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锅炉原理复试资料完整5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华北电力大学锅炉原理复试资料完整5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北电力大学锅炉原理复试资料完整51.pdf(9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华北电力大学锅炉原理复试资料完整(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锅炉原理备课笔记 2 第二章燃料 2-1 锅炉用燃料 1 电厂是消耗燃料的大户,越发达的国家电厂消耗的燃料越多。2 三种状态的燃料:固体、液体、气体。我国煤是主要燃料,占总燃料发热量的 90%,其他的燃料很少。石油不到 10%,天然气不到 10%(石油和天然气之和为 10%左右)。而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之和高达 50%,比我国的条件好。3 我国电站锅炉利用燃料的原则:电站锅炉尽量利用比较差的燃料,把好燃料让给其他的部门,因为电站对燃料的燃烧研究最好。4 我们这个锅炉原理课程介绍的是燃煤锅炉。2-2 煤的成分 一元素分析和
2、工业分析 元素分析定义:元素分析一般指分析燃料中的碳(C)、氢(H)、氧(O)、氮(N)、硫(S)五种元素。这个方法、这个结果叫元素分析。1 为什么要用元素分析:现有的分析方法中不能直接分析煤中有机物的各种化合物,很多物质在分析的过程中分解。所以一般用煤的元素分析表示煤的有机物特性。2为什么不是完全彻底的元素分析?有一些化合物在煤的燃烧前后没有改变,就是他们不参与燃烧。分析他们的元素组成对于锅炉燃烧没用。这里指的就是煤的水分和煤的灰分。3元素分析成分:碳(C)、氢(H)、氧(O)、氮(N)、硫(S)、灰分、水分。4元素分析方法的简单介绍。有这个方面的国家标准,可以查阅。简单说来就是把煤制成煤样
3、(磨成煤粉),在炉子里加热。先失去的是水分。紧接着燃烧煤粉。分析燃烧产物可以知道煤粉的元素分析成分。最后剩下的是灰分。5为什么在定义中只有碳(C)、氢(H)、氧(O)、氮(N)、硫(S)五种成分。因为这个五种成分和燃烧有关。其余的灰分和水分和燃烧无关(不参与燃烧)。但是灰分和水分是煤里面都有的,也占一定的百分比,因此元素分析成分包括七种成分。工业分析的定义:分析煤粉中的灰分、水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分析。1为什么发电厂要用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比较复杂,一般发电厂不能做。而煤又要进行快速分析,以指导运行。所以用比较简单的工业分析。2工业分析成分:灰分、水分、挥发分和固定碳。3工业分析简单介绍:和
4、元素分析近似,也借助于燃烧。把煤样加热,先失去水分,然后隔绝空气继续加热,再失去的是挥发分。剩下的是焦碳(固定碳和灰分之和)。把焦碳燃烧,失去的是固定碳,余下的是灰分。4发电厂每天都要对煤进行工业分析,让运行人员掌握煤种的变化情况,有利于锅炉运行。二煤的成分 常将各个成分用百分比表示。1碳 是煤的各个成分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有的高达 90%,最少也有 50%。是煤的发热量的主要来源。其中一部分与其他元素化合,其余是单质状态,称为固定碳。固定碳多了不容易着火。所以含碳多的煤不好着火。2 氢 大部分含量在 36%的范围内。一部分和氧结合成水;另一部分在有机物中,我们在元素分析中的氢就是这一部分。在加
5、热的时候形成氢气或各种碳氢化合物,容易着火和燃烧。氢的发热量很高。3氧 一部分和氢化合成水,不能燃烧;另一部分和碳化合成碳氢化合物,可以燃烧。含量差距很大,最高达 40%。随着煤化程度的提高,含量降低。4氮 煤中的氮的含量不多,只有 0.52.0%。在燃烧的时候有很少一部分与氧化合成氧化氮(xNO)。5硫 煤中的硫有三种形态存在:有机硫、黄铁矿硫(FeS2)和硫酸盐硫(CaSO4、MgSO4、FeSO4等)。一般来说,硫酸盐是灰分,不参与燃烧。6水分 把煤样在 102105条件下干燥带恒重,失去的就是水分。一般地质年代增加,水分减少。还和运输、贮藏的方法有关。两个概念:内在水分(固有水分、分析
