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3-2015年3年高考化学真题(纯word解析版)解析.pdf
《福建省2013-2015年3年高考化学真题(纯word解析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3-2015年3年高考化学真题(纯word解析版)解析.pdf(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13 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1(6 分)(2013福建)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B 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 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以用来制肥皂 考点:硅和二氧化硅;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 专题:化学应用 分析:A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氯化钠;C食品添加剂应适量添加;D“地沟油”主要成分是油脂 解答:解:A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2、,纯净的二氧化硅用于生产光导纤维,结晶的二氧化硅(如水晶、玛瑙等)用作饰物,故 A 错误;B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和盐时,通过蒸馏、蒸发等物理变化就能实现,提取溴、碘、镁等物质时,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故 B 错误;C食品添加剂应适量添加,过量会对人体产生危害,故 C 错误;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其主要成分是油脂,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又称皂化反应,可用于制取肥皂,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二氧化硅的用途、物质的分离、食品添加剂、油脂等,难度不大,注意“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其主要成分是油脂,在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又称皂化反应,可用于制取肥皂 2(6 分)(2013福建)下
3、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 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B 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 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D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考点:有机物的鉴别;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有机物分子组成通式的应用规律 分析:A乙酸可与碳酸钠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B戊烷有 3 种同分异构体;C聚乙烯和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D单糖不能发生水解 解答:解:A乙酸可与碳酸钠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二者现象不同,可鉴别,故 A
4、正确;B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3 种同分异构体,故 B 错误;C聚乙烯和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 C 错误;D糖中的单糖不能发生水解,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有机物的鉴别、同分异构体、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等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3(6 分)(2013福建)室温下,对于 0.10molL1的氨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与 AlCl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OH Al(OH)3 B 加水稀释后,溶液中 c(NH4+)c(OH)变大 C 用 HNO3溶液完全中和后,溶液不显中性 D 其溶液的 pH=13 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
5、电离平衡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 pH 专题 分析:A弱电解质要写化学式,且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B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但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都减小;C硝酸铵是强酸弱碱盐,其溶液呈酸性;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氨水中部分电离 解答:解:A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化学式,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 Al(OH)3+3NH4+,故 A 错误;B 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但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浓度都减小,所以 c(NH4+)c(OH)减小,故 B 错误;C含有弱根离子的盐,谁强谁显性,硝酸铵是强酸弱碱盐,所以其溶液呈酸性,故C 正确;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在氨
6、水中部分电离,所以 0.10molL1氨水的 pH 小于 13,故 D 错误;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盐类的水解等知识点,根据盐类水解特点、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中等 4(6 分)(2013福建)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其中只有 M 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 ZM B 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 X 的弱 C X 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Z 的小 D Z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2 周期、第A 族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根据
7、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这 Y、Z 处于第二周期,M、X 处于第三周期,只 有 M 为金属元素,掌握 M 为 Al 元素,则 X 为 Si 元素、Y 为氮元素、Z 为氧元素,据此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 解答:解: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这 Y、Z 处于第二周期,M、X 处于第三周期,只有 M 为金属元素,掌握 M 为 Al 元素,则 X 为 Si 元素、Y 为氮元素、Z 为氧元素,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 OAl,故 A 正确;B非金属性 NSi,故酸性 HNO3H2SiO3,故 B 错误;C非金属性 SiO,故氢化物稳定性 SiH4H2O,故
