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pdf
《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pdf(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青岛中升杰豪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体系 实施方案 根据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关于进一步做好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验收评定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为了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给公司董事会(或安全领导小组)研究决定,从即日起公司推进“两个体系”建设,特制订本方案。?一、任务目标?2017 年12 月20 日前,完成全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通过风险点确定和危险源辨识,全面分析公司设施设备及生产活动存在的风险;通过安全风险评估、分级管控使安全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杜绝和减少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发
2、生。11 月份开始初步建立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运行机制,并且在运行中不断更新、沟通、提高。?二、成立组织机构 为保证该项工作有效开展,并落到实处,公司成立“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 长:刘涛 副组长:杨岩琨 成 员:(白岩、曲成局、陈成魏、孙辉军、丛燕、姜海波)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事行政部,安全负责人杨岩琨任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具体分工(职责)1、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两个体系”建设;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到位。2、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协调“两个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3、各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本部门范围内“两个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负责组织本部门范围内风险识别,风险评价
3、。4、重要岗位负责人:具体负责本岗位“两个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负责组织本部门范围内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三、实施步骤和工作任务?(一)动员部署与培训学习阶段?(11 月 6 日至 12 月 20 日)1、公司成立“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布置任务与分工。同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深入的宣传发动,使公司人人知道“两个体系”建设的有关内容。2、教育培训。第一阶段:公司聘请外部人员或专家对公司中层以上进行全面系统培训,通过培训使中层以上知道“两个体系”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体系建设的方法和要求、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和收获。第二阶段:系统学习体系文件,即:体系建设的通则、细则和指南,学习省标杆企业体系建设的成果。第
4、三阶段:公司全员进行培训,采用集中上课的形式,对公司全体员工讲解“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系统学习两个体系建设的内容,通过学习使全体员工熟悉什么是风险点,什么是危险源以及风险点危险源辨识的方法;怎么进行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3、编制“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准备各种材料、文件及表格。(二)风险分级管控实施阶段(11 月 10 日至 11 月 20 日)?1、编制体系作业指导书。编制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指南(或指导书),依据通则和细则要求,构建两个指南,解决开展双体系工作的“技术标准”2、完成作业活动及设施、设备的辨识统计。具体任务:于学帅完成设备设施的统计工作;于学帅完成作
