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稿.docx(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说课稿篇1: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 一、备课设想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三班级下册第六单元面积中的教学重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同学已经把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校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熟识进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力气,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教材在争辩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留意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同学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受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
2、 本节课,主要使同学探究并把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受;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在备这节课时,结合课程标准、教材、老师用书,以及同学已有的认知基础、学问阅历。 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经受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总结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把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3、使同学熟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亲热联系,培育同学宠爱生活、宠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把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经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觉过程。 二、试教体会 本节课的教
3、学我力求体现以下三点: 第一,复习导入 ,夯实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同学已经把握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三班级的同学来说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熟识进展上的一次飞跃。同学理解起来,并且能够很好的建立起面积空间观念对三班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不简洁的事情。 记得我在试教的过程中,将新课的导入部分也做了细心的设计。以我校运动会为切入点,出示三张运动会上同学竞赛的长方形照片,通过比较三张照片面积的大小引入本节课的教学。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 但是在试教的过程中,我感到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学问点,对于本节课教学实在太重要了。在新课教学中,我们感到班级中,中下等同学对于面积、周长;长度单
4、位、面积单位等消逝学问上的混淆,直接影响同学对本节课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把握。 因此针对同学的认知规律,遗忘规律的特点,本着对同学负责的原则,我狠心将创设的情境删掉,换上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复习旧知最为导入新课的基本环节,这种设计可能在现在新课标提倡的课堂教学中很少再看到复习旧知的环节了,但是我觉得教学始终是要为同学服务的,为同学的进展服务的。 虽然这样的设计让听课者少了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对同学学习新知意义还是深远的,扫清了学问障碍,为顺当学习新知做好预备。 其次,引导同学参与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 同学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同学已有的学问和阅历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同
5、学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建构主义认为,所谓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由老师向同学单向输出、传递学问的过程,更不是一个同学机械、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同学乐观主动地构建这些学问的意义和自我进展的过程。 很明显,这个学问构建的过程是不行能由别人来完成的,它必需借助于自己已有的学问阅历与新的学问阅历之间发生交互作用来完成。长方形面积的教学不仅要让同学知道计算公式、会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同学经受探究争论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通过实践操作、争辩、沟通等活动,自己探究发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感悟到长宽的算理,促进同学对数学的理解。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
6、比较简洁发觉,而且便于开放直观的操作试验,依据教学内容的这些特点,我组织同学开展了猜想和探究活动。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我分为三个层次: 1、猜想;让同学感受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关系 2、验证: (1)明确目的:我们验证什么? (2)明确方法:怎么验证? (3)明确要求:合理分工。 (4)实践活动:合作探究。 通过同桌合作,用多种方法验证上面的猜想。进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公式是刻板的,而公式的再制造过程却是鲜活的、生动而好玩的。在这一探究发觉的过程中,同学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同学主动参与,乐观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使同学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观看、思考、操作、探
7、究的活动中,使同学亲历做数学的过程,体现了标准中提倡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使同学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第三,搞好课堂训练,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构建素养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环节。所谓有效是指通过老师在一节课的教学之后,同学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进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老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而是指同学有没有学到什么或是同学学得好不好。假犹如学不想学或者没有收获。即使老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假犹如学学得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进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本节课的教学,我既留意过程,也留意结果。
