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清明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教案《清明节》.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班教案清明节大班教案清明节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观看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熟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4、简洁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活动预备: 1、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2、幼儿前期阅历预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 (一)入场:听琵琶语学古人闲逛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老师:现在我们听着漂亮的古曲,慢慢的进场,然后轻轻地找个座位坐下来。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老师:之前清明节,我们放了一个小长假,那请你们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播放“清明介绍PP
2、T”,老师做相应的小结。 老师:小伴侣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 老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哀痛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敬重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哀痛。 (三)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老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在清明节人们会做的事情,那古时候的诗人,在清明节这天会做些什么呢? 欣赏古诗朗诵。(播放课件)老师:请小伴侣看大屏幕,刚才电脑里的老师已经把清明这首古诗诵读了一遍,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再来读一遍,老师念一句小伴侣跟一句。(播放古诗背景)幼儿跟着老师诵读。
3、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幼儿看图自由回答。 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觉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 (2)观看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老师:假如要给这些句卡宝宝找图片伴侣,你们认为应当怎么找。谁能为清明季节雨纷纷这句诗句,找图片伴侣。 老师:谁能为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句,找图片伴侣?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说。 老师:第三句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对应哪一幅画面? 老师:那是谁回答老爷爷的?那个小孩。哦,最终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对应的就是第四幅图片了。 老师:现在你们知道古诗和这些图画的关系了吗?原来图片上的内容说的就是古诗中的内容。
4、(四)朗诵古诗1、幼儿整体诵读。 老师:那这首古诗的名字就叫清明(出示字卡),写这首诗的诗人叫杜牧,他是唐代很出名的诗人现在我们一起看着图片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2、记忆大考验两遍。 3、幼儿跟读两遍。 4、表演读。 老师:你们读得真好听。那现在我们边读古诗边做动作,我们来表演一下这首古诗吧! 5、古诗接龙。 (五)认字活动:学习明字。 老师叙述明的字源故事。 老师: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表示日月照耀、光明的意思,也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个窗形的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现在的明字则确定为日月之明白,一般用为光亮之义。 老师:我们今日学的这个
5、字宝宝读什么呀? (六)结束活动:欣赏歌曲清明。 老师:今日我们学习了古诗清明,它还有一首好听的歌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活动延长: 1、学习歌曲清明。 大班教案清明节2 一、设计思路 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珍宝,在幼儿园课程中不乏诗歌教学,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是否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不得而知。于是我们班从一开学就让他们接触古诗词,幼儿对年月久远,与他们生活毫无关系的古诗词从一无所知到饶有爱好。慢慢的我开头尝试将语言教育与音乐教育融合在一起,让幼儿随着音乐吟诵了古诗词,使幼儿大胆地,富有制造性地表现自我的熟识与想像。本次教学活动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加上音乐的力气,使幼儿能更好的把握和
6、理解清明所带给我们的意境。 二、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究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情愿与同伴一起参与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依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三、活动预备 1、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确定的熟识。 2、材料预备: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 四、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评:古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以领悟的,因此我准备用音乐,动作来关怀幼儿更好的体会古诗的含义) 2、按节奏吟
7、诵清明 (1)老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评:在第一个环节中大部分使用听觉关怀幼儿理解,而在这个环节中我追加了视觉,运用图片关怀幼儿,更上一层楼。) (2)老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协作拍手,幼儿跟随老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评:稳定的节奏关怀幼儿稳,准地生疏古诗。)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留意重拍的运用。 (4)老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老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老师说“清明季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评:以不同的方式关怀幼儿重复学习,记住古诗)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依据理解绘制图画 幼儿
8、依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评:这个环节是自主性比较强的,希望幼儿依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4、沟通欣赏 幼儿介绍和欣赏小伴侣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五、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大班教案清明节3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头了。在清明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珍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春游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熬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奇妙
9、。 一、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 2、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感受清明节与其它节日在气氛上有何不同。 3、通过历史大事、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 4、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通过听英雄的演讲培育幼儿敬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宠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二、活动预备: 请幼儿留意清明节这一天看看家人是怎样过节的。 三、活动过程: 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家是怎样过清明节的?家中是否长辈(如姑姑等)来自己家,去给已经故去的亲人扫墓等民间习俗。 2、讲介之推的故事即清明节的来历。 3、争辩:你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
10、?(提示:你吃过鸡蛋吗?是否同爸爸妈妈到过烈士陵园,又做了些什么?你在电视上看到过祭扫烈士吗?) 4、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给烈士扫墓的日子。 老师:每年4月4日、5日或6日是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请幼儿观看有关清明节习俗的图片。 老师讲解:扫墓为什么要选择清明呢? 缘由之一,清明季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缘由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缘由之三,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今
11、日,老师还请来了一位曾经参加过革命战斗的英雄来为小伴侣讲一讲他自己亲身经受过的战斗故事。 5、请革命军人讲革命战斗故事。 6、听军人讲完后请幼儿讲一讲第一次参加这样活动的感受。使幼儿深刻理解今日的幸福生活是许多的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培育幼儿敬重烈士的情感,教育幼儿更加宠爱我们的祖国。 7、老师播放清明节习俗的一些图片,以加深幼儿对清明节的熟识。 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进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育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
12、特别是儿童所宠爱。 春游: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间。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春游的习惯。 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放风筝:放风筝也是清明季节人们所宠爱的活动。每逢清明季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际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插柳:据说,插
13、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好玩的,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春游游玩的欢快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大班教案清明节4 活动名称: 传统节日清明节 活动前言: 在一年之中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节日之一,但是小伴侣们对于清明节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以清明节为主题探讨下有关四季中的节日,及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活动目标: 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究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爱好。 2、宠爱古诗、古画等一
14、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宠爱。 3、激发了幼儿的惊奇心和探究欲望。 4、乐观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预备: 清明上河图、有关清明照片。 活动过程: 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从1月开头,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头,从12月结束。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头,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3、演示画面三,前些时候我们在日历上发觉了一些节气,想一想,她们可能会在什么季节?
