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15篇).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15篇)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特点,能通过动作表现音乐强悍、有利的气概,体验男子汉的威猛和强壮。 2、了解方阵舞的基本特点、学会利用地上的标记保持队列队形的整齐。 3、能在舞蹈中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活动预备: 1、男儿当自强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老师按幼儿人数在地面上贴点,每个点子间的距离大约一米。 活动建议: 1、老师组织幼儿接受仿照解放军操练的玩耍形式,感受音乐的气概。 2、引导幼儿学习方阵舞的基本动作。 (1)请幼儿依据地上的圆点站成方队,老师告知幼儿:右脚踩在点子上,左脚向旁边跨一步,比肩膀宽一些;双手掐腰。提示幼儿在点上做动作才能
2、保持队伍的整齐。 (2)老师随音乐完整的示范一遍动作。 (3)老师示范,关怀幼儿学习马步,弓箭步的动作要领。 (4)老师哼唱,教幼儿完整的学做两遍动作。 3、鼓舞幼儿探究 90转身的方法,并把握音乐的旋律做转身的动作。 (1)老师引导幼儿探究并把握并转身的方法,请个别幼儿示范:右脚不动, 左脚向前跨一步,身体向右转。 (2)教幼儿学习听口令,“一二三四”,在第四声时转身的动作。 (3)练习听“咚咚咚咚”;在第四个“咚”时转身的动作。 (4)练习听音乐,在第四个“咚哒咚哒“时转身的动作。 4、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分别朝三个不同的方向完整地做动作,并用示意性语给幼儿动作提示。 5、老师指导幼儿随音乐
3、加上嘿的叫喊声集体表演,鼓舞幼儿大胆表现解放军的英雄气概。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2 活动目标: 1、欣赏皮影舞,了解其基本动作特点。 2、能把握身体的关节随音乐表演,仿照并创编皮影人的各种动作,把握身体创意造型。 3、宠爱参与活动,感受皮影舞的魅力。 活动重点: 初步感知皮影舞蹈是由皮影戏改编而来,感受皮影舞夸张诙谐的动作特点。 活动难点: 敢于大胆仿照舞蹈动作。 活动预备: 1、比较亮的灯(太阳灯),白色的幕布。 2、老师教学资源俏夕阳;欢快的皮影人音乐。 3、幼儿对皮影及皮影戏的已有阅历。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俏夕阳视频,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爱好。 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好玩的视频,让我
4、们一起来看看视频里的人在 干什么?你认为皮影舞哪里好玩?她们的动作和我们平常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视频里的人在跳的这种舞蹈叫皮影舞,也叫影子舞,是由皮影戏改 编而来,现流行于我国的河北地区,20xx 年时还上过央视春晚呢!平常我们跳舞都是面对观众,而皮影人跳舞都是侧身站位;平常我们的动作都很漂亮伸展,而皮影人的动作则是僵硬夸张。 二、通过欣赏视频和仿照,引导幼儿发觉皮影舞的动作特点,并把握其动作要领。 1、再次欣赏视频,引导幼儿发觉皮影舞的动作特点。 提问:皮影人都是哪里在动?都是怎样动的?你宠爱视频里的哪个动作? 它是怎样做的? 小结:皮影人胳膊、腿、脖子的动作最多,他们的动作都特殊的
5、夸张、僵直。 2、师幼共同尝试表现皮影舞的动作,进一步感受皮影人身体动作的协作及协调性。 提问:皮影人全身动作是怎样协作的?谁想到台前仿照一下? 小结:按确定的节奏,胳膊、腿、脖子相互协作,像机器人一样走路。 三、通过创编皮影人的动作和表演皮影舞,引导幼儿感受皮影舞的独特魅力。 (1)鼓舞幼儿听音乐,尝试创编动作进行表演。你觉得皮影人还可以做什么动作?自己试一试吧! (2)拉上窗帘,拉开幕布,打开灯光,请幼儿做“皮影人”进行表演。 可以部分做演员部分做观众,交换欣赏。 活动延长: 表演区投放皮影舞表演所用幕布和射灯,鼓舞幼儿大胆地表演“皮影人”。 大班艺术:舞蹈欣赏欢快的皮影人课后反思 欢快的
