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教学课件作者 于京诺 第4章 汽车自动变速器.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教学课件作者 于京诺 第4章 汽车自动变速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教学课件作者 于京诺 第4章 汽车自动变速器.pdf(1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类专业应用型本科示范教材汽车类专业应用型本科示范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主编主编 于京诺于京诺第4章 汽车自动变速器第4章 汽车自动变速器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了解自动变速器的类别与组成。了解自动变速器的类别与组成。掌握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掌握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掌握无级变速器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掌握无级变速器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掌握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掌握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掌握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掌握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组成
2、与工作原理。4.1 概述4.1 概述4.1.1 自动变速器的功用自动变速器的功用1.适时换档适时换档 电控自动变速器的应用,对驾驶员的驾驶技术要求较低,它能自动适时换档,一定程度上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电控自动变速器的应用,对驾驶员的驾驶技术要求较低,它能自动适时换档,一定程度上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2.防止过载防止过载 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机械传动系统之间是靠液力变矩器传递动力的,这种液力传递能吸收震动和冲击,防止发动机和传动系过载,提高了零件的使用寿命。发动机和自动变速器机械传动系统之间是靠液力变矩器传递动力的,这种液力传递能吸收震动和冲击,防止发动机和传动系过载,提高了零件
3、的使用寿命。3.操作简单,提高安全性操作简单,提高安全性 装备自动变速器的汽车,驾驶员只需操纵加速踏板,即实现自动换档,简化了驾驶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有利于行车安全。装备自动变速器的汽车,驾驶员只需操纵加速踏板,即实现自动换档,简化了驾驶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有利于行车安全。4.提高汽车的通过性能提高汽车的通过性能 自动变速器在换档过程中不需中断动力传递,行驶比较平稳,电控式自动变速器又有驾驶模式选择功能,所以能在如雪地、松软等坏路上较顺利地通过,使汽车具有良好的通过性。自动变速器在换档过程中不需中断动力传递,行驶比较平稳,电控式自动变速器又有驾驶模式选择功能,所以能在如雪地、松软等坏路上较
4、顺利地通过,使汽车具有良好的通过性。5.降低汽车有害物的排放降低汽车有害物的排放 装备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发动机运转平稳,非稳定工况较少,空燃比相对稳定,汽车有害物排放下降。装备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发动机运转平稳,非稳定工况较少,空燃比相对稳定,汽车有害物排放下降。4.1.2 自动变速器的分类及特点自动变速器的分类及特点1.按汽车驱动方式分类按汽车驱动方式分类 自动变速器按照汽车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后轮驱动自动变速器和前轮驱动自动变速器两种。自动变速器按照汽车驱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后轮驱动自动变速器和前轮驱动自动变速器两种。1-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 2-油泵油泵 3-输入轴输入轴 4-行星齿轮机
5、构行星齿轮机构 5-阀体总成阀体总成 6-输出轴输出轴 7-油底壳油底壳1-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 2-油泵油泵 3-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机构 4-输入轴输入轴 5-输出轴输出轴 6-差速器差速器 前轮驱动汽车的发动机有纵置和横置两种。纵置发动机的前轮驱动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布置与后轮驱动汽车自动变速器基本相同。前轮驱动汽车的发动机有纵置和横置两种。纵置发动机的前轮驱动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布置与后轮驱动汽车自动变速器基本相同。2.按自动变速器前进档位数分类按自动变速器前进档位数分类 自动变速器按前进档的档位数的不同,可分为2档自动变速器、3档自动变速器、4档自动变速器等。现代轿车装用的自动变速器基本
