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8选考34教案77.pdf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8选考34教案7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8选考34教案77.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 专题 18选考 3-4 考题一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1)特殊点法;(2)微平移法(波形移动法).2.周期、波长、波速计算(1)周期:可根据质点振动情况计算,假设t时间内,质点完成了n次(n可能不是整数)全振动,那么Ttn;还可根据公式Tv计算.(2)波长:可根据波形图确定,假设l距离上有n个(n可能不是整数)波长,那么ln;也可根据公式vT计算.(3)波速:可根据波形传播时间、距离计算vxt;也可根据公式vT计算.3.利用波传播周期性、双向性解题(1)波图象周期性:相隔时间为周期整数倍两个时刻波形一样,从而使题目解答出现多解可能.(2)波传播方向双向性:在题目未给出波传播方向时,要考
2、虑到波可沿正向或负向传播两种可能性.例 1 如图 1 所示,实线是某时刻波形图象,虚线是 0.2 s 后波形图象,质点P位于实线波波峰处.图 1(1)假设波向右以最小速度传播,求经过t4 s 质点P所通过路程;第 2 页(2)假设波速为 35 m/s,求波传播方向.解析(1)假设波向右传播:nT34T0.2 s(n0,1,2,3,)由vT可知周期最大时波速最小,当n0 时T最大值为415 s 经过时间t4 s,即经过 15 个整周期,故质点P通过路程为s154A1.2 m(2)假设波向右传播:nT34T0.2 s(n0,1,2,3,)vT 当n1 时,波速为 35 m/s,所以波可以向右传播
3、假设波向左传播:nT14T0.2 s 当n取 0 或其他任何正整数时,波速都不为 35 m/s,所以波不会向左传播.答案(1)1.2 m(2)向右传播 变式训练 1.如图2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波形图,图乙为介质中x2 m处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振动图象.以下说法正确是()图 2 x轴正方向 B.这列波传播速度是 20 m/s 第 3 页 C.经过 0.15 s,质点P沿x轴正方向传播了 3 m D.经过 0.1 s 时,质点Q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E.经过 0.35 s 时,质点Q距平衡位置距离小于质点P距平衡位置距离 答案 ABE 解析 由乙图读出,t0 时刻质点P速度向下,由波形平
4、移法可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故 A 正确;由图知:4 m,T0.2 s,那么波速vT40.2 m/s20 m/s,故 B 正确;简谐横波中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着波迁移,故 C 错误;图示时刻Q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t0.1 s12T,质点Q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 D错误;tT,经过 0.35 s 时,质点P到达波峰,而质点Q位于平衡位置与波谷之间,故质点Q距平衡位置距离小于质点P距平衡位置距离,故 E 正确.应选 A、B、E.2.如图 3,a、b、c、d是均匀媒质中x轴上四个质点,相邻两点间距依次为 2 m、4 m 与 6 m,一列简谐横波以 2 m/s 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0
5、 时刻到达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场竖直向下运动,t3 s 时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以下说法正确是()图 3 t6 s 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 t5 s 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 b开场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 4 s 第 4 页 D.在 4 st6 s 时间间隔内质点c向上运动 d向下运动时,质点b一定向上运动 答案 ACD 解析 ad距离为x12 m,那么波从a传到d时间为txv6 s,即在t6 s 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故 A 正确;由题知34T3 s,得T4 s,波从a传到c时间为txv242 s3 s,那么在t5 s质点c已振动了 2 s,而c起振方向向下,故在t5 s 质点c恰好经过平
6、衡位置向上运动,故 B 错误;质点b振动周期等于质点a振动周期,即为 4 s,故 C 正确;在 4 st6 s 时间间隔内,质点c已振动了 1 s,质点c正从波谷向波峰运动,即向上运动,故 D 正确;波长为vT8 m,bd间距离为 10 m114,结合波形得知,当质点d向下运动时,质点b不一定向上运动,故 E 错误.x轴正方向传播简谐横波在t0 时刻波形如图 4 所示,质点Px坐标为 3 m.己知任意振动质点连续 2 次经过平衡位置时间间隔为 0.4 s.以下说法正确是()图 4 A.波速为 1 m/s B.波频率为 1.25 Hz C.x坐标为 15 m 质点在t0.2 s 时恰好位于波峰