6、皮影人是依据春节联欢晚会舞蹈节目俏夕阳的音乐改编而成的,幽默、滑稽,具有民族特色。皮影戏虽我国民间优秀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但对于我们园的幼儿来说却是比较生疏和久远的文化。经过反复研讨,最终我们把该活动内容定位在了通过欣赏舞蹈,这样对孩子的舞蹈动作要求降低了,孩子们感爱好的成分又增加了,能让幼儿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中,我通过引导幼儿观看皮影舞视频,让幼儿去欣赏感受皮影舞的艺术魅力。通过课前学问阅历丰富,幼儿已了解皮影的构造,知道皮影是关节活动。因此,在活动中,幼儿参与的乐观性很高,通过运用已有的阅历解决所争辩的问题,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还能在争辩中,大胆地提出新的问题。 最终让
7、孩子在幕布后面表演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在灯光的照射下,孩子们听着音乐进行表演。在台上表演的孩子兴高采烈,在台下观看的也兴致盎然,孩子们观看着同伴在幕布上的剪影,心里期盼着等下自己在幕布后要怎样进行精彩地表演,做一些什么好玩的动作。 但在活动中,假如能更加深刻的挖掘幼儿对皮影戏的情感,效果会更好。为此,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更加留意对幼儿情感的挖掘,逐步完成我的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纵木偶表演,感受木偶动作的特征,引起对“关节”的爱好。 2、体验与木偶共舞的欢快。 3、通过观看图片,引导幼儿叙述图片内容。 4、依据已有阅历,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预备:
8、幼儿人手自制木偶一个、小木偶的音乐磁带、纸、笔。 活动过程: 一、木偶跳舞 师:前几天,我们看了小木偶历险记的影片,里面的小木偶一开头不宠爱上学,后来呀,它渐渐地变了,变得聪慧又机灵,今日,小木偶又来了,现在,请出我们的小木偶。 1、听音乐,幼儿集体操纵木偶表演:小木偶。 师:小木偶表演的真棒,我们一起表扬表扬它。 2、提问:刚才你们看了小木偶的表演,你们发觉木偶的动作和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体会木偶的动作是由许多不连贯的定格动作组成的。) 3、师小结木偶动作的特征(大关节会动) 4、我们人的各个小关节都能动,做的动作松软、连贯(试着比较几个动作) 二、幼儿学跳木偶舞 1、幼儿听音乐,自己学跳
9、木偶舞 提问:小木偶除了会做这些动作外,还会做什么动作? 2、幼儿自由争辩表演 3、个别幼儿表演 三、玩耍“拷贝不走样” 小木偶说我们的小伴侣真聪慧,学他们的动作真像。现在小木偶说要表演一个玩耍给我们看看,今日他们玩的玩耍是“拷贝不走样”,也就是说木偶老师跳什么动作,你们的小木偶也要学什么动作,看你们哪个木偶学得最像。 1、师生共同做玩耍 2、幼儿自由结伴操纵木偶玩玩耍 四、记录木偶的舞蹈动作 师:小木偶说虽然他们只有大关节能动,但是他们会做各种舞蹈动作,现在请小伴侣把你小木偶会跳的不同动作记录下来 1、师示范记录方法(用单线条) 2、幼儿边摆放木偶边记录 提示幼儿先摆好木偶的动作,再记录。相
10、同的.动作不要重复记。 五、呈现沟通 相互沟通:谁的木偶做的动作最多、最漂亮。(数一数、评一评、学一学记录的动作) 六、听音乐,幼儿操纵木偶自由跳舞 活动反思: 1、选材能满足幼儿的爱好和爱好,通过让幼儿在操作、记录、表演、比较中进一步感知小木偶的动作特征。 料投放充分(幼儿人手一个自制的小木偶),设计新颖,让幼儿百玩不厌。 2、整个活动在学一学、共同玩耍等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充分体验到木偶和人动作之间的不同。了解到了各自动作的特殊性。 3、幼儿能依据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记录,爱好深厚。最多的记录了二十几种。该部分可依据幼儿的记录速度和爱好,可适当延长时间。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