15、4、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头,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清明节,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知我们季节的变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日王老师预备了许多图片,请小伴侣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阅历:咏柳、游园不值、清明季节等古诗)。 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春游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顺的气候和万物糊涂带来的欢快,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制造的奇妙生活。
16、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中国古代的人不仅用文字、古诗记载了清明,还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记录。今日,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吵闹场面? 2、幼儿欣赏清明上河图。 3、提问:有什么感觉或?(关怀幼儿简洁理解画面内容) 4、老师朗诵古诗进行小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整理去,万珠杨柳属柳莺。 活动反思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我请同学一边观看图片,一边找到课文中描写这一片段的文字,通过朗读,体会画作的内容。接着,我让同学找出这副画的特点。从而让同学比较好地理解了清明上河图的价值。新课程标准指
17、出:语文教育是大教育,要提倡交叉学习,我想:只要同学学到了学问,得到了力气,课堂就是成功的。 课前布置同学预习,了解清明上河图及其作者张择端的相关资料,上课已始让同学相互沟通,达到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依据阅读提示让同学读课文,整体了解这幅画,之后让同学自学,自读课文将字读准,并反复读文标出自已的感受,突出略读课文的特点。在同学沟通感受时,我再对同学的读进行指导,并引导看图,特别是图的长高,及图上的人物数量及牲畜的数量,当与现实的进行比较同学感知了图后,孩子们不禁对图有了一种佩服的感觉。接着我让同学自已选自已宠爱的那一段仔细读一读体会一下。结尾时对整篇课文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课文的描写挨次(总分
18、的结构)。最终是播放课件,欣赏古画清明上河图,并让同学谈谈感受,感悟我国古代人民的艺术才能,进而突出了教学重点。这篇课文主要让同学欣赏图,通过图片播放,同学从整体感知,再具体出示部分图片让同学具体欣赏,结合作者的描述达到合作者共鸣。与现实的进行比较同学感知了图后,同学们不禁对图有了一种佩服的感觉,还激发了同学对美术的爱好和爱好。 大班教案清明节5 教案前言: 清明节的风俗很多,一般的人们会放风筝、插柳等,今日我们要讲解的是清明节荡秋千,荡秋千大家都知道吧?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学会荡秋千,并熟识清明节荡秋千的意义,让清明节的意义更深化孩子的内心。 教案目标: 1、培育幼儿的勇敢精神,增进其
19、身心健康;熬炼幼儿的平衡力气。 2、让幼儿了解秋千的来历。 教案预备: 在幼儿园内用木头、绳子、踏板架一结实的.秋千,“熊猫荡秋千”的挂图。 教案过程: 1、出示“熊猫荡秋千”的挂图,引出课题。老师边出示挂图边问:“小伴侣知道今日是什么节日吗?”(清明节) “节日里,动物园里的小熊猫也玩起了好玩的玩耍,它们在干什么?”(荡秋千) 2、介绍秋千的来历。 让幼儿知道秋千是我们的祖先借以攀树取食和避兽宿息的一种工具。后来演化为秋千活动。 3、介绍秋千的玩法,引起幼儿的爱好。组织幼儿荡秋千。 两手握绳,坐或站在两绳之间的横板上。 当站着荡时,两腿并拢,并屈膝前荡;坐着荡时可有人在后边将秋千上的人往前推
20、。 要求幼儿排成一路纵队站在一旁,每人荡23分钟,荡过的小伴侣站至队尾。老师边指导边表扬表现勇敢的小伴侣,鼓舞胆小的幼儿。 4、命题画:“小猴荡秋千”。 画出小猴荡秋千的各种姿态。 总结:秋千,古字两字均有“革”字旁,千字还带走字,意思是揪着皮绳而迁移。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高处的食物,在攀登中制造了荡秋千的活动。最早称之为“千秋”。传奇为春秋时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 大班教案清明节6 活动目的 利用清明节扫墓的契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争做文明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培育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发奋学习的精神,使幼儿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活动地点: 烈士陵园 活动时间
