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回延安》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第2课《回延安》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回延安》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第二学期回延安2. 回延安 教学目标1.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艺术特色。2.学习这首诗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3.使学生了解诗人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革命事业和革命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诗人对革命圣地延安的真挚、炽热的感情。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环节一:导入同学们好,提到贺敬之这个名字。可能大家觉得非常陌生。可是在半个世纪以前,这个名字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谓家喻户晓。那今天的课,我们就从了解贺敬之开始。介绍作者:贺敬之,1924年生,当代诗人和剧作家。15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6岁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7岁入党,1945年和丁毅执
2、笔集体创作新歌剧白毛女,曾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1946年离开延安,奔赴人民解放战争的新战场。今天我们要学的是贺敬之的诗歌回延安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那么,什么是信天游呢?信天游本是民歌的一种,属于山歌性质,流行于陕北一带。曲调纯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歌词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经常是上句比兴,下句道出其真意,每句四个节拍,与七言诗略同。环节二、积累字词1、朗读下列词语,2、解释下列词语。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遍课件上的内容,加深印象。环节三、明确核心问题诗言志,诗歌是用来传情达意的,作者这这首诗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这是本节课我们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我们将通过以下三个问题逐步解决。1
3、、本首诗共五章,每一章写了什么?2、五章之间的内容有什么关系?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是怎样的?3、本首诗歌采用信天游的形式有什么特点?环节四、讲解课文一、 思考第一个问题。本首诗共五章,每一章写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歌,完成课件上的题目。 第一章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第1-4节是第一层写回延安时的心情。作者回到延安,先是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然后用一抓一贴两个动作再荡开一笔,表达几回回梦里,回延安的持久愿望。最后以千声万声呼唤你直抒胸臆。以上这些是从不同方面表达激动的心情。第5-7节是第二层,写延安亲人迎过沿河来,诗人竟然说不出话来,唯有一个动作,一头扑在亲人怀,表达喜悦和激动之情。因此
4、,第一章写的是重回延安的激动之情。第二章选取了典型的事物和情景,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梅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树梢树枝树根根,羊羔高吃奶眼望着妈等,非常喜巧而含蓄的表达了延安对诗人的培养。所以第二章写的是追忆成长的感激之情。第三章前两节描述了热烈的场面,团团围定炕上座,满窑里围的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第三到七节选取了几个典型人物,老爷爷、团支书、社主任等,描写了亲人团聚话家常的情景。这一章点出了所谈的话题,我梦见鸡毛信来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十年来革命大发展等。所以第三章写的是欢聚畅谈的喜悦之情。第四章以我的眼光来看延安新貌,选取了一条条街道、一座座楼
5、房、一排排绿树等典型事物来描写,以母亲延安换新装总括这一兴旺。所以第四章写的是面对新貌的赞美之情。第五章点名与延安相关的地点,杨家岭、宝塔山、枣园、延河。与延安相关的人物,毛主席、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等。表达这些革命传统在今天更加发扬光大,延安未来更加美好。光荣的言和还要在前头,全诗带着高亢的情调结束。所以第五章写的是继往开来的豪迈之情。这首诗五个章节,他们各自独立,从不同层面展现了作者在不同情境中的情感。从重回延安、回忆延安,到会延安亲人,再到看延安,最后歌颂延安,这五个章节内容相互关联,将诠释的内容与情感凝聚在一个内核之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二、思考,五章之间的内容有什么关系?作者