5、业活动的识别与统计工作。2、确定风险点、辨别危险源 根据统计和识别的作业活动对风险点时行确定,然后辨识危险源。具体任务:全员参与,自下而上,由各岗位、班组、车间逐级识别确定本岗位、班组、车间的风险点。确定风险点和危险源的方法可用头脑风暴法。3、形成风险点、危险源清单 岗位、班组、车间辨识形成风险点危险源清单后,逐级上报至行政部,由公司领导小组指定殷华君进行整理,形成公司的风险点、危险源清单。4、由行政部与各部门对接,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建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信息表。5、制定管控措施。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五个方面制定具体管控措施。(三)隐
6、患排查治理实施阶段(11 月 10 日至 11 月 20 日)1、确定风险分级控制层级。针对风险评价结果和在指南中企业自行确立的分级控制原则,进行分级控制层级划分。按照公司、车间、岗位及班组层次进行分级。建立明确的风险分级控制信息一览表。2、编制隐患排查标准。根据风险控制措施,编制企业的隐患排查标准。形成隐患排查各种查检表格,(班组(岗位)级检查表、车间检级查表、公司检查表),实现隐患排查标准明晰,解决以往隐患排查粗放的缺陷。3、实施隐患排查。各职能部门、各单位按照指隐患排查治理指南和标准检查表开展隐患排查;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全面排查;按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一次系统的隐患排查,建立起隐患排查
7、记录信息表。4、按照隐患治理流程实施隐患治理。按照指南确定的整改通知、整改反馈、整改验收等程序对隐患进行治理,填写各种表格,建立台账。(四)整理巩固体系成果(11 月 20 日至 12 月 20 日)完善建设方案、修订两个指南、规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分级管控记录、隐患排查治理过程档案,对成果进行阶段性整理、归档、上报。完成“两个体系文件“汇编及“一企一册”阶段性成果。四、保障措施和相关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要提高到全厂的高度上来,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抓好落实。(二)配合联动、积极推进。各级各部门单位要按照“谁负
8、责谁监管,一岗双责”的原则,抓好所管部门内两个体系建设工作,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公司安全科个各部门要动员全面职工参与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职工岗位安全责任,推进群防群治。?(三)细化标准,建立考核机制。两个体系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强、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部门要组织工艺、安全、设备、电气仪表等相关专业的职工全面参与,两个体系建设,确保相关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同时安全科要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发现在两个体系建设中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责任追究。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进度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进度 序号 步骤 工作内容 实施方式 工作要
9、求 完成时间 责任单位 双体系学习 双体系理念、概念、程序及工作要求学习。公司全部人员(至少)学习双体系。培训、文件发放等。知道什么是双体系,是干什么的,怎么做。编制双体系实施方案 编制双体系创建实施方案。编制实施方案。明确建设周期: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责任部门、责 序号 步骤 工作内容 实施方式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责任单位 任人及考核要求等。编制两个指南 编制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指南。依据通则和细则要求,构建两个指南。解决开展双体系工作的“技术标准”排查风险点 按照标准要求,对风险点进行排查。按要求实施。分工,落实到人。建立企业风险点排查档案。辨识危险
10、源 按照标准要求及事先设计的记录表格,运用工作危害分析及安全检查表实施危险源辨识。运用具体方法全面实施。先各站班组他们自己辨识,全程指导。建立企业危险源辨识清单 开展风险评价 按照 LEC 或风险矩阵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按要求实施。建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信息表。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对危险源风险评价基础上逐一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按要求实施。按照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及应急措施逻辑层次制定的危险源控制措施。用于指导隐患排查标准的编制。确定风险分级控针对风险评价结果和在指南中企业按照公司、车间、岗位及班组建立明确的风险分级控制信息一览 序号 步骤 工作内容 实施方式 工作要求 完成
