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教师教学计划优秀9篇.docx
《小学三年级教师教学计划优秀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教师教学计划优秀9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教师教学计划优秀9篇数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 篇一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 本单元的口算乘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二项内容是估算,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它是在学生学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也是估算的基础。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扩大学生的口算范围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的估
2、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做好必要的准备。并且,在估算和笔算教学活动中,又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这样,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接着,编排进位的,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需要进位的笔算过程,帮助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
3、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首先,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
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第二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四第78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重点难点: 会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5、 1、你能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吗? 39、74、68、99、17、44 2、下列算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 284 627 897 128 373 816 二、亲身经历,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2的主体图。 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叙述一下主体图向我们提供了有关多媒体教师里的哪些信息? 2、教学例题2。 教师:根据画面的内容,口头编一道应用题。 出示例题2:多媒体教室一共有18排,每排22个座位,现在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 (1)教师:这一道题只要我们判断多媒体教师能否坐得下350名同学,因此不用大家计算,只要估一估就可以了,大家想应什么方法估算?以四人为一小
6、组进行讨论。 (2)汇报:要判断350名学生能否坐得下,必须估算出多媒体教室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方法一:1820 2220 2020=40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二:1820 2220=44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三:2220 1820=36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小结:大家根据已学在估算知识,想出了三种方法,通过这一道我们知道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3)总结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运用新知 1、完成教科书第59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看清题意,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 提问:你
7、是怎么估算的。 2、完成教科书第61页练习十四的第7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2)独立完成,将估算结果写在课堂本上。然后教师讲评。 3、完成教科书第61页练习十四的第8题。 (1)理解题意,根据题目画面的内容说说从“学生已经种了93棵树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2)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教师教学计划 篇二 随着春天脚步的不断临近,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在这新的学期里,我要用新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能够尽快的融入到语文学习中来,提高语文成绩。下面就这学期的教学工作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继续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
8、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实验教材的实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三年级(2)班共有学生63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取得了一些进步,如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但是还有个别同学在书写、学习品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另外,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差,势必会影响整体水平的发挥,所以,尽可能转化后进,提高先进,发展后进是本学期重点。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
9、全面发展。 四、本学期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 1、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3、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5、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
10、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8、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五、教学措施 1、加强与生活实际联系,寻取生活的资源进行教学,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授课能力。 3、加强直观教学,利用教具、学具,增强学生操作、观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 4、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书写,认真看书的习惯。同时注意学习态度的培养。 小学三年级教师教学计划 篇三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内容安排在生命科学方面有所侧重。在科学知识方面,15单元主要涉及了标准的内容标准中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第6单元是综合性单元,试图从学生生活
11、中最为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发一系列的学校活动。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倒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和报告撰写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教材在活动设计中,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多项环境保护的内容,力图从多方面
12、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二、对所教学生的分析: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所使用的年级有一个,是三年级。我班共有学生30多名,男女学生人数相当。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教师观察,该班级的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大树的观察,经历一次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和体验;经历用自己的方法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描述的活动过程;经历简单的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等属性的
13、观察、比较活动过程;经历对一片完整的叶的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和描述过程;获得对一片完整的叶的组成部分的认识;经历用简单的文字、图画等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 2、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3、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对小动物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的过程;经历初步的按一定顺序观察及动态观察、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 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
14、的过程; 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经历解决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 4、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的观察特征、分类特征、动物的多样性、动物的运动、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环境保 数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围棋吗? 呈现下围棋的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让学生观察
15、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教师展示三种计算的方法。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
16、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哪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
17、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数学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案 篇五 (一)教材说明 1本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等内容。其中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学习的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学习的直接认知基础。同时,本单元的内容又是后面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重要基础。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图文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情趣。 (2)内容真实、丰富,具有现实性。 (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4)重视数学知识的。 (二)教学提示 1注意发挥主题图和情景图的作用 2重视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自主探索 3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
18、与交流 (三)各节教材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 本小节安排了4个例题,包括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等内容。可用3课时完成教学。 单元主体图:通过体育馆的环境及设施,唤起学生回忆,激起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 例1:教材通过利用主题图的资源,再次出现算体育馆A区座位有多少个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引出4810后,重在理解4810可以怎样算。 例2:主要是学习口算一个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在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会口算4810的基础上,继续学习2530的口算方法,体现口算方法的多样化。 例3: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让学生明确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
19、算既可以利用例2所学的口算方法,还可以直接口算一位数乘一位数(表内乘法),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例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本小节安排了3个例题,包括不进位乘法和进位乘法等内容。 例1:从生活情境中引出算式,探索多种计算方法和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等3个层次进行编排的。探索1214的算法,教材提示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来探索。再次是理解算理,用竖式计算1214明确第2步计算的积中的“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则是学生理解的重点和难点, 例2:用两只青蛙的对话情景引出算式,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对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并在次基础上算法。 例3:一方面
20、是强化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进位意识,另一方面是乘法的验算。教材中没有明确地提出验算的要求,而是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次的方法来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发现规律 例1:通过情景图和表格,一方面能清楚地看出行驶时间发生变化,引起行驶的路程的变化,让学生从这种变化中去发现规律。 例2:是杨辉三角的运用,一方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已给出的4排数,去发现其中隐含的规律;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像图中同学们讨论填数和说说第4至7排分别怎样填数,既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 例1:以学生的春游活动为线索,通过用车的辆数和每车装的人数来计算参加春游的人数。教材引导学生先从情景图中去提取信
21、息,再凭借已有知识经验用“每辆车的人数用车的辆数”的方法去思考并解决问题。最后提出“还可以怎样算?”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例2:以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堆放物体的方法为例,让学生算出这样一堆饮料有多少听。本题是运用等差数列求和的数学方法解决。 例3:是乘法的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教材中的苹果重量的估算方法仅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广柑的重量怎样估算可以完全由学生自己选择方法。 小学三年级教师教学计划 篇六 一、基本情况 我们三年级(3)班学生一共有39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0人。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多数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
22、,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在进一步培优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除法、认数、千克与克、加和减、24时记时法、长方形和正方形、乘法、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及认识分数。 1、除法主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表内除法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2、认数是在学生认识1000以内的数并能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教学认识10000以内的数。 3、千克和克先教学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然后安排了一个练习,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后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 4、加和减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口算20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三年级 教师 教学计划 优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