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格律诗的用韵.pdf
《浅说格律诗的用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说格律诗的用韵.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1 浅说格律诗的用韵 用韵有广义和狭义上的两个概念.一是指押韵,二是指和韵的一种,这里要说的是广义上的用韵.韵是在所有文体中最抽象的一种文体.但只要说到韵,大凡喜欢诗词歌赋的人,都会知道只有韵律流畅的词曲才会觉得朗朗上口,才有一种诵唱自如的感觉,才能达到一种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的境界.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几乎没有不讲韵的,就是民间歌谣也是要讲韵的.北宋美学家 X 温在潜溪诗眼中这样描述韵: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韵苟不胜,亦之其美.这话不难理解,也就是说,凡是最美的事物必定有韵,正所谓韵者,美之极.大千世界,一种韵之美,无处不在.一首诗,一首词,一首歌,都是美好字句的有序排列
2、.而要把这些美好的字句做到最佳排列,正确把握用韵这个环节必不可少.不少新诗,就连当前流行的歌曲、小品、相声、戏曲等各类文学艺术当中,都离不开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的仅在于对押韵的限制多与少、严与宽而已.因此,掌握韵,是学诗的前提.既然我们知道了用韵的重要性,为了便于喜好诗词歌赋、而对用韵欲探其究的诗友之需,我们今天就用韵上的规则以与在用韵上的一些忌讳,加以浅谈概述,与大家共享.一、几个常用术语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其实要弄清楚韵的概念与运用,首先就要弄清楚何为韵?何谓押.2/21 韵?何谓韵律?何谓韵脚和白脚?以与何为平仄等五个基本概念,只要弄清楚了这些常用术语的基本概念与区别,其它的慢慢就
3、会循序渐进地掌握了.一、韵 1、韵的基本定义:在新华字典中,韵,被定义为: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称韵母.2、韵在韵文中的定义:两个以上的韵母相同的汉字,按照一定的间隔规律,放缀在不同句子的最末一个字的位置,以造成和谐、顺口、流畅的朗诵效果,这就构成了韵.X 勰于文心雕龙说:同声相应谓之韵.换句话说,韵,即为同一收音称之为韵.如:东、公、空、同,皆以 ong 为收音,即同属一韵.而取东字为代表,称之为东韵.再如先、天、年、千、煎、等字,皆以 ian 为收音,亦同属一韵,而取先字为代表,称之为先韵.从以上我们常用的字中,我们就不难理解韵的概念了.
4、韵,就是一系列韵母相同的字.而对于韵文来说,韵,就是一种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等.另则,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二、押韵 1、押韵的定义:押韵,也作压韵、叶xi韵作谐韵、.3/21 协韵.即作诗词曲赋等韵文时在句末或联末用同韵的字相押,以形成一种节奏美和音韵美,称为押韵.实际上,押韵也就是韵的使用方法.通俗地说,诗人在诗词中的用韵,就叫做押韵.2、韵部:将相同韵母的字归纳到一类,这种类别即为韵部.同一韵部内的字都为同韵字.3、押韵的作用:押韵是诗歌必不可少的要素.从上古的诗经、楚辞,到定型的唐诗,一直到今天的诗歌,都是要讲押韵的.其作用一
5、是串联作用.押韵将许多涣散之音,联络贯串,以成为完整的声调,使诗歌的节奏更鲜明、更和谐.吟诵起来,令人觉得铿锵悦耳.二是便于记忆作用.诗之有韵,读之流畅,即使篇幅较长,也容易背诵.4、近体诗押韵的规定,归纳如下:一正格、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如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只押平声韵.近体诗规定,只能押平声韵,这几乎是一条死规矩.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标明律绝的诗作,虽然入韵了,但平仄韵不分,混押一通,让读者一看就知道是概念模糊所致.这点,我们要足够引起重视,我认为,学诗,就要严格起头,精准迈步.4
6、/21、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古诗古风允许中途换韵,但近体诗不允许换韵.二、飞雁出群格又称为借韵即首句所押之韵,不在同一韵部之内的,称之为飞雁出群格.这种格以用邻韵为多见.所谓邻韵,指的是韵部排列相邻,而语音又相近的韵.如东冬,支微齐、鱼虞、佳灰、真文元、寒删先、萧肴豪、庚青蒸、覃盐咸、江阳、佳麻、蒸侵.这些韵现在可以通押,韵放宽是可以的,但平仄,对粘还是要严的,不能放宽.如果不是邻韵则必须以古韵能通转者为限.谢秦四溟诗话说: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宋人多有之.林通山园小梅诗: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
7、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撙.此诗首句韵脚用的是先韵,而国、昏、魂、群等韵脚则是元韵字,首句用的是邻韵,属于孤雁出群格.又如曾几雪作 臥闻微霰却无声,庚韵起看阶前又不能;蒸韵 一夜纸窗明似月,多年布被冷于冰;蒸韵 履穿过我柴门客,笠重归来竹院僧;蒸韵 三白自佳晴亦好,诸山粉黛见层层.蒸韵 此诗押十蒸韵,而首句借用庚韵字为韵脚.汪师韩于 诗学纂闻亦云:唐律第一句多用通韵字,蓋此韵原不在四韵之数,谓之孤雁入群.然不可通者,亦不可用也.而谢榛四溟诗话则曰:七言绝律,起句借韵,谓之孤雁出群.宋人多有之.宁用仄字,勿用平字,若子美先帝.5/21 贵妃俱寂寞,诸葛大名垂宇宙是也.于此可知各人持论,亦自稍有不同.