11、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停顿的动作随着音乐的节奏表现木偶滑稽的样子。 2、探究身体会动的部位,体验动作的灵敏变化。 活动预备: 一个玩具大木偶、红色标签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引起爱好 师:今日我带来了一个伴侣(出示玩具木偶),谁? 幼:木偶士兵 师:是啊,是个木偶士兵。你们听说过有关木偶的故事吗? 幼:听过木偶奇遇记的故事很好玩的,鼻子越来越长后来他变成人了 二、欣赏并感受木偶舞蹈的特点 1、欣赏舞蹈。 师:木偶的样子很好玩,动作也很特别,现在我表演一个木偶的舞蹈,看一看想一想,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老师表演木偶之舞中含有“招手、鞠躬、走路”的动作。在老师“宠爱就一起来啊”的鼓舞下
12、,幼儿纷纷围到了老师的身边学着和老师一起动作。 2、沟通感受。 师:跳木偶的舞蹈,感觉是怎么样的? 幼:木偶的动作硬邦邦的,动一动,停一停 3、一起来学一学,做一做。 三、感受人和木偶的不同特点 1、听音乐,做招手、鞠躬、走路动作。 招手动作,指:和大家打招呼(先做人的动作,再做木偶动作)。同时感受舞蹈动作的对称性。指:左面招招手,右面招招手。 鞠躬动作(同上)。 走路动作(同上)。 在比较中感受木偶的动作是一动一停的,人的动作可灵敏地连起来。 2、观看木偶的身体,确定木偶身体会动的部位,用笔或粘纸表示出来,如:颈、肩、腰、膝、腕等。 3。听着音乐,随老师教育木偶的某一部位变化动作。 四、表现
13、木偶的舞蹈动作两两合作,共同争辩确定小木偶在做什么。 跟着音乐编一编一个木偶的舞蹈动作。 沟通:看谁的动作最像木偶。说说动作的意思,一起来学一学。选出“最佳小木偶”动作,连贯起来舞蹈。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5 活动目标 1.把握踵趾小跑步、踮步和小跑步的动作要领。 2.能围绕摘果子的情节自主探究舞蹈动作,按音乐结构变化队形跳舞。 3.体验与同伴一起舞蹈的乐趣,感受摘果子的欢快心情。 活动预备 1.音乐磁带、队形图示、果园背景图、幼儿果园采摘苹果的照片。 2.活动前让幼儿感受音乐,并随音乐节拍拍手,把握音乐节奏。 3.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6组。 活动建议 1.出示幼儿果园采摘时的照片,激发幼儿活动
14、爱好。 与幼儿一起回忆:在果园采摘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用什么工具装果子?怎样采摘后和小伙伴说了些什么? 2.感受、理解音乐,创编摘果子的舞蹈动作。 (1)幼儿倾听第1遍音乐,随音乐节奏探究摘果子的动作。 幼儿自由表现后,请动作较好的幼儿带领其他幼儿练习。动作要领是:手腕向里转动表示果子摘下, 然后向外翻动表示果子放进筐子。 (2)幼儿倾听第2遍音乐,运用已有舞步阅历自由创编舞步。 老师与幼儿沟通争辩:用什么步伐,能表现出摘果子时的喜悦心情?幼儿随音乐自由表现,老师准时关怀幼儿梳理出踵趾小跑步、踮步和小跑步等舞步。 (3)引导幼儿手脚协调地随音乐节奏表演舞蹈。 老师启发幼儿围绕去果园、摘果子、相
15、互问候的情节创编舞蹈。如:去果园时,我们手里拿着什么?拿着筐子去果园,用什么舞步能表现出我们的欢快心情?引导幼儿尝试用踵趾小跑步表示去果园,然后摘果子,最终用小跑步兴奋地相互问候。 3.幼儿探究队形图示,了解队形变化的方法。 (1)老师出示队形图谱,幼儿分组尝试练习队形。 老师引导分组练习,鼓舞每组排头带领全组小伴侣尝试练习“太阳形”中的始终排;练习“6个小圆”中的一个圆。 (2)幼儿集体练习队形。 引导幼儿协商合作,排头明确站位,6组幼儿集体练习,学习太阳形、6个小圆、大圆队形。 (3)随音乐,尝试队形变化。鼓舞幼儿随音乐运用踵趾小跑 变成太阳形:用踮步变成6个小圆;用小跑步变成大圆;变化队
16、形时,老师准时用语言提示。 4.幼儿随音乐,尝试完整表演舞蹈。 (1)老师带领幼儿尝试完整表演舞蹈,准时规范幼儿动作,鼓舞幼儿随以音乐节奏舞动。 (2)出示果园背景图,让幼儿在情境中舞蹈,更好地表现丰收的喜悦心情。 (附歌曲苹果丰收) (3)全班幼儿以组为单位战成太阳形队形。 【1】-【2】小节:踵趾小跑步,双手做抱筐动作(在身体左侧),第【1】小节做踵趾小跑步动作。 【3】-【8】小节:动作同【1】-【2】小节,踵趾小跑步,成太阳形,第 【8】小结将筐放下。 【9】-【10】小节:双手叉腰,用踮步行进走,队形由太阳形变为6个小圆,幼儿面对圆心。 【11】-【12】小节:原地按确定规律做找果子
