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安全控制要点分析.pdf





《高处作业安全控制要点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处作业安全控制要点分析.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施工中建筑施工中“五大”伤害防范措施“五大”伤害防范措施一、预防物体打击的措施1、任何人进入施工现场都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以防止物体打击头部。2、加强高空楼层上的物料规范管理,防止物料(如竹竿、钢管等)从楼层上滑落伤人。3、高空作业人员系好随身携带的工具(如扳手、铁锤等),防止掉落击伤下面作业人员.二、预防触电事故的措施1、支线架设要架空,不准把支线架在钢管脚手架上或别的导电体上,现场照明不准使用胶质线,应采用绝缘措施。2、振动器的电源线严禁在钢筋网上拖拉以免钢筋丝穿进电源线造成钢筋带电,发生重大触电事故。3、未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不准操作电工作业,电工必须持证上岗.4、现场电源接头用绝缘
2、胶布包扎好,不准用塑料包扎,接头不能放在潮湿地上和水中。三、防高处坠落措施1、结构外脚手架防护措施。(1)高处作业平台外侧必须设1 至 1。2 米的双层防护栏,架子外侧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接口封严。(2)钢管脚手架每隔四步在架下设一层安全兜网,防止物体坠落伤人.2、爬架防护措施(1)采用爬模施工,必须选择有资质的专业化施工队伍。(2)爬模架的组装必须满足方案计算要求,要用密目安全网封闭。(3)爬模架各层的脚手架要满铺,铺严密牢固,作业中下层离墙的孔隙要用密目安全网封盖,防止作业中物体坠落.(4)爬架上不能堆放工具、设备和材料,以防止超重或滑落伤人。3、吊篮防护措施(1)吊篮作业人员必须系挂安全
3、带,上下吊篮不准从窗口攀爬。(2)升降吊篮时,要把安全带系在保险绳上,其他人员撤离吊篮,升降吊篮必须同步。四、预防机械伤害的措施1、各种机械的传动部分必须要有防护罩和防护套.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禁止违章指挥、无证上岗。3、作业前,要认真检查机械设备,禁止设备带故障作业。4、机械在运转中不得进行维修、保养、紧固、调整等作业.五、预防坍塌事故的措施1、坑、沟、槽土方开挖深度超过1.5 米以上的,必须按规定放坡或支护。2、基坑、井坑的边坡和支护系统应随时检查,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等危险征兆应立即疏散人员采取加固措施,消除隐患。3、各种模板支撑必须按照模板支撑设计方案要求,立杆、横杆间距必须满足要求
4、。4、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别的物料在楼层或屋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荷载,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坍塌。1钢管支架搭设一般要求钢管支架搭设一般要求、满堂支撑架架体高宽比3 时,属于稳定支撑架,一般可不必进行横向稳定性验算;高宽比在 35 之间的支撑架,必须进行横向抗倾覆稳定性检算;高宽比5 的支撑架属于比例悬殊的窄支架,除应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外,还应采用相应的构造拉结措施(如连墙件、连墩件、斜拉杆、揽风绳等有效稳定措施,必要时应改用型钢膺架结构。、纵横横杆步距一律按1.2m设置,所有扣件连接牢固、约束有效可靠;、立杆应按轴心受压构件设置,应采用对接接头;
5、对接接头不得设在相邻同一层横杆步距内;垂直安装,安装垂直度不得超过1;立杆杆件不得使用弯曲、凹陷、锈蚀、开焊、扣件脱落的杆件.、支撑架纵横立面斜拉杆或剪刀撑应封闭成环,剪刀撑杆与水平横杆仰角宜为4560,剪刀撑封闭的跨度不宜大于5m,相邻两排剪刀撑之布置间距不宜大于5m。每层横杆至少有两根与邻近墩台身(或墙柱)连接、或顶紧。、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不宜超过8m;超过 8m 高的支架,至少设两层水平剪刀撑,相邻水平剪刀撑之高度不宜大于5m。水平剪刀撑应封闭成环,剪刀撑与横杆夹角应为4560.、扫地杆设置(最下层纵横杆)距离地面高度不宜大于30cm。、顶托杆的设置:可调托撑螺杆插入立杆内的长度
