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鼎固科贸综合楼二期地下人防施工组织设计279.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鼎固科贸综合楼二期地下人防施工组织设计27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鼎固科贸综合楼二期地下人防施工组织设计279.pdf(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编制依据 1.1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1.1.1中兵勘查设计院提供的鼎固科贸综合楼二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1.2甲方提供的本工程设计图纸(电子版)1.2、主要规程、规范及标准 1.2.1主要规程、规范 国 家 工程测量规范 GBJ5026-93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J50086-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行 业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9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普通混凝土用砂 JGJ/T52-92 普通混凝土用卵石 JGJ/T53-92 普
2、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T055-2000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T18-9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T46-88 地方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DBJ01-21-95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DBJ01-26-96 1.2.2主要标准 1 国 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92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定标准 GBJ107-87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1998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1999 建筑施工场地噪声控制
3、GB12523-90 二、编制原则 2.1安全方面 安全是基坑工程施工的首要问题,首先要确保基坑边坡及周边建(构)筑物和管线的安全和稳定。2.2施工工期方面 在保障安全的前题下,要尽可能的压缩基坑工程的施工工期,以便为后续的主体结构施工赢得时间。2.3经济方面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充分利用较先进的理论及相关施工经验,最大限度的降低造价,节约投资。2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工程基本情况 鼎固科贸综合楼二期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四环路南侧,中关村大街西侧,鼎好电子城北侧,该项目为地上 21 层,地下部分5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基础埋深为-21m(相对标高),拟建建筑物南侧与鼎
4、好电子城地下室的北侧相连。本工程施工包括基坑土方、护坡、降水。2.2地质条件 2.2.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鼎固科贸综合楼二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场区地层按成因类型、沉积年代可划分为人工堆积层和第四纪沉积层两大类,场区地层自上而下分别为:表层为厚 0.6010.70m的人工堆积之粘质粉土填土层及杂填土1层。人工堆积层以下为第四纪粘质粉土、砂纸粉土层,粘土、重粉质粘土1层;粉质粘土层,粘质粉土1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层,粉质粘土1层,粉质粘土2层;粘土、重粉质粘土层,粉质粘土1层,砂质粉土、粘质粉土2层;细砂层;卵石层,夹圆砾1层及细砂2层;3 粘质粉土、砂质粉土层,粘土1
5、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2层;卵石层,细中砂1层,圆砾2层,粉质粘土、重粉质粘土3层,砂质粉土、粘质粉土4层。2.2.2水文地质条件 勘探期间地下水情况一览表 序号 地下水类型 地下水静止水位 埋深(m)标高(m)1 上层滞水 6.007.40 43.9845.42 2 潜水 20.8022.10 28.8930.58 3(微)承压水 32.0033.40 17.9818.85 2.3 施工现场情况 2.3.1东侧为中关村西区一级开发商办公楼,距离拟建结构约20m;2.3.2南侧南段为即将施工的地铁附属结构(要求不采取桩支护),南侧北段与鼎好电子城相连(鼎好电子城底板底标高-19m);2.3.
