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段填筑施工方案355.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过渡段填筑施工方案35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渡段填筑施工方案355.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0 页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1 1.1 编制依据.1 1.2 编制范围.2 第二章 工程概况.2 2.1 工程简介.2 2.2 自然特征.3 2.3 工程地质特征.4 2.4 工程建设条件.4 2.2 施工条件.7 第三章 施工组织安排.7 3.1 施工组织架构及职责划分、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7 3.2 工期计划安排.8 第四章 过渡段填筑施工工艺.8 4.1 过渡段施工.8 第五章 施工方法.14 5.1 施工准备.14 5.2 基底处理.15 5.3 填筑.16 第六章 资源配置.18 6.1 过渡段管理及施工人员配备.18 第 1 页 6.2 试验段主要施工机械配备.19 第
2、七章 质量保证措施.20 7.1 总体质量目标.20 7.2 质量保证体系.20 第八章 安全保证措施.23 8.1 安全目标.23 8.2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23 第九章 文明环保措施.23 9.1 生态环保措施.23 9.2 施工期水土保持防治措施.24 9.3 施工期水污染防护措施.24 9.4 施工期噪音防治措施.25 9.5 施工期粉尘污染防治措施.26 9.6 文物保护措施.26 第一章 编制依据 1.1 编制依据 1.1.1 路基个别设计图、路基通用图。1.1.2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1-2010)1.1.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
3、241号)1.1.4 有关设计技术交底。第 2 页 1.2 编制范围 适用城际铁路标段 DK102+220DK121+000 管段范围内路基工程过渡段施工。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新建青荣城际铁路位于胶东半岛,连接了青岛、烟台、威海地区的主要城市,是半岛城市群的重要联络通道。中交二航局青荣城际铁路工程施工指挥部第一项目部位于山东省莱阳市,起止桩号为 DK102+220DK121+000,全长约 18.78Km,其中路基工程共 11 段,长 18.78 公里。路基标准双线宽度 13.4 米,正线线间距 4.6 米;路基类型主要有松软地基路堤、高路堤、浸水路堤、堑坡防护、挡土墙、路堤坡
4、面防护等。DK102+220-DK121+000 路基段落统计表 序号 工程名称 起止桩号 长度(m)1 路基 DK102+220.00DK105+171.03 2951.03 2 路基 DK107+784.16DK110+377.5 2593.34 3 路基 DK110+693.8DK110+884.5 190.7 4 路基 DK111+020.49DK111+142.45 121.96 5 路基 DK111+212.99DK112+319.97 1106.98 6 路基 DK112+782.11DK113+074.36 292.25 7 路基 DK114+910.26DK115+217.6
5、 307.34 第 3 页 8 路基 DK115+276.6DK116+994.04 1714.98 9 路基 DK119+541.36DK119+883.47 342.13 10 路基 DK120+052.07DK121+000 947.93 2.2 自然特征 2.2.1 气象特征 该处地区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区,按铁路气候分区为温暖地区,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冬季严寒干燥,夏季温热潮湿,降水集中于夏秋。平时雨量小,雨季剧增,小沟濠发育,属黄海水系。年平均气温为 12.5,年最高温度 38,年最低温度12.8,年降水量为769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64%,最大冻土深度为 51cm,最大积雪深
6、度27cm。综合以上因素,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考虑低温与降雨对施工造成影响。因此主要施工任务集中在无降雨与低温影响的季节进行。2.2.2 地形地貌特征 本范围内路基地形地貌特征如下:DK102+220DK109+250 段为剥蚀平原,地形平缓;DK109+250DK113+165 段为剥蚀残丘,地形起伏较大,冲沟发育,局部基岩裸露;DK113+165DK117+762 段为丘前缓坡;DK117+762DK121+000 段为剥蚀残丘,及丘间缓坡,地形稍有起伏,冲沟发育,部分基岩裸露。现已大部分为耕地,沟谷多呈“U”字型。第 4 页 2.2.3 水文地质特征 本标段主要的河流有白龙河、蚬河等,河谷
7、形态以平稳开阔的“U”字型为主,属于季节性河流,平时水量很小,雨季巨增,小的沟壕发育,属黄海水系。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可分为第四孔隙潜水与基岩裂隙水,一般不具承压性,主要由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基岩裂隙水及地质构造关系密切,沿沟谷坡脚偶有泉水出露。第四系孔隙潜水埋深1.64.6m,水位变幅约 3m。地下水对处于氯盐环境中的铁路混凝土有氯盐侵蚀性,环境作用等级L1;部分段具硫酸盐侵蚀性,作用等级为 H1。2.3 工程地质特征 2.3.1 地震动参数 该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为度)。2.3.2 最大冻土深度 正线 DK102+220DK121+000: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 0.5