6、水分)和外在水分(外部水分)。长期放在阴凉的地方,使水分的逸出和水分的吸收平衡时的水分叫内在水分。用自然干燥法失去的水分为外在水分。两部分之和叫全水分。7灰分 把煤样加热到 80025,灼烧二小时,余下的就是灰分。最少为 10%,最多可以达到 50%以上。灰分由多种元素组成,和开采方法、运输、贮存方法有关。三煤中某些成分对锅炉工作的影响 1硫分 与氧气作用有一部分形成 SO3,进而形成硫酸,腐蚀尾部受热面;在炉膛里形成 H2S 对水冷壁产生高温腐蚀;形成的 SO2对环境造成危害;硫化铁很硬,造成严重的磨损。2灰分 挡住氧气和可燃成分接触,影响着火;造成结渣、积灰、磨损;污染大气环境。3水分 影
7、响煤粉着火(使着火困难);降低炉膛温度,增大未完全燃烧损失;排入大气,增加排烟损失;增加烟气体积,使吸风机电耗增加;增加烟气的水蒸气分额,增加烟气的腐蚀;原煤水分多,制粉系统工作困难;磨煤机出力下降;原煤仓容易堵塞、给煤机粘结等。4挥发分 定义: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 85020,使得煤粉中的有机物分解而析出,称为挥发分。主要成分:各种碳氢化合物、氢、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可燃气体;少量的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不可燃气体。释放挥发分的温度:煤化程度比较低的煤,1350炉内结渣的可能性不大,为了避免结渣炉膛出口烟气温度要留出 50100的余量。4灰分的烧结性指灰分在高温对流受热面生成高温烧结性积灰的
8、能力。烧结性和熔化性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和灰分的成分有关。碱性物质含量多,烧结性越强。2-4 煤的分类 一煤的分类方法 可以按照很多指标进行分类,分完大类再细分。1 通常把煤分成三个阶段:褐煤、烟煤和无烟煤。2 在无烟煤中根据挥发分的多少,分为 1 号(6.510%)、2 号(3.56.5%)和 3 号(3.5%)。3 在烟煤中根据挥发分和粘结指数分类。分为贫煤、瘦煤、焦煤、亚焦煤、弱焦煤、不粘煤、肥煤、肥气煤、气煤和长焰煤。具体见 P15。4 褐煤用目视透光率来表征年轻煤的煤化程度的比较好的指标。二几种主要动力煤的特点 1 无烟煤有光泽、机械强度高、焦结性差、含碳高、发热量高、难点燃、燃尽困
9、难。2 贫煤是变质程度最高的烟煤、介于无烟煤和烟煤之间、挥发分少、燃烧接近无烟煤。3 烟煤挥发分多、水分和灰分少、发热量高容易着火和燃尽。4 褐煤外表呈褐色,似木质、挥发分高、好着火、发热量低。*5 在两种煤的分界处,有的烟煤的挥发分比有的贫煤低,但是是烟煤。同时有的贫煤挥发分比有的烟煤高,但是是贫煤。这是因为这个贫煤的着火性质(着火和燃尽)是贫煤的,这个烟煤的着火性质(着火和燃尽)是烟煤的。2-5 和2-6 同学们自己看。锅炉原理备课笔记 3 第三章燃料燃烧计算和锅炉机组热平衡 3-1 燃烧所需空气量和过量空气系数 1理论空气量定义:1kg 受到基燃料完全燃烧而又没有剩余氧存在,此时所需的空
10、气量称为理论空气量。2标准状态 0、一个物理大气压。在标准状态下,1kmol 气体的容积为 22.41Nm3。31kg 固体或液体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为:ararararOHSCV0333.0265.0)375.0(0889.00 (3-1)4过量空气系数的定义: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比值。5最佳过量空气系数的定义: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最小,燃烧效率最高的过量空气系数。6漏风系数的定义:漏入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的比值。排烟的过量空气系数等于炉膛出口的过量空气系数加上烟道漏风系数之和。7漏风的害处,炉膛漏风使得炉膛温度降低,增加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增加烟气流量;烟道漏风,影响受热面的