11、时间 责任单位 制层级 自行确立的分级控制原则,进行分级控制层级划分。层次进行分级。表。编制隐患排查标准 根据风险控制措施,编制企业的隐患排查标准 根据通则和试行指南编制隐患排查标准。各种表格,分五种类型检查表。(综合、专业、日常、季度、年度计划)实现隐患排查标准明晰,解决以往隐患排查粗放的缺陷。实施隐患排查 各职能部门、各单位按照指隐患排查治理指南和标准开展隐患排查 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全面排查。按照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一次系统的隐患排查,建立起隐患排查记录信息表 按照隐患治理流程实施治理 按照指南确定的整改通知、整改反馈、整改验收等程序对隐患进行治理。根据通则和指南实施隐患治理;各种表格。自
12、身安全生产管理缺陷及现场安全生产条件进行一次系统排查治理,建立台账。成果整理 完善建设方案、修订两个指南、规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分级管控记录、隐患排查治理过程档对成果进行阶段性整理、归档、上报。完成“一企一册”阶段性成果。序号 步骤 工作内容 实施方式 工作要求 完成时间 责任单位 案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一、风险点排查、确定(30 分)(1)、作业活动清单 1.1、为加强本公司双体系建设,现已组织人力对逐个作业场所进行活动清单排查,作业活动有:售后车间、试驾、公司各个用电场、易燃场所。(2)、设备设施清单 1.1、电焊机、大梁校正仪、铅打磨房、铝焊机、介子机、烤漆房、空压机、干磨机
13、、红外线烤灯、四轮定位仪、冷媒加注机、轮胎平衡机、洗车机、举升机、扒胎机、充电器、车床。(3)、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1.1 喷漆房、刮腻子、打磨。1.2、产生粉尘及化学物浓度和噪声如下:中文名 英文名 化学文摘号(CAS NO.)OELs mg/m 总尘 呼尘 其他粉尘 Particles not oth-erwise regulated 8 中文名 英文名 化学文摘号(CAS NO.)OELs mg/m MELAC PC-TWA PC备注 苯 Benzene 71-43-2-6 10 皮、GL 甲苯 Toluene 108-88-3-50 100 皮 二甲苯 Xylene 1330-20;9
14、5-47-6:108-38-3-50 100 乙苯 Ethyl benzene 100-41-4-100 150 G2B 苯乙烯 Styrene 100-42-5-50 100 皮、G2B 丙酮 Acetone 67-64-1-300 450 丁酮 Methyl ethyl ketone 78-93-3-300 600 环已酮 Cyclohex-anone 108-94-1-50-皮 乙酸乙酯 Ehtyl acetate 141-78-6-200 300 乙酸丙酯 Propyl acetate 109-60-4-200 300 乙酸丁酯 Butyl acetate 123-86-4-200 3
15、00 三氯乙烯 Trichloroethy-lene 79-01-5-30-G2A 正已烷 N-Hexane 110-54-3-100 180 皮 二、危险源辨识、分析(150 分)(1)、我公司已对各个危险源进行了详细的辨识分析情况如下:1.1、电焊机:漏电、操作不规范、作业时焊的火花、个人防护、火灾风险。1.2、大量校正仪:漏电、漏气、举升下落、螺丝松动、夹具使用、现场 5S 及个人防护、拉伸机构。1.3、铅打磨房:漏电、火灾、中毒。1.4、钎焊机:漏电、烫伤、防火、中毒。1.5、介子机:漏电、人员烫伤风险。1.6、烤漆房:线路漏电、电加热烫伤、烤漆房失火风险、中毒。1.7、空压机:防护装
16、置不安全的附件、储气罐泄漏、安全阀的使用、空压机自身的运转、漏电、防火。1.8、干磨机:线路漏电、粉尘污染、吸尘装置、不规范使用干磨机。1.9、红外线烤灯:漏电、灯箱烫伤、固定脱落。2.0、四轮定位:举升机使用风险、线路漏电、传感器固定架脱落。2.1、冷媒加注机:线路漏电、冷媒冻伤皮肤、冷媒泄漏污染环境。2.2、轮胎平衡机:线路破皮漏电、平衡及固定不松动、轮胎股定期不牢固轮胎能松脱、平衡及转动时产生振动。2.3、洗车机:线路破皮漏电、洗车机漏电、高压水对人有伤害、水管破裂。2.4、举升机:钢丝断裂、保险脱落、液压油泄漏、电源线漏电、据审计固定不牢倾倒。2.5、扒胎机:线路漏电、气压过高管路破裂
17、、设备固定不牢、夹具不良、轮胎脱落。2.6、充电器:线路漏电、充电时间长、电瓶过充电、点评政府及接反。2.7、车床:电线漏电、夹具脱落、旋转件伤害、飞溅颗粒伤眼。(2)、风险评价(80 分)附录 1.附录:风险评价标准 在风险评价过程中,首先调查此项风险涉及的危害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如违反法律、法规要求或相关方投诉多的或者过去发生过重大事故,不必进行评分,一律作为重要风险,而且必须在制定目标时作为改善的项目实施。1、确定事故发生的频率(L1)、控制措施(L2)、相关人员综合能力(L3)三项评价指标分值数。(1)发生频率(L1):事故发生的频率。发生频率(L1)分值数 极少或基本不发生
18、10 有可能发生 30 很有可能发生 40 容易发生 50 (2)控制措施(L2):防止事故发生采取的措施 控制措施(L2)分值数 有控制措施并执行良好 10 控制措施执行一般 30 控制措施未能很好实施 40 没有控制措施 50(3)相关人员综合能力(L3):活动及服务相关人员对事件预防和处理能力。相关人员综合能力(L3)分值数 具有应对能力 10 有一定应对能力 30 应对能力较差 40 没有应对能力 50(4)将以上三项评价指标分值数相加,得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指数(L)分值数(L1+L2+L3)可能性描述 可能性指数 100 可能/非常可能 5 7090 一般 3 60 不可能/可忽略
