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表.docx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表.doc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表序号 排查内容 排查结果 (一)安全领导能力1 1. 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2. 安全生产目标应满足:(1)形成文件,并得到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 (2) 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制定量化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标。2 1. 应将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分解到各级组织(包括各个管理部门、车间、班组),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2. 企业及各个管理部门、车间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3. 应定期考核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3 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董事长或总 经理等
2、主要负责人应每天作出安全承诺并向社会公 告。4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严格履行其法定的安全生产职责:1.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4.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5. 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第 42 页 共 42 页安全事故隐患; 6.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5 企业负责人应每季度至少参加 1 次班组安全活动,车间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每月至少参加 2 次班组安全活动,并在班组安全活动记录上签字。6 企业
3、应制定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并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 应参加领导干部带班,其他分管负责人要轮流带班; 生产车间也要建立由管理人员参加的车间值班制度并 严格落实。7企业厂级、车间级负责人应参与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工作。8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应按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履行在岗在位在职责。9企业应由相应级别的负责人组织并参加综合性或专业性安 全风险隐患排查及治理工作。10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通过体系评审、持 续改进等措施保证有效运行。11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制定月度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并对 安全行动计划履行情况进行考核。12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学习、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4、汇报,了解安全生产状况,研究 重大问题,并督促落实情况。13 企业分管安全负责人、分管生产负责人、分管技术负 责人应当具有一定的化工专业知识或者相应的专业学历。14 1. 企业应当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不少于企业员工总数的 2%(不足 50 人的企业至少配备 1 人),要具备化工或安全管理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有从事化工生产相关工 作 2 年以上经历; 3. 从业人员 300 人以上的企业,应当按照不少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5%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 7 人以下的,至少配备 1 名注册安全工程师。15 1. 企
5、业应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 2. 企业应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安全生产费用 台账,载明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16 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为员 工缴纳保险费。17 企业应建立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 劳 动纪律)机制,对“三违”行为进行检查处置。18企业应建立异常工况下应急处理的授权决策机制。19 企业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能力应满足安全生产要求。(二)安全生产责任制1 企业应建立健全全员安全 生 产责任制:1. 应明确各级管理部门及基层单位的安全 生 产责任和考核标准。
6、2. 应明确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一线从业人员(含劳务派遣人员、实习学 生 等)等所有岗位人员的安全 生 产责任和考核标准。2 企业应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安全 生产年度培训计划,对所有岗位从业人员(含劳务派遣人员、 实习学生等)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教育培训,如实记录相关教 育培训情况等。3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考核制度,对全员安 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管理。4当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或企业生产经营发生重 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三)安全教育和岗位操作技能培训 1 企业应当按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要求, 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2
7、企业应根据培训需求调查编制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 按计划实施。3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 详细、准确记录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 及考核结果等情况。4企业应对培训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5 1.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 生 产管理人员,应当由主管的负有安全 生 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 生 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2.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接受每年再培训。6 企业应对新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 换工、协议工、实习人员等)进行厂、车间(工段 区、队)、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考核合格后上岗 、7 新从业人员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应符