8、我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从多种角度训练同学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篇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 敬重的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今日说课的题目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下面我和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设想,我主要从教材、学情、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是人教版三班级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 2、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在是在同学已经把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校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
9、间形式熟识进展上的一次飞跃。长、正方形面积与面积是类属关系,统一面积单位和用面积单位密铺则是探究长、正方形面积的基础学问与基本方法。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阶段平面图形面积的教学。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等。这些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都是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的。所以,这节课又是学校阶段平面图形学问的重点。教材蕴含了数形结合、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 3、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是这样表述的:探究并把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量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针对三班级同学的学问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学习目标: 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猜想、操作、分析
10、、验证,经受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在小组沟通活动中,通过争辩、观看、发觉,精确归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计算和解决问题中,娴熟把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培育发觉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力气 4、教学重、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会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体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及公式归纳。 教学关键:借助学具操作,找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接受让同学人人动手拼摆,列表观看,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 5、教学预备: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方格纸、试验记录单
11、、课件。 二、说学情 (一)同学状况 美国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是同学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老师必需重视对同学状况的把握与分析。三班级同学(8、9岁),惊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乐于探究感爱好的数学问题。但是同学还缺乏实践阅历,需加以引导进行学习。 本节课同学学习应具备的入门技能是:要理解乘法意义、面积的意义、常用面积单位,以及用面积单位测量一个图形面积方法的。依据图列出乘法算式。这些为同学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奠定了学问和技能基础,但同学具体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过程中,还可能存在以下学习困难: 1、忽视了
12、用什么测量面积?为什么要用面积单位去测量? 2、部分同学不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测量面积的表象。 3、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简洁混淆。 4、同学对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长乘以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5、保留概念可能熟识不到位,保留概念是指物体不因大小、方向、位置的转变而转变,这是测量的基础。 (二)教法和学法 数学课标指出:同学学习活动不能简洁的依靠仿照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同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三班级同学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我班的同学对数学有较浓的爱好,思维较活跃,好动,想像丰富,擅长发表个人观点,敢于创新,动手力气较强。所以我在教学中,依
13、据他们的特点,我主要接受操作法、观看法、发觉法、争辩法、演示法。同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质量。 古人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而给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因此,在本节课我指导同学自主探究,观看发觉,归纳总结等方法,使同学成为学习的仆人。 三、说教学流程 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把握、结合同学的实际状况,以同学的进展为主,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个“一”、四个环节。一条主线即始终以活动探究为主线;两个重点:让同学通过动手实践、沟通发觉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把握面积计算公式;三个“一”即教学过程中的用到的“猜一猜、摆一摆、验一验”;四个环节即创
14、设情境,激发爱好、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总结反思,深化熟识。具体环节如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激发同学爱好,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让同学体会到数同学活的欢快。在新课伊始,我结合生活实际设疑导入,让同学在一个生动的教学中开头探究活动。 首先,我用课件出示乌龟和兔子竞赛画画的图画,问同学,你能想方法比较出他俩谁画的面积大一些吗?有的同学说放在一起比较,有的说用面积单位去测量,这时我就追问:假如想知道游泳池的面积、学校操场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去测量,你们觉得可以吗?为什么不行以,这样就引起了同学学习新知的欲望:是呀,用面积单位去量长方形的面积在实际生活中太
15、麻烦,也是行不通的,怎么办呢?这样就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应当查找一个简便的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的方法,从而引出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猜想 同学有了探究的愿望和爱好,可是不能没有目标的去探究,那样只会事倍功半,甚至没有结果,这时我让同学大胆猜想,形成统一的熟识,使后边的探究和验证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请看视频,这里我为同学了一组感性学习材料,适当进行启发,使同学的思维有了确定的指向和集中。同学靠着对学习材料的直接反应作出了大胆的设想。避开了同学盲目的猜想,同时又唤起同学主动参与学习,探究学问的欲望。当同学发觉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时,老师问:是不是全