6、情感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诗人与延安是什么关系?2、诗歌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哪些变化?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以下节选的诗句,看看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发现。同学们,当读完这些诗句时,我们能否通过这首诗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理出诗人与延安的关系呢?是的,母亲这一词语反复出现,从中我们读出了诗人与延安的关系,是儿子与母亲的关系。第一章中,作者千声万声呼唤母亲,表达当下的我对母亲的思念。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我终于能见到母亲,那一刹那无比的兴奋。第二章写回望十年前延安,母亲生养了我,给予我物质上的保障,同时在精神上教育我。母亲延安引领我走上革命的道路,给我指明了人生
7、的方向。所以革命的道路千万里,无论天南海北,诗人都想着母亲延安。第三章写当下,我和亲人们交谈,感受到这十年延安发生的重大变化。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3600天。第四章我看到母亲这十年来的变化与发展,感到目不暇接。对照过去,母亲延安换了新衣,我为今天母亲的巨大变化感到无比的兴奋。第五章中,延安是我的母亲,延安的精神将永远引领着我们不断前进,为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努力。光荣的沿河还要在前头,延安的精神将永远引领着我们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建设自己的国家。等到再回延安看母亲时,向母亲汇报取得的新成绩。通过分析,我们理解到,诗人和延安之间的关系是儿子与母亲的关系。五章内容之间的关系,表达的是儿子对母亲
8、的情感。那么我们看一下五章内容中的时间与空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诗歌中的时间在不断变化,第一章写当下,第二章写回望过去,第三章写当下,第四章也是写当下,第五章写未来。从当下到回望过去,再到当下,最后展望未来,期待再回延安。诗歌中的空间也在不断变化,第一章在柳林铺,第二章在二十里铺,第三章在窑洞,第四章在延安城,第五章在未来再回的延安。从快进延安的柳林铺到二十里铺,再到窑洞及延安城,最后到展望未来某个场景的延安。这些时空变化过程的背后,隐含着我回延安这一经历的一条叙事线,更贯穿起我和延安母亲之间的一条感情线。五章的内容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在上面这一环节中,我们明确了每章内容之间的关系,梳
9、理了诗人和延安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诗歌中时空的变化背后隐含着的叙事线与感情线。三、进一步思考,作为儿子,在每章中,诗人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对母亲倾诉,这条叙事线的背后,又隐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呢?第一章不仅有重返延安母亲之后的激动,还有见到延安亲人的喜悦之情。第二章追忆当年的延安生活,选取了典型事物与情景,表达对延安母亲的感激之情。第三章写亲人欢聚时的热烈场面,表达亲人之间的喜悦之情,使人看到母亲十年大发展而感到激动与感慨。第四章描写延安城的新貌,表达诗人对母亲建设成就的赞美之情。第五章回顾母亲的光荣历史,诗人在结尾处写,再回延安看母亲,展望母亲的美好前程,与母亲惜别。诗人肩负建设国
10、家的重任,希望有朝一日再回母亲怀抱的豪迈之情。无论是柳林铺、二十里铺,还是窑洞及延安城,无论是当下、过去还是将来,整首诗深切表达了诗人对延安母亲真挚的感激、热爱、赞美和眷恋之情。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解决了课堂一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中的前两个。及诗歌每一章的内容,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作者情感的变化过程。四、接下来我们来解决第三个问题。这首诗歌采用信天游的形式有什么特点?我们再看一下什么是信天游。这首诗中,诗人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传情达意的。特点1,结构上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一节。看这几句话,你发现它体现了信天游怎样的特点呢?对,就是比兴的特点,上句比兴,下句道出其真意。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先说其他
11、事物,引来要说的事物。例如,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再回延安看母亲,这里将延安比作母亲,表示深切的敬意。长江大河起浪花,比喻亲人围坐在炕上,说的话像江河的浪花一样没完没了。树梢、树枝树根根。先说树的梢、枝根是连一体的,以引起下句说我与延安清源是一家。此句也可视为比兴兼用。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先说羊羔吃奶之事,以引起我吃延安小米长大成人之事,还有延安是我家的意思。此句也可视为比兴兼用。同学们再看看是不是诗句基本上都具有每句四个节拍,与七言诗略同的特点再来看同学们还能发现它什么特点?每节上下两句都押韵的特点,是不是比如这一组两句都押凹韵?回顾总结最后我们回顾一下这堂课。首先,我们概括了诗歌五章的主要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