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学案第四章光现象838.pdf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学案第四章光现象83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学案第四章光现象838.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学案 第四章 光现象 第 1 节 光的直线传播【学习目标】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哪两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光的直线传播实例 难点:光的直线传播实例分析【学习过程】自主预习:1、光源定义:叫光源。自然光源,如 太阳,、等;人造光源,如 篝火、等。月亮是否是光源?说明理由:2、光能够在空气、水、玻璃等物质里传播,这样的物质叫做传播光的介质。光也能够在真空中传播。2、规律:光在什么条件下是是沿直线传播的?3、应用:举例说明哪些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 :4、光速:光在 中传播速度最快,光在真空中速度C=m
2、/s=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 。展示交流 1.光是如何传播的:活动 1: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吗?举例说明 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1)光可以在哪些物质中传播?(2)光在这些物质中是沿什么路径传播的?(3)光总是沿着这样的路径传播吗?有没有条件限制呢?或者说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特点?活动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直线传播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练习 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 光源。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笼鱼等。人造光源:火把、电灯、蜡烛等。光在 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小孔成像等)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
3、样的直线叫光线。光线是真实存在的吗?2.光速:光的传播速度到底有多大呢?很早以前就有人感兴趣,让我们先来看一个自然现象:打雷时闪电和雷声实际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这说明了什么?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很大,所以测定光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困难的。第一个测量光速的科学家是伽利略,但遗憾的是他失败了。后来经过几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测出的结果一次比一次精确,现在公认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常用字母 c 表示。(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也就是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活动 3:阅读课本 37 页“科学世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光年”什么意思?是什么的单位?1 光年3108ms(365243600
4、)s946081015m946081012km 练习 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水中是真空的 3/4,玻璃中是真空的 2/3),光年是 单位(也就是光在1 年内传播的距离)。合作探究:A B D C 地上的树影 潜望镜 水中的笔向上翘起 眼睛被放大 图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解释相关现象)影子:在光的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进入的区域就产生了影子。日食和月食:典例示范 例 1:如图,某人在路灯下,请画出它的在地面上形成影子的光路,并标出影子的位置 变型 1:人走路经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其影长的变化情况是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
5、变长 D、逐渐变短 当堂训练 2.图 10 是一幅电视截屏照片。描述的是在 08 年春节晚会上的一个场景。位于幕布后面的表演者利用自己的一双手做造型,观众在幕布上看到的是人物或动物栩栩如生的各种姿态。这个节目利用了光在_中沿直线传播的道理。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km/s。光在 中的传播路线是直的 4图 2 所示的四个情景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第 2 节 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
6、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不见不发光的物体的。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学重点: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教学难点: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为什么我们既能看到发光的物体又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2:
7、什么是法线、入射角、反射角?什么是反射定律?3: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吗?4:镜面反射,漫反射 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仍然_,,这种反射叫_;平行光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向着 _,这种反射叫_。漫反射_(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向各个方向反射光,所以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二、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光的反射现象和规律:1、光的反射:光射到介质的表面,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2、光的反射规律:活动 1:认识基本概念: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如图,O 是 ,AO 是 光线,OB 是 光线,O
8、N 是 线。入射角是 和 的夹角,在图中是 ,反射角是 和 的夹角,在图中是 活动 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有什么关系?(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在法线的什么位置?(选填 两侧或同侧)(3)反射角、入射角在大小上有什么关系?(4)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镜面,看到光线被反射后沿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归纳反射规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和 在同一个 ;、分居在 的两侧;等于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知识点二:探究光路的可逆性 演示实验:先用激光灯让光线与镜面成 700角入射到 O 点,确定好反射光线的位置,再用激光灯让光线顺着
9、反射光线射向 O 点,观察现在的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每个同学通过前面的镜子,你看到了谁的眼睛,做完后,同学之间交流,你理解光路是可逆的吗?探究点三: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问题 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共同点、不同点是什么?讨论交流:放映电影的银幕为什么用粗糙的幕布,而不用镜子?三、当堂检测 1、一束与镜面成 4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是_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度 2、.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束与镜面的夹角逐渐减小时,则 A.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增大 B.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减小 C.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
10、角逐渐减小 D.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3、一束太阳光沿着与水平地面成 60角的方向照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A.120 B.60 C.30 D.0 4、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3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度,如果入射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那么反射角是_度.5、光与镜面成 30角射到平面镜上(图 2.28),反射角是 。试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如果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如何射出?画图表示出来。第 3 节 平面镜成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
11、现象。4.初步了解凹面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了解它们的应用。能力目标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3.通过观察感知球平镜对光线的作用。情感目标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球面镜的光学性质。教学难点:1.虚像的概念,2.球面镜的应用。【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在你照镜子的时候可以在镜子中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中的“你”叫
12、做你的像。请同学们用自备的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逐渐改变镜子与脸的距离,根据平时的使用经验和现在的感受,猜想平面镜成的像的位置、大小与物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二、自主预习 1、光遇到平面镜会发生。2、既要能成像,又要方便找到像的位置,需要用的器材是 。3、要研究物和像的大小关系,需要用的器材是 。4、要研究成像的虚实,需要用的器材是 。5、要研究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需用的器材是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即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1)把大的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并将玻璃
13、板的位置在纸上画出来。(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固定,记录下这个位置,观察它在玻璃板后面的成像情况。然后将光屏(白纸)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平面镜,直接观察光屏。得出结论:_(“有”或“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虚”或“实”)。加油站: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所以叫作虚像。链 接:小孔成像因为_ _(“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小孔成像成的是_像(“虚”或“实”)。探究二:像和物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3)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14、加油站:这种方法就是我们物理学中常用的等效替换法。思考:像和物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相等”或“不相等”)。(4)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再重复上面的操作,记下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像的位置,并比较蜡烛和像的大小。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或缩小)1 2 (5)把蜡烛和玻璃板移开,用直线的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像的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到玻璃板(平面镜)的距离,再用量角器量一下这条线与平面镜镜面之间的夹角。结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相等”或“不相等”),像和物的连线跟平面镜_(“垂直”或“平行”)。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知道平面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 年级 上册 物理 精品 第四 现象 838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