16、部的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长宽”计算呢?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去验证一下,这样再次调动同学的惊奇心和乐观性,围绕猜想,验证猜想。 2、验证 同学形成基本的猜想后,我就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同学,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验证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请看视频, 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课前,我在四班级选择了两个班(60人)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 1、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2、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什么是长乘宽?调查的结果令人惊异:70的同学能正确回答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25的同学回答是周长计算公式。 5的同学不知道。对于其次个问题,几乎没有同学知道为什么。在三班级时,我们已经教
17、过这一章的学问,而且进行了大量的训练,为什么只有70的同学记得结论?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能够回答出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长乘宽呢? 明显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过于重视学问结论的获得,而对于学问获得的过程则显得轻描淡写,学问的意义并没有完全让同学真正理解。(课程标准)那么对于本节课来说“真”理解就不仅是能够描述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描述出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长乘宽。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同学通过一次试验而发觉的,是不能成为科学发觉的结论,还必需通过“验证”这一环节,使同学明白在任何一种发觉活动中,新的熟识、新的结论不能盲目、划率地断言,必需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在活动中
18、,我既不像过去那样告知同学怎么动手去验证,让同学做机械的操作员,不是任凭放开让同学盲目的操作,而是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舞同学乐观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让每个同学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同学在经受观看、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进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力气。我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既渗透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育同学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3、归纳 请看视频, 结合摆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总结长方形面积公式。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转化,让同学接受了一次不完全归纳思维方法的熏陶,符合几何初步学问数
19、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助于培育同学的抽象概括力气。同时让同学尽情享受猜想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励同学自觉地大胆猜想、探求学问的神奇。 4、转化 同学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设计了一道看似平常无奇的练习: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然后课件演示: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的长不断缩短,我不断加速地抛出一个个同样的问题:此时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当长方形变成长:6厘米,宽6厘米时,同学们发觉这时长方形4条边相等,它已恍然是一个正方形。从长方形奇异地变成正方形,我利用了长、正方形的关系,把抓住了学问中的生成机遇,使同学既简洁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体会到了长方形、正方
20、形的面积计算的共性和差异,又一次把探究学问的机会给了同学,充分发挥了同学的主体性,培育了同学的迁移类推力气】。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数学离不开练习,要把握学问,形成技能技巧,确定要通过练习。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也要通过确定的思考练习,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对此,我特殊留意将数学的思考融入不同层次的练习之中,很好的发挥练习作用。同学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有了明确熟识以后,让同学自己解决课前提出的乌龟和兔子谁画的面积大的问题。另外我支配相应的练习题,练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接受闯关玩耍的方式进行,最终出示有确定难度的综合拓展题目作为作业,让同学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
21、堂,期盼下一课的到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使同学不但巩固了学问,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得到不断的拓展。 (四)总结反思,深化熟识。 最终,老师以提问,同学自行小结的方式结束:这节课你学到什么学问?是怎样把握的?这一部分在同学小结的基础上我在进行补充,使这一节课的内容在同学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接受的了师评、互评、生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留意对同学动手力气、语言表达力气以及学习热忱的评价,以此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总之,本课教学从实际生活引入,创设问题情境,留意同学的信息反馈,引导同学参与学问的形成的全过程,使同学各方面的力气得到不同程度的进展。 综上述,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让
22、同学大胆猜想公式验证公式归纳公式运用公式。首先思起源于疑,让同学敢于提出猜想,围绕猜想,老师引导同学,有目的、有方向地围围着一个个问题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出真知,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性,使同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仆人,体验成功的欢快。 四、说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主要围绕这节课的两个重点内容,在揭示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时直接板书公式,让同学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起到突出重点的目的。 五、说教学反思 老师的成长=阅历反思,这是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的一句名言。反思是老师必备的意识和行为。我认为本节课的设计特点是:力图体现:课堂教学“人本化”,让同学思动、手动、口动、互动。学习方式探究化,让
