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课程标准.pdf
《汽修专业课程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修专业课程标准.pdf(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43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描述 一课程定位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汽车认识、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的基础之上,也是进一步学习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发动机各总成、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发动机总成的调整内容.通过课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活动过程,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加强利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的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培养学生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劳动观念和职业意识,以与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为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短
2、过渡甚至零过渡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通过校企双方的量化考核,为企业提供合格的、熟练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维修高素质技能人才.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维护和修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规维护和修理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以与为适应汽车后市场发展提供所必须的继续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三课程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实现学与用的结合.一方面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工学结合的学习,培养
3、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顺利适应职业岗位打下基础.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发动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名称,位置和作用;2.掌握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的各部件的工作原理;3.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2/43 4.掌握发动机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技能目标:1.能规 X 完成发动机的拆卸、分解和装配的能力;2.具有查阅资料的能力;3.能正确使用和维护汽车发动机专用工具、量具、专用仪器设备;4.能按维修工艺对发动机进行维修、装配、调整和性能试验.社会目标:1.培养具有谦虚、好学、追求上进的态度;2.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初步具备自主学习新技术的能力;3.
4、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客户意识;4.培养优良的企业 7S 管理品质,提升职业素养.三、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162 课时 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授课时间,每个模块可适当增减 24 课时.学习任务 教学方法 课时 发动机总论 理实一体 8 曲柄连杆机构 理实一体 32 配气机构 理实一体 34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理实一体 36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理实一体 16 润滑系 理实一体 18 冷却系 理实一体 18 具体要求见下表:.3/43 领域 内容 要求 建议课时 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 1.了解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理解基本术语和主要技术参数;2.掌握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理解四冲程汽
5、油机与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的异同;4.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分类方式对汽车进行分类;5.描述发动机各系统的基本组成、位置和作用.一、教学设施条件 1、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室一间,配备大众AJR 发动机拆装台架8 台、常 用 工 具 车带工具4 套、教学投影仪 1 台等.配备可同时满足50 位学生教学的合作学习桌椅,分小组开展教学活动.2、教学资料.发动机 构 造 与 维 修 、发 动 机 实 训 指 导书,配备教学相关的PPT 课件、视频等资源库.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以职业岗位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和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8 曲柄连杆机构
6、1.了解机体组各组成部分的构造与功用;2.了解活塞连杆组个组成部分的功用,掌握活塞变形的特征与预防措施,掌握气环的密封原理;3.了解曲轴飞轮组各组成部分的功用,理解曲轴飞轮组各部分的构造,掌握曲轴的构造与检测;4.正确使用基本的维修工具;5.根据维修规 X 对部件进行正确的拆装与检测.32 配气机构 1.理解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理解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掌握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2.了解气门传动组各组成部分的构造,掌34.4/43 握各部分的技术要求;3.掌握凸轮轴、挺柱、摇臂、推杆等构件的构造;4.理解配气相位和对配气相位的要求,了解可变配气相位的组成和工作原理;5.叙述凸轮轴与曲轴的关系;6
7、.叙述不同传动方式的优点与缺点;7.叙述正时带 X 紧轮的作用;8.正确使用基本的维修工具;9.根据维修规 X 对各部件进行正确的拆装与检测;习的主体作用.1、教学区分小组教学,每小组 812 名同学.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形式开展教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主分析教材,完成工作,通过查阅资料学会相应仪器的使用,制定工作计划,而后进行操作,操作完成后对工作进行评价.整个过程由学生合作共同完成.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对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监督和纪律维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4、实操采取合作或独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1.了解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与组成;2.掌握
