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效蒸发器经完成设计.pdf
《双效蒸发器经完成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效蒸发器经完成设计.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目 录 1.设计题目:双效真空蒸发器及辅助设备的设计选择.2 2.任务书.2 2.1 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2 2.2 设计项目.2 3.蒸发工艺设计计算.3 3.1 各效蒸发量及完成液液浓度估算.3 3.1.1总蒸发量的计算.3 3.1.2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量.3 3.2 多效蒸发溶液沸点和有效温度t差的确定.5 3.3 根据有效传热总温差求面积.8 3.3.1 则重新分配温差.8 3.3.2计算各效料液温度.8 3.4 温差重新分配后各效蒸汽的参数.8 3.5 计算结果列表.10 4.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11 4.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数的初步估算.11 4.2 循环管的选择
2、.11 4.3 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12 4.4 分离室直径与高度的确定.14 4.5 接管尺寸的确定.15 4.5.1 溶液的进出口内径.15 4.5.2 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出口.15 4.5.2 冷凝水出口.16 4.6 蒸发装置的流程图及蒸发器设备工艺简图.16 5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18 5.1 汽液分离器.18 5.2 蒸汽冷凝器.18 6.工艺计算汇总表.19 7.对本设计进行评述.19 参考文献.20 2 1.设计题目:双效真空蒸发器及辅助设备的设计选择 2.任务书 2.1 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含固形物 48%(质量分率,下同)的木糖醇,拟经双效真空蒸发装置进行浓缩,要
3、求成品浓度为 65%,原料液温度为第一效沸点(60),加热蒸汽压力为 260kPa(表),冷凝器绝对压强为 20kPa,日处理量为 25 吨/天,日工作时间为 8 小时,试设计该蒸发过程。假定采用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双效并流进料,效间流动温差损失设为 1K,第一效采用自然循环,传热系数为 900w/(m2k),第二效采用强制循环,传热系数为 1800w/(m2k),各效蒸发器中料液液面均为 1m,各效加热蒸汽的冷凝液均在饱和温度下排出,并假设各效传热面积相等,忽略热损失。2.2 设计项目 2.1 写出设计计算书(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尽量表格化)。2.2 蒸发器的工艺计算:确定蒸发器的传热面积。2
4、.3 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2.4 主要辅助设备选型,包括气液分离器及蒸汽冷凝器等。2.5 绘制蒸发装置的流程图及蒸发器设备工艺简图。2.6 对本设计进行评述。3 3.蒸发工艺设计计算 3.1 各效蒸发量及完成液液浓度估算 3.1.1 总蒸发量的计算 W=F(1-nXX0)F=81000*25=3125/h 则 W=3125*(1-%83%48)=1317.8/h 设两效的蒸发量相等,W=W1+W2 且 W1=W2=2W=28.1317=658.9/h 则 X1=10WFFX=9.658312548.0*3125=0.61 X2=0.48;X0=0.83 3.1.2 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
5、发量 据已知条件,定效间流动温差损失为 1K,查饱和水蒸气表,列出各热参数值如下表 各热参数值 蒸汽 压力(kpa)温度()汽化热(kJ/kg)效加热蒸汽 351 138.8 2152 效二次蒸汽 19.9 60 2355 效加热蒸汽 19.8 59 2357 效二次蒸汽 9.5 44.3 2379 进冷凝器蒸汽 9 43.3 2393 4 可计算1=11rTTF=0 2=221rTT=1000*23793.4460=6.6*106 K/J CPF=CPW(1-WF)=4178*(1-0.16)=3509.25 J/K 在 60下 水的 CPW=4178 J/K 热利用系数一般可取 0.98-