11、传热、排烟温度升高(具体要看什么地方漏风:离炉膛出口近的地方漏风往往使得排烟温度升高;远离炉膛出口的地方漏风使得排烟温度降低);排烟温度升高和排烟体积增大都增加排烟损失,增加风机电耗。3-2 燃烧产物(烟气量)的计算 一理论烟气容积 1理论烟气容积的定义:如果燃烧时供给的是理论空气量(即1),而且又达到完全燃烧,这时烟气所具有的容积称为理论烟气容积。2理论烟气容积的成分:二氧化碳 CO2、二氧化硫 SO2、氮气 N2、水蒸气 H2O。(1)二氧化碳 CO2容积:100/866.12arCOCV (3-5)(2)二氧化硫 SO2容积:100/7.02arSOSV (3-6)100375.0866
12、.12ararROSCV (3-7)(3)理论氮气容积:100/8.079.0002arNNVV (3-8)(4)理论水蒸气容积:000161.0100/24.1100/1.112VWHVararOH(3-10)(5)理论烟气容积:000002222OHGYOHNROyVVVVVV (3-11)(6)理论干烟气容积:0022NROGYVVV 二实际烟气容积 实际烟气容积比理论烟气容积多过量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水蒸气。公式除了下面的公式以外还有公式,见 P23。1过量空气中氧气的容积:0)1(21.02VVO (3-14)2过量空气中氮气的容积:00)1(79.022VVVNN (3-15)3过
13、量空气中的水蒸气容积:00)1(0161.022VVVOHOH (3-16)4实际烟气容积:000)1(0161.0)1(VVVVYY (3-17)5还有按照重量计算的实际烟气容积的公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蒸气份额以及灰粒浓度的公式,在 P24。进行锅炉热力计算的时候需要。3-3 烟气分析(不完全燃烧情况的公式或者说实际的公式)1 奥氏分析仪用的是吸收的方法,见 P25。2 干烟气容积的公式,见(3-33)。3-4 不完全燃烧方程式(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计算)1不完全燃烧的时候烟气中的成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氧气、氮气和水蒸气(只考虑一氧化碳)。2 不完全燃烧方程式:ararar
14、ararSCNOH375.0038.0837.2 (3-40)3是燃料特性系数,见上式。4完全燃烧方程式:022121ORO 02max2121ORO (3-43)5由于烟气中或多或少含有氧气和一氧化碳,所以三原子气体的含量不可能达到它的最大值。3-5 锅炉运行状态下过量空气系数的确定 1过量空气系数的计算公式:2max222121ROROO (3-51)2由于后一个公式涉及到燃料成分,因而准确性比较差。3 现在应用的氧化锆氧量表(不错的)准确性不是很好。要精确(1)购买进口仪表,价格是国产仪表的 510 倍。(2)每半年要校正一次,价格几千元。3-6 空气和燃烧产物的焓的计算 1理论空气和烟
15、气的焓的定义:每公斤固体或液体燃料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和生成的烟气量在等压(通常为大气压力)下从 0加热到所需的热量。2理论空气和烟气的焓不是 1kg 物质的焓,而是 1kg 燃料燃烧所需要的那么多理论空气量和生成的那么多烟气量的焓。3 从定义来看,计算理论空气和烟气的焓的时候是等压过程。4计算空气和燃烧产物的焓的公式:kkcVI)(00 (3-52)5。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定压比热是增大的。因此要通过查表来查出气体的定压比热,然后代入计算公式。6。在燃料含灰量很少的情况下,可以忽略飞灰的热焓。锅炉原理备课笔记 3-2 3-7 锅炉机组的热平衡计算 1 锅炉机组的热平衡是输入锅炉机组的热量与锅