6、上都是4个前进档,即设有超速档。这种设计虽然使自动变速器的构造更加复杂,但由于设有超速档,大大改善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在商用车上,大多采用5档和6档自动变速器,一些新型轿车上也开始采用5档和6档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按前进档的档位数的不同,可分为2档自动变速器、3档自动变速器、4档自动变速器等。现代轿车装用的自动变速器基本上都是4个前进档,即设有超速档。这种设计虽然使自动变速器的构造更加复杂,但由于设有超速档,大大改善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在商用车上,大多采用5档和6档自动变速器,一些新型轿车上也开始采用5档和6档自动变速器。3.按变矩器的类型分类按变矩器的类型分类 按液力变矩器的类型不同,自动
7、变速器大致可分为普通液力变矩器式、综合液力变矩器式和带锁止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式自动变速器三种。按液力变矩器的类型不同,自动变速器大致可分为普通液力变矩器式、综合液力变矩器式和带锁止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式自动变速器三种。4.按齿轮传动机构的类型分类按齿轮传动机构的类型分类 自动变速器按其齿轮传动机构的不同,可分为普通齿轮式和行星齿轮式两种。普通齿轮式自动变速器体积大,最大传动比小,应用较少。行星齿轮式自动变速器结构紧凑,能获得较大的传动比,为绝大多数轿车采用。自动变速器按其齿轮传动机构的不同,可分为普通齿轮式和行星齿轮式两种。普通齿轮式自动变速器体积大,最大传动比小,应用较少。行星齿轮式自动变速器
8、结构紧凑,能获得较大的传动比,为绝大多数轿车采用。5.按控制方式分类按控制方式分类 可分为全液压自动变速器和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两种。全液压自动变速器是通过机械的手段,将汽车行驶的车速及节气门开度这两个参数转变为液压控制信号;阀体中的各个控制阀根据这些液压控制信号的大小,按照设定的换档规律,通过控制换档执行机构的动作,实现自动换档。可分为全液压自动变速器和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两种。全液压自动变速器是通过机械的手段,将汽车行驶的车速及节气门开度这两个参数转变为液压控制信号;阀体中的各个控制阀根据这些液压控制信号的大小,按照设定的换档规律,通过控制换档执行机构的动作,实现自动换档。电控自动变速器是通过
9、各种传感器,将发动机转速、节气门开度、车速、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自动变速器油温度等参数转变为电信号,按照设定的换档规律,向换档电磁阀、油压电磁阀等发出电子控制信号,控制换档执行机构的动作,实现自动换档。电控自动变速器是通过各种传感器,将发动机转速、节气门开度、车速、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自动变速器油温度等参数转变为电信号,按照设定的换档规律,向换档电磁阀、油压电磁阀等发出电子控制信号,控制换档执行机构的动作,实现自动换档。6.按工作原理分类按工作原理分类 按工作原理不同,自动变速器分为液力自动变速器(AT)、机械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
10、、无级自动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和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DCT)四种。液力自动变速器通常指含有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变速器;机械自动变速器是在普通手动机械变速器(MT)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自动换档控制系统组成;无级自动变速器是其传动比可以连续变化的变速器,它的种类很多,有机械式、流体式和电动式等,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采用圆柱齿轮变速器,通过两个离合器交替工作实现自动换档。按工作原理不同,自动变速器分为液力自动变速器(AT)、机械自动变速器(Automat
11、ic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无级自动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和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DCT)四种。液力自动变速器通常指含有液力变矩器的自动变速器;机械自动变速器是在普通手动机械变速器(MT)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自动换档控制系统组成;无级自动变速器是其传动比可以连续变化的变速器,它的种类很多,有机械式、流体式和电动式等,目前应用最多的是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采用圆柱齿轮变速器,通过两个离合器交替工作实现自动换档。4.2 电控液力自动变