8、合生产经 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3 号)要求。8 企业新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72 学 时;从业 人员每年应接受再培训,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20 学时。9 从业人员在本企业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 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 组级的安全培训。101.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 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2. 特种作业操作证应定期复审。11 当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发生改变时,要及时对相关 岗位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再培训。12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使用新设备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9、,经考核合格后,方 可上岗。13企业应对相关方入厂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 项的培训教育。(四)安全生产信息管理1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信息收集、整理、保存、利用、更新、培训等环节管理要求,明确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主责部门、各环节管理 责任部门。2 化学品危险性信息、工艺技术信息、设备设施信息、行业经验、事故教训等安全生产信息内容应符合 AQ/T 3034 有关要求。3 企业应按职责分工,由责任部门收集、整理、保存各 类安全生产信息。5企业应综合分析pp收集到的各类信息,明确提出生产过程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并转化到安全风险分析pp 、事故调查和编制生产管理制度、操
10、作规程、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手册、应急处置预案、工艺卡片和技术手册、化学品 间的安全相容矩阵表等资料中。6 企业应及时获取或编制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 安全标签。7 企业应及时收集、更新安全生产信息,以确保信息正 确、完整,并保证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最新安全生产信息。8企业应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信息培训,以掌握本 岗位有关的安全生产信息。9 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 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识别、获取、评价等要求。10 企业应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 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形成清单和文本数据库,并定期更新。11 企业应定期对适用
11、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 他有关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评价,编制符合性评价报告;对评价出的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pp,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并落实。(五) 安全风险管理1 企业应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安全风险评价的 目的、范围、频次、准则、方法、工作程序等,明确各部门及 有关人员在开展安全风险评价过程中的职责 和任务。2 1.企业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安全风险评价准则:(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 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4)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2. 评价准则应包括事件发生可能性、严重性的取值标准以及安全风险等级的评定标准; 3. 安全
12、风险可接受水平最低应满足 GB36894 要求。3 企业应对生产全过程及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开展安全 风险辨识,辨识范围应包括:(1)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3)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4) 安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5)原材料、产品的装卸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8)周围环境;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4 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析pp内容应重点关注如下方面:(1)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生产、储存装置定期运 用HAZOP 方法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2
13、)对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作业环境进行安全风 险辨识;(3)当管理机构、人员构成、生产装置等发生重大 变化或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分析pp;(4)对控制安全风险的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及其 失 效后可能引起的后果进行分析pp。5 企业应对厂区内人员密集场所及可能存在的较大风险进 行排查:(1)试生产投料期间,区域内不得有施工作业; (2)涉及硝化、加氢、氟化、氯化等重点监管化工 工艺及其他反应工艺危险度 2 级及以上的生产车间( 区 域),同一时间现场操作人员控制在 3 人以下; (3)系统性检修时,同一作业平台或同一受限空间内不得超过 9 人; (4)装置出现泄漏等异常状况时,严格
14、控制现场人员 数量。6 企业应对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外溢的场所及装置进行分 析识别,并采取相应预警措施。7 企业应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依据安全风险评价准则确定 安全风险等级,并从技术、组织、制度、应急等方 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8 企业应对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实施监控情况进 行巡查,发现措施失效后应及时处置。9 企业应建立不可接受安全风险清单,对不可接受安全风 险要及时制定并落实消除、减小或控制安全风险的 措施,将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10 企业应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储存装置每3 年运用 HAZOP 分析pp法进行一次安全风险辨识分析pp, 编制 HAZOP 分析pp报告。1
15、1 企业应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企业管理机构、人员构成、生产装置等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安全事故时, 及时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分析p p 。12企业应全员参与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和管控工作。13 企业应将安全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管控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 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管控措 施。14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 生 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各种事故隐患排查的形式、内容、频次、组织与 参加人员、事故隐患治理、上报及其他有关要求。15 企业应编制综合性、专业、重要时段和节假日、季节 性和日常事故隐患排查表。16 企业应制定事故隐患检查计划,明确各种排
