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美学散步》读书笔记.docx
《宗白华《美学散步》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宗白华《美学散步》读书笔记.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宗白华美学散步读书笔记宗白华美学闲逛读书笔记1 美学闲逛里给我印象较深的是以下内容:诗、画的美及两者的关系、书法、音乐和建筑、国外的雕塑,以及艺术意境和从艺术中反映出来的哲学理念。作者的文字流利、内容丰富漂亮、见解独到。 关于诗和画的分界,作者认为:诗传画外意。诗留给人更深长的想象空间,他列举了达芬奇用了四年时间画出的蒙娜丽莎的眼睛。有时候诗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像一些摄影作品的题目一样,能够拔高艺术作品境界。另外,诗还能咏时间,而画只能捕获瞬间。 很多诗像印象派,比如王昌龄的初日: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多么奇异的一副香闺画啊。“归来笑拈梅花嗅,
2、春在枝头已特别。”“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图画中。”“太阳的光,洗着她早起的灵魂。天际的月,犹似她昨夜的残梦。”自然无往而不美。何以故?以其处处表现这种不行思议的活力故。照相片无往而美。何以故?以其只摄取了自然的表面,而不能表现自然底面的精神故。要有发觉自然中美的眼睛,心中要有诗的意境。“意境是情与景的结晶。”王安石诗: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陂春水,白头相见江南。“半江残月欲无影,一岸冷云何处香。” 悠悠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中国各门传统艺术(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往往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包含(如诗文、绘画中可以找到园林建筑艺术所赐予的美感或园林建筑要求的美,而园林建
3、筑艺术又受诗歌绘画的影响,具有诗情画意)。作者将中国传统的美感或美的理想(诗歌、绘画、工艺美术等)归纳为两类:芙蓉出水的美和错采镂金的美。其中,魏晋六朝是一个转变的关键。陶渊明的诗顾恺之的画王羲之的字都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汉赋、明清的瓷器、京剧舞台上深厚的彩色的美是错采镂金的美。作者极推崇魏晋,由于这之前汉代在艺术上过于质朴,在思想上定于一尊,统治于儒教;这时代之后唐代在艺术上过于成熟,在思想上又入于儒、道、佛三教的支配。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倾向简约玄澹、超然脱俗。 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中国古代的绘画不重视立体性,而留意流淌的线条,把形体化成为飞动的线条,着重于线
4、条的流淌,因此使得中国的绘画带有舞蹈的一位。国外的很多画家、雕刻家留意光和影,中国话却是线的韵律,光影都不要了。这确定程度上受到中笔墨的影响。西方画家是由几何、三角构成透视学的空间,而中国画是诗意的制造性的艺术空间。西洋在埃及、希腊以来传统的画风,是在一幅幻现立体空间的画境中描出圆雕式的物体,特重透视法、解剖学、光影凹凸的晕染。中国画法不重具体物象的刻画,重意境。西画的透视法是画家立在地上平视的对象;中国画的透视法是提神太虚,从世外俯视的空间立场。中国画的空间构造,既不是凭借光影的烘染衬托,也不是移写雕像立体及建筑的几何透视,而是显示一种类似音乐或舞蹈所引起的空间感型。 歌德说:建筑是冰冻住了
5、的音乐。中国的建筑、园林、雕塑中都潜伏着音乐感即所谓韵。中国园林建筑宠爱用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飞动之美,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特点。相较而言,希腊建筑的雕刻,多半用植物叶子构成花纹图案,中国的植物花纹直到唐代以后才慢慢兴盛起来。中国惯用园林来处理空间美感,如天井、院子。园林中的设计除了“游”中“望”,还可以“借景”。山水是诗人画家书写情思的媒介,艺术境界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中国人爱在山水中设置空亭一所,作为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焦点和精神聚集的处所。静穆的关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宗白华美学闲逛读书笔记2 美学的闲逛,收录了宗
6、白华先生关于美学和艺术学的论述及另外33篇小品文。关于美学和艺术学的论述,是作者在高校期间给同学授课的讲稿,内容特别抽象,属于纯理性的范畴,其与物质可感的现实世界相隔甚远,是高度的概括,需结合具体的实体或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去理解,非仔细研读而不能得其精要。33篇小品文,有关于美与艺术的散论,有关于诗歌的通信,也有为书籍所写的序言和演讲辞。涉及到美学和艺术领域的各个方面,诸如建筑、音乐、绘画、书法、诗歌等等。宗白华先生精通美学和哲学,其对于艺术的探究,有自己独到的理论和建树,将美学和艺术的观点与社会生活和人性思想相结合,以细腻的笔触和漂亮的文字剖析了艺术与美和现世生活的关系,给人的精神世界吹去了一