8、C 正确;DZ 为氧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2 周期第A 族,故 D 正确;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元素周期律等,难度不大,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元素周期表的整体把握,注意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 5(6 分)(2013福建)下列有关实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应由上口倒出 B 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C 配置 0.1000 molL1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D 检验 NH4+时,往试样中加入 NaOH 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考点:分液和萃取;铵离子检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
9、浓度的溶液;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本题根据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转移溶液时可使用玻璃棒引流;D氨气遇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解答:解:A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避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故 A 正确;B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 B 正确;C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故 C 正确;D检验氨气时应该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故 D 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分液、物质的检验、实验基本操作等,难度不大,注意检验氨气时应该是用湿润
10、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6(6 分)(2013福建)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 H2O、CO2转变为 H2、CO其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过程中 CeO2没有消耗 B 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C 右图中 H1=H2+H3 D 以 CO 和 O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CO+4OH2e CO32+2H2O 考点: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分析:A、总反应为:H2O+CO2H2+CO+O2,CeO2没有消耗,是催化剂;B、该过程中在太阳能作用下将 H2O、CO2转变为 H2、CO;C、根据盖斯
11、定律,H1=H2+H3;D、负极反应式正确;解答:解:A、通过太阳能实现总反应:H2O+CO2H2+CO+O2,CeO2没有消耗,CeO2是光催化剂,故 A 正确;B、该过程中在太阳能作用下将 H2O、CO2转变为 H2、CO,所以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故 B 正确;C、由右图可知,根据盖斯定律,应该是:H1=H2+H3;故 C 错误;D、CO 在负极失电子生成 CO2,在碱性条件下再与 OH生成 CO32,故负极反应式正确;故 D 正确;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知识和盖斯定律的应用,以及催化剂的判断,题目难度适中 7(6 分)(2013福建)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 K
12、IO3氧化,当 NaHSO3完全消耗即有 I2析出,依据 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 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molL1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mL、KIO3(过量)酸性溶液 40.0mL 混合,记录 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 40之前与 40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B 图中 b、c 两点对应的 NaHSO3反应速率相等 C 图中 a 点对应的 NaHSO3反应速率为 5.0105molL1s1 D 温度高于 40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
13、:压轴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A由图可知,40之前,温度高反应速率加快,40之后温度高,变色时间越长;Bb、c 点对应的反应原理及温度不同;Ca 点时间为 80s,浓度变化量为=0.004mol/L;D结合 55时,没有出现蓝色分析 解答:解:A从图象中可以看出,40以前,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40后温度越高,变色时间越长,反应越慢,而 55,未变蓝,淀粉发生了水解,故 A 正确;Bb 点的反应原理为:当碘酸钾过量时,生成碘单质,其离子反应式为 5SO32+2IO3+2H+=5SO42+I2+H2O,而图中 c 点的反应原理为 2IO3+5SO2+4H2O=5SO42+I2+8H+,由图
14、中 b、c 反应时间相同、温度不同可知,温度高反应速率快,故反应速率不同,故 B 错误;Ca 点时间为 80s,浓度变化量为=0.004mol/L,a 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 5.0105molL1s1,故 C 正确;D.55时,没有出现蓝色,淀粉发生水解反应,故淀粉已不能作为该反应的指示剂,故 D 正确;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侧重图象分析及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注意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 KIO3氧化,注重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较大 二、解答题(共 5 小题)8(16 分)(2013福建)利用化石燃料开采、加工过程产生的 H2S 废气制取氢气,既价
15、廉又环保 (1)工业上可用组成为 K2OM2O32RO2nH2O 的无机材料纯化制取的氢气 已知元素 M、R 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3 周期,两种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 27,则 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常温下,不能与 M 单质发生反应的是 be(填序号)aCuSO4溶液 bFe2O3 c浓硫酸 dNaOH 溶液 eNa2CO3固体(2)利用 H2S 废气制取氢气来的方法有多种 高温热分解法 已知:H2S(g)H2(g)+1/2S2(g)在恒温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 H2S 分解实验以 H2S 起始浓度均为 cmolL1测定H2S 的转化率,结果见右图图中 a 为 H2S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
16、度关系曲线,b 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且未达到化学平衡时 H2S 的转化率据图计算 985时 H2S 按上 述反应分解的平衡常数 K=;说明随温度的升高,曲线 b 向曲线 a 逼近的原因: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的进间缩短 电化学法 该法制氢过程的示意图如右反应池中反应物的流向采用气、液逆流方式,其目的是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2FeCl3=2FeCl2+S+2HCl 反应后的溶液进入电解池,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2H+2Fe3+H2 考点:硫化氢 专题:氧族元素 分析:(1)M 为+3 价,R 为+4