6、不得小于15cm,顶托伸出最上层横杆高度不宜超过 60cm。、纵横横杆接头不宜设在同一相邻立杆跨距内,错开率不小于50。、地基土壤应夯实碾压到达承载力要求,基础应高于周边地面至少20cm,防止基础积水、水侵降低承载力;、地势高低差较大的支撑架,应对高低差别方向格外加强桁撑,并在高支撑架外侧增设斜撑,在地势高处增设斜拉杆或揽风绳;、对杆件的刚度要去:立柱杆件以承载力需要计算为准,纵横横杆长细比不应大于200,斜支撑长细比不应大于 250,明确受拉的剪刀撑长细比不得大于350.高处作业安全控制要点高处作业安全控制要点高处作业容易发生高处坠落及物体打击等伤害事故,被称为建筑施工的“第一杀手”,是施工
7、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高处作业的特点:危险性极大、发生的事故率最高高处坠落占建筑业死亡总数的53.102 涉及到的作业范围相当广泛建筑施工所有的作业都包含高处作业 接触到高处作业的人员众多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建筑施工人员几乎都会涉及到高处作业导致高处坠落常见的十种情况:1.“四口、五临边”防护设施不齐全而坠落。2.脚手架搭设不规范、防护设施不全、脚手板材质或铺设不符合要求而坠落。3.拆除脚手架、塔吊、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时坠落.4.起重吊装时坠落。5。梯子上作业时坠落。6。轻质板断裂导致坠落。7.吊篮架、提升架、挂架坠落或失稳而坠落。8。倒塌脚手架、模板支撑架、塔吊时坠落。9。提升机吊篮乘人
8、断绳或施工升降机梯笼坠落而坠落.10.随楼板坍塌而坠落。高处作业的检查要点及要求:参考标准资料:JGJ 8019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GB/T 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1、检查临边、洞口施工现场的可能会发生坠落事故的临边、洞口视具体情况分别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密目式安全网或其他防护坠落的设施,并悬挂安全警示标志。2、检查作业人员立足点高处作业人员应用牢固可靠的立足点,如:脚手架的跳板、操作平台、吊篮、升降机等;作业人员不得站在不稳定的部位作业,如站在可能转(移)动的部件上、可能倒塌的设施上、可能破损的材料上等;3、检查安全带的系挂点(1)安全带的系挂点应在人员腰部以上(
9、高挂抵用),当高度少于四米时,不需要缓冲器;(2)安全带必须系挂在牢固构件上,不得系挂在有尖锐棱角的部位及钢管端头、管口等薄弱和容易滑出的部位.(3)应正确使用生命线且不能滥用,生命线应采用直径不小于12mm 的钢丝绳,在设置时两侧用至少 3 个卡扣固定,生命线每隔 6m 设置锚固点。(4)高处作业行走时安全带必须保持至少有一个系挂点。4、检查安全通道(1)保持高处作业上下安全通道的畅通,通道上有可靠的防滑措施,不得有妨碍通行的障碍物及容易导致跌倒、摔跤的杂物(如:材料、设备、工具、砂子、油污等);(2)高处作业人员应沿着通道、梯子上下,严禁沿着绳索、立杆或栏杆攀登;(3)攀爬直梯时必须面向梯
10、子,确保人体拥有三个接触点,不得有妨碍攀爬(如:手持物件、将焊把线绕在身上或搭在背上等)的行为.5、检查移动梯子只允许使用钢质梯子(木质梯子和竹质梯子不得在本项目使用)。1).梯子必须放置在牢固结实的地面;32).不得独自使用梯子,使用梯子时应有人在下方扶住梯子,将梯子牢固固定在足够坚固的铆固点后,方可单人使用;3).4).梯子搭设好后,顶端必须牢固固定,防止滑动;梯子搭设的倾斜度应满足4:1 的要求,即梯子所达到的高度不得超过梯脚距离梯子搭靠点水平距离的 4 倍。5).6).梯子顶端伸出搭靠点的长度不得小于1m;攀爬梯子时,应使用“三点接触法”,即双手、双脚“四个接触点”必须保证在攀爬时有三
11、个点始终承压在梯子横档上;7).攀爬梯子时必须正面攀爬,不得背对梯子攀爬;攀爬梯子时,必须攀爬梯子的正面,不得在梯子背面攀爬。6、检查交叉作业(1)高处作业严禁上下投掷工具、材料和杂物等,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2)高处作业与其它作业交叉进行时,必须按指定的路线上下,禁止上下垂直作业,若必须垂直进行作业时,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7、检查安全警戒高处作业现场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安全警戒区、悬挂明显警戒标志,并有专人监护。级别一级二级三级特级作业高度25 米(含 2 米)515 米(含 5 米)1530 米(含 15 米)30 米以上(含 30 米
12、)坠落半径2 米3 米4 米5 米警戒区范围24 米36 米48 米510 米(三(三)脚手架作业安全控制要点脚手架作业安全控制要点脚手架在搭设、拆除以及整改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有:脚手架倒(坍)塌事故、高处坠落事故、物体打击事故、触电事故及碰撞、刺砸外伤事故等。检查要点及要求:参考标准资料:JGJ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检查脚手架资料(1)脚手架施工有方案、方案经过审批;(2)脚手架材料(钢管、扣件、脚手板、踢脚板)有验收报告。2、检查脚手架标识合格脚手架挂绿牌合格标识,不合格脚手架红挂牌合格标