8、另外有一些变革,我们初学不提倡,特做用楷体字列举出来,供大家了解.三、飞雁入群格末句所押之韵,非在同一韵部之内,称之为称孤鹤入群格飞雁入群格.然亦须以古韵能通转者为限.如 故行宫元稹 寥落故行宫,东韵宫花寂寞红;东韵 白头宫女在,閒坐说玄宗.冬韵 中夏昼臥X 兼 寂寂无聊九夏中,东韵傍檐依壁待清风;东韵 壮圖奇策无人问,不与#一臥龙.冬韵 X 成大呼陀河 闻道河神解造冰,蒸韵曾扶阳九见中兴;蒸韵 如今烂被胡羶涴,不似沧浪可濯缨.庚韵 诗押十蒸韵,而末句借用八庚韵之字.黄景仁言怀 听雨看雲暮復朝,萧韵谁于笼鹤採丰标;萧韵 不禁多病聪明減,讵惯长閒意气销;萧韵 静裡风怀玄度月,愁边心血子胥潮;萧韵
9、 可知戰勝浑难事,一任浮生付濁醪.豪韵 诗押二萧韵,而尾联借用四豪 韵之字.以上皆称为飞雁.6/21 入群格.四、进退格律诗之押韵,又有所谓进退格者,例如七律八句四联,首联押一先韵,次联换十一真韵,第三联復用一先韵,末联更用十一真韵.一进一退,交替押韵,然亦必须限于古韵本相通之 X 围内,不可任意.黄朝英缃素杂记云:X 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日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如李师中送唐介诗: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寒韵 去国一身轻似燕,高名千古重于山;删韵 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寒韵
10、天为吾君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删韵 此所谓进退韵格也,难寒二字在寒韵,山还二字在删韵,诚合体格,岂率尔而为之哉?冷斋夜话载当时唐李对答语:言此诗为落韵诗,蓋渠不见 X 谷等所定诗格,有进退之说,而妄为云云.又如:韩子苍进退韵近体诗:盗贼犹如此,苍生困未苏;虞韵 今年起安石,不用哭包胥;鱼韵 子去朝行在,人应问老夫;虞韵 髭鬚衰白尽,瘦地日攜锄.鱼韵 苕溪渔隐云:X 谷等共定今体诗格,一进一退韵,如李师中送唐介七言八句是也.子苍五言八句近体诗亦用此格.蓋苏夫在虞.7/21 韵,胥锄在鱼韵也.又如苏东坡题南康寺重湖轩诗:八月渡重湖,虞韵萧条万象疏;鱼韵 秋风片帆急,暮霭一山孤;虞韵 许国心犹在,
11、匡时术已虚;鱼韵 岷峨千万里,投老得归无.虞韵 此诗以鱼虞二韵相间而押,清波杂志谓东坡自跋云:律诗可用两韵.而引李诚之师中送唐子方介诗,两押寒山韵为证,不知诚之本用进退格耳!五、辘轳格辘轳韵者.辘轳格 亦称辘轳韵.诗韵术语.与进退格同为用韵的一格.辘轳韵者,双出双入.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称.辘轳体诗 出于文人的巧思,属于文字游戏的 X 围.作辘轳体的人须作律诗五首,五言或七言均可,将第一首起韵的第一全句,分别置于其它四首押韵的四个位置中,在第二首为第二句,第三首为第四句,第四首为第六句,第五首为末句.