8、1m。2.4 工程建设条件 2.4.1 砂石料 本工程用砂石料可就近购买,采用陆路运至工地。2.4.2 填料 级配碎石在第一级配碎石拌与站集中拌合。级配碎石出场前已对所生产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确定,使其能够确保路堤各相应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及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要求,第 5 页 过渡段填筑采用掺 3%水泥级配碎石填料,基床级配碎石试验结果如下:试验项目 标准规定值 实验结果 粘土团及其他杂质含量 N(%)不得含有黏土及其他杂质 0.0 0.02mm 以下颗粒质量百分率 N1(%)3 0.92 22.4m
9、m 带有破碎面颗粒含量 N2(%)30 53.2 综合颗粒密度Sm(kg/m3)大于 1.7mm 颗粒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 L(%)6 洛杉矶磨损率 LAA(%)30 小于 0.5mm 细颗粒液限 WL(%)25 小于 0.5mm 细颗粒塑限 WP(%)塑性指数 Ip 6 颗粒级配 筛孔尺寸(mm)45 31.5 22.4 7.1 1.7 0.5 0.1 0.1 标准规定通过率(%)100 10082 9167 7541 4613 327 110 实测通过率(%)1097.2 84.5 51.6 30.8 21.5.4 0.2 第 6 页 试验结论:该级配碎石所检项目结果均符合高速铁路路基工程
10、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技术要求。(注:也符合过渡段接配碎石技术要求)2.4.3 施工用水 本段线路所经地区河川分布密集,地表水资源丰富。主要的河流有蚬河、白龙河等,可以做施工用水.2.4.4 施工用电 沿线电力资源丰富,高压电力线密布,考虑重点工程多,用电量大,在线路沿线设立变压器,施工用电以利用地方电源为主,并及自发电相结合的方式。2.4.5 施工用燃料 油料供应主要源至国家两大石油公司,供应方式以遍布沿线的加油站主。油料价格随国家公布价。2.4.6 交通运输情况 区间路基段地处交通较发达地区,本段可以利用 G204、省道 S212、富山路作为贯通便道,东西走向的富山路、丹崖路、荆
11、山路可作为施工的主干要道,施工使用的物资与设备均可顺利到达施工现场。0 1 D60/D10(mm)15 28 D15/d85(mm)4 第 7 页 2.2 施工条件 2.2.1 工程地质条件 本段过渡段地貌为剥蚀平原区,地形平缓,地表被辟为耕地及经济作物区,地层分布为: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软塑,厚度为 02.49m,地基承载力0=150kpa;泥质粉砂岩:棕红色,全风化,厚度为 03.71m,地基承载力0=200kpa;强风化,砂状结构,层状构造,地基承载力0=400kpa;砂岩,棕红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与长石,砂状结构,层状构造,地基承载力0=500kpa;砾岩,棕红色,主要成分为砂岩
12、,碎屑结构,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岩芯呈块状,地基承载力0=400kpa。2.2.2 水文地质条件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勘测期间地下水埋深 2.7m5.5m。2.2.3 自然气候条件 本管段所处地区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区,按铁路气候分区为温暖地区,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冬季严寒干燥,夏季温热潮湿,降水集中于夏秋。第三章 施工组织安排 3.1 施工组织架构及职责划分、队伍部署与任务划分 3.1.1 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责划分 项目部结合本段路基施工的地理位置,综合考虑各因素,为更好的保证施工的安全、质量、工期,安排本段路基由第一架子队、第二 第 8 页 架子队负责施工,具体见施
13、工组织机构图3.1-1 所示。图 3.1-1 施工组织机构图 3.1.2 施工作业队伍部署与任务划分 根据该区间路基的性质与特点,组织相应的施工作业班组负责本工程的施工,在架子队的统筹安排组织生产。施工作业队伍部署与任务划分见表3.1-2 表 3.1-2 施工班组部署及任务划分 序号 作业班组名称 主要施工任务 1 过渡段施工一队 主要负责所属区间段的路基过渡段填筑及临时排水设施 2 过渡段施工二队 主要负责所属站场内段的路基过渡段填筑及临时排水设施 3.2 工期计划安排 本工程计划总工期 192 天,开始时间 2013 年 4 月 22 日,完成时间 2013 年 10 月 31 日。第四章
14、 过渡段填筑施工工艺 4.1 过渡段施工 4.1.1 过渡段类型 过渡段类型有:桥路过渡段、路堤及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堤堑过渡段。按设计要求施工过渡段,确保线下工程刚度的均匀、合理过渡,第 9 页 将工后沉降与不均匀沉降控制在规定要求以内,确保线路运营安全。4.1.2 过渡段施工工艺 过渡段填筑及路基本体同步,其拌与、运输、压实及基床表层施工基本相同,其区别主要在于:涵洞两侧须对称摊铺碾压;过渡段施工因施工区域狭小采用平地机配合人工摊铺、挂线精平,其及桥涵接壤处部位采用振动冲击夯压实;涵路过渡段碾压采用两台压路机同时在涵洞两侧进行等。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如4.1-1。1、路基及桥台过渡段 1)路桥过