7、股凉快的风,带来了温顺的美的享受。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对美的追求。远古时代人类就知道以树叶蔽体,知道在器物上雕刻花纹,说明人在天性中本能的就有美的意识和向往。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人类对美有了深刻的熟识并将美上升到了理论的层面特地来争论,可见,美不单是一种艺术上的实践,更是一种理论意义上的建构。从表现美,到以美的理论来指导美的实践,在这个相互作用交替往复的过种中,人们提升了对美的熟识,领悟了美的本质。个体意识的觉醒必将影响到群体,既而推动整个人类意识的进程。美就是这样生发而来的,它不断的以新的形式消逝,不断的得以校正和进展,成为一个又一个历史时期的印迹。可以这样说,美丰富了历史,也丰富了
8、人类的心灵。 谈到美,必定离不开艺术。艺术是人类生活必不行少的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以生存必需和本能为基础上的人类精神的高地。在这个高地上,人类能够体验和感觉到生命的欢快,进而醒悟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音乐、舞蹈、美术、文学,这些无疑普遍地给人以精神和灵魂上的洗礼。艺术是最能直接表现美的,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我们欣赏一幅画,说画得漂亮,这就是美的最直接地流露,我们感受到了它,画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反之,我们说某部电影演得一团糟,就是对其艺术价值的否定,认为其“不美”,也是对美的评判。 但是,人毕竟不是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艺术当中,更多的时候,人是生活在现实的工作和劳动当中的,与柴米油盐为伴,和喜怒哀乐
9、为伍。由于个人受教育程度以及际遇和心境的不同,对美的感受和认知程度自然迥异。但是人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始终在追求和向往奇妙的生活。奇妙的生活,好是本质,条件要富足优越;美是形式,外在要高尚优雅。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要走。但是不论条件是好是坏,美的内核取决于人的熟识和内心的操守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这个古训早已被世人所接受。心灵的美,才是本质的美。也只有心灵的美,才有可能谈及对美的发掘和升华。 在生活中,人们不断地发觉美,感受美,制造美,最终是为了传播美。对美的感悟和投入越多,个体的生命也就越觉得幸福和有意义;当点点滴滴地美汇成了江河,当善意和良知成为人们行为的首要,人类
10、社会才能融洽和谐,世界才能实现和平与大同。 宗白华美学闲逛读书笔记3 任何一个爱美的中国人,任何一个宠爱中国艺术的人,都应当读这部书美学闲逛。 在现代中国美学史上,有两位泰山北斗式的人物,朱光潜与宗白华。两人年岁相仿,是同时代人,都是学贯中西、造诣极高的,但朱光潜著述甚多,宗白华却极少写作;朱光潜的文章和思维方式是推理的,宗白华却是抒情的;朱光潜偏于文学,宗白华偏于艺术;朱光潜更是近代的,西方的,科学的;宗白华更是古典的,中国的,艺术的;朱光潜是学者,宗白华是诗人。这部书是宗白华美学论文的第一次结集出版。宗白华是五四新文化大潮冲出的新一代学人,早年曾留学欧洲,脚印踏及艺术之都巴黎。20年月他出
11、版过诗集,他原来是个诗人。青年时期对生命活力的倾慕赞美,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深思,始终伴他前行,也构成了他美学篇章的特色。这个集里的文章,最早写于1920年,最晚作于1979年,实在是宗白华一生关于艺术论述的较为详备的文集。 一. 关于“诗(文学)和画的分界” 一般说来,将拉奥孔的嘴巴雕刻得张大或微开明显不会过多影响人们对创作者的力气的评判。观众评价这件艺术品是依据内心所获得的感受,即以是否产生或产生何种程度的审美愉悦感来评价它的优劣程度,进而以此评价创作者的力气。假设有两座拉奥孔的雕像,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状况下,微开着嘴巴的拉奥孔比张大嘴巴的拉奥孔更能激起人们的美感(理由见美学闲逛67页 莱辛语
12、),人们便认定前者更有艺术性,而将拉奥孔的嘴巴雕成微开状的那位创作者更富有创作才能。在此条件下,便可以说,艺术反映人的力气。“艺术是一种技术,古代艺术家本就是技术家”(24页)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美是艺术的特殊目的”,“艺术”的确定是“美”的,“美”的却不愿定是“艺术”的。由于“艺术”反映的是人的力气,那些未经人加工的自然状态下的事物、风景,就不是“艺术”虽然它们也会使人产生美感。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指出:“假如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虽然艺术必定是人为的(有人的因素在其中的),然而前者(荀子儒家)“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庄子道家)
