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绪论第一章分析.ppt





《互换性绪论第一章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换性绪论第一章分析.ppt(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华东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占金青占金青2023/3/51教材和参考书v 教教 材:材:&廖念钊廖念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六版)中国计量出版社 北京,2012v 参考书:参考书:&王伯平王伯平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2004&谢谢铁铁邦邦 李李 柱柱 席席宏宏卓卓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 (第三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武汉,19982023/3/52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v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课堂教学 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自自 学学v 考核方式(考察)考核方
2、式(考察)课堂大作业课堂大作业(50%50%)平平 时时 作作 业(业(10%10%)考考 勤勤 (15%15%)实实 验验 报报 告(告(10%10%)学学 习习 态态 度(度(15%15%)2023/3/53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互换性和测量技术是机械电子工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它互换性和测量技术是机械电子工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v本课程是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它本课程是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它研究的核心研究的核心是机器是机器的使用要求和制造要求之间的矛盾;的使用要求和制造要求之间的矛盾;解决的方法解决的方法是规是规
3、定合理的公差;并用计量测试手段保证其贯彻实施。定合理的公差;并用计量测试手段保证其贯彻实施。2023/3/54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v本课程学习要求本课程学习要求:I.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II.能正确选用公差与配合。能正确选用公差与配合。III.掌握常用检测方法,熟悉量具使用。掌握常用检测方法,熟悉量具使用。v本课程学习特点:本课程学习特点:概念多、名词术语多、表格多(三多)。概念多、名词术语多、表格多(三多)。2023/3/55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绪论绪论一.互换性概述互换性概述v互换性
4、:在机械和仪器制造业中,同规格的互换性:在机械和仪器制造业中,同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一批零件或部件,任取其一,不需任何挑选或修理,就能装配成机器。并完全符合规定或修理,就能装配成机器。并完全符合规定的使用功能要求。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的使用功能要求。这样的一批零件或部件就称为具有互换性称为具有互换性。2023/3/56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怎样才能使零件具有互换性怎样才能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先分析误差:先分析误差:误差误差尺寸误差尺寸误差形状误差形状误差位置误差位置误差 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几何参数的误差(变动量)控制在一定几何参数
5、的误差(变动量)控制在一定 的范围之的范围之内内(公差公差),就能实现互换性。),就能实现互换性。2023/3/57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v公差公差:允许零件几何参数的变动量。允许零件几何参数的变动量。q公差性质:公差性质:I.根据使用性能的要求,设计中给定的理论值。根据使用性能的要求,设计中给定的理论值。II.绝对值,且不等于零。绝对值,且不等于零。III.控制误差。控制误差。IV.反映机器使用要求和制造要求之间的矛盾。反映机器使用要求和制造要求之间的矛盾。V.反映制造精度的高低(加工的难易程度)反映制造精度的高低(加工的难易程度)。由此可见:公差标准是实现互换性的
6、基础。由此可见:公差标准是实现互换性的基础。2023/3/58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q按决定参数分:按决定参数分:I.功能参数互换性(如:几何参数、机械性能、化功能参数互换性(如:几何参数、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等)(广义互换性)。学性能等)(广义互换性)。II.几何参数互换几何参数互换性(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微观性(尺寸、形状、相互位置、微观表面形状)(狭义的互换性,本课程讨论内容)表面形状)(狭义的互换性,本课程讨论内容)q按方法及程度分按方法及程度分:I.完全互换(绝对互换)完全互换(绝对互换)II.不完全互换(有限互换)不完全互换(有限互换)A.分组互换分组互换
7、 (大批量生产大批量生产)B.调整互换调整互换 (成批生产)成批生产)C.修配互换修配互换 (单件小批生产)(单件小批生产)v互换性分类互换性分类2023/3/59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达到加工经济达到加工经济、成本低成本低、又保证装配精度和使用又保证装配精度和使用要求。要求。)III.概率互换(大多数互换)概率互换(大多数互换)2023/3/510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分组互换(装配)举例:假如按完全互换,则如下分组互换(装配)举例:假如按完全互换,则如下2023/3/511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分组互换(装配)
8、举例:按分组互换分组互换(装配)举例:按分组互换2023/3/512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分组互换(装配)举例:按分组互换分组互换(装配)举例:按分组互换同组内具有互换性,否则,不具有互换性。同组内具有互换性,否则,不具有互换性。2023/3/513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1)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2)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生产。)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生产。3)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4)有利于促进国内外的技术交流。有利于促进国内外的技术交流。v互换性的作用(意义)互换性的作用(意义)2023/3/