6、3西侧为西区综合管廊 12#坡道,埋深-5m-10m,同时存在院有坡道施工期间废弃支护结构。2.3.4北侧为现状北四环主辅路,距离拟建结构约 40m;2.3.5东侧、西侧、北侧地表下存在雨污水、热力、电缆等地下管线。1 第三章 分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3.1降水方案设计 3.1.1设计原则 疏干上层滞水和层间潜水,利用水头差将潜水导入降水井外排。3.1.2降水要求 基坑实际深度按照21m考虑。槽底标高低于场区内两层地下水的水位标高,将水位降至槽底最深处0.5m以下,其中上层滞水和层间潜水需全部疏干,才能保证基坑的正常施工。3.1.3降水方案的选择(1)根据降水要求和地下水、地层分布及组成的特点,
7、本工程采用管井井点围降法,用管井降水井的深度控制降水范围达到基坑降水目的,用管井降水井的密度阻止地下水流入基坑。(2)由于上层滞水及潜水需全部疏干,降水井在粘土、粉质粘土层不能形成降水漏斗,降水井间形成降水盲区,变层处将有部分残余水难以排净,因此降水井井距不得偏大(基坑外围降水井井距为9m),并配合坑壁插导水管和明沟或盲沟排水加以补充。(3)经过计算本工程地下水涌水量15003/d。3.1.4管井降水设计方案(1)管井降水井布置:布置在基坑四周,基坑支护结构净距 1.0m,井点间距 9.0m,井深 28m,共计 33 口;同时在南侧鼎好电子城连接段的基坑内布置 8口降水井,此部分降水井结合地下
8、水的抽排情况后期可转换为渗井,同时兼做地下水位观测井。详见附图“基坑降水、支 2 护平面布置图”。(2)管井构造:井孔直径600mm,井管为300mm无砂混凝土滤管,井管与井孔之间填粒径 2-4mm碎石滤料。(3)降水井内安装扬程大于 40m,出水量 5-10m3/h 潜水电泵,水泵用钢丝绳(上部 3m 采用绝缘塑料绳)吊在井内并用塑料管与地面排水管连接。(4)地面排系统结合水量采用架设 1 150mm钢管或塑料管连续倒抽的方式,抽出的地下水经沉淀池排放到市政雨水井内。3.1.5明沟排水 由于粉土与粘土层之间存在难以完全排净的残余水和部分上层滞水,应在坑底坡脚设排水盲沟,将残留渗水引至集水井,
9、再用水泵排至坑外。其中盲沟上口宽300mm,下底宽200mm,高300mm。每隔40m 设500mm深1.0m集水井,井内安装潜水电泵将水抽至地面排水管。根据类似工程的经验,明排水沟将水截在坑外,做到坑内无水保持土建施工的干场作业。同时应定时清理排水沟污泥,保持畅通。在水量加大时,原有排水沟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加大排水沟尺寸至350300400mm,每个2030m设置500mm深1.0m集水井。3.1.6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初步预测 第一层地下水为上层滞水;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管道渗漏水,受补给源的季节性影响其水位、水量变化很大,由于埋深浅,并经年复一年的
10、水位变化,周围土体已基本完成固结沉降,因此不会引起较大沉降。第二层地下水为层间潜水,渗透系数小或不透水的粘性土层将其分隔各自形成封闭状态。3(2)防止因基坑降水引起周围地面沉降的措施 a、保证降水井井质量,井管接头要接牢,砾料符合设计要求,使管井抽水含砂量控制在1/100000。b、采用分期、分批降水,即边打井边洗井边抽水方法,以使水位缓缓平稳下降,因剧烈水位下降将拉动土颗粒增加沉降量。c、保持连续抽水,防止水位忽起忽落,因水位反复起落每次都会产生固结沉降,次数愈多,叠加沉降愈大。3.2边坡支护方案设计 3.2.1边坡支护设计考虑因素(1)场地周边情况;(2)工期较短,支护设计应充分考虑施工的
11、方便性;(3)周边红线外的综合管廊、市政管线、既有建筑等的安全;(4)建设单位在本工程的整体造价。3.2.2、支护设计 依据本工程岩土勘查报告所述内容及对场地周边情况分析,本次基坑支护设计依据方向分为五个剖面进行考虑:(1)1 1 剖面:-3.4m以上(即原一期结构之上)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19m以下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2)2 2剖面:基坑南侧地铁对应段-10m以上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10m以下采用桩锚支护方案。(3)3 3剖面:12#汽车坡道埋深-6m至-10m,-6m以上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10m以下采用桩锚支护方案。(4)4 4 剖面:马道处-10m以上采用编织袋回填方案,-10
12、m以下采用桩锚支护方案。(5)5 5剖面:除以上所列部位以外的其它部位,均采用此剖 4 面。-5m以上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5m以下采用桩锚支护方案。1 1 剖面 南侧与鼎好电子城连接段,两建筑之间高差为 1.2m,结构净距0.7m,一期结构上部覆土厚度 3.4m,此两部分采取土钉墙支护方案,下部土钉墙施工完毕后的土钉墙墙面直接作为防水外墙。下部施工参数 土钉钢筋采用20 螺纹钢筋,水平间距为 1.2m,呈梅花型布置,长度为 6.0m。a、喷射砼面层砼强度等级为 C20,厚度 200mm;b、坡面铺设6.5200mm双向钢筋网,161500mm双向加强筋。c、孔径 80-100mm,角度为 1
13、0-度,注浆材料为水泥净浆,注浆压力不低于 0.5Mpa。上部施工参数 土钉钢筋采用20 螺纹钢筋,水平间距为 1.2m,竖向间距分别为0.8m、1.0m、1.0m,呈梅花型布置,长度分别为 6.0m、5.0m、3.0m。a、土钉墙按 1:0.1放坡。b、喷射砼面层砼强度等级为 C20,厚度 200mm;c、坡面铺设6.5200mm双向钢筋网,161500mm双向加强筋。d、孔径 80-100mm,角度为 86 度,注浆材料为水泥净浆,注浆压力不低于 0.5Mpa。2 2 剖面-10m以上采用土钉墙支护设计方案 5 土钉钢筋采用20 螺纹钢筋,水平间距为 1.5m,竖向间距分别为1.0m、1.
