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建筑结构规范大全》JGJT279-2023 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887.pdf





《《2023建筑结构规范大全》JGJT279-2023 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88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建筑结构规范大全》JGJT279-2023 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887.pdf(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U D C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 履 PJ G J/T2 7 9一2 0 1 2备案号J1 3 3 9一2 0 1 2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trengtheningbuildingstructureswithexternalprestressingtendons2 0 1 1一1 2一2 6发布2 0 1 2一0 5一0 1实施中 华 人民共和 国 住房和城 乡建 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trengtheningbuildi飞structur
2、eswithextemalprestressingtendonsJ G J/T2 7 9一2 0 1 2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 2年5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1 1北京中华人 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trengtheni咫buildi雌structureswithexternalprestressi呢tendonsJ G J/T2 7 9一2 0 1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北京同文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开本
3、:85 0 X ll6 8毫米1/3 2印张:2字数:7 3千字2 0 1 2年5月第一版2 0 1 2年5月第一次印刷定价:1 4.0 0元统一书号:1 5 1 1 22 1 7 2 0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 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 0 0 0 3 7)本社网址:http:/www.cabp.C 网上书店:http:/www.china-buildi明C orn.C n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 2 2 7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 G J/T2 7 9一2 0 1 2,自2 0 1
4、 2年5月1日起实施。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0 1 1年1 2月2 6日前一一曰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0 0二一二0 0三年度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 20 0 31 0 4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材料;5结构设计;6构造规定;7防护;8施工及验收。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 内容的解释。
5、执行过程 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至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编制组(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 3号,邮编:1 0 0 0 88)。本 规 程 主 编 单 位:本 规 程 参 编 单 位: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舜杰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同吉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工业大学尚仁杰吴转琴陈坤校熊学玉李晨光李东彬束伟农宫锡胜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李延和霍文营吴徽司毅民邵卫平郑文忠张瀑目次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6、23基本规定 53.1一般规定 53.2设计计算原则 64材料 84.1混凝土 84.2预应力钢材 84.3锚具 94.4转向块、锚固块及连接用材料 94.5防护材料 1 05结构设计 1 15.1一般规定 1 15.2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1 55.3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验算 1 95.4转向块、锚 固块设计 2 56构造规定 2 66.1预应力筋布置原则 2 66.2节点构造 2 67防护 2 87.1防腐 2 87.2防火 2 98施工及验收 3 168.1施工准备 3 18.2预应力筋加工制作 3 18.3转向块、锚固块安装 3 18.4预应力筋安装 3 28.5预应力张拉 3 28.6
7、工程验收 3 4附录A体外预应力筋数量估算 3 9附录B转向块、锚固块布置及构造 4 1本规程用词说明 4 8引用标准名录 ”4 9附:条文说明 5 1C ontents1G eneralP rovisions 12T ermsandsyrnbols 22.1T erms 22.2 5犯nbols 23B asicR equirements 53.1G eneralR equir?nts 53.2块signandA nalysisP rindples 64M aterials 84.1C oncrete 84.2P restressingS tee卜 84.3A nchorage 94.4D
8、eviator,A nchorageB lockand 助 nnectionM aterials 94.5C orrosionP rotectiveM aterial 1 05S tructuralD esign n5.1G eneralR equirements 1 15.2U ltimateL imitS tates 1 55.3S erviceabilityL i而tS tates 1 95.4D esignof D eviatorandA llchorageB lock 2 56D etailingR equirements 2 66.1T endonL ayoutP rinciple
9、s 2 66.2J ointD etailing 2 67P rotection 2 87.1C orrosionP rotection 2 87.2F ireR esistance 2 98C onstructionandA cceptance 3 188.1P reparing ,3 18.2A ssemblageofP restressingT endon 3 18.3I nstallationofD eviatorandA nchorageB lock 3 18.4P lacementofP restressingT endon 3 28.5T ensioningofP restres
