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汇总版(上).pdf
《(完整版)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汇总版(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汇总版(上).pdf(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汇总 1、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准则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对污水处理的工艺选择提出了四条准则: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性、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优选确定。工艺选择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处理单位水量投资、削减单位污染物投资、处理单位水量电耗和成本、削减单位污染物电耗和成本、占地面积、运行性能可靠性、管理维护难易程度、总体环境效益等。应切合实际地确定污水进水水质,优化工艺设计参数。必须对污水的现状水质特性、污染物构成进行详细调查或测定,作出合理的分析预测。在水质构成复杂或特殊时,应进行污水处理工艺的动态试验。积
2、极审慎地采用高效经济的新工艺。对在国内首次应用的新工艺,必须经过中试和生产性试验,提供可靠设计参数后再进行应用。2、处理工艺选择(1)按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推荐,日处理能力在 20 万立方米以上(不包括 20 万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设施,一般采用常规活性污泥法。也可采用其他成熟技术;日处理能力在 1020 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设施,可选用常规活性污泥法、氧化沟法、SBR 法和 AB 法等成熟工艺;日处理能力在 10 万立方米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可选用氧化沟法、SBR 法、水解好氧法、AB 法和生物滤池法等技术,也可选用常规活性污泥法。(2)按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在对氮、
3、磷污染物有控制要求的地区,应采用具备较强的除磷脱氮功能的二级强化处理工艺。日处理能力在 10 万立方米以上的污水处理设施,一般选用 A/O 法、A/A/O 法等技术。也可审慎选用其他的同效技术;日处理能力在 10 万立方米以下的污水处理设施,除采用 A/O 法、A/A/O法外,也可选用具有除磷脱氮效果的氧化沟法、SBR 法、水解好氧法和生物滤池法等。(3)按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许可,在严格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和水体自净能力要求的条件下,可审慎采用城市污水排入大江或深海的处置方法。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不能满足水环境要求时,在有条件的地区,2 可利用荒地、闲地等可利用的
4、条件,采用土地处理系统和稳定塘等自然净化技术进一步处理。3、处理工艺介绍 3.1 常规活性污泥法 常规活性污泥法是目前应用较普遍的处理技术,又称普遍活性污泥法或传统活性污泥法,适合于食品、酿造、石油化工、城市生活污水等含有机物高的污水处理。工艺上采用沉淀、过滤、曝气和二次沉淀,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是主要装置。运行条件是:供给充足的氧,适当的温度 1050,养料,pH 值 69,BOD5、氮、磷成一定比例,污水中毒物在细菌能承受的范围内。活性污泥法是以悬浮生长的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进行降解的废水生物处理工艺。该法是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
5、,形成活性污泥,通过对污染物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典型的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除系统组成。曝气池为反应主体;沉淀池的作用是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回流系统用来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并通过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剩余污泥排放系统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供氧系统主要由供氧曝气风机和专用曝气器构成向曝气池内提供足够的溶解氧。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为:污水和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进入曝气池形成混合液。从空气压缩机站送来的压缩空气,