23、同学通过试验探究获得新知。授课后我还将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同学的最近进展区,探究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同学认知还存在哪些问题等,以利今后改进。 篇3: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同学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熟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同学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初步练习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教材首先支配同学通过操作活动探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式。先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长方形并填写表格,又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沟通量的方法。再通过“试一试”运用测量面积时的阅历思考出一个给出长和宽的长方
24、形的面积是多少,最终争辩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并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材接着支配同学依据正方形的特征,运用学问迁移直接探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练习中先支配看图计算,再支配运用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练习中重视了面积的估量和测量。 2、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关键: 教学重点:把握公式,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发觉过程。 教学关键:借助学具操作,找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二、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同学在体验中学习,而不是由老师灌输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呆板的机械的学习只能让同学觉得无趣没有生气,所以这节课里我
25、主要是让同学去体验,去感知、去总结,一切都要由同学自己来完成。不断探究的过程就是儿童不断学习自我完善的过程。 1、观看比较,进行猜想 在课的一开头先让同学通过观看比教等宽不等长和等长不等宽的两组长方形的面积大小,让同学运用已有的学问阅历、力气水平进行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会和它的什么有关,从而引出新课。 2、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通过动手试验,充分发挥同学学习的主体性,培育同学的探究精神,使同学获得战胜困难、探究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爱好,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念。 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同学自己在学习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激发同学联糸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忱,相互启发,相互关怀,共同提高,从而达到解
26、决问题的目的。 3、实际应用,提高估量意识 在练习中设计一些实际应用和估量的题目,使同学学以至用,提高估算的力气。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是在同学把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熟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以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复习,并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让同学来猜猜这两张纸面积可能是多少平方厘米?并用摆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的方法来验证。 在同学摆方块的基础上连续提出问题,假如要求一块很大的长方形土地面积或一个长方形游泳池的面积,用数方格的方法就不便利了
27、,甚至是行不通的。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让同学依据刚才的一次操作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可能和什么有关 二、小组合作,探究长方形面积公式。 1.这里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灵敏多变性,形象直观性,让四人小组合作试验操作。要求: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并把结果记录下来,观看表中的数据找一找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2.唐老鸭的两个画框中要配面积是多少的照片比较合适? 这一次我先让同学利用刚才查找到的规律,先在作业纸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算算有多少平方厘米?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长方形的面积再次验证刚才的结论。同学就会想到“沿着长方形的长摆一排面积单位,然后再沿宽摆,就可以知道
28、能摆几排了”这样的方法。经过两次这样的操作以后,老师再进一步地提出:“不用面积单位去摆,能不能用测量和计算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面积”的问题,这样很简洁地就能引导同学发觉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最终再总结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感受自己发觉的长方形面积=长宽这个规律的正确性和简便性,进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终小结,那么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 三、观看争辩,探究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 1.在运动变化中,推导出正方形面积公式 在推导正方形面积公式时,先计算长方形面积,再演示宽不变,逐次缩短,最终变长为宽同样长。问:长和宽怎样?它是什么图形?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特点
29、?怎样求正方形的面积?然后小组争辩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 四、巩固练习。 1.小练习。说说什么形状?用什么公式?怎样计算的。书P84第1,2题。 2.竞赛,这9格小格每个都有一道题,做对一题可以看到图片的一个角。看看谁先把题目都做对,看到最终的图片。 3.运用所学数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请各小组选一个自己感爱好的长方形量一量它的长和宽,算一算它的面积是多少? 4、挑战题,帮奶奶设计游泳池。可以依据自己的力气选择(一种依据面积,拉动画面选择合适的长和宽,一种依据面积和周长,选择合适的长和宽) 篇4:三班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教案 教学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课本第77-78页中的例2及“
30、做一做”练习十九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使同学能利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进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通过学习,感受数学学问与生活的亲热联系。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培育同学发觉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气。 教具预备:长方形、正方形模型(符号例题要求)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老师提问: (1)什么叫面积?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大约有多大(用手势来表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老师:你知道2平方厘米有多大吗?你怎么想? 要求同