15、渡段结构型式 路堤及桥台过渡段结构型式按照设计设置,如图 4.1-2。图 4.1-1 过渡段施工工艺流程 图 4.1-2 桥路过渡段形式 基床底层级配碎石掺3%水泥基床以下填料1:1.51:1.0基床底层级配碎石掺3%水泥基床以下填料1:1.51:1.04%4%级配碎石掺5%水泥台背回填范围铺无砂混凝土板渗水墙渗排水管材桥台基坑(示意)1.64.34.64.31.6H A-A 断面 B-B 断面 路基及桥台过渡段长度按下式计算:L=a+(H-h)n,且 L20m(L-过渡段长度,m;a-倒梯形底部沿线路方向长度,取5m,;H-台尾路堤高度,m;n-过渡段纵向坡度,4411 第 10 页 一般取
16、2;h 为基床表层厚度)。过渡段基坑按设计要求回填至桥台基础顶面,分层压实。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采用重型机械振动冲击碾压。基床结构过渡:过渡段路堤基床表层需满足前述基床表层的有关要求,及桥台连接不小于 20m 范围内或在 L=a+(H-h)n 长度范围内掺入 5水泥。地基沉降过渡:过渡段的沉降观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宜在过渡段范围依据设计图纸布置沉降观测面(含桥台与过渡段尾端);软土地基地段的过渡段还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软土地基表面沉降观测。测点布置宜及相邻路堤软土地基表面的沉降观测位置相协调。2)路堤及桥台过渡段填筑 过渡段路堤应及桥台锥体与相邻路堤同步填筑。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或距结构物
17、2m 范围以内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压实,压实遍数依据工艺性总结确定的数值,填料分层厚度应按试验段确定的厚度控制。过渡段级配碎石由拌与站集中拌制,自卸汽车运输,基床以下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基床表层级配碎石采用摊铺机摊铺,机械碾压,填筑层厚及压实遍数等工艺通过填筑工艺试验确定,满足各部位填筑压实质量要求及设计要求。2、路堤及横向结构物过渡段 1)路堤及横向结构物过渡段结构型式 过渡段结构形式按涵顶至路肩高度h1m与h1m两种情况设置,分别如“图 4.1-3 路堤及横向结构物过渡段示意图(一)”、“图 4.1-4 第 11 页 路堤及横向结构物过渡段示意图(二)”所示。图 4.1-
18、3 路堤及横向结构物过渡段示意图(一)A组填料(或级配碎石)基床表层基床以下填料Hhh1C2.001:2.0基床底层横向结构物C1:1.51:1.54%4%1.31.3基床表层掺3%级配碎石0.5基床以下填料基床以下填料1:1.01:1.04.44.44.613.4基床底层基床底层基床底层基坑回填C-C 断面图 图 4.3-4 路堤及横向结构物过渡段示意图(二)1:1.51:1.54%4%1.31.3级配碎石掺5%水泥级配碎石掺3%水泥0.5基床底层基床底层基床以下填料基床以下填料1:1.01:1.04.44.44.613.4D-D 断面图 路基本体过渡:沿线方向在横向结构物两侧设置倒梯形过渡
19、段,第 12 页 倒梯形底宽 2.0m,坡度为 1:2.0m。涵顶距路基面高度1.0m 时,横向结构物顶部以上及两端各不小于 20m 长度范围内基床表层以下至结构物顶板范围以及倒梯形过渡段部分分层填筑 3%级配碎石;涵顶距路基面高度1.0m 时,结构物边墙外梯形过渡段范围内分层填筑 3%级配碎石。基床结构过渡:涵顶距路基面高度1.0m 时,横向结构物顶部及两侧各不小于 20m 长度范围内基床表层填筑掺 5%(重量比)P.042.5及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级配碎石。涵顶距路基面高度1.0m 时,横向结构物顶部及两侧各不小于 20m 长度范围内基床表层填筑掺 AB 组填料。2)路堤及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填筑
20、 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填筑对称进行。过渡段级配碎石及相邻路基同步分层填筑碾压。填料拌与、加工、填筑、碾压成型施工方法同路堤及桥台过渡段填筑。横向结构物顶部填土高度超过1m 后,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以保证结构物不被破坏。路堑及横向结构物基坑回填级配碎石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平行于涵洞背壁面碾压或小型冲击夯分层夯填施工。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分层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不宜大于 30cm,碾压遍数应通过试验确定。3、路堤及路堑过渡段 1)路堤及路堑连接处为强弱风化硬质岩石路堑时 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台阶高度 0.6m 左右,每级台 第 13 页 阶自原坡面
21、的挖入深度不应小于 1.0m,在路堤一侧 20m 至路堑一侧2.0m 的范围内基床表层采用掺 5%(重量比)P.042.5 及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级配碎石,基床以下过渡段正梯形范围内采用掺 3%重量比)P.042.5 及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级配碎石。过渡段形式见“4.3-5 路堤及强弱风化硬质岩石路堑连接处过渡段设计图”4.3-5 路堤及强弱风化硬质岩石路堑连接处过渡段设计图 地基处理过渡:对于不良地基(谷地相软土)一般采用挖除换填、复合地基实现过渡,并及正线路基地基加固措施合理衔接;良好地基时需加强表层换填处理。3)路堤及路堑过渡段填筑 过渡段填筑前,平整地基表面,碾压密实;挖除堤堑交界坡面的表层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渡 段填筑 施工 方案 35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