6、通过铺设在曝气池底部的空气扩散装置,以细小气泡的形式进入污水中,目的是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还使混合液处于剧烈搅动的状态,形悬浮状态。溶解氧、活性污泥与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触,使活性污泥反应得以正常进行。第一阶段,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活性污泥颗粒吸附在菌胶团的表面上,这是由 3 于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多糖类黏性物质。同时一些大分子有机物在细菌胞外酶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第二阶段,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吸收这些有机物,并氧化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一部分供给自身的增殖繁衍。活性污泥反应进行的结果,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降解而去除,活性污泥本身得以繁衍增长,污水则得以净化处理。经过活性污泥净
7、化作用后的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混合液中悬浮的活性污泥和其他固体物质在这里沉淀下来与水分离,澄清后的污水作为处理水排出系统。经过沉淀浓缩的污泥从沉淀池底部排出,其中大部分作为接种污泥回流至曝气池,以保证曝气池内的悬浮固体浓度和微生物浓度;增殖的微生物从系统中排出,称为“剩余污泥”。事实上,污染物很大程度上从污水中转移到了这些剩余污泥中。活性污泥工艺的优点是对不同性质的污水适应性强,建设费用较低。活性污泥工艺的缺点是运行稳定性差,容易发生污泥膨胀和污泥流失,分离效果不够理想。活性污泥法有很多种型式,使用最广泛的主要有三类:传统活性污泥法和它的改进型 A/O、A2/O 工艺;氧化沟;SBR 工艺。
8、传统活性污泥法是应用最早的工艺,它去除有机物的效率很高,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采用厌氧消化方式进行稳定处理,对消除污水和污泥的污染很有效,而且能耗和运行费用都比较低,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传统活性污泥法与氧化沟和 SBR 工艺相比最大优势是能耗较低、运营费用较低,规模越大这种优势越明显。对于大型污水厂来说,年运营费很可观,比如规模为40104m3/d的污水厂,1m3污水节省处理费 1 分钱,一年就节省 146万元。传统的活性污泥法与AB法相比,处理效率、运行稳定性低于 AB法,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高于 AB法。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主要缺点是处理单元多,操作管理复杂,特别是污泥厌氧消化要求高水平的管理,消
9、化过程产生的沼气是可燃易爆气体,更要求安全操作,这些都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但由于大型污水厂背靠大城市,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较高,能满足这种要求,因而常规活性污泥法的缺点不会成为限制使用的因素。3.2 氧化沟法 3.2.1 一般原理 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是由荷兰卫生工程研究所(TNO)在 20 世纪 50 年代研制成功 4 的。第一家氧化沟污水处理厂于1954 年在荷兰 Voorshoper 市建成投入使用。从本质上看,氧化沟工艺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一种变形,所以工作原理本质上与活性污泥法相同,但运行方式不同。氧化沟工艺对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变形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1)池改为沟。传统工艺的曝气池有推
10、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两种,推流式一般为矩形,完全混合式一般为圆形池。氧化沟则改成了封闭的环状沟,因此氧化沟也称为连续循环曝气池。污水和混合液(包括回流污泥)在沟内进行连续循环几十圈才能流出沟外。这种沟型结构,具备了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的双重特点。首先,污水一经进入池中,立即与池内混合液完全混合,经几十圈的循环,各点的污染物浓度基本一致。若某时刻进入高浓度或有毒工业废水进入沟内后,其浓度会很快被稀释,使其影响降低至最小。这是氧化沟工艺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的主要因素。其次,从循环一圈来看,氧化沟又有推流的特征,因为污水在沟中要循环几十圈,不产生像完全混合式那样,易发生短路。由此可见,氧化沟工艺综合了推流式和
11、完全混合式的优点。(2)低负荷高污泥龄。由于氧化沟运行方式,污水在沟内循环几十圈,决定了水力停留时间和曝气时间充分延长,从而使有机物负荷低污泥龄长的特点,在这样条件下运行使出水水质好,污泥在氧化沟中得以充分地稳定,不需再进行厌氧消化处理。(3)曝气设备简化。氧化沟的曝气形式主要以表曝为主,常见的曝气设备有水平轴曝气转刷或转碟、垂直轴曝气机、射流曝气器等,与传统工艺的鼓风曝气形式相比,氧化沟的曝气系统大为简化,运行管理方便。3.1.2 氧化沟工艺主要设计参数 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水力停留时间:1040 小时 污泥龄:一般