31、学: (1)用手比划大约有多大。 (2)说出想法。(包含有2个1平方厘米) 那么,6平方厘米有多大?2平方米有多大?你怎么想? 二、探究发觉,猎取新知 1、引导探究。 取出一个长方形学具: (1)请同学估一估,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2)取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排一排、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小正方形? 这个长方形包含有几个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启发谈话:假如要求长方形的面积,我的每一个都用面积单位来排一排,数一数,看它包含有几个面积单位,这样的方法可以吗?假如要计算较大操场的面积,我们应当怎么办?能不能用数学学问来解决长方形面积计算问题呢? 2、揭示课题。 今日,
32、我们一起来探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板书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3、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2)公式推导: 老师:这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假如沿着长摆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摆几个?沿着宽能摆几个?你们发觉了什么? 同学分组争辩,引导小结:沿着长摆,摆的个数与长的厘米数相同;沿着宽摆,摆的排数与宽的厘米数相同。 说一说: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长的厘米数宽的厘米数=长方形面积 这个推断对不对呢?其它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呢?我们自己拿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看。 通过自己的操作
33、你发觉了什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用公式计算: (3)即时训练: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15厘米,宽10厘米。 4、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1)出示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特征?这个图形面积是多少? (2)想一想:怎样来算它的面积?正方形面积公式可以怎么表示? 引导小结并板书: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5、指导看书,熟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78页“做一做”。 2、课本练习十九的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九第3题。 篇5:三班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班级
34、下册第五单元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同学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熟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同学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初步练习运用公式进行面积计算。 有些同学可能在课前已经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但可能在理解为什么长乘宽就是长方形的面积的问题上遇到困难。在这堂课中主要通过同学的动手操作解决为什么长乘宽就是长方形的面积的问题,引导同学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迁移得到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理解把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
35、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受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3、在学习活动中培育同学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进展同学的观看力气、操作力气、空间想象力气,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设想: 围绕长方形面积公式这个重点问题,我力图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在操作沟通之后,让同学对面积与长宽进行观看、比较、思考,组织同学围绕长方形面积和长宽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行争辩,归纳分析问题,从而引导概括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依据迁移规律,
36、充分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和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也就迎刃而解,顺理成章地得出正方形面积公式。这样使同学了解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又形象地沟通了正、长方形之间的联系。 本节课练习题的设计,力求紧扣重点,层次清楚,并体现面对全体同学,因材施教的要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得出后,支配一组专项练习题,旨在准时巩固所学会公式,猎取足够的反馈信息,以便老师准时调理教学节奏。综合练习题,有确定的灵敏性,旨在强化应用两个面积计算公式,形成计算技能。最终提高练习是为学有余力的同学设计的,意在因材施教,进展智能。 篇6:三班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教案 教学重点 通过观看、操作等活动,熟识面积单位
37、,理解面积单位的具体含义。 教学难点 主动探究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学问点整理 1 熟识面积的含义。 2 熟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3 面积的计算。(探究和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4 简洁的面积单位的换算。 5 “我们的试验田”为场景的实践活动。 训练补充设计 一、推断。 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相等。 二、思考题。 1. P77 用方砖铺满下面的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多?两块空地一共要用多少块方砖? 2. P86 把一张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分成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怎样分能使分出的小长方形最多? 3. P8
38、9 青湾村有一个正方形养鱼池,在养鱼池的四周都载有一棵树。现在要扩大养鱼池,扩大后养鱼池的形状照旧是正方形,面积是原来的2倍。不移动这4棵树,能做到吗? 篇7:三班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教案 教学内容: 93页4、7 及94页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公顷、平方千米的意义及与其他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2.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 教学过程: 1. 做93页第4题。先让同学说一说应先求什么,再怎么办? 让同学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 做 94页第7题。引导同学思考:要求这个问题,应知道什么? 假如把每4平方米植1棵树改为每平方米植4棵树该怎样做? 引导同学加以区分。 3. 补充
