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考试题及答案395.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考试题及答案39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考试题及答案395.pdf(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线性控制系统最重要的特性是可以应用_叠加_原理,而非线性控制系统则不能。2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输入量和_反馈量_的偏差进行调节的控制系统。3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0 型系统的稳态误差 ess=_。4当且仅当闭环控制系统特征方程的所有根的实部都是_负数_时,系统是稳定的。5.方框图中环节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串联连接、并联连接和_反馈 _连接。6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是在_ 初始条件为零_时,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的比。7函数 te-at的拉氏变换为2)(1as。8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信号输入时,稳态输出与输入的相位移随频率而变化的函数关系
2、称为_相频特性_。9积分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为_20_dBdec。10二阶系统的阻尼比为 _ 0_ 时,响应曲线为等幅振荡。11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作用下,型系统的稳态误差 ess=_0_。120 型系统对数幅频特性低频段渐近线的斜率为_0_dB/dec,高度为 20lgKp。13单位斜坡函数 t 的拉氏变换为 21s 。14.根据系统输入量变化的规律,控制系统可分为_恒值_控制系统、_随动_ 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15.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稳定性、_快速性_和准确性。16.系统的传递函数完全由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决定,与_输入量、扰动量_的形
3、式无关。17.决定二阶系统动态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是阻尼系数和_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 wn。18.设系统的频率特性(j)=R()+jI(),则幅频特性|G(j)|=)()(22wIwR。19.分析稳态误差时,将系统分为0型系统、I型系统、II型系统,这是按开环传递函数的_积分_环节数来分类的。20.线性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特征方程式的所有根均在复平面的_左_部分。21从 0 变化到+时,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极坐标图在_第四_象限,形状为_半_圆。22.用频域法分析控制系统时,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_正弦函数_。23二阶衰减振荡系统的阻尼比的范围为10。24G(s)=1TsK的环节称为_惯性_
4、环节。25系统输出量的实际值与_输出量的希望值_之间的偏差称为误差。26线性控制系统其输出量与输入量间的关系可以用_线性微分_方程来描述。27 稳定性、快速性 和准确性是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28二阶系统的典型传递函数是2222nnnwswsw。29 设系统的频率特性为)(jI)j(R)j(G,则)(R 称为 实频特性 。30.根据控制系统元件的特性,控制系统可分为_线性_ 控制系统、非线性_控制系统。31.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稳定性、快速性和_准确性_。32.二阶振荡环节的谐振频率r与阻尼系数的关系为r=n1 22。33.根据自动控制系统是否设有反馈环节
5、来分类,控制系统可分为_开环_控制系统、_闭环_控制系统。34.用频率法研究控制系统时,采用的图示法分为极坐标图示法和_对数坐标_图示法。35.二阶系统的阻尼系数=时,为最佳阻尼系数。这时系统的平稳性与快速性都较理想。1.传递函数的定义是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在初始条件为零的条件下,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2.瞬态响应是系统受到外加作用激励后,从初始状态到最终或稳定状态的响应过程。3.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出发点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必须为负实根或负实部的复数根,即系统的特征根必须全部在复平面的左半平面是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4.I 型系统G sKs s()()2在单位阶跃输入下,稳态误差
6、为 0,在单位加速度输入下,稳态误差为 。5.频率响应是系统对正弦输入稳态响应,频率特性包括幅频和相频两种特性。6.如果系统受扰动后偏离了原工作状态,扰动消失后,系统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工作状态,这样的系统是(渐进)稳定的系统。7.传递函数的组成与输入、输出信号无关,仅仅决定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并且只适于零初始条件下的线性定常系统。8.系统的稳态误差与输入信号的形式及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或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有关。9.如果在系统中只有离散信号而没有连续信号,则称此系统为离散(数字)控制系统,其输入、输出关系常用差分方程来描述。10.反馈控制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三频段的划分是以 c(截止频率)附近的
7、区段为中频段,该段着重反映系统阶跃响应的稳定性和快速性;而低频段主要表明系统的稳态性能。11.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稳定性、快速 性和精确或准确性。单项选择题:1.当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已知时,求系统结构与参数的问题,称为()A.最优控制 B.系统辩识 C.系统校正 D.自适应控制 2.反馈控制系统是指系统中有()A.反馈回路 B.惯性环节 C.积分环节 调节器 3.()=1sa,(a 为常数)。A.Leat B.Leat C.Le(ta)D.Le(t+a)t2e2t=()A.123()s B.1a sa()C.223()s D.23s 5.若 F(s)=421s,则L
8、imf tt0()=()A.4 B.2 C.0 D.6.已知 f(t)=eat,(a 为实数),则 Lf t dtt()0=()A.asa B.1a sa()C.1s sa()D.1a sa()(t)=3202tt,则 Lf(t)=()A.3s B.12ses C.32ses D.32ses 8.某系统的微分方程为52000()()()()xtxtxtxti,它是()A.线性系统 B.线性定常系统 C.非线性系统 D.非线性时变系统 9.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G(s)=e2s,它是()A.比例环节 B.延时环节 C.惯性环节 D.微分环节 10.图示系统的传递函数为()A.11RCs B.RCs