12、大于 20 天 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活性污泥浓度:20006000mg/l 沟内平均流速:0.30.5m/s 3.1.3 氧化沟的技术特点 5 氧化沟利用连续环式反应池(Cintinuous Loop Reator,简称 CLR)作生物反应池,混合液在该反应池中一条闭合曝气渠道进行连续循环,氧化沟通常在延时曝气条件下使用。氧化沟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反应池中的物质传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液体在闭合式渠道中循环。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合设备组成,沟体的平面形状一般
13、呈环形,也可以是长方形、L 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沟端面形状多为矩形和梯形。氧化沟法由于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较低的有机负荷和较长的污泥龄。因此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可以省略调节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还可以省略二沉池。氧化沟能保证较好的处理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巧妙结合了 CLR 形式和曝气装置特定的定位布置,是式氧化沟具有独特水力学特征和工作特性:(1)氧化沟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力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通常在氧化沟曝气区上游安排入流,在入流点的再上游点安排出流。入流通过曝气区在循环中很好的被混合和分散,混合液再次围绕 CLR 继续循环。这样,氧化沟在短期内(如一个循环)呈推流状态
14、,而在长期内(如多次循环)又呈混合状态。这两者的结合,即使入流至少经历一个循环而基本杜绝短流,又可以提供很大的稀释倍数而提高了缓冲能力。同时为了防止污泥沉积,必须保证沟内足够的流速(一般平均流速大于 0.3m/s),而污水在沟内的停留时间又较长,这就要求沟内由较大的循环流量(一般是污水进水流量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进入沟内污水立即被大量的循环液所混合稀释,因此氧化沟系统具有很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对不易降解的有机物也有较好的处理能力。(2)氧化沟具有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特别适用于硝化反硝化生物处理工艺。氧化沟从整体上说又是完全混合的,而液体流动却保持着推流前进,其曝气装置是定位的,因此,混合液在
15、曝气区内溶解氧浓度是上游高,然后沿沟长逐步下降,出现明显的浓度梯度,到下游区溶解氧浓度就很低,基本上处于缺氧状态。氧化沟设计可按要求安排好氧区和缺氧区实现硝化反硝化工艺,不仅可以利用硝酸盐中的氧满足一定的需氧量,而且可以通过反硝化补充硝化过程中消耗的碱度。这些有利于节省能耗和减少甚至免去硝化过程中需要投加的化学药品数量。(3)氧化沟沟内功率密度的不均匀配备,有利于氧的传质,液体混合和污泥絮凝。传统曝气的功率密度一般仅为 2030 瓦/米3,平均速度梯度 G 大于 100 秒1。这不仅有利于氧的传递和液体混合,而且有利于充分切割絮凝的污泥颗粒。当混合液经平稳的 6 输送区到达好氧区后期,平均速度
16、梯度 G 小于 30 秒1,污泥仍有再絮凝的机会,因而也能改善污泥的絮凝性能。(4)氧化沟的整体功率密度较低,可节约能源。氧化沟的混合液一旦被加速到沟中的平均流速,对于维持循环仅需克服沿程和弯道的水头损失,因而氧化沟可比其他系统以低得多的整体功率密度来维持混合液流动和活性污泥悬浮状态。据国外的一些报道,氧化沟比常规的活性污泥法能耗降低2030。另外,据国内外统计资料显示,与其他污水生物处理方法相比,氧化沟具有处理流程简单,超作管理方便;出水水质好,工艺可靠性强;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3.1.4 氧化沟脱氮除磷工艺 传统氧化沟的脱氮,主要是利用沟内溶解氧分布的不均匀性,通过合理的设计,使
17、沟中产生交替循环的好氧区和缺氧区,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其最大的优点是在不外加碳源的情况下在同一沟中实现有机物和总氮的去除,因此是非常经济的。但在同一沟中好氧区与缺氧区各自的体积和溶解氧浓度很难准确地加以控制,因此对除氮的效果是有限的,而对除磷几乎不起作用。另外,在传统的单沟式氧化沟中,微生物在好氧缺氧好氧短暂的经常性的环境变化中使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群并非总是处于最佳的生长代谢环境中,由此也影响单位体积构筑物的处理能力。3.1.4.1 脱氮除磷工艺氧化沟类型 严格地说,氧化沟不属于专门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但是随着氧化沟技术的发展,它早已超出原先的实践范围,出现了一系列除磷脱氮技术与氧化沟技术相结合
18、的污水处理工艺。按照运行方式,脱氮除磷工艺氧化沟可以分为连续工作式、交替工作式和半交替工作式。连续工作式氧化沟,如帕斯韦尔氧化沟、卡鲁塞尔氧化沟及其改进型、奥贝尔(Orbal)氧化沟及其改进型。奥贝尔氧化沟在我国应用比较多,这些氧化沟通过设置适当的缺氧段、厌氧段、好氧段都能取得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连续工作式氧化沟又可分为合建式和分建式。交替工作式氧化沟一般采用合建式,多采用转刷曝气,不设二沉池和污泥回流设施。交替工作式氧化沟又可分为单沟式、双沟式和三沟式,交替式氧化沟兼有连续式氧化沟和 SBR 工艺的一些特点,可以根据水量水质的变化调节转刷的开停,既可以节约能源,7 交替工作的氧化沟系统(T