39、练习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周长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确定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形的花坛的面积是48平方米。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 3、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折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分别是24平方厘米和25平方厘米,求这根铁丝的长和折成长方形的各边长。 4、用总长为24米的一段篱笆在一堵墙边圈起一块长方形菜地,这快菜地的面积最大可以是多少? 课后反思: 通过综合练习,同学进一步巩固了公顷、平方千米的意义及与其他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篇8:三班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让同学理
40、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能应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力气目标。 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育同学动手操作的力气、初步的归纳概括力气和迁移、类推的力气。 在小组合作、师生沟通中,培育同学的小组合作力气,鼓舞同学勇于探究,培育同学 的探究力气和创新。 渗透“试验猜想验证概括”的数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通过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异同,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进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情感目标: 让同学动手试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 在学习和活动中,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进一步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热忱。
41、 学习重点:让同学通过动手实践、沟通发觉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把握面积计算公式。 学习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具:课件。 学具: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学习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现在谁来介绍一下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前面在练习中我们已经发觉可以用数小正方形的方法来求面积。(电脑出示)如下图: 让同学说说每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3、师:同学们,数小正方形的方法可以得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假如要测量篮球场的面积、操场的面积、游泳池的面积(出示图片),
42、也用数正方形的方法去求,那可太麻烦了,所以我们就要查找一种更好的、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今日我们就来争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让数学接近同学的生活。通过课件出示篮球场、操场、游泳池等图片,在具体可感的的场景中引起同学新知的欲望,让同学感受到数小正方形的方法太麻烦,应当查找一个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二、实践探究,查找方法。 (一)利用迁移,大胆猜想。 我们先来争论长方形的的面积计算方法。 1、复习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在争论长方形的面积之前,谁先来说说长方形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 2、师:既然长方形周长的计算与它的长和宽都有关,现在请你猜一猜,长方
43、形的面积计算可能与什么有关?(依据同学回答,确定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 (设计意图:同学学习有关长方形的学问已有计算周长的方法,我就利用这个旧知,让同学猜想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不是跟它的长和宽有关呢?在迁移中导出新知。) (二)分层试验,发觉计算方法。 1、初求面积,猜想方法。 师:既然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和宽有关,毕竟是怎样的关系呢?现在请你先来试一试。在练习纸上,有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请你想方法求出它的面积。可以自己独立尝试,也可以同桌争辩进行。同学动手尝试。 同学汇报自己的方法。 设想同学可能有的方法:(1)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摆了15个,所以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
44、米。(2)每行摆5个,可以摆3行,它的面积是53等于15平方厘米。(3)用尺画了15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4)由于它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所以它的面积是53等于15平方厘米。 比较同学的方法,说说哪一种最简便?(发觉用乘法计算最简便) 发觉用乘法计算的第2种方法与第4种的联系。观看第2种方法与第4种方法,有没有发觉什么? (联系:由于这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所以可以每行摆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宽是3厘米,所以可以摆3行。所以第2种方法其实与第4种方法是相类似的。就是长方形所含面积单位的个数等于长、宽厘米数的积。) 师:经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觉用乘法来计算长
45、方形的面积比较简便。现在请你们猜一猜,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呢?(同学猜想,消逝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 那我们的这个猜想毕竟对不对呢,(在上面的猜想上打个问号)下面我们连续争论。 (设计意图:同学先初步求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不仅跟它的长和宽有关,而且猜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这个 猜想毕竟对不对呢,同学带着想要去验证这个计算方法的急迫心情开头下面的活动。) 2、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1)师:老师在每组桌上摆了一个信封,在每个信封里放了许多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请你自己动手来拼各种各样的长方形。 (2)在拼长方形之前,老师要提两个要求: 用到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不限,想用几块就用几块。 同桌合作,一个人拼,一个人记录。也可以交换着拼和记录。每拼出一个长方形,就请你在这张表格(实物投出表格)中记录下你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然后再接着拼。 拼好以后,请你和同桌相互说说你拼的这个长方形:长是多少?宽是多少?用了多少个面积是1平方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反馈沟通。 (1)(指名同学反馈)现在谁情愿来讲一讲你是怎么拼的?你拼的长方形长是多少?宽是多少?用了多少个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同学边说师边在电脑中输入。) (2)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拼法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