13、“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我认为此处道家所强调的“自然”,应归因于对过分“人为”的订正,即认为艺术不能囿于狭窄有用的功利框架。至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认为这种“大美”不能被称为“艺术”。我们看到无垠的天、宽敞的地、瑰丽的晚霞、壮美的山川时,不会认为它们是“艺术品”,虽然也会由衷地感叹它们的“美”。“艺术品”必定是人为的,是人加工过的东西。若说某座山“鬼斧神工”,那只是将“造物主”拟人化了,反映的还是人的力气。若将这些天、地、晚霞、山川绘成图画、拍成照片,那便成为艺术品,由于图画、照片才反映人的力气,而事物本身未经人加工过的并不是艺术品。因此庄子所说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说的是天
14、与地使渺小的人产生的“崇高感”,这是自然地会在人心中产生的“美感”,我们不必牵强地认为在人类诞生前早已存在的天与地是“艺术品”,虽然它们确是“美”的。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14页)这已经很好的说明白“艺术”与“自然”的区分了。 “艺术须能表现人生的有价值的内容?必需同时表现美(7页)”,这一点可以从美就是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面来理解。有用的不愿定都是美的,苏格拉底所说的“粪筐也是美的”之所以不被认同,在于有用的东西还需引起人的愉悦感,才能被称为美的。 艺术创作可以遵循规律,也可以突破规律。如既有对称美,又有不对称美。但“表现人 生的有价值的内容”和“表现美”却是
15、艺术所必需具备的,失去其一,便不能成为艺术。 宗白华在引用莱辛的话中有这样一段:“文学追赶艺术描绘身体美的另一条路,就是这样:它把美转化做魅惑力。魅惑力就是美在流淌之中。因此它对于画家不像对于诗人那么便当。画家只能叫人猜到动,事实上他的形象是不动的。因此在它那里魅惑力就会变成了做鬼脸。”但是在文学里魅惑力是魅惑力,它是流淌的美,它来来去去,我们盼望能再度地看到它。又由于我们一般地能够较为简洁地生动地回忆动作,超过单纯的形式或颜色,所以魅惑力较之美在同等的比例中对我们的作用要更猛烈些。”(910页)在中国画里,同样地,绘画(艺术)可以将文学里的难以追逐的“美”转化做“魅惑力”。就意而言,与画相配
16、的诗并不愿定具有“明确表达的含义”,如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所配的诗,它表现的意境既与王维的诗意相像又不尽相同,看上去是阐释了诗,实际给人的感觉又是增加或模糊了画面原先并不具有的意味。也就是说,这首诗既是一种阐释和理解,又是一种再创作。不同的诗人可能因对这幅画有不同的体会而写出不同的诗句,不同的画家也会对此诗有不同的体会而画出不同的画来新创作的画又会表现出新的意境,由此诗配画,画配诗,延绵不绝。这也可以说明诗与画并不是一回事,却是可以圆满结合,“相互沟通交浸”,以至交融完满的。 二. 关于“美从何处寻” 世界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一个对象化了的世界,每个人都有一个或许多个世界没有两个人的思维是相同的,因而
17、对于世界的印象也是不同的,于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美丽心灵中的纳什就活在自己的心灵世界中。这可能是唯心主义,然而人确是凭自己的感觉去认知世界的。 许多个夜晚在东风破(流行歌曲 周杰伦作曲)的旋律里入睡,悠扬的二胡声每每将我带入未知的又似曾相识的世界,引动无尽的夹杂着哀愁与温和的回忆与追思。“一个造出新节奏的人,就是一个拓展了我们的情感并使它更为超群的人”(18页)假如一首新歌的新曲也算新节奏,那作曲家就是“超群的人”。这种新节奏也得符合人的审美心理至少是部分人。没有人的心绪和思维是相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刹那”的心绪和思维也是不同的,那么就有许多的“新节奏”等着人们去制造,去发觉,来满足
18、这许多的心绪和思维,以应和它的节奏,引起它的共鸣和感受。这种共鸣和感受很多时候是由“回忆”引起的。当节奏与某一时候的心境相吻合,回忆便复苏,人便彷佛进入未知的又似曾相识的世界。“我们一般地能够较为简洁地生动地回忆动作,超过单纯的形式或颜色,所以魅惑力较之美在同等的比例中对我们的作用要更猛烈些。” (10页)那么对于音乐的“节奏”的“回忆”效果也说明白“节奏”所具有的“魅惑力”不亚于文学和绘画,甚至超过它们的影响力。人的心灵是一个多么奇异的世界。 关于“美从何处寻”,我认为“美感”是人的心理现象。当我们说某样事物是“美”的时候,其实是将自己的心理感受对象化到事物上去了,也就是“移情”,进而以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学散步 宗白华 美学 散步 读书笔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