14、2m、1.4m、1.4m、1.4m、1.4m、1.4m,呈梅花型布置,长度分别为 7.0m、9.0m、12.0m、9.0m、7.0m、6.0m、5.0m。a、土钉墙按 1:0.2放坡。b、喷射砼面层砼强度等级为 C20,厚度 100mm;c、坡面铺设6.5200mm双向钢筋网,161500mm双向加强筋。d、孔径 80-100mm,角度为 10,注浆材料为水泥净浆,注浆压力不低于 0.5Mpa。-10m以下采用桩锚支护设计方案 a、采用800钢筋砼灌注桩,桩顶标高-10m,桩底标高-10 m,桩长 16m,嵌固深度 5m,桩间距为 1.6m,配筋 1222(-11m至-23m基坑内侧增加 2
15、根25),箍筋8200mm,固定筋162000mm(详见桩剖面图),砼强度 C25。b、锚杆为两层预应力锚杆,第一道锚杆位置在-10.3m,一桩一锚,自由段长 6m,锚固段长 20m,采用 4 根 7 5 钢绞线,锚杆倾角 15;第二道锚杆位置在-14.5m,一桩一锚,自由段长 4m,锚固段长 20m,采用 4 根 7 5 钢绞线,锚杆倾角 15。c、冠梁:尺寸 800mm500mm,顶标高为-10m,配筋 8 22,箍筋8200mm,砼强度 C25。3 3 剖面 12#坡道位置-6m以上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10m以上采用桩锚支护方案。-6m以上采用土钉墙支护设计方案 土钉钢筋采用20 螺纹
16、钢筋,水平间距为 1.5m,竖向间距分别为 6 1.0m、1.2m、1.4m、1.4m,呈梅花型布置,长度分别为 7.0m、9.0m、6.0m、5.0m。a、土钉墙按 1:0.2放坡。b、喷射砼面层砼强度等级为 C20,厚度 100mm;c、坡面铺设6.5200mm双向钢筋网,161500mm双向加强筋。d、孔径 80-100mm,角度为 10,注浆材料为水泥净浆,注浆压力不低于 0.5Mpa。-10m以下采用桩锚支护设计方案 a、采用800钢筋砼灌注桩,桩顶标高-10m,桩底标高-10 m,桩长 16m,嵌固深度 5m,桩间距为 1.6m,配筋 1222(-11m至-23m基坑内侧增加 2
17、根25),箍筋8200mm,固定筋162000mm(详见桩剖面图),砼强度 C25。b、锚杆为两层预应力锚杆,第一道锚杆位置在-10.3m,一桩一锚,自由段长 6m,锚固段长 20m,采用 4 根 7 5 钢绞线,锚杆倾角 15;第二道锚杆位置在-14.5m,一桩一锚,自由段长 4m,锚固段长 20m,采用 4 根 7 5 钢绞线,锚杆倾角 15。c、冠梁:尺寸 800mm500mm,顶标高为-10m,配筋 8 22,箍筋8200mm,砼强度 C25。4 4 剖面-10m以上在土方收坡完毕后,进行编织袋装土回填。-10m以下采用桩锚支护设计方案 a、采用800钢筋砼灌注桩,桩顶标高-10m,桩
18、底标高-10 m,桩长 16m,嵌固深度 5m,桩间距为 1.6m,配筋 1222(-11m至-23m基坑内侧增加 2 根25),箍筋8200mm,固定筋162000mm(详见桩 7 剖面图),砼强度 C25。b、锚杆为两层预应力锚杆,第一道锚杆位置在-10.3m,一桩一锚,自由段长 6m,锚固段长 20m,采用 4 根 7 5 钢绞线,锚杆倾角 15;第二道锚杆位置在-14.5m,一桩一锚,自由段长 4m,锚固段长 20m,采用 4 根 7 5 钢绞线,锚杆倾角 15。c、冠梁:尺寸 800mm500mm,顶标高为-10m,配筋 8 22,箍筋8200mm,砼强度 C25。5 5 剖面-5m
19、以上采用土钉墙支护 土钉钢筋采用20 螺纹钢筋,水平间距为 1.5m,竖向间距分别为1.4m、1.5m、1.5m,呈梅花型布置,长度分别为 6.0m、6.0m、5.0m。a、土钉墙按 1:0.1放坡。b、喷射砼面层砼强度等级为 C20,厚度 100mm;c、坡面铺设6.5200mm双向钢筋网,161500mm双向加强筋。d、孔径 80-100mm,角度为 10,注浆材料为水泥净浆,注浆压力不低于 0.5Mpa。-5m以下采用桩锚支护设计方案 a、采用800钢筋砼灌注桩,桩顶标高-5m,桩底标高-26 m,桩长 21m,嵌固深度 5m,桩间距为 1.6m,配筋 1222(-11m至-23m基坑内