8、空气计量装置、节气门体和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构造与原理 3.掌握电动汽油泵、汽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的工作原理;4.了解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5.正确使用基本的维修工具;6.根据维修规 X 对各部件与传感器进行正确的拆装与检测.36.5/43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全部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任务教学法、演示法、启发引导法、行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1.了解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室的类型;2.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3.理解喷油泵、喷油器、输油泵、滤清器的检修方法;掌握喷油泵、喷油器的维
9、护和调试方法.立完成的形式开展,每一 小 组 设 立 操 作 人员、评分人员、记录人员等,使教学活动能正常进行.三、评价方法 1、采用过程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开展,每一个模块完成之后都进行一次评价,期中、期末进行阶段式评价.2、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小组评价、老师评价三种形式.3、采取个人独立或合作完成的形式进行操作,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评价.4、期中、期末评价采取理论试卷的形式开展,各 占 总 成 绩 的20%,过程成绩占总成绩的60%.16 润滑系 1.理解润滑系的作用和循环路线 2.叙述润滑系统的作用;3.叙述润滑系统基本部件名称、作用与结构;4.正确使用基本的维修工具;5.根据维修规 X 对油
10、底壳、机油泵等进行正确的拆装.18 冷却系 1.叙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基本名称和作用;2.叙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位置和结构;3.叙述大循环与小循环的工作过程;4.正确使用基本的维修工具;5.根据维修规 X 对散热器、水泵和节温器进行正确的拆装与检修.18.6/43 为导向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仿真软件开展教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社会能力的提升.五、教学条件与设施 1、设施 汽车实训车间、汽车仿真软件虚拟实训室 2、设备 1大众桑塔纳 AJR 发动机拆装台架 8 台 2用于拆装使用的世达工具车 4 辆 3机油、轴瓦等其他易耗品 3、师资 本课程按工作任
11、务开展,共有 7 个工作领域,由专业教师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六、考核标准 建立过程考评项目考评与总体考评课程考评相结合的考评方式,课程总成绩总体考评成绩40%+项目考评成绩60%,其中项目考评成绩为本课程各项目考评成绩为本课程各项目考评成绩的平均值.7/43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描述 一课程定位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的核心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电器系统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与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为学习汽车故障诊
12、断与维修做准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分析电气各总成、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电器部件各总成的调整内容.通过课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活动过程,突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加强利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的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可持续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培养学生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劳动观念和职业意识,以与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为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短过渡甚至零过渡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通过校企双方的量化考核,为企业提供合格的、熟练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维修高素质技能人才.二课程性质 1.本课程属于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13、,整个课程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教学理念进行设计.2.本门课程是前期汽车认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学习的后续课程,是学生就业的必备技能之一.三课程作用 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具有汽车电气设备的基本知识和汽车电气设备维修的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实现学与用的结合.一方面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能力也得到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工学结合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顺利适应职业岗位打下基础.二、课程目标.8/43 本课程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初步认识电器检测与维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
14、具备一定的电气电路识读、调试、设备维修等知识与相关的职业能力,并能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积极的行动意识和职业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作前期准备,为学生顶岗就业夯实基础.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知识目标:1.掌握常见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汽车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与故障分析的知识.3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技能目标:1能正确使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中常用的工具、设备、仪器和仪表.2掌握汽车常用电气设备的拆装和检修方法.3掌握常见汽车电路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4能读懂汽车电路图,能用电路图分析汽车电路的基本工作情况.5.能
15、正确使用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示波器与汽车电气实训台架等.社会目标:1.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2.有积极进去、不断向上的敬业精神和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职业品质;3.培养优良的企业 7S 管理品质,提升职业素养.三、课程内容与课时安排162 课时 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授课时间,每个领域可适当增加 24 课时.学习领域 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电源系统 理实一体 45 起动系统 理实一体 30 点火系统 理实一体 30 照明、信号、仪表、警报系 理实一体 26 辅助电气设备 理实一体 16 全车线路 理实一体 15.9/43 具体内容如下表:领域 内容 要求 建议课时 电源系统 1、掌握各类常
