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十大疾病护理常规.pdf





《ICU十大疾病护理常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CU十大疾病护理常规.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目录1、脑出血护理常规2、脑梗死护理常规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常规4、感染性休克护理常规5、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6、急性呼吸衰竭护理常规7、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8、重度颅脑外伤护理常规9、多发伤患者护理常规10、重症肺炎患者护理常规脑出血护理常规脑出血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1)执行外科手术前护理常规。(2)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肌力及肌张力、感觉功能。(3)评估患者有无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症状。(4)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避免患者情绪激动等不良刺激。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 1530,利于静脉回流。(5)脑出血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以防止呕吐物反流至气
2、管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给予氧气吸入,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6)遵医嘱静脉输注脱水药物。(7)有尿潴留或不能自行排尿的患者,应留置导尿,便秘者,应用缓泻剂或开塞露。2.术后护理(1)执行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2)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意识及瞳孔的变化。颅内出血是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 2448 小时内,当患者意识障碍继续加重,同时脉搏缓慢,血压升高,要考虑颅内再次出血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3)保持患者出入量平衡,以免入量过多,加重脑水肿。遵医嘱按时使用脱水剂和激素,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监测颅内压变化,及时处理咳嗽、便秘、躁动等使颅内压升高的因素,避免诱发脑疝。(4)
3、有吞咽障碍患者应鼻饲流质,防止进食时误吸,导致窒息或肺部感染。对肢体无力或偏瘫患者要加强生活护理,防止坠床、跌倒或碰伤。(5)术后患者常出现偏瘫和失语,加强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保持肢体处于功能位并及时进行肢体被动或主动功能锻炼。(6)脑出血患者要注意避免导致再出血的诱发因素。高血压患者特别注意气候变化、规律服药、保持情绪稳定,将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拟定:张玲 审核:护理部 修订日期:2020 年 9 月脑梗死护理常规脑梗死护理常规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言语及肢体活动变化,注意有无咳嗽、腹痛、肢体痛等新的栓塞表现。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瘫痪肢体
4、功能位;烦躁不安或抽搐者注意观察发作的部位、次数和时间,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并适当约束。3.保持呼吸道通畅,予吸氧,及时吸痰,防止缺氧窒息;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患者加强气道护理和呼吸肌功能锻炼。4.遵医嘱给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5.给予富有营养、高蛋白质、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评估吞咽功能,不能经口进食者,给予鼻饲。6.做好患者及家属心理安慰,缓解紧张、焦虑和恐惧情绪。7.做好患者皮肤和口腔护理,预防发生压疮和坠积性肺炎及口腔感染;做好大小便的管理,防止泌尿系感染及失禁性皮炎。8.根据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跌倒/坠床、下肢深静脉血栓、误吸等危险因素,落实安全护理措施。9.指导患
5、者出院后戒烟、限酒,遵医嘱用药,坚持有氧运动。对有 TIA 发作史的患者,指导患者改变体位时应缓慢,避免突然转动颈部,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注意保暖,外出时有人陪伴。病情稳定后 2448 小时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及早帮助失语、吞咽困难患者语言功能及吞咽训练。拟定:张玲 审核:护理部 修订日期:2020 年 9 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常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常规1.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观察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的程度,监测血气分析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3.遵医嘱予持续低流量给氧,氧流量为 12L/min。4.指导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方法(1)腹式呼吸患者可采取立位、平卧位或半卧位,两手分
6、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腹部凸出。呼气时用口呼出,推动肺部气体排出,手感到腹部下降。(2)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吸气和呼气时间比 12 或 13。5.指导患者有效咳嗽,促进排痰。痰液较多不易咳出时,予翻身拍背,遵医嘱使用祛痰剂或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6.遵医嘱用抗生素、支气管舒张药和祛痰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7.呼吸困难严重者取身体前倾位。室内保持合适温、湿度,冬季注意保暖。8.多饮水,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流质、半流质、软食,少量多餐,少吃产气食品,防止产气影响膈肌运动。9.指导吸烟者戒烟,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
7、方。根据气候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指导患者加强锻炼。拟定:张玲 审核:护理部 修订日期:2020 年 9 月感染性休克的护理常规感染性休克的护理常规一、一般护理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稳定患者的情绪。二、循环系统监护1.临床观察进行意识、皮肤色泽、体温、尿量、脉搏的观察。临床监测心电监测、中心静脉压(CVP)监测等血流动力学监测。三、呼吸系统监测1.临床观察注意患者呼吸节律、频率、方式及呼吸困难的程度,神志的变化及肢端与黏膜的颜色。2.临床监测潮气量、每分通气量、每分肺泡通气量、肺通气与血流比值、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血气分析。3.人工气道的管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和缺氧妥善固定人
8、工气道插管,以保证充足的肺通气量;及时清除口腔及气道内分泌物,定期湿化,一般每24 小时湿化液量在 250ml 左右,也可根据分泌物的性状,适当增减;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以利痰液的引流。(2)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减少肺部并发症。四、输液管理迅速扩容、纠酸是抗休克的关键。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调整速度。在判断输入量是否适当方面,主要观察一般情况、外周循环和酸中毒恢复以及尿量是否增加。拟定:张玲 审核:护理部 修订日期:2020 年 9 月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1.给予持续心电监测,严密观察患者心律、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与深度、咳嗽、咳痰情况、肺部湿啰音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注意发绀
9、情况及水肿的消长情况。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准备好抢救仪器和药品。2.立即取半卧位或端坐位,两腿下垂。遵医嘱给予持续高流量吸氧,氧流量 68L/min,加入 30%50%的乙醇湿化,必要时给予呼吸机治疗。3.遵医嘱及时准确给药,使用镇静剂者观察患者有无呼吸抑制或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使用利尿剂要严格记录出入量,注意电解质是否紊乱;使用洋地黄制剂时,注意观察患者药物毒性反应;使用血管扩张剂要注意输液速度和血压变化,防止低血压发生。硝普钠应避光输注,现配现用。4.给予富有营养、高蛋白质、清淡易消化饮食,限制含钠高的食品如:烟或熏制品、香肠、罐头、海产品、苏打饼等。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
10、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5.定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膝部及踝部、足跟处可用减压敷料保护皮肤,并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6.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适宜的温、湿度;保持床褥清洁、柔软、平整、干燥,嘱患者穿着柔软宽松的衣服。7.心力衰竭患者应注意治疗,控制原发病,防止心力衰竭反复发作。避免引起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过度激动、感染等,应根据心功能情况安排合理工作、活动和休息。拟定:张玲 审核:护理部 修订日期:2020 年 9 月急性呼吸衰竭护理常规急性呼吸衰竭护理常规1.急性呼吸衰竭应绝对卧床休息。2.病情观察除定时测 T、P、R、BP、观察瞳孔变化及唇、指(趾)甲发绀外,特别注意患者的神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CU 疾病 护理 常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