9、RCs1 C.RCs+1 D.RCsRCs1 11.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s)=341002ss,其无阻尼固有频率n是()A.10 B.5 C.D.25 12.一阶系统KTs1的单位脉冲响应曲线在 t=0 处的斜率为()A.KT B.KT C.KT2 D.KT2 13.某系统的传递函数 G(s)=KTs1,则其单位阶跃响应函数为()A.1TeKt T/B.KTet T/C.K(1et/T)D.(1eKt/T)14.图示系统称为()型系统。A.0 B.C.D.15.延时环节 G(s)=es的相频特性G(j)等于()A.B.C.D.16.对数幅频特性的渐近线如图所示,它对应的传递函数 G(s)
10、为()A.1+Ts B.11Ts C.1Ts D.(1+Ts)2 17.图 示 对 应 的 环 节 为()A.Ts B.11Ts C.1+Ts D.1Ts 18.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D(s)=s3+14s2+40s+40=0,则此系统稳定的值范围为()A.0 B.014 D.0 19.典型二阶振荡环节的峰值时间与()有关。A.增益 B.误差带 C.增益和阻尼比 D.阻尼比和无阻尼固有频率 20.若系统的 Bode 图在=5 处出现 转折(如图所示),这说明系统中有()环节。A.5s+1 B.(5s+1)2 C.+1 D.10212(.)s 21.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s)=()()()()s
11、sss72413,其零、极点是()A.零点 s=,s=3;极点 s=7,s=2 B.零点 s=7,s=2;极点 s=,s=3 C.零点 s=7,s=2;极点 s=1,s=3 D.零 点 s=7,s=2;极点 s=,s=3 22.一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32235()()()ssss,则系统的开环增益和型次依次为()A.0.4,B.,C.3,D.3,23.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 G(s)=KTests1,其幅频特性G(j)应为()A.KTe1 B.KTe1 C.KTe2221 D.KT122 24.二阶系统的阻尼比,等于()A.系统的粘性阻尼系数 B.临界阻尼系数与系统粘性阻尼系数之比 C.系统粘性阻
12、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之比 D.系统粘性阻尼系数的倒数 25.设c为幅值穿越(交界)频率,(c)为开环频率特性幅值为 1时的相位角,则相位裕度为()A.180(c)B.(c)C.180+(c)D.90+(c)26.单位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45s s(),则系统在r(t)=2t 输入作用下,其稳态误差为()A.104 B.54 C.45 D.0 27.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s)=1222ssnn,在 022时,其无阻尼固有频率n与谐振频率r的关系为()A.nr D.两者无关 28.串联相位滞后校正通常用于()A.提高系统的快速性 B.提高系统的稳态精度 C.减少系统的阻尼
13、D.减少系统的固有频率 29.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频率c=4 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A.411ss B.ss141 C.01106251.ss D.06251011.ss 30.从某系统的 Bode 图上,已知其剪切频率c40,则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基本保持原系统稳定性及频带宽的前提下,通过适当调整增益使稳态误差减至最小的是()A.000410041.ss B.04141.ss C.41101ss D.41041ss.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系统的稳态误差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增益、_和_有关。2.一
14、个单位反馈系统的前向传递函数为Ksss3254,则该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_开环增益为_。3.二阶系统在阶跃信号作用下,其调整时间 ts与阻尼比、_和_有关。4.极坐标图(Nyquist 图)与对数坐标图(Bode 图)之间对应关系为:极坐标图上的单位圆对应于 Bode 图上的_;极坐标图上的负实轴对应于 Bode 图上的_。5.系统传递函数只与_有关,与_无关。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型次 输入信号+5s2+4s+K=0,K43.误差带 无阻尼固有频率 分贝线 180线5.本身参数和结构 输入 1 线 性 系 统 和 非 线 性 系 统 的 根 本 区 别 在 于 (C )A
15、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B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C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D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2令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为零,则可得到系统的 (B )A代数方程 B特征方程 C差分方程 D状态方程 3 时域分析法研究自动控制系统时最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 (D )A脉冲函数 B斜坡函数 C抛物线函数 D阶跃函数 4设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2s)(1s(s10,该系统为 (B )A0 型系统 BI 型系统 CII 型系统 DIII 型系统 5二阶振荡环节的相频特性)(,当时,其相位
16、移)(为 (B )A-270 B-180 C-90 D0 6.根 据 输 入 量 变 化 的 规 律 分 类,控 制 系 统 可 分 为 (A )A.恒值控制系统、随动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B.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 C.最优控制系统和模糊控制系统 D.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 7采用负反馈连接时,如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为 G(s),反馈通道的 传 递 函 数 为H(s),则 其 等 效 传 递 函 数 为 (C )A)s(G1)s(G B)s(H)s(G11 C)s(H)s(G1)s(G D)s(H)s(G1)s(G 8 一阶系统 G(s)=1+TsK的时间常数 T
17、 越大,则系统的输出响应达到稳态值的时间 (A )A越长 B越短 C不变 D不定 9拉氏变换将时间函数变换成 (D )A正弦函数 B单位阶跃函数 C单位脉冲函数 D复变函数 10 线 性 定 常 系 统 的 传 递 函 数,是 在 零 初 始 条 件 下 (D )A系统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比 B系统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比 C系统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D系统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与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之比 11 若某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s)=1TsK,则其频率特性的实部 R()是 (A )A22T1K B-22T1K CT1K D-T1K 12.微 分 环 节 的 频 率 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工程 控制 基础 考试题 答案 395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