19、型)1沉砂池;2曝气转刷;3出水溢流堰;4排泥管;又可以实现最佳的除磷脱氮效果。(1)PI 型氧化沟 PI(Phase Isolation)型氧化沟,即交替式和半交替式氧化沟,是七十年代在丹麦发展起来的,其中包括 DE 型、T 型和 VR 型氧化沟,随着各国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氮,磷含量要求越来越严,因而开发出现了功能加强的 PI 型氧化沟,主要由 Kruger 公司与Demmark 技术学院合作开发的,称为 Bio-Denitro 和 Bio-Denipho 工艺,这两种工艺都是根据 A/O 和 A2/O 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创造缺氧/好氧,厌氧/缺氧/好氧的工艺环境,达到生物脱氮除磷的目的。DE
20、 型、T 型氧化沟脱氮工艺 DE 型氧化沟由容积相同的 A、B 两段组成。串联运行,交替地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一般以 8h 作为一个运行周期,该糸统可得到十分优秀的水质和稳定的污泥。同样不设污泥回流装置。总的曝气转刷率仅为37.5%。T 型氧化沟由同容积的A、B、C 三段组成。A、C 交替作为曝气池和沉淀池,中间的B 一直作为曝气池。原污水交替地进入两侧的沟池,处理出水则相应地从作为沉淀池的池中流出,这样提高了曝气转刷的利用率(达 59%左右),另外也有利于生物脱氮。三沟式氧化沟流程简洁,具有生物脱氮功能,但脱氮除磷效果不稳定,由于无专门的厌氧区,因此,生物除磷效果差,而且由于交替运行,总的容
21、积利用率低,约为 55%,设备总数量多,利用率低。VR 型氧化沟脱氮工艺 交替工作的氧化沟(DE 型)1沉砂池;2曝气转刷;3出水堰;4排泥管;8 交替工作的氧化沟(VR 型)1沉砂池;2曝气转刷;3出水堰;4排泥管;VR 氧化沟沟型宛如通常的环形跑道,中央有一小岛的直壁结构,氧化沟分为两个容积相当的部分,其水平形式如反向的英文字母 C,污水处理通过二道拍门和二道出流堰交替起闭进行连续和恒水位运行。PI 型氧化沟同时脱氮除磷工艺 交替式氧化沟在脱氮效果上良好,为了达到除磷效果,通常在氧化沟前设置相应的厌氧区或构筑物或改变其运行方式。据国内外实际运行经验显示,这种同时脱氮除磷工艺只要运行时控制的
22、好,可以取得很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西安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采用具有脱氮除磷的 D型氧化沟系统(前加厌氧池),一期工程处理能力为15 万立方米/天,对各阶段处理效果实测结果表明,D型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效果显著。COD、TN、TP 的总去除效率分别达到87.591.6,63.666.9,85.093.4,出水 TN 为 9.010.1mg/l,TP 为 0.420.45mg/l,出水水质优于国家二级出水排放标准。上述三种 PI 型氧化沟脱氮除磷工艺都有转刷的调速,活门、出水堰的启闭切换频繁的特点,对自动化要求高,转刷利用率低,故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受到很大的限制。(2)奥贝尔氧化沟 奥贝尔氧化沟通常由三
23、个同心的沟道组成,平面上为圆形或椭圆形。沟道之间采用隔墙分开,隔墙下部设有必要面积的通水窗口。沟道断面形状多为矩形或梯形。隔墙一般使用100-150毫米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各沟道宽度由工艺设计确定,一般不大于9 米。有效水深以 4-4.5 米,动力效率与转刷接近,现已在山东潍坊、北京黄村和合肥王小郢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用。污水由外沟道进入,与回流污泥混合后,由外沟道进入中间沟道再进入内 奥贝尔氧化沟 9 沟道,在各沟道循环达数百到数十次。最后经中心岛的可调堰门流出,至二次沉淀池。在各沟道横跨安装有不同数量水平转碟曝气机,进行供氧兼有较强的推流搅伴作用。三个廊道的溶解氧分别控制为0-0.3mg
24、/L、0.5-1.5mg/L、2-3mg/L。通常控制曝气强度是,外圈的供氧速率与好氧速率相近,保证混合液的硝化反应,氮素在外圈的反应过程是一个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它的脱氮效果很好,但除磷效率不够高,要求除磷时还需前加厌氧池。(3)改良型奥贝尔氧化沟 典型的奥贝尔氧化沟由三个相对独立的同心椭圆形沟道组成,污水由外沟道进入沟内,然后依次进入中间沟道和内沟道,最后经中心岛流出,至二次沉淀池。三个环形沟道相对独立,溶解氧分别控制在 0、1、2 mg/l,其中外沟道容积达 50%60%,处于低溶解氧状态,污水在外沟道循环约 150250 圈(由水力停留时间决定)才进入中沟道,主要的有机物氧化及 80%
25、的脱氮均在外沟道完成。内沟道体积约为 10%20%,维持较高的溶解氧(2mg/l),为出水把关。在各沟道横跨安装有不同数量转碟曝气机,进行供氧兼有较强的推流搅拌作用。由于氧化沟为圆形或椭圆形沟型,加上池中心设有中心岛,造成氧化沟占地较大,平面布置相对困难;另外设置的辐流式沉淀池亦为圆形,使得厂区无效占地比例偏高。改良型奥贝尔氧化沟采取氧化沟与二沉池合建方案,即二沉池外层设三圈氧化沟,呈同心布置,二沉池取代了 ORBAL 氧化沟中心岛,具体形式见下图。改良型 ORBAI 氧化沟与分体建设氧化沟相比,具有如下优势:a减少了无效占地。10 b氧化沟与二沉池采用共用池壁,可减少土建工程量。c流程顺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城市 污水处理 工艺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