9、514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二二.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简介优先数和优先数系简介v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产品质量标准化,品种规格系列化和零部件通用化产品质量标准化,品种规格系列化和零部件通用化“(”三化三化“)“品种规格系列化品种规格系列化”就是把同类产品按大小分档成系列发展,做到以就是把同类产品按大小分档成系列发展,做到以尽可能少的品种规格满足较广泛的需要。系列化数值分档、分级是尽可能少的品种规格满足较广泛的需要。系列化数值分档、分级是关键。关键。v依据:工程技术上的主要参数,经过数值传播后,也按依据:工程技术上的主要参数,经过数值传播后,也按同样的数学规律分级。同样
10、的数学规律分级。例:假设半径:例:假设半径:R1、R2、R3 为几何级数,公比是为几何级数,公比是q 则面积则面积S1(=R21)、S2、S3、仍为几何级数,公比是仍为几何级数,公比是q2 具具有同样的变化规律。有同样的变化规律。v优先数系(优先数系(Rr):是由一些十进制几何级数(等比数列)构成。是由一些十进制几何级数(等比数列)构成。它是一种科学的数值制度。它是一种科学的数值制度。(R:优先数系创始人优先数系创始人Renand,r:项数项数)2023/3/515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公比:公比:qr=例:例:R5:a、aq5、aq52、aq53、aq54、aq55
11、 aq55/a=q55=10 q5=1.6提示:项值是从提示:项值是从1开始开始 向两边延伸。向两边延伸。1v基本系列:基本系列:R5(q5=1.6)、R10(q10=1.25)、R20(q20=1.12)、R40(q40=1.06)、v补充系列:补充系列:R80(q80=1.03)vRr的变形系列即派生系列和复合系列。的变形系列即派生系列和复合系列。v优先数系优先数系r的定义:同一几何级数中,每隔的定义:同一几何级数中,每隔r项的后项的后项与前项比值等于项与前项比值等于10。2023/3/516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
12、1.1 1.1 概概 述述“公差与配合公差与配合”是一项应用广泛是一项应用广泛、涉及面大的重要基础标、涉及面大的重要基础标准。准。“公差公差”用于协调机器零件的使用要求与制造经济性之用于协调机器零件的使用要求与制造经济性之间的矛盾。间的矛盾。“配合配合”是反映机器零件之间有关功能要求的相是反映机器零件之间有关功能要求的相互关系。互关系。I.I.“公差与配合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159GB1591741745959)II.II.“公差与配合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1800GB1800180418047979)III.III.“极限与配合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
13、B/T1800GB/T1800)(GB/T1800.1GB/T1800.119971997)(GB/T1800.2GB/T1800.219981998)(GB/T1800.3GB/T1800.319981998)(GB/T1800.4GB/T1800.419991999)2023/3/517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1.2.极限与配合的基本词汇极限与配合的基本词汇v孔孔(D):主要指圆柱形的内表面,也包括其他内表面中主要指圆柱形的内表面,也包括其他内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v轴轴(d):主要指圆柱形的外表面,也包括其他外表面中主要指圆柱形的外表面
14、,也包括其他外表面中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由单一尺寸确定的部分。v孔和轴的比较:孔和轴的比较:第一章第一章 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孔与轴的极限与配合2023/3/518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v尺寸要素:由一定大小的线性尺寸或角度尺寸确定的几何尺寸要素:由一定大小的线性尺寸或角度尺寸确定的几何形状。形状。v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值的数字。尺寸:用特定单位表示线性值的数字。(广泛地说也包括角度)(广泛地说也包括角度)。v公称尺寸(或基本尺寸)(公称尺寸(或基本尺寸)(D、d):是设计给定的尺寸。是设计给定的尺寸。根据使用要求,通过刚度、强度等计算并经圆整后而确定。根据使用要
15、求,通过刚度、强度等计算并经圆整后而确定。相配合的孔、轴的基本尺寸相等。相配合的孔、轴的基本尺寸相等。v实际尺寸(实际尺寸(Da、da):通过测量得到的尺寸。由于测量误通过测量得到的尺寸。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它并非真值。差的存在,它并非真值。孔孔轴轴结构关系结构关系包容面包容面被包容面被包容面工艺方面工艺方面尺寸由小变大尺寸由小变大 尺寸由大变小尺寸由大变小专用测量工具专用测量工具塞规塞规卡规或环规卡规或环规2023/3/519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v最大极限尺寸(上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上极限尺寸)(Dmax、dmax):):两个界两个界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
16、极限尺寸。限值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v最小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Dmin、dmin):):两个界两个界限值中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限值中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v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它包括极限尺寸: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它包括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2023/3/520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在孔或轴的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多时的状态。在孔或轴的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多时的状态。v最大实体尺寸(最大实体尺寸(MMS):):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