10、singT endon ,3 28.6A cceptance 3 4A ppendixAE stimateof E xternalP restressingT endon3 9A ppendixBL ayoutandD etailingof D eviatorandA nchorageB lock 4 1E xplanationofW ordingin T hisS pecification 4 8L istofQ uotedS tandards 4 9A ddition:E xplanationof P rovisions 5 11总则1.0.1为使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法进行加固的混凝土建筑结
11、构设计与施工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房屋建筑和一般构筑物的混凝土结构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法进行加固的设计、施工及验收。1.0.3混凝土结构加固前,应根据建筑物类别按现行 国家标准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 B5 0 1 4 4和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 B5 0 2 9 2进行可靠性鉴定。当房屋建筑处于抗震设防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 B5 0 0 2 3进行抗震可靠性鉴定。1.0.4混凝土结构采用体外预应力进行加固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结构加固
12、strengtheningofexistingstructures对可靠性不足或使用过程中要求提高可靠度的承重结构、构件及其相关部分,采取增强、局部更换或调整其内力等措施,使其具有满足国家现行标准及使用要求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2.1.2体外 预 应力加 固法S tructurememberstrengthenedwithexternalprestressingtendon通过布置体外预应力束并施加预应力,使既有结构构件的受力得到调整、承载力得到提高、使用性能得到改善的一种主动加固方法。2.1.3体外预应力束externalprestressingtendon布置在混凝土构件截面之外的后张
13、预应力筋及外护套等。2.1.4转向块deviator改变体外预应力束方向的、与混凝土构件相连接的中间支承块。2.1.5锚固块anchorageblock承受预应力锚具作用并将其传递给混凝土结构的附加锚 固装置。2.1.6体外预应力二次效应secon手ordereffectof eX ternalprestressing体外预应力筋与构件横向变形不一致而引起的附加预应力效应。2.2符号2.2.1材料性能E c混凝土弹性模量;E s钢筋弹性模量;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几、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九tk预应力筋极限强度标准值;几k预应力螺纹钢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几、几非预应力筋
14、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介受剪计算非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几预应力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2.2.2作用、作用效应八度一一弯矩设计值;从主弯矩值,即由预加力对截面重自偏心引起 的弯矩值;从由预加力在超静定结构中产生的次弯矩;从、城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从r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开裂弯矩值;凡由预加力在超静定结构中产生的次轴力;私幻混凝土法向预应力等于零时预应力筋及非预应力筋的合力;V-?剪力设计值;讹喻ax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的最大裂缝宽度;anc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由预应力在抗裂验算边缘产生的混凝土法向预压应力;acon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吩预应力
15、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筋应力;队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几u体外预应力筋的应力设计值;al预应力筋在相应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值。223几何参数A构件截面面积;A。构件换算截面面积;A p构件受拉区体外预应力筋截面面积;A s构件受拉区非预应力筋截面面积;今一矩形截面宽度,T形、I形截面的腹板宽度;B受弯构件的截面刚度;B s受弯构件的短期截面刚度;h截面高度;凡预应力筋合力点至受压区边缘的距离;hs非预应力筋合力点至受压区边缘的距离;于截面惯性矩;1 0换算截面惯性矩;W一一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W o换算截面受拉边缘的弹性抵抗矩。2.2.4计算系数及其他气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
16、弹性模量的比值;几矩形应力图受压区高度与中和轴高度(中和轴到受压 区边缘的距离)的比值;笋一一一混凝土构件的截面抵抗矩塑性影响系数;几计算截面的剪跨比;一考虑孔道每米长度局部偏差的摩擦系数;产摩擦系数;户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拼一一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功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3基本 规 定3.1一般 规 定3.1.1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可用于下列情况的混凝土构件加固:1提高结构与构件的承载能力;2减小结构构件正常使用中的变形或裂缝宽度;3既有结构处于高应力、应变状态,且难以直接卸除其结构上的荷载;4抗震加固及其他特殊要求的加固。3.1.2既有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
17、于C 2 0。3.1.3既有混凝土结构需进行体外预应力加固时,应按鉴定结论和委托方提出的要求,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进行加固设计。3.1.4加固后的混凝土结构安全等级应根据结构破坏后果的严重性、结构重要性、既有结构可靠性鉴定结果和加固设计使用年限,由委托方和设计单位按实际情况确定。结构加固设计使用年限应根据既有结构的使用年限、可靠性鉴定结果和使用要求确定。3.1.5混凝土结构的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应考虑施工 工艺的可行性,合理选用预应力锚固体系,保证受力合理、施工方便。3.1.6对高温、高湿、低温、冻融、化学腐蚀、振动、温度应力、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影响因素引起的既有结构损坏,应在加固设计文件