12、速器4.2 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 4.2.1 概述概述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Electronic-controlled Automatic Transmission,EAT),由液力变矩器、辅助变速器与电液换档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由液力变矩器、辅助变速器与电液换档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4.2.2 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1.液力变矩器的作用液力变矩器的作用(1)起到离合器的作用,传递或切断发动机与自动变速器传动机构之间的动力传递。(2)在一定范围内无级变速、变矩,可将发动机的转矩增大24倍输出。(3)起到飞轮的作用,使发动机运转平稳。(4)将发动机转矩传递给液压控制系统的油泵
13、,带动油泵运转。(1)起到离合器的作用,传递或切断发动机与自动变速器传动机构之间的动力传递。(2)在一定范围内无级变速、变矩,可将发动机的转矩增大24倍输出。(3)起到飞轮的作用,使发动机运转平稳。(4)将发动机转矩传递给液压控制系统的油泵,带动油泵运转。2.液力变矩器的组成液力变矩器的组成 汽车上使用的变矩器是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组成的,称三元件变矩器。汽车上使用的变矩器是由泵轮、涡轮和导轮组成的,称三元件变矩器。a)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 b)液力变矩器示意图液力变矩器示意图1-输入轴输入轴 2-输出轴输出轴 3-导轮轴导轮轴 4-变矩器壳变矩器壳 B-泵轮泵轮 W-涡轮涡轮 D-导轮导轮(1
14、)泵轮(1)泵轮 泵轮与变矩器壳体连成一体,其内部径向装有许多扭曲的叶片,叶片内缘则装有让变速器油液平滑流过的导环。变矩器壳体与曲轴后端的驱动盘相连接。有的汽车发动机后端无飞轮,起动齿圈直接装在变矩器上。泵轮与变矩器壳体连成一体,其内部径向装有许多扭曲的叶片,叶片内缘则装有让变速器油液平滑流过的导环。变矩器壳体与曲轴后端的驱动盘相连接。有的汽车发动机后端无飞轮,起动齿圈直接装在变矩器上。(2)涡轮(2)涡轮 同泵轮一样,涡轮也装有许多扭曲叶片。但涡轮叶片的扭曲方向与泵轮叶片扭曲的方向相反。涡轮中心有花键孔与变速器输入轴相联。泵轮叶片和涡轮叶片相对安装,中间有34mm的间隙。同泵轮一样,涡轮也装
15、有许多扭曲叶片。但涡轮叶片的扭曲方向与泵轮叶片扭曲的方向相反。涡轮中心有花键孔与变速器输入轴相联。泵轮叶片和涡轮叶片相对安装,中间有34mm的间隙。(3)导轮(3)导轮 导轮位于泵轮和涡轮之间,通过单向离合器安装在与变速器壳体连接的固定轴上。导轮上也有许多扭曲叶片。导轮位于泵轮和涡轮之间,通过单向离合器安装在与变速器壳体连接的固定轴上。导轮上也有许多扭曲叶片。(4)自动变速器液(4)自动变速器液(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简称ATF)液力变矩器依靠液力传递动力,因此其内部总是充满了ATF。为了防止温度过高,液力变矩器工作时ATF总是与外部不断循环。(Automa
16、tic Transmission Fluid,简称ATF)液力变矩器依靠液力传递动力,因此其内部总是充满了ATF。为了防止温度过高,液力变矩器工作时ATF总是与外部不断循环。3.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1)环流的产生(1)环流的产生 当发动机带动液力变矩器的泵轮旋转时,液力变矩器内的ATF随泵轮一起做圆周运动,形成环流。当发动机带动液力变矩器的泵轮旋转时,液力变矩器内的ATF随泵轮一起做圆周运动,形成环流。(2)涡流的产生(2)涡流的产生 ATF作环流运动时会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ATF将从液力变矩器的内侧流向外侧,由于液力变矩器在传递动力时泵轮转速总是高于涡轮转速度,
17、因此泵轮内ATF产生的离心力大于涡轮内ATF的离心力,所以泵轮内油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进入涡轮,形成绕循环圆流动的涡流。ATF作环流运动时会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ATF将从液力变矩器的内侧流向外侧,由于液力变矩器在传递动力时泵轮转速总是高于涡轮转速度,因此泵轮内ATF产生的离心力大于涡轮内ATF的离心力,所以泵轮内油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进入涡轮,形成绕循环圆流动的涡流。(3)螺旋流的产生(3)螺旋流的产生 液力变矩器工作时,环流和涡流同时存在,ATF流动的实际方向是两种液流的合成,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螺旋形传力油流,即螺旋流。螺旋流由泵轮进入涡轮时,作用于涡轮叶片,推动涡轮旋转,然后经导轮