17、动作,如:上、下、左、右,单手或双手,两拍摘一次。 【13】-【14】小节:双手叉腰,做小跑步,队形由6个小圆变成一个大圆,全风光向圆心。 【15】-【16】小节:前两拍全体蹲下,双手扶筐;后两拍,站立,同时双手将筐举过头顶。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6 活动目标: 1、学习秧歌基本步伐 2、知道秧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活动,感受秧歌吵闹、喜悦的舞蹈特性。 活动预备: 1 、舞蹈录象、录音资料 2、秧歌道具手巾花、绸带等 3、十字步图谱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象,东北秧歌,引出课题 1、师提问 :有谁能告知我这个舞蹈的名称?录象中看到了什么?(师小结:秧歌舞最早流行在东北,东北地区的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
18、就会用扭秧歌的形式来庆祝,后来我们江南的人们把秧歌转变成地方秧歌,因此手里的道具呢,用的最多的是阿姨们用手绢花,叔叔们呢则用绸带。) 2、在看一次,提出要求:仔细看,试着学一学。(试试手,脚的动作) 二、 学习秧歌十字步 1、师:今日我们也来学一学秧歌的基本步伐,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秧歌十字步”(出示秧歌十字步大图示,为幼儿讲解图示的看法,并让幼儿试着看图自己先走一走,老师指导 理解图谱意思 ) 2、老师示范秧歌步动作 秧歌步:第一拍,左脚起步向前交叉方向走,其次拍,右脚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三拍,左脚向后交叉方向走,第四拍,右脚向后交叉方向走。留意,预备的时候,双脚站在小脚印上,走步时,可以依
19、据图谱上的口令提示走。留意脚步和颜色的对应。 3、幼儿学习秧歌十字 师:小伴侣们别着急,我们随着秧歌十字步图示,老师和小伴侣一起来学习,很快就能学会了! 幼儿人手一块十字步图谱,幼儿练习老师观看辅导. 鼓舞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练习秧歌十字步,老师个别辅导。 4、小伴侣们快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道具,手巾花、绸带。男小伴侣拿绸带,女小伴侣拿手绢花,今日老师还请来了几位奶奶,她们也是扭秧歌的高手,现在我们请奶奶跟我们一起跳起来。双手自由舞动听音乐练习。 三、小伴侣们跳得真好,让我们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欣赏*民族的舞蹈,在情景中大胆创编、仿照*舞的各种姿
20、态。 2、感受*维吾尔民族的音乐、舞蹈特有的风格。 3、培育幼儿宠爱祖国的各个民族。 二、活动预备: 1、多媒体:彝族火把音乐节、傣族音乐、*舞音乐及视频、ppt。 2、铃鼓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欢快的火把节。 重点:感受少数民族舞蹈、音乐的欢快、喧闹。 1、欣赏彝族火把节音乐。幼儿和老师一起跳起欢快舞蹈,过吵闹的火把节。(放火把节图片) 引导语:“小伴侣,你们看到这张图片,知道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彝族)你又知道火把节的时候彝族人民他们要做些什么好玩的事情呢?(围着火把跳舞)今日我们大五班的孩子也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快的跳舞吧!请小伴侣围成圆圈(放入火把) 2、引导幼儿奏,跑、跳、欢呼、
21、打击身体的各个部位。 (二)一起来跳*舞。 重点:在情景中大胆创编、仿照*舞的各种姿态。 1、老师和孩子一起开着*小火车(踏点步)去*旅行了。 引导语:“你们刚才和彝族人民一起跳舞过节了,现在还想去什么少数民族看看?(幼儿自主回答),今日老师就带小伴侣去*玩一下好吗?哎哟,*离这里有点远,我们要坐火车去,大家来看我的火车是怎样开的。 2、播放音乐,幼儿欣赏老师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做着踏点步。 引导语:“刚才,老师的小火车是怎么开的?你们发觉了吗?。(幼儿自主回答:插着腰、踏点步开)这是我*特殊的火车,你们想不想也来开踏点步火车,(幼儿;想),现在快上我的火车,(引导幼儿位子站开)听着音乐有节奏的踏