20、侧增加 2 根25),箍筋8200mm,固定筋162000mm(详见桩剖面图),砼强度 C25。b、锚杆为三层预应力锚杆,第一道锚杆位置在-5.3m,三桩两锚,自由段长 8m,锚固段长 20m,采用 3 根 7 5 钢绞线,锚杆倾角 15;第二道锚杆位置在-10m,一桩一锚,自由段长 6m,锚固段长 20m,采 8 用 4根 7 5钢绞线,锚杆倾角 15;第三道锚杆位置在-15m,三桩两锚,自由段长 4m,锚固段长 20m,采用 4 根 7 5 钢绞线,锚杆倾角15。c、冠梁:尺寸 800mm500mm,顶标高为-2m,配筋 6 22,箍筋8200mm,砼强度 C25。3.3土方开挖方案设计
21、3.3.1土方施工总体思路 结合基坑支护方案,土方开挖分为三大阶段:-4m以上土方开挖、-4m 至-9m、-9m 至-14m、-14m以下土方开挖。3.3.2机械设备的投入及运输能力分析 计划有效出土时间9 工时/天,按一台挖土机平均每天挖土1600m3。卸土地点平均距工地现场 20 公里,一辆运土车往返一趟平均按 1 小时考虑,一辆车一天来回跑 9 次,平均每辆车的运输能力为 11m3/次,一辆车的每天的运输能力为 99m3。(1)第一阶段土方挖运 进场后首先进行工程三通一平工作,进行第一阶段土方开挖(自然地坪-8.5m),土方量大约 3.5万 m3,平均一天出土量约为 3500m3,约需
22、10 天完成。需配备的挖土机:350016001.2(综合系数)=3(台)需配运土车:3500991.05=37(辆)(2)第二阶段土方挖 进行-4m 至-9m土方开挖,土方量约 4 万 m3,平均一天出土 3000 m3,约需 14 天完成。需配备的挖土机:300016001.2(综合系数)=3(台),其中一台作为机动,随时调配。9 需配运土车:3000991.05=32(辆)(3)、第三阶段土方挖 进行-9m 至-14m至基底土方开挖,土方量约 3 万 m3,考虑马道收方的困难性,平均一天出土 2000 m3,约需 15 天完成。需配备的挖土机:200016001.2(综合系数)=3(台)
23、,其中一台作为机动,最终随着土方剩余工作量的减少,逐渐减少挖土机数量。需配运土车:2000991.05=22(辆)(4)、第四阶段土方挖 进行-14至基底土方开挖,土方量约 4万 m3,考虑马道收方的困难性,平均一天出土 2000 m3,约需 25 天完成。需配备的挖土机:200016001.2(综合系数)=3(台),其中一台作为机动,最终随着土方剩余工作量的减少,逐渐减少挖土机数量。需配运土车:2000991.05=22(辆)3.3.3出土马道及相关设置 根据施工现场条件,考虑设置一个马道,留台长度 4m,坡度 1:0.5。马道面宽度 10m,边坡比例 1:0.751:1.5,考虑到基坑边坡
24、暴露,坡面需挂钢丝网、水泥土抹护(30 至 50 毫 m 厚)。马道收土采用挖土机接力倒土,并尽量加大马道土方的收土。剩余土方量,采用长臂挖掘机装车外运及吊车吊运。3.3.4土方施工与其它工序配合 土方的开挖应与护坡桩、锚杆的施工相配合,当土方开挖到设计锚杆端头以下 50cm位置,随后施工锚杆。土方开挖时,应严格控制土方开挖深度,防止超挖。土方开挖应通过挖槽和留台等方式力求方便锚杆施工并确保土方施工的连续性。锚杆施工作业面的槽形宽度不小于 12m,锚杆张拉留台宽度不小于 6m。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注意避免 10 碰撞锚杆端头,防止引起锚杆松动及预应力损失。对土体开挖到护坡桩位置时,应防止桩体冠梁
25、及桩身受到破坏。3.3.5土方开挖与降水施工的配合 通过基坑之中布置得观测井,随时观测基槽内地下水下降情况,如到槽底时仍未完全疏干,采取在基坑周边开挖排水沟,进行明排。11 第四章 施工部署 4.1组织机构设置 鼎固科贸综合楼二期工程实施项目总承包管理,项目经理负责鼎固科贸综合楼二期工程总体指导、协调工程的施工生产。在施工中,工程总承包部将组建专业施工队伍承担施工合同中基坑部分的土方、降水和护坡工作。总承包方按照项目法施工原则组织施工,降水、土方和护坡施工作业队根据工程需要进场、撤场,在工期安排上服从工程总承包方统一安排;在施工程序上执行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统一安排;在技术质量上接受工程总承包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科贸 综合楼 地下 人防 施工组织设计 27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