13、识,正在搭设挂安全提示标识,现场有警示标志。3、检查脚手架基础落地脚手架底座标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基础应夯实平整、基础有垫板有排水措施。4、检查脚手架搭设尺寸:4(1)双排脚手架:横距应设置 1.051。55m;步距设置 1.21。8m;纵距(跨距)不大于 2.0m.(2)单排脚手架:横距应设置1.2-1.4m;步距设置 1。2-1.8m:纵距(跨距)不大于2。0m。(3)作业面护栏:脚手架防护栏杆的上护栏 1.2 米、中护栏 0.6 米、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 180mm。(4)剪刀撑:双排脚手架设剪刀撑与横向斜撑,单排脚手架应设剪刀撑设置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 57 根(46 跨)斜杆
14、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每道剪刀撑的宽度不应小于 4 跨,且不应小于 6m。(5)脚手架通道: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mm 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 2030mm.脚手架搭设通道使用直爬梯时,攀登高度以 5m 为宜,超过 2m时,宜加设护笼,超过 8 米时,必须设置梯间平台。5、检查脚手架作业过程(1)脚手架钢管运输时不得超长,装卸时要防止满车的钢管滚下砸人;(2)吊运脚手架钢管是要捆扎牢固,平稳吊运,起吊时还要被挂拉住,吊运中用溜索控制吊物,避免发生碰撞;(3)人工传递运送脚手架钢管时,钢管下不得有人,脚手架扣件用专用工具袋吊运,严禁上下抛掷;(4)脚手板必
15、须满铺,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并经常清除板上杂物,保持清洁、平整;(5)脚手架应搭设马道或阶梯,严禁施工人员攀爬脚手架;(6)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7)脚手架搭好后,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上脚手架操作。使用时,特别是大风、雨后,要检查架子是否稳固,发现问题及时加固,确保使用安全。6、检查脚手架拆除作业(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2)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两步,如高差大于两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3)没有现场负责人的同
16、意,不能移动、拆除任何脚手架的支撑结构;(4)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5)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两步,如高差大于两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6)拆除脚手架的材料要及时、妥善地分类堆放。(四(四)起重吊装安全控制要点起重吊装安全控制要点施工作业过程中起重吊装作业常见的事故类型及主要危险因素事故类型起重机翻车或倾覆断臂折臂吊物坠落触 电碰撞致伤检查要点及要求:危险因素基础有缺陷;支腿(垫板)不合理;吊物超重;臂架变幅或旋转过快吊物超重;操作不当吊具索具断裂、脱钩;吊物捆绑不牢与带电体距离过近或触碰带电物体吊
17、物摆动冲击、机体回转、物体挤压5参考标准资料:GB606719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T20118-2006一般用途钢丝绳、GB 87062006钢丝绳国家标准、GB 50821985起重吊运指挥信号、SHT35362002石化工程起重施工规范、SY62792008大型设备吊装安全规程、SH3515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JGJ3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1、检查吊具索具(1)起重吊装应使用应有出厂合格证、标明额定载荷及使用说明等技术资料的吊具索具应,禁止使用自制的吊具索具。(2)吊钩宜设有防止吊重意外脱钩的保险装置,吊钩有外观不合符安全要求、磨损超标的,应报废停用。(3)钢丝绳有磨