16、查的目的 要求、内容和负责人,并按计划开展各种事故隐患排 查工作。、17 企业应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下达隐患治理通知,立即 组织整改,并建立事故隐患治理台账。18 1.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企业应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治理方案; 2. 企业应编制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及时向应急管理部 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六)变更管理1 企业应建立变更管理制度,明确不同部门的变更管理职责及变更的类型、范围、程序,明确变更的事项、起始时间、 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消除和控制安全风 险的措施、修改操作规程等安全生产信息、开展变更相关的培训等。2 企业应对工艺、设备、仪表、电气、公用工程、备件、 材料、化学品、生产组织方式
17、和人员等方面发生的所 有变更进行规范管理。3 企业的所有变更应严格履行申请、审批、实施、验收程 序。4 企业应对每项变更在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全 面的分析pp,制定并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5 变更后企业应对相关规程、图纸资料等安全生产信息进行更新,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掌握变更内容安全生产信 息更新情况、变更后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 及采取的管控措施。6企业应建立健全变更管理档案。 (七)作业安全管理1 1. 企业应建立并不断完善危险作业许可制度,规范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动土、临时用电、高处作业、断路、吊装、抽堵盲板等特殊作业的安全条件和审批程序;2. 实施特殊作业前,必须办理审批手续。
18、2 1. 特殊作业票证内容设置应符合GB30871要求;2. 作业票证审批程序、填写应规范(包括作业证的时限、气体分析pp、作业风险分析pp、安全措施、各级审批、 验收签字、关联作业票证办理等 )。3 实施特殊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风险分析pp、确认安全条件,确保作业人员了解作业安全风险和掌 握风险控 制措施。2 企业应收集同类企业安全事故及事件的信息,吸取教 训,开展员工培训。3 企业应建立安全事故事件管理档案。4 特殊作业现场管理应规范:1. 作业人员应持作业票证作业,劳动防护用品佩戴符合要求,无违章行为; 2. 监护人员应坚守岗位,持作业票证监护; 3. 作业过程中,管理人员要进行现场监督
19、检查; 4. 现场的设备、工器具应符合要求,设置警戒线与警示标志,配备 消防设施与应急用品、器材等。5 特殊作业现场监护人员应熟悉作业范围内的工艺、设备 和物料状态,具备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6 储罐切水作业、液化烃充装作业、安全风险较大的设备检维修等危险作业应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作业时应严格执行 作业程序。(八)承包商管理1 企业应建立承包商管理制度,明确承包商资格预审、选择、安全培训、作业过程监督、表现评价、续用等要求。2 企业应按制度要求开展承包商资格预审、选择、表现评 价、续用等过程管理。3 企业应与承包商签订专门的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双方安 全管理范围与责任。4 1. 企业应对承包商的所
20、有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禁止未经安全培训教育合格的承 包商作业人员入厂; 2. 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应对承包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和现场安全交底; 3. 保存承包商安全培训教育、现场安全交底记录。5 企业应对承包商重点施工项目的安全作业规程、施工方 案进行审查。6企业应对承包商作业进行全程安全监督。 (九) 安全事故事件管理1 1. 企业应建立安全事故事件管理制度,明确安全事故事件的报告、调查和防范措施制定等要求; 2. 企业应将涉险事故、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如生产事故征兆、非计划停工、 异常工况、泄漏、轻伤等)纳入安全事故事件管理; 3. 应将承包商
21、在企业内发生的事故事件纳入本企业的 安全事故事件管理。4 1. 企业应深入调查分析pp安全事件,找出发生的根本原因; 2. 应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整改、预防措施; 3. 措施应及时落实。企业应深入调查分析pp 安全事件,找出发生的根本原因; 4. 应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整改、预防措施; 措施应及时落实。5 企业应建立涉险事故、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报告激励机 制。6 企业应重视外部安全事故信息收集工作,认真吸取同类 企业、装置的教训,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能力2设计与总图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表 序号 排查内容 排查结果 (一)设计管理 1 企业应委托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承担建设项目工
22、程设计。涉及 “两重点一重大”的大型建设项目,其设计单位资质应为工程设计综合资质或相应工 程设计化工石化医药、石油天然气(海洋石油)行业、专业甲级资质。2 建设项目应经过正规设计或开展安全设计诊断。3 在规划设计工厂的选址、设备布置时,应按照 GB/T 37243 要求开展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评估核算; 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应满足根据 GB 36894 确定的个人风险基 准的要求。4 涉及有毒气体或易燃气体,且其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的库房应按 GB/T 37243 的规定,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法计算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定量风险评价法计算时应采用可能储存的 危险化学品最大量计算外部 安全防护距离。5 企业应
23、在建设项目基础设计阶段组织开展危险与可操作 性(HAZOP)分析pp,形成分析pp报 告。6 1. 新建化工装置应设计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并根据工艺过程危险和风险分析pp结果、安全完整性等级评价 (SIL)结果,设置安全仪表系统; 2. 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大、中型新建建设项 目要按照 GB/T 21109 和GB 50770 等相关标准开展安全仪表系统设计。7 1. . 涉及精细化工的建设项目,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前,应按规定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 2. 国内首次采用的化工工艺,要通过省级有关部门组织专家组进行安 全论证。8 企业在建设项目详细设计和施工安装阶段,发生以下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 化学品 企业 安全 风险 隐患 排查 治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