的变化 第七周:全面探索第二故乡的“沧桑” 第八周: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第九周:第二节,温度和温度分布 第10周:复习期中考试 第11周:第3节降水量和降水分布 第12周:第4节世界气候 第13周:三种气候和我们的生活的综合探索 第14周:第4章第1节人口和种族 第15周:第2节世界语言 地理教学计划 篇三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
10、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应对初中升学考试的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顺利地通过升学考试。 二、具体工作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4、申请购置教学必备的地理教具,软件。做好器材的登记,使用,保管工作。 5、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教学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