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融合课堂建设.pdf
《“互联网+”背景下的融合课堂建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背景下的融合课堂建设.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互联网互联网+”+”背景下的融合课堂建设背景下的融合课堂建设作者:武海淼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 年第 03 期【摘 要】教育信息化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支撑,是通过建设互动录播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将传统课堂与“互联网+”相融合,丰富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实现随时可学的教学新样态。学校作为北京市融合课堂项目试点校之一,围绕教学环境构建、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评价方式构建、学习资源建设、教学研究以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通过常态化录播系统,努力形成优质课程资源,打造个性化教学方案、构建“互联网+多学科”的融合课堂,最终推进育人方式变革、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质量提升。【关键
2、词】融合课堂建设;信息化;互联网+教育;教学管理【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1-7384(2022)02、03-107-04作为北京市教委推进的北京市融合课堂项目,“互联网+基础教育”是融合课堂的基本样态,即基于互联网先进技术推进教育双线供给,线上线下融合推进育人方式变革,促进教育现代化迸发出新生机、新活力。融合课堂是课堂教学环境构建、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创新以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等几个方面融合作用的系统,具有深化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互动、创建信息化教学模式、消除传统教育教学的时空阻碍、将实体教室升级为智能课堂、优化教学管理效率与质量的
3、功能。融合课堂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最广的教育教学,基于搭建融合课堂建设路径、有效推进育人方式变革的问题和思考,我们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在课堂教学环境构建、教学资源建设、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最终实现学生、教师双向增效的结果。融合课堂的实施背景 1.政策背景教育部頒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
4、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2.需求背景由于学校师生数量及信息化需求都在不断增加,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融合课堂建设,势在必行。目前,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具备一定的校园网络环境基础,信息化应用已逐步深入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但对学校来说,除了要进行智慧教室的各种软硬件建设之外,还需要着力探索与智慧教室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智慧教室的“智慧”作用,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让“互联网+”切实为教师和学生实现“减负增效”。融合课堂的资源
5、建设融合课堂建设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简单易用、真实自然、多维评课、无边界互动的全新信息化教学方案;以真实的记录、客观的评价、多方的交流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辅助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从而创新教学模式和课堂形态。在建设融合课堂教学环境过程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建设云平台搭建教学资源库、学习资源库、和通过常态化录课系统形成课程资源等。1.硬件条件首先,学校现有千兆到桌面网络带宽保证项目建设需求,融合课堂项目布设教室的多媒体教学信息流畅,并可满足教室互动观看的教学应用。其次,单个教室根据课程量及资源循环周期满足课程资源季节性更替。融合课堂项目建设的基础媒介为教室智慧黑板。智慧黑板作为教师为学生授课的载体
6、,在支持教师进行板书书写的同时,推出自主全贴合设计,兼顾智慧黑板的书写效果与交互平板的显示效果于一体。2.教学资源在融合课堂项目建设过程中,针对教学资源环节学校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通过融合课堂建设“课联网”极大丰富教育资源,打造教育资源平台,即收录名师优课资源,落实资源上的“两库一平台”,即资源库、课件库和备课平台,开发基础性教育资源,重点建设基本的备课平台,为不同学科教师教学活动提供菜单式选择。通过“互联网+学科”的融合,促进教学思路的转变,打造一个全面的教学资源平台,构建一个新兴的教学环境,推进教育双线供给,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平台,有利于运用信息技术探索教师协同备课和网络
7、研修模式,普遍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常态,初步形成了建立线上教学资源,形成有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建立综合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体系的教学新样态。3.教学评价融合课堂建设通过数据互通将处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教师、学生和数据平台密切连接起来,覆盖全学科、全流程的各个教与学场景。在实现教学信息无死角后,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和使用规范,充分灵活地利用大数据采集技术,依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深化教育大数据的应用,分析教与学的过程,改善教学服务供给与学习需求的匹配度,真正实现教学精准化。在常态化录课系统、高效教学评价系统、教学资源库、线上习题库
8、、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融合课堂建设完成了“教”“学”“评”的信息化全面升级,改变了教学样态、教学模式、学习模式、评价模式,并为教育教学提供反哺。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学科融合课堂进一步打破传统学科教学管理壁垒,对不同学科、不同教师“教”“学”“评”三环节中产生的教学数据进行汇集,建成系统管理平台,形成管理平台大数据,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与管理水平提升。同时,学生也可以即时地了解自己学习掌握的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个性化、差异化的调整与改善,有利于快速促进学生的深层次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4.学习资源“互联网+”背景下的融合课堂学习资源平台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互联网 背景 融合 课堂 建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