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考行测暑期每日一练常识判断:经济常识考点储备.pdf
《2016国考行测暑期每日一练常识判断:经济常识考点储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国考行测暑期每日一练常识判断:经济常识考点储备.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2016 国考行测暑期每日一练常识判断:经济常识考国考行测暑期每日一练常识判断:经济常识考点储备点储备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了解 公务员成绩计算方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高效备考。公务员行测题库帮助您刷题刷出经验来!一、市场经济一、市场经济1.1.市场经济的概念市场经济的概念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即通过市场中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发达的商
2、品经济。2.2.经济体制经济体制(1)经济体制概述经济体制是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区分不同经济体制的根本标志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劳动者掌握生产资料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反之,则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2)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是通过政府行政手段,即命令、指令和法令而实现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计划经济也被称为“命令经济”。主要优点:能够最大限度地动员、集中稀缺资源服务于一些明确的国家目标,满足国家紧急的和压倒一切的需要,如国家的工业化、战后经济的重建以及战时经济等,使整个国家资源配置
3、符合特定的国家目标。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依靠市场手段对资源进行配置的经济体制。主要优点: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促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基于以上两种体制的优劣,在资源配置上,我国既非采取单纯的市场经济机制,也非采取单纯的计划经济机制,而是两者兼而有之。这种机制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概念和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显然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但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同一般市场经济体制
4、相比,它又有其特殊性:(2)收入分配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它体现着个人消费品分配领域中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关系。按要素分配按要素分配是一种总产品在扣除资本耗费与劳动力耗费后,所有剩余被劳动力要素所有者与资本要素所有者依照等量投入得等量剩余的原则分别获得的分配方式,其实质是各要素主体按照要素的产权含量参加收入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我国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5、。它旨在实行按劳分配并坚持其主体地位的同时,还采取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收入分配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3)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它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它是实
6、现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的主点击查看行测考点大全!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前提。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是对全国公有总资产而言,并不要求每一地方和每一产业的公有资产都要占优势。另外,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二、微观经济二、微观经济(一一)市场体系和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市场主体1.市场体系市场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各类市场及市场要素的总和构成有机的整体,叫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的市场组
7、织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包括从消费资料到生产资料和一切要素,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完整的体系。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有: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序性。2.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是构成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要素。市场主体是市场运行过程中进入市场从事经营活动,通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从而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社会组织或经济体。市场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以一定组织形式出现的法人,既包括营利性机构,也包括非营利性机构,此外也包括一些中介机构。(二二)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从世界范围来看,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法人)制是三种基本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即公司(法人)制,是指
8、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特点,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公司制为核心,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主要形态,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三三)市场机制与供求法则市场机制与供求法则1.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即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指市场经济机制内的价格、供求、竞争、风险等机制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的联系和运动过程。市场机制主要是价格机制与竞争机制,它们是市场运行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机制。2.供求法则需求、供给、价格三者之间客观存在的关系,称为供求法则。它决定了价格形成和市场运行的机制。无论何时何地,价格、供给和需求总是存在以下关系:(1)在既定价格下,如果需求
9、量大于供给量,就存在供不应求;(2)在既定价格下,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就存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进入行测学习频道在供大于求;(3)在既定价格下,如果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市场就处于均衡状态,达到供求平衡。(四四)市场结构市场结构1.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从交易对象的属性及其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角度划分,可分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主要是指消费品市场。消费品市场,是指社会生活中生活资料或消费资料的交换关系总和及场所,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市场化改革以来,生产资料、金融、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先后不同程度地进入了市场,形成了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和企业家才能,其
10、所有者分别是土地所有者、资本所有者、劳动者、企业家。要素的报酬分别是地租、利息、工资和利润,这些报酬分别是上述要素所有者的收入。2.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四个特征:(1)有数量极多的小规模买者和卖者;(2)产品是同质的、无差异的,且买卖双方只能接受而不能影响价格;(3)各种生产资源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该行业;(4)买者和卖者完全掌握着产品和价格的信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的供求法则是:市场处于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的状态时,可以依据价格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动,进行自动调节,使市场实现均衡。3.垄断(1)垄断的含义垄断就是在一个产品市场上只有少数买家或少数卖家。一般而言,发生市场垄断的原
11、因大体有以下五种:由资源的天然禀性带来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创新带来的垄断;实力和能力带来的垄断;成本特性产生的垄断,即“自然垄断”;强制势力形成的垄断。(2)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是相对于完全竞争市场而言的,它包括以下三类: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三、宏观经济三、宏观经济(一一)宏观调控宏观调控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中最核心的一个指标,即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国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2.总供给与总需求点击查看行测考点大全!(1)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指一个国家全部企
12、业愿意而且能够提供总产出的量。总供给由消费、储蓄、政府收入、进口四部分组成。(2)总需求,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对最终产品和劳务愿意购买并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量。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出口需求四部分组成。只有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才能保持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3.宏观调控的目标宏观调控的目标包括:(1)经济增长;(2)充分就业;(3)价格稳定;(4)国际收支平衡。(二二)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财政收支与财政政策1.财政收支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一个方面,它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从我国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来看,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国考行测 暑期 每日 常识 判断 经济 考点 储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