6、0.7Xi 则 1=0.98-0.7*(0.24-0.16)=0.924 2=0.98-0.7*(0.46-0.24)=0.826 W1=(S1+FCPF1)*1=S11=0.924S1 W2=S2+(FCPF-CPWW1)2*2=W1+(3000*3509.52-4178*0.924S1)*6.6*10-6*0.826=0.831S1+64.2 又知 W=W1+W2 则 0.924S1+0.831S1+64.2=1956.5/h 得 S1=1078.23/h W1=0.924S1=0.924*1078=996.29/h W2 =960.21/h S2=W1=996.29/h 4)换热面积得计
7、算 A1=111TK=111TSKrs=3600*60)-(138.8*90010*2152*1078.233=9.08 A2=222TK=222TSKrs=3600*44.3)-(59*180010*2357*996.293=24.65 5 因为所求换热面积不相等,应根据各有效面积相等的原则重新分配各有效温差。方法如下:t1=AK11 ,t2=AK22 又知 A1=111TK ,A2=222TK 则相比可得 t1=11TAA ,t2=22TAA 温差相加得,t=t1+t2=ATAT2211A 则 A=t2211TATA 3.2 多效蒸发溶液沸点和有效温度t差的确定 t=(T1-Tk)-式中
8、t有效总温度差,为各效有效温度差之和,T1 第一效加热蒸汽的温度,Tk冷凝器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汽的饱和温度,总的温度差损失,为各效温度差损失之和,=+,式中 由于溶液的蒸汽压下降而引起的温差损失,或因沸点升高引起的温差损失,由于蒸发器中溶液的静压强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由于管路流体阻力产生压强而引起温度差损失,6 校正法求=f0=0.0162iirT2)273(0,式中 0常压下由于溶液蒸汽压下降引起的温差损失,f校正系数,无因次 Ti操作压强下水的沸点,也是二次蒸汽的饱和温度,ri操作压强下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kJ/kg 由于求牛乳的0所用的参数未知,则由糖液的不同浓度下对应的常压沸点的升高来代
9、替,则 X1=0.24 时,0=0.38 f=0.0162iirT2)273(=2355)27360(0162.02=0.76 X2=0.46 时,0=1.48 f=0.0162iirT2)273(=2379)2733.44(0162.02=0.68 则 可得1=f0=0.76*0.38=0.29 2=f0=0.68*1.48=1.00 则=1+2=0.29+1.00=1.29 同时由上面计算可得各效料液温度 t1=T1+1=60+0.29=60.29 t2=T2+2=44.3+1=45.3 由蒸发器中溶液静压强引起的温度差损失 平均压强按静力学方程估算 7 Pm=P+2gL 式中 Pm蒸发器
10、中液面与底部平均压强,Pa P二次蒸汽的压强,Pa 溶液的平均密度,/m3 L液层高度,m g重力加速度,m/s2=tpm-tp 式中 tpm根据平均压强求水的沸点,tp根据二次蒸汽压求得溶液沸点,所以 在效蒸发器中,Pm1=P1+2gL=19.9+21*81.9*030.1=24.9 kPa 查得 tpm1=63.2 由于牛乳的沸点和水相近,则取二次蒸汽压强下水的沸点为溶液沸点,得 1=63.2-60=3.2 同理,Pm2=P2+2gL=9.5+21*81.9*030.1=14.6 kPa tpm2=52.8 得,2=52.8-44.3=8.5 则=1+2=3.2+8.5=11.7 各效间由
11、流动阻力引起的温差损失 取经验值为 1K,则=2 最后得 =+=1.29+11.7+2=14.99 则t=(T1-Tk)-=(138.8-43.3)-14.99=80.5 8 3.3 根据有效传热总温差求面积 A=t2211TATA 则 5.807.14*65.248.78*08.9=13.4 m2 3.3.1 则重新分配温差 t1=11TAA=8.78*4.1307.9=53.3 t2=22TAA=7.144,1365.24=27 重复上述计算步骤;1)X1=10WFFX=29.996300016.0*3000=0.24 X2=210WWFFX=212.96029.996300016.0*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蒸发器 完成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