19、2 2、确定事件造成的伤害程度(S1)、财产损失(S2)、涉及的人员(S3)三项评价指标分值数。(1)受伤害程度(S1):事件对人员伤害程度 受伤害程度(S1)分值数 无需治疗或去医院普通治疗后可正常工作 10 需住院治疗,无法连续工作或无法工作 30 伤残 40 死亡 50(2)财产损失(S2):事件造成的直接物质财产损失(不涉及人员)财产损失(S2)分值数 5000RMB 10 500150000RMB 30 50001100000RMB 40 100001RMB 50(3)涉及的人员(S3):事件涉及的受伤害人员 涉及的人员(S3)分值数 1 人 10 23 人 30 45 人 40 6
20、 人以上 50(4)将以上三项评价指数分值数相加,得出事件的严重指数(S)分值数(S1+S2+S3)严重性描述 严重性指数(S)100 严重/非常严重 5 7090 一般 3 60 不严重/可忽略 2 3、将所取得的可能性指数(L)与严重性指数(S)相乘得出风险等级指数,从而根据风险等级划分表确定风险等级。(1)风险等级划分表:风险等级 L*S 风险等级描述 一 2025 不可容忍的影响 二 1015 严重影响 三 69 中度影响 四 34 影响不大 五 12 轻微影响 4、重点部位的确定 当类别划分栏中出现 5 个一级风险(包括二级风险)的,将该类别定为重点控制部位。半定量方法 1、LEC
21、法是常用的半定量方法评分法,用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风险程度)。(1)危险性以下式表示:D=L*E*C D危险性或城风险值;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与危险环境的频率;C后果严重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6 3 1 完全可以预料,肯定发生 很可能 不经常,但可能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0.2 0.1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极不可能 实际不可能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 频繁程度 分数值 频繁程度 10 6 3 连续暴露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每周一次或偶尔暴露 2 1 0.5 每月一次暴露 每年几次暴露 非常罕见
22、地暴露 注: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则危险性越大。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 现象 后果 分 数值 现象 后果 100 40 15 大灾难 灾难 非常严重 多人死亡,重大财产损失 数人死亡,很大财产损失 一人死亡,一定财产损失 较小的财产损失 7 5 3 1 严重 重大 极大 引人关注 重伤,严重致残或 较小的财产损失 手足致残或很小的 财产损失 受伤较重 轻伤,不利于基本 的安全要求 F(2)风险分值和分级 根据公式,作业危险性D=L*E*C,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但关键是如何确定事故在上述三项中各项值的分数和分级。据国外经验,总分在 20 以下的被认为低危险的,这样的危险比
23、我们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去上班还要安全些。如果危险分值达到 70159 之间,那就有显着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如果危险分值为 160320,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危险度作业环境,严格说来应该停产整改。320 以上的高分值表示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施工直到作业场所安全状况得到改善为止。危险分级的分值如表所示。危险等级划分(D)D值 等级 危险程度 D值 等级 危险程度 320 160320 70159 H H M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高度危险,立即整改 很危险,及时整改 2069 20 S L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控制措施(1)、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危险源
24、辨识分析后得出相应控制办法如下:控制措施主要领导人:刘涛 组员:全体人员 领导人负责控制措施的主要部署任务,组员按照领导部署的任务执行相应控制措施整改及实施。(2)、根据危险源分布情况,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由曲成局任控制措施组长,于学帅协助完成相应工作任务。(3)、根据危险源不同类型不同程度不同等级,现对各个危险源进行不同控制措施办法,办法如下:危险源监控(1)车间区域禁烟禁火,对车间、危险场所等进行经常性的安全防火检查。建立、落实防火重点管理场所防火责任制度。(2)遵守电气安全使用规定,正确操作及时维护电器设备,保证供电线路完好。(3)安全通道、安全出口、楼梯等部位应当按规定标定安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两个 体系 建设 实施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