22、点步前行。 3、踏点步练习。 1)第一遍:孩子和老师一起尝试踮步前进,个别孩子呈现和表演。 引导语a:“刚才老师发觉有些小火车,它开得很稳,你们想不想来看一下他们是怎样开到*的?(请个别孩子呈现和表演),她开得好不好?哪里好,谁来说说看?(幼儿:她的方向盘插得很紧、她的小脚是踏点步,膝盖要弯弯的)。 2)其次遍:老师用铃鼓帮孩子伴奏,强调重拍。 a: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踏点步的特点。 引导语:“由于今日要到*,路有点远,所以要小伴侣帮我踩一下油门。(老师再次示范) 快来,别忘了脚要踩下去,膝盖要弯曲。老师请来了一个小乐器帮帮你们的忙,什么东西?(铃 鼓),它今日要指挥着我们的小火车开到*去,我们
23、的小铃鼓响一下,我们的小脚就踩一下油门,试试看,预备开头。 b:引导幼儿先跟着铃鼓节奏练习踏点步,再跟着音乐一起做踏点步(开头音乐做其它动作预备先瞻望、叉腰后前行,过渡的音乐做招手、拍手动作)。 4、学习摘葡萄的动作。 重点:眼睛看着手,发散不同的动作,站着、跪着、转着、边走边摘等。 引导语:我们的*最终到了,赶快坐下来看一看我们到了*的什么地方?(幼:摘葡萄的地方。叫葡萄沟)*有很多美食,葡萄是*的特产,它又甜又大,葡萄沟里前后、左右、上面都挂满了葡萄,那么今日我们来到*确定要摘一点葡萄回去给爸爸妈妈吃好吗?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8 活动目标: 1、在看看、听听、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想
24、象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通过拓印和身体动作再现树叶舞蹈的场景,体验欢快的心情,萌发情愿关怀他人的愿望。 设计思路: 本园的区级课题为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幼儿园绿色教育主题活动的实践争论,树叶随处可见、随地可取,本次活动我选择树叶作为素材,不仅是由于它够绿色,而是此素材中寓含着确定的教育价值,树叶遇到困难了,怎么办?我们的幼儿会想到去关怀、去关怀,尽自己的努力让平凡甚至有点丑陋的树叶去完成他们的心愿。同时这也与我们幼儿园所提倡的教育绿色宝宝学会关爱、友好不谋而合。 初冬,各种各样的树叶还是在不断摆脱大树妈妈的怀抱,飘飘扬扬的飞落下来!作为绿色花园单位的我们,在孩子们来园与离园或者在幼儿园里最长见到
25、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树叶,那么,满地飘落的树叶会想什么,会干什么呢?这些问题似乎常在孩子们的脑海里回旋。树叶的舞蹈正是以孩子的视角与想象动身,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一天,树叶们要去参加一场欢快的舞会,可是,就当树叶们要动身的时候,它们发觉还有很多事情没有预备好怎么办?有一个本领强大的魔术师关怀了小树叶,让它们如愿以偿地参加了这场盛会。树叶们有什么困难,魔术师又是怎样关怀它们的?这些悬念会一个个从孩子们的脑海里跳出来,从而吸引他们始终仔细的倾听下去,最终找到想要的答案。而当听到舞会的音乐响起、当看到树叶翩翩起舞的时候,大家确定会露出欣喜的微笑,并情不自禁地和小树叶们一起舞动。而这,便是树叶的舞蹈的
26、魅力所在。 活动预备: 1、收集各种树叶。 2、PPT课件。 3、炫彩棒、小毛巾、背景图等。 活动流程: PPT导入,引出主题欣赏故事,分段理解树叶的舞蹈延长活动流程: 一、 PPT导入,引出主题(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孩子能够从自己的角度动身,迁移阅历,大胆想象,结合自己对落叶的熟识来进行描述。)画面一: 1、看一看树上还有叶子吗?其他的树叶去哪儿了? 2、猜一猜这些掉落在地上的树叶会去干什么呢? 画面一: 树叶们聚在一起,在说些什么呢? 二、 欣赏故事,分段理解(设计意图:通过分段欣赏,引发孩子对画面的仔细观看,激发幼儿能关怀树叶的变化,同时通过大胆想象情愿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画面一:
27、1、这里有几片树叶? 2、这4片树叶是一家人,你能分得出它们是谁吗?(打招呼)3、猜一猜,这一家人聚在一起会说些什么呀? 总结:哦,原来,树叶爸爸和妈妈在一起说:宝宝,让我们一起去参加舞会吧! 过渡提问:刚才大树叶和小树叶们去参加舞会了,树叶宝宝一家也去了,还有谁也会去参加舞会呢? 画面二: 这些树叶也预备去参加舞会呢,可是你觉得它们预备好了吗?能去参加舞会吗?小树叶没有漂亮的衣服,心里越想越难过,小伴侣们,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关怀小树叶吗? 画面三: 1、魔术师来了,树叶魔术师,变出新衣服,本领真正大。 2、他是谁?他来干什么?魔术师的本领真大,我们也来学学他的样子(边说边做动作变、变、变)3
28、、变了吗?你宠爱哪件新衣服,为什么? 三、 树叶的舞蹈1、老师好像听到有谁在哭,哎,是谁呢?它们为什么哭呀? 2、它们也想参加舞会,可是没有漂亮的衣服,魔术师又忙,这可怎么办? 3、示范:小树叶,请你躺在桌子上,我和我的伙伴炫彩棒一起来变衣服,变呀变,变呀变。(涂了一半)变好了,你们看,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呢?)那老师就把剩下的一起完成吧,大家一起来说:变呀变,变呀变(涂好),好了好了,都好了! 4、小树叶急连忙忙地赶到舞会,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你们想请其他小树叶去吗,那就快去请你们的小树叶吧。 5、幼儿操作。 四、 延长我们一起和树叶宝宝跳欢快的舞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特殊感爱好,我想
29、漂亮的FLASH是一个缘由,同时,对于树叶孩子们也都不生疏,所以孩子们有话可说。本次活动的价值取向是想让幼儿在看看、听听、说说、做做中体验欢快的心情,萌发情愿关怀他人的愿望。从孩子们的热忱参与中,我感受到他们乐于关怀的情感。 当然活动总是有很多不足的: 1、难度不够。原先我想对于我们新中班的幼儿各方面的力气还是较弱的,所以只是让他们简洁的装扮树叶,但是对于我们的孩子都能顺当完成,所以领导反馈也感觉是否可以增加一点难度,关怀树叶添上动态的手和脚等,这样就更能体现出活动的主题树叶的舞蹈。我觉得特殊有道理,是一个特殊好的建议。 2、树叶供应比较单一。由于一些客观缘由,时间紧迫以及环境的局限,我没能找
30、到多样的树叶,比如梧桐树叶、杏树叶等,下次应当提前做好预备。 3、 某些环节欠佳。活动中整理欣赏放最终有些不妥当,应当调整到其次环节最终,这样比较更清晰顺畅些。 4、 舞蹈动作美中不足。由于我自身的欠缺,对于舞蹈动作的漂亮性还需多加强。 5、提问的指向性。某些问题可以更具体更具有指向性,如当魔术师变出了很多漂亮衣服后,老师可以问幼儿你比较宠爱魔术师变出的哪件衣服?而不是你最宠爱哪片树叶?应与前面相呼应。 这些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活动中引以为戒,不断提升,不断进取。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9 活动目标: 1、感受旋律漂亮的意境,情愿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老师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更倾向于幼儿的动作和感
31、受音乐中节奏的快慢) 2、仿照小精灵的动作,尝试有节奏的舞蹈(“仿照”更多倾向于小班幼儿,并且对于大班幼儿和整堂活动的设计,老师关注的幼儿依据画面做动作,并进行表述) 变为: 1、倾听森林狂想曲乐曲,感受节奏和动作的快慢 2、观看图谱,尝试依据画面做动作,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预备: 森林狂想曲片段、多媒体课件、小精灵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倾听乐曲,表达感受 1、在乐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幼:小鸟的叫声 师回应:小鸟是怎样唱的? 幼:小鸡 师回应:同样是叫声,但你们听到的叫声的动物是不一样的! 播放其次遍:师:这可能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幼:森林 幼:小河流旁 师:为什么是小河流 幼:我听到