17、价,均为第三周期元素,则 M 为 Al,R 为 Si,Si 的质子数为 14;M 为 Al 具有还原性,能与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发生反应;(2)K 为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温度的升高,曲线 b 向曲线 a 逼近,反应速率加快;反应池中反应物的流向采用气、液逆流方式,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反应池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电解池中亚铁离子失去电子,氢离子得到电子,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1)M 为+3 价,R 为+4 价,均为第三周期元素,则 M 为 Al,R 为 Si,Si 的质子数为 14,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M 为 Al 具有还原性,能与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发生反应,如 a、
18、c,还能与 d 中 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而高温下与氧化铁反应,与碳酸钠不反应,故答案为:be;(2)以 H2S 起始浓度均为 cmolL1测定 H2S 的转化率,985时 H2S 的转化率为 40%,则 H2S(g)H2(g)+1/2S2(g)开始 c 0 0 转化 0.4c 0.4c 0.2c 平衡 0.6c 0.4c 0.2c K=;温度的升高,曲线 b 向曲线 a 逼近,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时的时间缩短,故答案为:;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的进间缩短;反应池中反应物的流向采用气、液逆流方式,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反应池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为 H2S+2FeCl3=2Fe
19、Cl2+S+2HCl;电解池中亚铁离子失去电子,氢离子得到电子,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2H+2Fe3+H2,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H2S+2FeCl3=2FeCl2+S+2HCl;2Fe2+2H+2Fe3+H2 点评:本题以硫化氢为载体考查物质的性质、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电化学等,题目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注重了高考常考考点的考查,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和信息的处理 9(14 分)(2013福建)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1)氯化钠电解法是一种可靠的工业生产 ClO2方法 用于电解的食盐水需先除去其中的 Ca2+、Mg2+
20、、SO42等杂质其次除杂操作时,往粗盐水中先加入过量的 BaCl2(填化学式),至沉淀不再产生后,再加入过量的 Na2CO3和NaOH,充分反应后将沉淀一并滤去经检测发现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 SO42,其原因是 BaSO4和 BaCO3的 Ksp相差不大,当溶液中存在大量 CO32时,BaSO4(s)会部分转化为BaCO3(s)【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CO3)=5.1109】该法工艺原理如图其过程是将食盐水在特定条件下电解得到的氯酸钠(NaClO3)与盐酸反应生成 ClO2工艺中可以利用的单质有 H2、Cl2(填化学式),发生器中生成 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1、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2)纤维素还原法制 ClO2是一种新方法,其原理是: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 D 与NaClO3反应生成 ClO2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 C6H12O6+24NaClO3+12H2SO4=24 ClO2+6 CO2+18H2O+12 Na2SO4 (3)ClO2和 Cl2均能将电镀废水中的 CN氧化为无毒的物质,自身被还原为 Cl处理含CN相同时的电镀废水,所需 Cl2的物质的量是 ClO2的 2.5 倍 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粗盐提纯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
22、的 pH 专题 分析:(1)在除杂的过程中每步加入的试剂必须是过量的,使离子除尽;过量的离子在下一步中必须出去,故先加入 BaCl2,除去硫酸根,过量的钡离子,加入 Na2CO3除去根据提供的 Ksp 数据,在后面加入碳酸钠时,发生 BaSO4(s)+CO32(aq)=BaCO3(s)+SO42(aq);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 H2、Cl2和 NaOH;故可以利用的单质为 H2、Cl2,合成 HCl,根据流程图可知加入物质为 NaClO3和 HCl,生成 ClO2;可以写出方程式,并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得到;(2)纤维素为多糖,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C6H12O6),具有还原性,可将 NaClO3还
23、原得到 ClO2Cl 从+5 到+4 价,降低 1 价,葡萄糖(C6H12O6)C 均价为 0,到+4价,升高 4 价,然后配平得到;(3)每摩尔 Cl2得到 2mol 电子,而每摩尔 ClO2得到 5mol 电子,故为 2.5 倍 解答:解:(1)加入过量的 Na2CO3和 NaOH,可分别除去 Ca2+、Mg2+,在除杂的过程中每步加入的试剂必须是过量的,使离子除尽;过量的离子在下一步中必须出去,故先加入 BaCl2,除去硫酸根,过量的钡离子,加入 Na2CO3除去BaSO4和 BaCO3的Ksp相差不大,当溶液中存在大量 CO32时,发生 BaSO4(s)+CO32(aq)=BaCO3(
24、s)+SO42(aq),BaSO4(s)会部分转化为 BaCO3(s),故答案为:BaCl2;BaSO4和 BaCO3的 Ksp相差不大,当溶液中存在大量 CO32时,BaSO4(s)会部分转化为 BaCO3(s);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 H2、Cl2和 NaOH;故可以利用的单质为 H2、Cl2,合成 HCl,根据流程图可知加入物质为 NaClO3和 HCl,生成 Cl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ClO3被还原生成 ClO2,HCl 被氧化生成 Cl2,同时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故答案为:H2、Cl2;2NaClO3+4HC
25、l=2ClO2+Cl2+2NaCl+2H2O;(2)纤维素为多糖,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C6H12O6),具有还原性,可将 NaClO3还原得到 ClO2Cl 从+5 到+4 价,降低 1 价,葡萄糖(C6H12O6)C 均价为 0,到+4价,升高 4 价,则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 1 C6H12O6+24 NaClO3+12H2SO4=24 ClO2+6 CO2+18H2O+12 Na2SO4,故答案为:1;C6H12O6;24;6;12;Na2SO4;(3)每摩尔 Cl2得到 2mol 电子,而每摩尔 ClO2得到 5mol 电子,则所需 Cl2的物质的量是 ClO2的 2.5 倍,故答案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2013 2015 年高 化学 word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