16、炉机组输出热量之间的平衡。2 锅炉机组的输入热量主要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锅炉机组输出的热量是锅炉有效利用热量和锅炉机组的各项热损失。3 热平衡式:654321QQQQQQQr (3-57)4 用百分比来表示的热平衡式:654321100qqqqqq (3-58)5 锅炉效率:)(1001006543211qqqqqQQqrgl (3-59)一输入热量rQ 1输入热量包括几部分:燃料的低位发热量、燃料的物理显热、外来热量加热空气的热量、蒸汽雾化燃料油的热量。2输入热量的计算公式:whwrrardrQQiQQ (3-60)3.为什么要用低位发热量,因为排烟温度一般不低于 110120,烟气中的水
17、蒸气不会凝结,所以用低位发热量。4燃料的物理显热的计算公式:rrrtci (3-61)5上式中比热另有计算公式。对于燃煤锅炉只有燃料水分很大的时候才计算。6 雾化燃料油热量的公式,只有锅炉低负荷运行,必须要煤油混烧的情况才计算。7 用外来蒸汽加热空气指的是在使用暖风器等前置式空气预热器的锅炉机组。二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4Q 1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4Q指的是未燃尽的颗粒被烟气带出炉膛和排入冷灰斗而不能被燃烧利用。2灰平衡:进入炉膛燃料中的总灰量应当等于飞灰和灰渣中的灰量之和。3灰平衡式:)100100()100100(100hzhzfhfharCGCGAB (3-68)4解释公式中各个参数的意义
18、。5一般飞灰系数在 90%左右;其余是灰渣系数。6飞灰含碳量和灰渣含碳量指的是简单的重量比。同样还有漏煤系数和烟道灰系数。但是主要的是飞灰系数和灰渣系数两个。7 飞灰含碳、灰渣含碳和烟道灰含碳应当是纯碳;漏煤应当是原煤。8 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4Q的计算公式:100)100100100100(3274yhyhyhlmlmlmhzhzhzfhfhfhrarCCCCCCCCQAq 这个公式是比较复杂的,其中主要是括号中的前两项,煤粉锅炉没有漏煤,烟道灰分很少。9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是锅炉的主要损失之一,除了排烟热损失以外,就是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数量大了。对于煤粉炉通常为 0.55%;对于链条炉为
19、 715%;对于燃用气体与液体燃料的锅炉为 0。10影响因素:主要是燃煤性质,挥发分的多少、灰分多少、煤粉粒度。还有运行因素,例如热风温度、过量空气系数。至于设备因素主要是燃烧器、配风工况、炉膛结构等等。三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3Q 1 造成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的成分依次是:一氧化碳、氢气、甲烷。一般在燃用固体燃料的时候只有一氧化碳。2 可以在烟气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的数值。3 计算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公式:)1001)(2.3581084.126(4423qCHHCOVQGY (3-77)4 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的数值一般不超过 0.5%;层燃炉可以达到 13%。5 影响因素
20、和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相同。四排烟热损失2Q 1 排烟热损失的计算公式:rlkPYPYQqctVIq/)1001()(402 (3-79)2 排烟热损失是锅炉热损失中最大的一个,一般为 512%。排烟温度变化 15,排烟热损失变化 1%。3 排烟热损失的影响因素:排烟温度和排烟体积。4 最佳过量空气系数的定义:使 q2+q3+q4之和最小的过量空气虚数。五散热热损失 Q5 1 定义:通过锅炉表面向周围散失热量叫散热损失。2 散热曲线 以前我们用苏联曲线;现在用西安热工院曲线,其拟和方程如下:379632.05861841.5EEDq这个是锅炉额定容量时的拟和方程。这个公式的准确性很好,没有什么