32、了河流的声音 2、借助玩耍奇异的魔法棒,试着在音乐旋律中,有节奏的摇摆身体 播放第三遍音乐,师:现在我们跟着魔法棒一起来摇摆我们的身体吧,再次感受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3、说说乐曲带给自己的感受 幼:很欢乐 师:摇摆身体时,你把自己想象成了什么? 幼:像小河流 师追问:你觉得你像一条怎样的.小河流 小结:原来这一首好听的音乐,让我们想到小鸟在天空叽叽喳喳的叫着,小河潺潺的流淌着,让我们听的人感觉到奇异。 4、介绍歌名 在第一环节中,老师的机智奇异从容的回应幼儿的回答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但是老师在这个环节中主要的目的在于让幼儿倾听音乐,让他们感受音乐的奇异及听后用身体做个简洁的舞动,但是老师在这环
33、节中给自己及幼儿兜了一个圈才回到用身体舞动,其实可以简洁的设为: 转变后: 1、播放第一遍:带来一首乐曲,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吧?好听吗? 2、其次遍:听了乐曲后,你想做什么 3、第三遍:听了这首乐曲后,我们用我们的身体也随着音乐跟着跳舞吧,引导幼儿用身体进行简洁的舞动 4、介绍歌名 二、 观看图谱,尝试表演 1. 播放音乐,奇异的音乐把精灵也吸引过来了,在看看他在干嘛? 幼:她在舞蹈 师回应:你怎么看出来他在舞蹈?老师“小步递进”的赐予幼儿进行引导,让幼儿仔细观看图谱中的动作 2、他们是怎样跳舞的?(鼓舞幼儿学一学) 师:看看小精灵做了哪些动作?(让幼儿进行动作表演) 幼儿表演时,老师细化动作(
34、在老师细化动作同时,老师并不是作为主导,而是一而三的引导幼儿自己观看图谱,来总结动作的漂亮,这是我宠爱的一点,老师并没有高控,而是多次请幼儿进行上了表演,让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相互比较,作为总结出动作的漂亮化) 师:有些人动作是这样的,有些人动作是那样的!引导幼儿动作统一 师:你们觉得图谱上哪个更像? 幼儿再次观看图谱 师:除了手臂不一样,还与刚才图谱上的哪里不一样?(让幼儿观看到小精灵的眼睛方向不一样,我无不感叹,老师在动作上尽然能细化到一个眼神的变化,更加培育了幼儿细致观看的力气) 3、播放音乐,幼儿再次感受动作的变化 师:除了不同动作的变化,你还发觉了什么? 幼:后来慢慢的动作快了 追问:
35、哪里变快了?你觉得哪个动作开头快了?引导幼儿知道动作快慢的节奏和倾听第一套动作过后的节奏开头慢慢变快 师回应:原来一样的动作能变成不一样的节奏 提升:不同的动作加上有节奏的变化,就会让舞蹈变得更加好看 三、 延长,引发制造 1. 假如你也有个小精灵,你想让他跳出怎样的舞蹈?(自由创编) 老师在最终这个活动中,并没有开展,首先这堂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幼儿观看图谱,并将重难点放在了细化动作,将动作做的更加漂亮,如再次进行此环节,就觉得刚才的活动就显得毫无意思,由于创编是幼儿自由想象,并非要求幼儿将动作做的细化漂亮,而是进行种想象的创编,对上个环节来说没有实在的意义!老师在现场活动中转变了确定的策略
36、,而是供应图谱,让幼儿在区角中操作,进行动作的设计 2. 供应图片,鼓舞幼儿在区角图片进行探究和尝试 整堂教学活动老师在其次个环节上笔墨下的特殊多,更加的关注了幼儿的动作,用四张简洁的图谱动作,看似简洁,但是在4张图谱中的微小变化,培育了幼儿的微小观看力气,把舞曲的节奏变化和四个简洁动作相互结合,更好的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奇异。老师在引导幼儿观看图谱中,用了许多策略:一是出示图谱,养成他们细致观看的习惯,二是用语言进行引导及提升:原来我们这些美丽的动作通过我们越仔细的观看出来的动作越好看!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10 【活动目标】 1、舞蹈基本功节奏的训练。(难点) 2、幼儿学习一些舞蹈造型,能够大胆
37、跟着音乐摆出造型,动作漂亮。(重点) 3、幼儿体会舞蹈带来的欢快。 【活动预备】 幼儿穿上自己的舞蹈鞋、坐垫、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头 1、老师带幼儿做基本功热身。 2、提问:小伴侣你们都拍过照片吗?那么你们拍照片的时候都宠爱摆什么造型呢? 请个别幼儿上台来呈现,其他幼儿一起来学一学。 二、播放ppt。 1、师幼一起观看图片中幼儿的造型。 2、老师分动作教幼儿,提示幼儿摆造型时的留意点。(提腰、顶胯、绷脚尖等) 3、提问:怎么摆造型最好看? 4、老师总结:摆造型时不能乱动、要微笑、要自信。 三、播放音乐,幼儿表演。 1、老师跟着音乐节拍表演,幼儿观看。 2、提问:你们觉得老师表演好不好?
