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docx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总则1第二章 工作职责1第三章 实施指南3第四章 附则12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及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的相关要求,为在系统内建立起“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为重点,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差异化监管和精准治理为抓手,以层层落实企业岗位责任为核心”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使企业安全基础得到明显改善,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有效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制订本制度。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公司各职能部门、各事业部、各区域公司和各直管经营单位, 以下统称为“各单
2、位”。第三条 本制度中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各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 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根据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事故隐患分为重大事故隐患和一般事故隐患两个等级。第二章 工作职责第四条 各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严禁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采取分级治理、分类实施、边排查边 治理的工作方式。第五条 各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
3、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 监控责任制。第六条 各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12第七条 各单位应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单位管理制度要求,采用定期排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排 查与综合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照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的有效 落实情况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安全风险演变为事故隐患。第八条 各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 励和表彰。第九
4、条 各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第十条 安全管理本部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组织工作,确认、汇总、登记各单位的危险源,编制公司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措施评价表和较大及以 上安全风险辨识与防范控制措施登记清单,向公司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第十一条 其他部门负责本部门及管辖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确定本部门的重大风险因素,参与制定、执行和培训防控措施。第十二条 各单位应当每月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按时将安全生产隐患整改跟踪表提交
5、上级安全管理部门,每年1月15日前向上级安全管理部门报送上一年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需经各单位主要负责人 确认。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各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三)隐患的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第十三条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各单位主要
6、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第十四条 各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 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 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第十五条 各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 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
7、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 灾害可能危及各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 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第三章 实施指南第十六条 风险辨识、评估和控制的基本步骤如下:1、单元划分:根据作业场所、工艺、设施的不同,编制作业活动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厂址、场内交通规划、建构筑物、业务(工艺)流程、设备运行、作业人员、作业环境和安全管理等,科学划分作业单元。2、风险辨识:可以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或作业危害分析法(JHA)等风险辨识方法,组织全体员工参与辨识与作业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因素,并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 分类(GB6
8、441),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 定安全风险类别。3、风险评估:如行业有规定的,选择评估方法时从其规定。例如,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储罐,应选用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行业无规定的,各单位结合企业实际,根据不同类别的风险,可采用风险矩阵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评 估方法,并对所有风险做出定量评估。依据各评估方法的风险可容许要求,确定出不可容 许的风险内容。4、风险控制:针对不可容许的危险、高度危险、中度危险和轻度危险,制定控制措施, 评审控制措施的合理性、充分性、适宜性,确认是否足以把风险控制在可容许的范围,确 认采取的控制措
9、施是否产生新的风险。5、风险管控:综合考虑风险类别、等级等因素,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管理,逐一落实单位、部门、班组和岗位的风险控制责任,按照风险控制措施定期 进行检查,检验安全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确保风险处于可控状态。6、公告警示:结合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措施制定等工作,制作包含主要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型、事故后果、控制措施、应急措施及事故报告方式等信息的岗 位风险告知卡,并在相应区域、设备、岗位进行粘贴公告,确保所有从业人员了解所属区 域、岗位的风险。第十七条 风险点辨识方法:(一)风险点辨识从基础管理、选址布局、业务(工艺)管理、设备管理、电气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风险 分级 隐患 排查 治理 制度 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