21、误差。3运行工况下的散热热损失公式:DDqqEE55 (3-81)4保热系数的定义:表示锅炉各个部分中烟气放出的热量有多少被受热面吸收。5保热系数的实质和计算公式:551qqgl (3-83)六其他热损失6Q 1 其他热损失6Q是指灰渣带走(从炉膛排渣口排出时)的物理热损失和冷却热损失。2 其他热损失的计算公式见 P40 的(3-84)。冷却热损失公式(3-85)。七锅炉机组热效率和燃料消耗量 1锅炉机组的有效利用热:BiiDiiDiiDQgspwzrzrzrgsgrgr)()()(1 (3-87)2锅炉机组热效率公式见(3-88)。3 锅炉机组的燃料消耗量见(3-89)。4 计算燃料消耗量:
22、)1001(4qBBj考虑了 q4的修正。(3-90)3-8 锅炉机组热平衡试验 1 正平衡方法 定义见 P42;直接求锅炉机组的有效利用热。2 反平衡方法 定义见 P42;求各项热损失,再求锅炉机组效率。3 平衡方法的好处(1)准确,因为工质流量的测量不太准确;(2)可以求出各项热损失,有利于改进锅炉。(3)正平衡要求锅炉机组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参数不变太难了。锅炉原理备课笔记 4 第四章煤粉制备 4-1 煤粉的性质 一煤粉细度 1煤粉的细度公式:%100baaRx (4-1)2煤粉细度用两个筛子测量,90R和200R,通常无烟煤和烟煤用90R的 90 号筛子;褐煤用200R的 200 号筛子。
23、要求的煤粉细度对于无烟煤和烟煤为dafnVR5.0490。3煤粉细度高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小,但是制粉系统要多消耗电能。4煤粉经济细度指磨煤电耗和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之和最小的煤粉细度。二煤粉的颗粒组成特性 1 Rosin-Rammler 方程:nbxxeR100。2 两个系数:b 是细度系数,取决于对细度要求;n 是均匀性指数,取决于制粉设备,钢球磨煤机的均匀性指数;中速磨煤机的均匀性指数最大。3 均匀性指数对燃烧的影响,均匀性指数越大,煤粉颗粒越均匀,就是颗粒特别大的煤粉颗粒越少,因此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越少,提高了燃烧的经济性。4 判断均匀性指数的大小,要看在两次筛分之间煤粉被研磨的次数
24、,研磨的次数越少,均匀性指数越大。因而中速磨煤机磨出的煤粉均匀性最大。三煤粉的水分 1煤粉的水分达到多少才算是合格的煤粉?对于烟煤和褐煤(风扇磨磨制)的煤粉达到:adMFadWWW5.0。对于无烟煤和贫煤的煤粉要达到admfWW。2水分影响什么?水分影响制粉系统的工作(降低水分、在煤粉仓里的贮存),影响着火,因而也影响燃尽。四煤粉的爆炸性 1影响煤粉的爆炸性的因素:煤粉的挥发分、煤粉细度、气粉混合物的温度、在气粉混合物中煤粉的浓度、氧气的浓度。2可以控制的因素:只有一个气粉混合物的温度。其他都是不能选择和改变的。3制粉系统爆炸的危害:当制粉系统满足爆炸的条件,又有明火点燃的时候,会产生强烈的爆
25、炸,有的把防爆门打破、细粉分离器炸掉。4-2 煤的可磨性系数 1可磨性系数的定义:将质量相等的标准燃料和试验燃料由相同的初始粒度磨成细度相同的煤粉的时候,消耗的能量的比值。2标准燃料是一种很难磨制的燃料。3可磨性系数的测定方法(1)苏联的全苏热工所()方法用的是瓷制的球磨机。公式为(4-16)。(2)欧美国家的方法(哈德格罗夫方法)用的是微型中速磨煤机。4两个方法的换算关系的公式是(4-18)式。5用测量方法磨制的煤粉因为没有筛分,所以其中有很多过细的煤粉。4-3 磨煤机 可以分三种磨煤机:低速磨、中速磨和高速磨。一筒式钢球磨煤机 1 筒式钢球磨煤机的结构。2 影响筒式钢球磨煤机工作的主要因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华北电力 大学 锅炉 原理 复试 资料 完整 5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