38、为什么?老师告知你们一个小隐秘,老师在听音乐时候心里静静数节奏。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3、老师带领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练习数拍子。 请力气强的关怀力气较弱的幼儿一起练习。 4、播放音乐,幼儿全体随一起表演。 小百科: 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使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度的动作,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案11 设计意图: 艺术活动是一种以个体的感受和富有共性的表达为主要方式的活动。纲要指出幼儿的艺术活动是幼儿“表达自己的熟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幼儿艺
39、术活动的力气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慢慢进展起来的。韵律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宠爱的艺术活动形式,能使幼儿在轻松、活泼、快乐的环境中通过身体动作去感受音乐形象,通过表情、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孩子到了大班,有了确定的“舞”的艺术表现力气。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有了较大地提高,动手操作力气也在不断完善。特别宠爱自己探究、制造,并有确定的表演欲望。因此,我依据大班孩子的特点设计了这个以幼儿舞蹈为主的综合艺术活动。活动融合了手工、动作、舞蹈、即兴创编、画舞谱,还有本民族音乐、舞蹈的学习和体验的内容。对于大班的孩子,不要求舞姿,只要通过探究发觉、操作尝试、感受体验、即兴创作等活动来
40、品尝“舞”的愉悦。 支配的活动流程为:预备活动探究、发觉结伴创编呈现欣赏 一、活动目标: 1、探究发觉:彩纸表现的可能性,尝试“画”简洁的舞谱。 2、提高身体协调力气,对合作表演产生爱好。 3、体验飘逸和“舞”的愉悦。 二、材料及环境设计: 1、录有欢快本民族音乐的磁带一盘。 2、彩色皱纹纸、竹筷若干。 3、小脚图谱、小剪刀、胶布等。 4、为幼儿供应能自由活动的较宽松的空间。 三、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律动“会跳舞的小脚” 幼儿和老师一起自由地随音乐节奏跳出各种舞步。如: 走、走、跳跳跳;蹦蹦蹦、扭、扭等。 请个别幼儿表演刚才的舞步。 再听音乐让自己的小脚跳起来。 (评析:这一环节,不仅调动
41、了幼儿的心情,使幼儿布满激情地进入了“舞者”的角色,而且两次随乐让自己的小脚动起来,使幼儿生疏了本次活动所用的本民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为下一环节的活动打下基础。) 2、探究、发觉活动 师:“除了我们的小脚会跳舞,还有什么也会跳舞?” (小手、眼睛、头、花、手绢等,鼓舞幼儿边说边用动作表演。) 出示彩色皱纹纸。 师;“它也会跳舞,试一试,怎样让它跳起来?” 幼儿争辩、尝试,同时播放音乐。 (评析:生疏的音乐,增加了幼儿“舞”的兴致。) :“你们的.彩纸都会跳舞,试一试,怎样让它跳得更美。” 幼儿再次尝试、探究。老师观看,鼓舞幼儿大胆动手操作,想出各种方法把彩纸制作成更飘逸的彩带等。 放音乐,每位幼儿一或两根彩带,尝试在空中挥舞可以 画出多少种图形。 师:“听着音乐,快让你的彩带跳起来吧。” (评析:老师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幼儿探究发觉和乐观操作的环 境,使孩子通过自我尝试来解决问题,获得成功。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观看者、欣赏者。) 请幼儿在实物投影仪上画出彩带在空中挥舞的图形。 a.老师示范:“我的彩带刚才是这样跳舞的,你的彩带是怎样跳舞的?” b.幼儿画舞谱。 集体边看舞谱边随音乐挥动彩带。 3、结伴创编 彩带与脚协作跳舞 “你的彩带会和好伴侣小脚一块跳舞吗?” 幼儿自由组合,创编舞蹈 “找几个好伴侣,一起用彩带编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