21、: 20xx年4月xx日上午 参加人员 活动对象:大班班级 外出人员配备: 1、每班2名老师、1名保育员、1名行政人员、1名实习生 2、校医随行,带好药箱 3、2名保安护送幼儿至亭林公园后返回学校 活动预备 话筒、花圈、录音机、人手一朵小白花 活动程序 1、全体师生步行前往烈士陵园 2、仪式开头 主持人清明扫墓致辞 小伴侣们!你们知道现在我们站在哪里吗?(烈士陵园) 你们看,这块高大的石碑上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这块石碑后面安歇的烈士(介绍一下烈士),他们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贡献永久被我们所牢记,他们的精神永久激励着我们,他们的灵魂永垂不朽!而将来,建设、保卫祖国和家乡的重任就落到
22、了我们小伴侣的身上,等你们长大了能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富强!每个小伴侣都很有志气,只要我们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了确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是不是? 3、幼儿代表献花圈 为了表示对烈士们的崇敬与怀念,每年的清明节期间,我们都要来烈士陵园扫墓,今日我们xx幼儿园的大班班级组的老师小伴侣聚集在这里缅怀革命烈士,下面,请小伴侣代表敬献花圈。 4、默哀3分钟 让我们一起向革命烈士表示由衷的致敬,全体默哀3分钟。礼毕!我们小伴侣还亲自做了礼物要送给烈士们,下面请老师和小伴侣依次献花。 5、近前瞻仰纪念碑、参观烈士塔、敬献小白花 6、清明扫墓活动结束,集合队伍 留意事项 穿着洁净,行为大方。 不
23、准在烈士纪念碑下玩耍打闹。 要以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了解烈士事迹。 讲卫生,不准在烈士陵园里乱吃零食,乱丢垃圾。 不要乱跑,不破坏绿荫草地。 大班教案清明节7 活动目标: 1、简洁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体验怀念先祖、怀念革命烈士的情感。 活动重点: 简洁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活动难点: 体验感受清明的气氛,懂得怀念先祖与革命烈士。 活动过程: 一、开头部分 古诗导入:清明 师:这首古诗里藏着一个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二、基本部分。 1、幼儿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并能够简洁叙述。师:为什么会有清明节这个节日呢?清明节是怎么
24、来的? 清明节到了,都有哪些习俗呢? 幼儿自由叙述。 老师播放清明节由来的视频,幼儿观看。 2、沟通: 师:清明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会有清明节呢?在清明节这天我们都要做些什么?(依据幼儿回答老师出示相应图片。) 3、引导幼儿初步体验怀念先祖,怀念革命烈士的情感。 (1)出示扫墓图片。 师:瞧!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去扫墓呢? 小结:每年清明前后,为了表达对已经去世的亲人的怀念,我们都会去他的墓前祭拜,表达哀思。 (2)出示革命烈士陵园扫墓图片。 三、结束部分 老师播放关于革命烈士的事迹,请幼儿观看,引导幼儿了解烈士:董存瑞、黄继光、消防英雄等。 大班教案清明节8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牢记烈
25、士们为解放国家和民族而不惜牺牲生命的大无畏的英勇事迹,向烈士们学习坚韧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 2、通过本次活动培育孩子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的态度,发奋学习的精神,大胆创新的意识,使同学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情愿乐观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欢快。 预备: 事先进行地形勘察,了解山路状况。 班级预备: 1、让家长了解此次活动和意义 2、幼儿带好水、小零食,穿简便的衣服、鞋子,便于步行和登山 3、人手做一朵小白花 4、进行平安教育 过程: 一、谈话,知道4月5日是清明节,初步感受清明节的习俗。 二、动身前进一步做好平安教育,引导孩子遵守纪律,提高出行的平安意识。 三、步行至戚家山,登山到山顶烈士墓前。 四、祭扫烈士墓 1、了解烈士的光荣事迹 2、向烈士献花致敬 3、全体肃立,向革命先烈默哀 五、休息,吃点小零食 六、春游:欣赏戚家山的春景、留影 七、整队回幼儿园 八、活动要求及留意事项: 1、9:00准时在操场集合。 2、动身前留意清点人数,活动结束后也要清点好人数。班主任和带班老师、阿姨跟好队伍,保证幼儿平安。 3、扫墓期间,全体师生严峻认真,不讲话,不玩耍,不追逐,不喝饮料,不吃零食。 4、回来后引导孩子将感想记录、共享。1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