18、,又回到泵轮(见图4-6),如此不断循环,这就是液力变矩器传递动力的原理。液力变矩器工作时,环流和涡流同时存在,ATF流动的实际方向是两种液流的合成,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螺旋形传力油流,即螺旋流。螺旋流由泵轮进入涡轮时,作用于涡轮叶片,推动涡轮旋转,然后经导轮,又回到泵轮(见图4-6),如此不断循环,这就是液力变矩器传递动力的原理。图图4-6 ATF在液力变矩器中的循环流动在液力变矩器中的循环流动(4)导轮的作用)导轮的作用 如果液力变矩器没有导轮,则从涡轮回流的液流方向就与泵轮的旋转方向相反,会阻止泵轮的旋转,造成能量损失。为此,需要安装导轮,改变液流方向,使回流的液流方向与泵轮的旋转方向相同
19、。由于有了导轮,作用在涡轮上的转矩如果液力变矩器没有导轮,则从涡轮回流的液流方向就与泵轮的旋转方向相反,会阻止泵轮的旋转,造成能量损失。为此,需要安装导轮,改变液流方向,使回流的液流方向与泵轮的旋转方向相同。由于有了导轮,作用在涡轮上的转矩M MW,等于泵轮转矩W,等于泵轮转矩M MB与导轮上的反作用力矩B与导轮上的反作用力矩M MD之和,即D之和,即M MW=W=M MB+B+M MD,这就是液力变矩器能够变矩(增扭)的道理。D,这就是液力变矩器能够变矩(增扭)的道理。(5)导轮单向离合器的作用 (5)导轮单向离合器的作用 液力变矩器工作时,来自泵轮的液流射入涡轮,冲击涡轮旋转做功。当涡轮转
20、速为零(汽车起步)或者转速较低时,从涡轮回流的液流速度方向是涡轮运动(牵连运动)速度方向与经涡轮叶片反射液流相对于涡轮的相对速度方向的合成,此时合成速度方向对准导轮的叶片正面(凹面)试图使导轮旋转,但因为导轮被单向离合器锁止,不能转动,因而回流液流射向导轮叶片后改变了方向,使其与泵轮的旋转方向相同,此时的液力变矩器表现为变矩特性,涡轮转矩大于泵轮,可以增扭;随着涡轮转速的升高,液流牵连运动速度增加,合成运动速度方向逐渐由正对导轮的叶片正面转向与叶片平面平行,此时没有液流作用力作用于导轮,这时的液力变矩器表现为液力耦合器的特性,不再增扭,只能等转矩传递动力;当涡轮转速进一步升高,液流合成运动速度
21、方向转向导轮叶片的背面,此时导轮单向离合器释放而自由转动,防止改变液流方向,保证回流到泵轮的液流方向与泵轮的旋转方向相同,此时的液力变矩器也表现为液力耦合器等转矩传递动力的特性。液力变矩器工作时,来自泵轮的液流射入涡轮,冲击涡轮旋转做功。当涡轮转速为零(汽车起步)或者转速较低时,从涡轮回流的液流速度方向是涡轮运动(牵连运动)速度方向与经涡轮叶片反射液流相对于涡轮的相对速度方向的合成,此时合成速度方向对准导轮的叶片正面(凹面)试图使导轮旋转,但因为导轮被单向离合器锁止,不能转动,因而回流液流射向导轮叶片后改变了方向,使其与泵轮的旋转方向相同,此时的液力变矩器表现为变矩特性,涡轮转矩大于泵轮,可以
22、增扭;随着涡轮转速的升高,液流牵连运动速度增加,合成运动速度方向逐渐由正对导轮的叶片正面转向与叶片平面平行,此时没有液流作用力作用于导轮,这时的液力变矩器表现为液力耦合器的特性,不再增扭,只能等转矩传递动力;当涡轮转速进一步升高,液流合成运动速度方向转向导轮叶片的背面,此时导轮单向离合器释放而自由转动,防止改变液流方向,保证回流到泵轮的液流方向与泵轮的旋转方向相同,此时的液力变矩器也表现为液力耦合器等转矩传递动力的特性。4.液力变矩器的特性4.液力变矩器的特性液力变矩器在泵轮转速液力变矩器在泵轮转速n nB和转矩B和转矩M MB不变的条件下,变矩比K、传动效率随涡轮转速nW的变化,称为液力变矩
23、器的特性,参见图4-7。B不变的条件下,变矩比K、传动效率随涡轮转速nW的变化,称为液力变矩器的特性,参见图4-7。K称为变矩比,它是涡轮输出转矩与泵轮输入转矩之比,其值一般为24。其表达式为:K=MW/MB (4-1)i称为转速比,它是涡轮转速与泵轮转速之比,其值一般为0.80.9,其表达式为:i=nW/nB1 (4-2)称为传动效率,它是涡轮输出功率NW与泵轮输入功率NB之比。=NW/NB1 (4-3)K称为变矩比,它是涡轮输出转矩与泵轮输入转矩之比,其值一般为24。其表达式为:K=MW/MB (4-1)i称为转速比,它是涡轮转速与泵轮转速之比,其值一般为0.80.9,其表达式为:i=nW
24、/nB1 (4-2)称为传动效率,它是涡轮输出功率NW与泵轮输入功率NB之比。=NW/NB1 (4-3)从变矩器特性曲线中可以看出:(1)变矩比从变矩器特性曲线中可以看出:(1)变矩比K K随着转速比i的增大而减小,即当行驶阻力大时,液力变矩器自动输出大转矩,而在行驶阻力小时,自动输出小转矩。这一特性对行驶阻力变化较大的汽车来说是非常适合的,此即所谓的适应性好。例如:怠速时,由于泵轮转速低,液流流速低。涡轮上得到的转矩随着转速比i的增大而减小,即当行驶阻力大时,液力变矩器自动输出大转矩,而在行驶阻力小时,自动输出小转矩。这一特性对行驶阻力变化较大的汽车来说是非常适合的,此即所谓的适应性好。例如
25、:怠速时,由于泵轮转速低,液流流速低。涡轮上得到的转矩M MW小于汽车起步对应的阻力矩,涡轮不转,汽车不能行驶。起步时,由于泵轮转速升高,液流流速升高,涡轮上得到的转矩W小于汽车起步对应的阻力矩,涡轮不转,汽车不能行驶。起步时,由于泵轮转速升高,液流流速升高,涡轮上得到的转矩M MW大于汽车起步时需要的阻力矩,涡轮开始转动,汽车起步。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起步时,W大于汽车起步时需要的阻力矩,涡轮开始转动,汽车起步。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起步时,i i=0,即此时=0,即此时n nW=0,变矩比W=0,变矩比K K最大,此时液力变矩器能产生最大输出转矩,以利于克服汽车惯性力而起步,此时的变矩比也称为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教学课件作者 于京诺 第4章 汽车自动变速器 汽车 电子 控制 技术 教学 课件 作者 自动变速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