16、用蓄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型号,蓄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技术状况的检查与维护蓄电池的常用充电方法,常见故障的诊断 2、理解蓄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工作特性、容量与影响因素;3、了解蓄电池的其他充电种类和方法,国外常见车型蓄电池的型号;4、掌握常见硅整流发电机的基本结构、电压调节器的基本类型和电源系统的基本电路,发电机和调节器的正确使用和维修,电源系统的连线、故障诊断与排除;5、理解硅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特性,电压调节器的基本工作原理;6、了解硅整流发电机与调节器的检测、调试方法.一、教学设施条件 1、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室一间,配备大众电气实训台架 6 台、电气示教板 5 块、多媒体教学设备 1
17、 套与解码器、车用万用表、常用仪器、工量具等.配备可同时满足 50 位学生教学的合作学习桌椅.2、教学资料.校本教材汽车电气检修基础每人一套,配备教学相关的 PPT 课件、视频等教学光盘.如果有条件可配备一个图书橱,放置与维修相关的技术资料.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注重过程考核,加强教学监控 45 起动系统 1、掌握起动机的组成,电磁操纵强制啮合式起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常见起动电路和具有保护功能的起动电路、起动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与排除;30.10/43 2、理解直流串激式电动机的基本工作特性和减速起动机的基本工作情况;3、了解起动机的分类、
18、型号和起动机性能测试的内容和方法;4、启动系统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采用小组教学,一般每组人数不超过 12 名同学.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形式开展教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主分析教材,通过阅读手册,查阅资料学会相应仪器的使用,制定工作计划,而后进行操作,操作完成后对工作进行评价.整个过程由学生合作共同完成.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对学生给予必要的指导,监督和纪律维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4、实操采取合作或独立完成的形式开展,每一小组设立操作人员、评分人员、记录人员等,使教学活动能正常进行.三、评价方法 1、采用过程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开展,每一个任务完成之
19、后都进行一点火系统 1、掌握传统点火系的基本组成,传统点火系的电路和各组成元件的结构、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电感储能电子点火系的组成、电路,信号发生器的类型和结构,各组成元件之间的线路连接;3、掌握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的功能与组成,各种点火系的正确使用和维护,点火系的故障诊断与排除;4、掌握示波器和正时灯的正确使用方法;5、理解传统点火系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传统点火系各组成元件的有关工作特性,影响点火性能的因素;6、理解电感储能电子点火系的基本工作原理,信号发生器产生信号的基本原理,点火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7、理解计算机控制点火系的基本工作原理;8、了解点火系主要组成元件的型30.11/43 五、
20、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任务教学法、演示法、启发引导法、行为导向教学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和仿真软件开展教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社会能力的提升.六、教学条件与设施 1、设施 电器实训室、汽车仿真软件微机室、多媒体教室.2、设备 1电器实训台 6 台;号和性能检测方法.次评价,期中、期末进行阶段式评价.评价分为学生自评、小组评价、老师评价三种形式.3、采取个人独立或合作完成的形式进行操作,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评价.4、期中、期末评价采取理论试卷的形式开展,各占总成绩的 15%,过程成绩占总成绩的70%.照
21、明、信号、仪表、警报系统 1、掌握照明、信号、仪表、警报装置的组成、基本电路、工作原理,正确使用、维护和故障诊断新方法;2、掌握前照灯、电喇叭的结构、检测与调整;3、了解其他信号、仪表、警报装置的结构和调整.26 辅助电气设备 1、掌握风窗刮水器的结构、线路,暖风、除霜设备的结构、线路等;2、了解空调系统的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基本控制电路与其检测方法.16 全车电路 1、掌握汽车电路图的符号、电线、插接器等的表示方法;2、熟记国家标准规定的汽车电路图的画法;3、识读系统电路;15.12/43 2电器实训示教板 5 块;3电气零部件;4解码器、车用万用表、常用仪器、工量具等 5其他易耗品 3、师
22、资 本课程按工作领域开展,共有 6 个工作领域,每个工作领域相对独立,可由 12 名专业教师按任务开展教学.七、考核标准 本课程采用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理论考核采用笔试的形式,考核内容侧重于汽车电气各检修作业的操作规 X、工量具的使用、维修资料的使用、作业安全、7S 管理等.理论考核占本门课程考核比例的 30%.实操考核采用项目考核累计方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规定项目的规 X 操作,考核内容侧重于安全、环保、7S 理念与规 X 操作的考核.实操考核占本门课程考核的比例为 70%.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实操考核评分标准#_ 学号_ 项目 评分标准 扣分说
23、明 得分 准备工作 10分 1.没有整理工具扣 2 分 2.没有按要求穿着扣 5 分 3.没有按要求请求工作扣 3 分 故障检修 70分 1.没有观察现象扣 5 分 2.检修过程中未使用手册扣 10 分 3.保险丝或继电器检查不正确扣 5-10 分 4.试灯或万用表使用不正确扣 10 分 5.插头插、拨不正确扣 10 分 .13/43 6.检测步骤不合理扣 5-10 分 7.故障点未找到或报告不正确扣 20分 故障修理15分 1.检测完成未说出故障点扣 5 分 2.维修方法不正确扣 10 分 整理整顿 5分 1.操作完成没有报告扣 2 分 2.操作完成没有整理工位扣 3 分 安全规 X 涉与人
24、身与设备安全操作整个项目不得分 时间 规定时间 15 分钟,没有完成者停止操作 总分 各学习领域的实操考核点 领域 1 电源系统 知识考核点 蓄电池的基本结构和型号、正确使用方法;蓄电池的其他充电种类和方法;发电机的基本结构;电源系统的连线、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考核点 部件的认识;检修的操作;电源系统电路图 素质考核点 1、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良好职业道德、职业规 X,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3、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表达能力.考核方式 理论试卷与实践操作相结合.14/43 权重 31%领域 2 起动系统 知识考核点 起动机的结构、位置;起动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考
25、核点 起动机开关操作;起动系统的电路图 素质考核点 1、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2、工作责任心、工作作风;3、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4、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考核方式 实践操作 权重 16.7%领域 3 点火系统 知识考核点 点火系统各部件的名称、位置;点火系统各部件的类型和特点 能力考核点 点火系统开关操作;点火系统各部件的检查与更换 素质考核点 1、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2、工作责任心、工作作风;3、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4、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考核方式 实践操作 权重 20.8%领域 4 照明、信号、仪表、警报系统 知识考核点 照明、信号、仪表、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业课程 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