7、D.x坐标为 22 m 质点在t0.2 s 时恰好位于波峰 第 5 页 P位于波峰时,x坐标为 17 m 质点恰好位于波谷 答案 BDE 解析 由题知,波周期为T20.4 s0.8 s,由图得波长是 4 m,那么波速vT5 m/s,故 A 错误;f1T10.8 Hz1.25 Hz,故 B 正确;x15 m 处质点与P点振动情况始终一样,P质点经过t0.2 s14T时间恰好经过平衡位置,那么x坐标为 15 m 质点在t0.2 s 时恰好位于平衡位置,故 C 错误;x坐标为 22 m 质点到x2 m 质点距离为:x222 m2 m20 m5,t0 时刻x2 m 质点向上振动,经过t0.2 s14T
8、时间恰好到达波峰,那么x坐标为 22 m 质点在t0.2 s 时恰好位于波峰位置,故 D 正确;x坐标为 17 m 质点到P点距离为:x117 m3 m14 m312,那么x坐标为 17 m 质点与P点振动情况始终相反,当质点P位于波峰时,x坐标为 17 m 质点恰好位于波谷,故 E 正确.应选 B、D、E.考题二 光折射与全反射 1.在解决光折射问题时,应先根据题意分析光路,即画出光路图,找出入射角与折射角,然后应用公式来求解,找出临界光线往往是解题关键.2.分析全反射问题时,先确定光是否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入射角是否大于临界角,假设不符合全反射条件,那么再由折射定律与反第 6 页 射定
9、律确定光传播情况.3.在处理光折射与全反射类型题目时,根据折射定律及全反射条件准确作出几何光路图是根底,利用几何关系、折射定律是关键.4.明确两介质折射率大小关系.(1)假设光疏光密:定有反射、折射光线.(2)假设光密光疏:如果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一定发生全反射.例 2 如图 5 所示,玻璃棱镜ABC可以看成是由ABE、AEC两个直角三棱镜组成,有关角度如图.一束频率为 5.31014 Hz 单色细光束从AB面入射,在棱镜中折射光线如图中ab所示,ab与AB面夹角60.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 m/s,玻璃折射率n 1.5.图 5(1)求光在棱镜中波长;(2)该束光线能否从AC面射出,请通
10、过计算说明.解析(1)由ncv,得 vcn31081.5 m/s2108 m/s 由vf,得vf21085.31014 m3.77107 m(2)光路如下图,ab光线在AC面入射角为 45 设玻璃临界角为C,那么 sin C1n11.5 因 sin 450.67,故光线ab在AC面会发生全反射,不能从AC面射出.第 7 页 答案(1)3.77107 m(2)见解析 变式训练 4.一半圆柱形透明物体横截面如图6所示,底面AOB镀银(图中粗线),OM点入射角为 30,MOA60,NOB30.(sin 15624)求:图 6(1)光线在M点折射角;(2)透明物体折射率.答案(1)15(2)622 解
11、析(1)如图,透明物体内部光路为折线MPN,Q、M点相对于底面EF对称,Q、P与NM点处,光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OMQ,PNF.根据题意有 30 由几何关系得,PNOPQOr,那么有:r60 且r 联立式得:r15(2)根据折射率公式有 sin insin r 得n622.5.如图 7 所示,AOB是截面为14圆形、半径为R玻璃砖,现让一束单色光在横截面内从OA靠近O点处平行OB射入玻璃砖,光线可从第 8 页 OB面射出;保持光束平行OB不变,逐渐增大入射点与O距离,当入射点到达OA中点E时,一局部光线经AB面反射后恰好未从OB面射出.不考虑屡次反射,求玻璃折射率n及OB上有光射出范围.图
12、 7 答案 2 33R 解析 设光线经E点射到AB面时入射角为,因E点为OA中点 由几何知识可知入射角:30 设临界角为C,那么有C30 因恰好发生全反射,那么:sin C1n 解得:n2 由题意可知,光从OE间入射时,可从OB上射出,那么从E点入射时出射点距O最远,设为F,那么:OFR2cos 30 得OF33R.90三棱镜截面,一束单色光从三棱镜AB边上D点入射,假设入射角由0逐渐增大,发现光线均能射到AC边,但当入射角大于45时,在AC边左侧无光线射出(不考虑光线在BC、AC边反射).求三棱镜折射率.图 8 第 9 页 答案 62 解析 如图,入射光线经AB边D点折射进入三棱镜,折射角为
13、,当入射角45时,折射光线射到AC边恰好发生全反射,在AC边左侧无光线射出,那么由折射定律可得:nsin sin 由临界角定义可得:sin C1n 由几何关系得C 联立解得:n62.考题三 光几种特性 1.光干预现象与衍射现象证明了光波动性,光偏振现象说明光波为横波.相邻两亮条纹(或暗条纹)间距离与波长成正比,即 xld,利用双缝干预实验可测量光波长.(1)双缝干预产生亮、暗条纹条件:屏上某点到双缝光程差等于波长整数倍时,该点干预加强,出现亮条纹;当光程差等于半波长奇数倍时,该点干预减弱,出现暗条纹.(2)发生明显衍射条件:障碍物或小孔尺寸跟光波长相差不多或比光波长小.例 3 2021 年,科
14、学家利用激光干预方法探测到由于引力波引起干第 10 页 预条纹变化,这是引力波存在直接证据.关于激光,以下说法中正确是()A.激光是自然界中某种物质直接发光产生,不是偏振光 B.激光相干性好,任何两束激光都能发生干预 C.用激光照射不透明挡板上小圆孔时,光屏上能观测到等间距光环 答案 D 解析 激光是人造光,也是偏振光,故 A 错误;激光相干性好,只有频率一样两束激光才会发生干预,故 B 错误;用激光照射不透明挡板上小圆孔时,光屏上能观测到衍射条纹,间距不等,故 C 错误;激光全息照片是利用光干预记录下物体三维图象信息,故 D 正确.应选 D.变式训练 7.如图 9 所示,光源S从水面下向真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考前 三个月 专题 34 教案 7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