12、即第一首首句与第五首末句相同.五首诗的韵节如辘轳旋转而下,所以叫辘轳体.另有一种诗的用韵方法叫辘轳格,也称辘轳韵,与此不同.诗人玉屑引湘素杂记:X 谷与僧齐已、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8/21 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文体明辨杂韵诗:二曰辘轳韵,双出双入,每隔二句用韵者是也.诗评:单辘轳韵者,单出单入,两句换韵;双辘轳韵者,双出双入,四句换韵.诗人玉屑在进退格的引例中,有子苍近体诗一首,凡四韵,一、三两韵押虞韵,二、四两韵押鱼韵,一虞一鱼,相间递押,所谓一进一退也.而辘轳韵者,双出双入,即律诗第二第四句用甲韵
13、,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名.如#谷谢送#笔诗:#变样蹲鸡距,虞韵诸葛名家捋鼠鬚;虞韵 一束喜从公处得,千金求买市中无;虞韵 没投墨客摩蝌蚪,勝与朱门饱蠹鱼;鱼韵 愧我初无草元玄手,不将閒写吏文书.鱼韵 此诗之前半押虞韵,后半则押鱼韵,即所谓辘轳韵也.吴师道之吴礼部诗话云:辘轳出入用韵,必有奇字乃可.若句韵寻常,则用此何为?又必用韵联而声協者,若东冬、寒山、肴豪、清青之类.今人间越用之,或一在上平、一在下平,皆非是.六、极端之格另有一种极端之格如:永王东巡歌李白 祖龙浮海不成桥,萧韵汉武湾阳空射蛟;肴韵 我王楼艦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
14、辽.萧韵 本诗押二萧韵,却于次句押三肴韵.次韵答宝觉苏轼.9/21 芒鞋竹杖布行缠,先韵遮莫千山又万山;删韵 从来无脚不解滑,谁信石头行路难.寒韵 首句押一先韵,次句押十五删韵,而末句押十四寒韵.闻莺杨万里 晓寒顾影惜金衣,微韵著意听时不肯啼;齐韵 飞入柳阴深处去,数声只有落花知.支韵 首句押五微韵,次句押八齐韵,而末句押四支韵.如以上三例,乃是通韵之极端例子 有这些例子,我们也就理解的律诗出韵的现象了.以上六种格式,除一、二两格可以经常使用外,其它数格一般不宜提倡.作为初学者还是按韵书押韵为好.三、韵律 1、韵律的定义:韵律,即为平仄和押韵规 X.也就是格律诗词中对韵的运用规定称之为韵律,这
15、和我们平时理解的韵律一词的意思有些不同.韵律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声韵和节律,也就是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这是我们在格律诗词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当我们在欣赏一首诗词时,我们常常会用到一些词,如平仄适宜、韵律流畅、入韵、出韵、入律、出律等词,实际就是在以格律诗的平仄和押韵规 X在评读这首诗作.二是指某些物体运动的均匀的节律.如常见所指的音乐与跳舞韵律,韵律操以与某种物体的神韵等等,这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含义.10/21 2、韵律的作用:韵律既是格律诗词曲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歌赋民谣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由于汉语文字的单音特性,在诗词写作特别是格律诗写作时,如果平仄、对仗和押韵这三要素运用得好,就可以使
16、诗词歌赋增强音乐感,展现出音韵结构的整齐与节奏之美,体现出一种因声求气、同气相求的韵律之谐美.如若运用不好,用得过多或过滥,就会给人以生拼硬凑之感,甚至以文害义.六朝到初唐的骈体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这是每一个诗词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四韵脚和白脚 1、韵脚和白脚的定义:押韵必然押在那一句的最后一个字,就像人躺下来,放在脚底一样,因此有韵的那个地方那个字就称之为韵脚.反之不押韵的那一句的最后那个字就叫做白脚.2、韵脚和白脚的区别:韵脚一定是平声,白脚一定是仄声,这也叫做脚分明.如果白脚写成了平声,就会犯用韵上的忌讳,叫踩脚.二、韵的起源与演变 1、韵的起源 说起韵的起源,似乎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
17、,众说纷纭.但不管怎么说,都不可否定诗韵是历史形成、古人规定、历代延续至今所形成的.大家都知道,由于地域关系,同一个字,在不同地区读音有很大差别.也就是说,尽管各地语言差别很大,文字却是一样的.这种独有的特点,对于保持民族和国家的统一,发挥了历史性的积极作用.但对于作诗,就成为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11/21 诗是韵文,各地对文字读法不同,就无法统一对押韵和平仄的认识,好在有许多诗词大家,充分展示个体与群体的聪明智慧,制定出了统一的韵书.对于平仄声,每个字在音韵上具体归属哪个部类,都在韵书里列出来,作出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虽然韵书在不断的修韵与更新,但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后来所说的诗韵,泛指格律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说 格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