18、中提出防治对策,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治理和加固。3.1.7对加固过程中可能出现倾斜、失稳、过大变形或坍塌的混凝土结构,应在加固设计文件中提出相应的施工安全和施工监测要求,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3.1.8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加固后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3.2设计计算原则3.2.1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结构时,应对结构的整体进行作用(荷载)效应分析,并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3.2.2加固设计中,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及验算:1结构上的作用,应经调查或检测核实,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 B5 0 3 6 7的
19、规定确定其标准值或代表值。结构上的作用已在可靠性鉴定中确定时,宜在加固设计中引用。2既有结构的加固计算模型,应符合其实际受力和构造状况;作用效应组合和组合值系数及作用的分项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 B5 0 0 0 9确定。3结构的几何尺寸,对既有结构应采用实测值;对新增部分,可采用加固设计文件给出的名义值。4既有结构钢筋强度标准值和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采用检测结果推定的标准值,当材料的性能符合原设计要求时,可采用原设计的标准值。5超静定结构应考虑体外预应力对相邻构件内力的影响以及预应力产生的次内力对结构内力的影响。6加固后构件刚度发生变化时,整体静力计算和抗震计算应考虑刚度变化
20、对内力分配的影响。3.2.3既有结构为普通混凝土结构时,体外预应力束配筋截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板、简支梁、框架梁跨中:一九h,。八n芝务任八二队hp(3.2.3一1)2框架梁梁端:一级抗震等级A簇2器A sA p引器A s(3.2.3一2)二、三级抗震等级(3.2.3一3)式中:队体外预应力筋的应力设计值(N/?2);几非预应力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N/mm);h,、凡非预应力筋合力点、预应力筋合力点至受压 区边缘的距离(mm);A,、A p构件受拉区非预应力筋截面面积、体外预应力筋截面面积(mmZ)。3.2.4既有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应综合考虑加固前和加固后的预应力度,保证结构的
21、延性要求。4材料4.1混凝土4.1.1体外预应力加固采用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 3 0。4.2预应力钢材4.2.1体外预应力束的选用应根据结构受力特点、环境条件和施工方法等确定,体外预应力束的预应力筋可采用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螺纹钢筋,并宜采用涂层预应力筋或二次加工预应力筋。4.2.2预应力钢绞线 和预应 力螺纹钢筋 的屈 服强度标 准值(几砂、极限强度标准值(几tk)及抗拉强度设计值(几)应按表4.2.2采用。表4.2.2预应力钢绞线和预应力螺纹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及抗拉强度设计值(N/勺种类符号公称直径d(nlln)屈服强度标准值 几沙极 限强度标准值 九tk抗拉强度设计值 介y6 5 0预应
22、力螺纹钢筋螺纹。T l8、2 5、3 2、7 7 04 0、5 09 0 01 1 1 08,6、1 0.81 又31 3 2 01 2.91 3 9 0钢绞线杯1 2 2 01 3 2 0I X 7:;5;1 2.7、1 7.81 3 9 02 1。61 3 2 084.2.3预应力筋弹性模量(凡)应按表4.2.3采用,对于重要的工程,钢绞线可采用实测的弹性模量。表4,2.3预应力筋弹性模量(X l。“N/rmll2)种类凡预应力螺纹钢筋2.0 0钢绞线1.9 54.2.4涂层预应力筋可采用镀锌钢绞线和环氧涂层预应力钢绞线,当防腐材料为灌注水泥浆时,不应采用镀锌钢绞线。涂层预应力筋性能应符合
23、下列规定:1镀锌钢绞线的规格和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热镀锌钢绞线Y B/T1 5 2的规定;2环氧涂层预应力钢绞线的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环氧涂层七丝预应力钢绞线G B/T2 1 0 7 3和填充型环氧涂层钢绞线J T/T7 3 7的规定。4.2.5二次加工钢绞线可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其规格和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 G1 6 1的规定。4.3锚具4.3.1体外预应力加固用锚具和连接器的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 B/T1 4 3 7 0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 G J 85的规定,并宜选用结构紧凑、
24、锚固回缩值小的锚具。4.3.2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和放松拉力等张拉工艺的要求。4.4转向块、锚固块及连接用材料4.4.1转向块、锚固块的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 G B/T7 0 0、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 B/T1 5 9 1、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 B/T1 1 3 5 2的有关规定。4.4.2转向块、锚固块与既有结构的连接用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 G J1 4 5的规定。4.5防 护 材 料4.5.1体外束的外套管可采用钢管或高密度聚乙烯(H D P E)管等。对不可更换的体外束,可在管内灌注水泥浆;对可更换的体外束,管内应灌注专用防腐油
25、脂。4.5.2灌浆用水泥应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 B1 7 5的规定。4.5.3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及应用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 加 剂G B S O 7 6、混 凝土外 加 剂 应 用 技 术 规 范G B5 0 1 1 9等的规定。4.5.4水泥浆水胶 比及其性能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 B5 0 6 6 6的有关规定。4.5.5专用防腐油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 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J G3 0 0 7的规定。4.5.6防火涂料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钢结构防火涂料G B149 0 7的规定。5结 构 设 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建筑结构规范大全 2023建筑结构规范大全JGJT279-2023 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887 2023 建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593998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