18、损、断丝、生锈、变形超标的;卸扣无标记、发现有永久变形或裂纹均不得使用。2、检查作业环境(1)作业现场道路应保持畅通,地耐力符合安全要求。(2)起重机站位和支腿的地基和基础应处理好,能有足够的空间保证支腿全部伸出,支腿的垫板应符合规范要求.(3)吊物吊运路线的空间障碍物应清理干净,附近没有电缆线。(4)吊装警戒区设置合理,并有明显安全警示标志,作业区内无关人员已撤离,现场有专人安全监护。(5)雨、雪、大风天气应停止吊装作业。3、检查吊装过程(1)吊物的吊点应符合设计规定位置,吊物的捆绑方法可靠合理。(2)严格遵守起重作业“十不吊的规定.(3)吊装过程中严禁人员进入警戒区域,作业半径内严禁站人,
19、吊装工件下严禁人员穿越。(4)吊装中要用溜绳控制吊物,禁止手扶吊物吊运,只有在接近就位点时人员才能接近吊物,手扶就位,并注意安全站位。(5)吊装过程中,如遇到暂停作业吊钩上不得挂任何物件。(6)吊装作业结束,应整理好吊具索具,并清理现场。(五)施工临时用安全控制要点(五)施工临时用安全控制要点为避免施工现场发生触电事故,施工单位要指派至少两名合格的电工负责临时用电设施和相关设备的维护和控制。现场值班电工每天必须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维护检查并做好记录.检查要点及要求参考标准资料: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19493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
20、用电安全技术规范、GB13955-92漏电保护器安6装和运行、GB380583安全电压1、电器装置检查(1)配电箱、开关箱内电气元件必须可靠完好,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要求,工作接地和重复接地符合要求,PE 线接线正确、连接牢固可靠。(2)配电箱内应设置:计量表计(电压表、电流表、电度表等)、总隔离开关、总断路器、分路隔离开关、分路漏电断路器、.N 线端子板、PE 线端子板。(3)开关箱内应设置:隔离开关、能同时分断所有极的漏电断路器(漏电断路器应同时具备短路、过载和漏电保护功能),便于接线的端子板和连接用电设备的插座。现场应使用工业专用插头、插座,禁止使用多用插座、延长线盘。(4)动力配
21、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动力和照明应分路配电;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设。(5)每台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严禁用同一开关电器直接控制 2 台以上用电设备。(6)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 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 3m.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垂直高度应为 1.41。6m。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其中心点与地面垂直距离宜为0.81.6m。(7)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配电箱、开关
22、箱外形结构应能防雨、防尘。(8)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均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志;所有配电箱应配门上锁,配电箱和开关箱应由专人负责。(9)对配电箱、开关箱进行定期维修、检查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隔离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停电标示牌,严禁带电作业。2、电气线路检查(1)现场应使用五芯电缆,电缆线无老化、破皮。电缆线路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过路线路应有安全保护措施。严禁沿地面明设;严禁沿脚手架敷设。(2)电缆架空高度:施工现场4m;室内 2.5m;与道路交叉 6m。(3)电缆架空线与设备设施的安全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7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周边与架空线的边线之间的最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处 作业 安全 控制 要点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