17、。在最大实体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最大实体尺寸(最大实体尺寸(MMS)检验用通规。检验用通规。v最小实体状态最小实体状态(LMC):):在孔或轴的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少时的状态。在孔或轴的尺寸公差范围内,具有材料量最少时的状态。v最大实体状态(最大实体状态(MMC):):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孔的最小极限尺寸Dmin轴的最大极限尺寸轴的最大极限尺寸轴的最大极限尺寸轴的最大极限尺寸dmax2023/3/521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v最小实体尺寸(最小实体尺寸(LMS):在最小实体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小实体尺寸。在最小实体状态下的尺
18、寸称为最小实体尺寸。检验用止规。检验用止规。v作用尺寸(作用尺寸(Dfe、dfe):(对配合起作用的尺寸):(对配合起作用的尺寸)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寸,称为孔的作用尺寸Dfe。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在配合面的全长上,与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寸,称为轴的作用尺寸dfe。最小实体尺最小实体尺寸(寸(LMS)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孔的最大极限尺寸Dmax轴的最小极限尺寸轴的最小极限尺寸dmin2023/3/522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v尺寸
19、偏差: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尺寸偏差: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v上偏差上偏差(上极限偏差)(上极限偏差)(ES、es):):最大极限尺寸减其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的代数差。基本尺寸的代数差。ES=DmaxD、es=dmax d 2023/3/523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v下偏差(下极限偏差)(下偏差(下极限偏差)(EI、ei):):最小极限尺寸减其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EI=DminD、ei=dmin dv 极限偏差:上偏差和下偏差的总称。极限偏差:上偏差和下偏差的总称。v尺寸公差(尺寸公差(Th、Ts
20、):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允许尺寸的变动量。Th=Dmax Dmin =ES EI Ts=dmax dmin =es ei q公差与偏差的比较公差与偏差的比较偏差可为正值、负值、零。而公差则一定是正值。偏差可为正值、负值、零。而公差则一定是正值。极限偏差用于限制实际偏差,而公差用于限制误差。极限偏差用于限制实际偏差,而公差用于限制误差。2023/3/524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对于单个零件,只能测出尺寸对于单个零件,只能测出尺寸“实际偏差实际偏差”,而对数,而对数量足够多的一批零件,才能确定尺寸误差。量足够多的一批零件,才能确定尺寸误差。偏差取决于加工机床的调整(如车
21、削时进刀的位置),偏差取决于加工机床的调整(如车削时进刀的位置),不反映加工难易,而公差表示制造精度,反映加工难不反映加工难易,而公差表示制造精度,反映加工难易程度。易程度。极限偏差主要反映公差带位置,影响配合松紧程度;极限偏差主要反映公差带位置,影响配合松紧程度;而公差反映公差带大小,影响配合精度。而公差反映公差带大小,影响配合精度。例如:例如:D=50,Dmax=50.008,Dmin=49.992,试求,试求 Th、ES、EI?解:解:ES=DmaxD=50.00850=0.008,EI=DminD=49.99250=0.008,Th=Dmax Dmin =50.00849.992=0.
22、0162023/3/525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v公差带图:表示公差与配合的图解。公差带图:表示公差与配合的图解。v零线:确定偏差的基准直线,即基本尺寸所指位置,零线:确定偏差的基准直线,即基本尺寸所指位置,表示基本尺寸。表示基本尺寸。v尺寸公差带: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尺寸公差带: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它由公差带大小及其位置。它由公差带大小及其位置两个要素组成。公差带大小由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两个要素组成。公差带大小由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位置由基本偏差确定。位置由基本偏差确定。+0 0_公差带大小
23、(标准公差)公差带大小(标准公差)公差带大小(标准公差)公差带大小(标准公差)基本偏差基本偏差基本偏差基本偏差孔或轴孔或轴孔或轴孔或轴上偏差上偏差下偏差下偏差2023/3/526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v基本偏差: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基本偏差: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其中一个),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偏差(其中一个),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对于对于JS或或jsEIEI-+0 0J JS SjsESESeseseiei 2023/3/527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孔的基本偏差孔的基本偏差J JS S
24、是是ESES或或EIEI,轴的基本偏差轴的基本偏差j js s是是eses或或eiei.v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系。v基孔制:基本偏差固定不变的孔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基孔制:基本偏差固定不变的孔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的轴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基准孔基准孔 H H:EI=0 EI=0 v基轴制:基本偏差固定不变的轴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基轴制:基本偏差固定不变的轴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的孔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基准轴基准轴 h h
25、:eses=0=0 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基孔制。有利于公差带种类减少,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基孔制。有利于公差带种类减少,定值刀具减少。定值刀具减少。2023/3/528互互换换性性与与技技术术测测量量(绪论 第一章)v间隙配合(间隙配合(X X):):在孔和轴的配合中,孔的尺寸在孔和轴的配合中,孔的尺寸减去相配合轴的尺寸,其差值为正值是间隙。此减去相配合轴的尺寸,其差值为正值是间隙。此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D Dminminddmaxmax。最大间隙:最大间隙:X Xmaxmax=D Dmaxmax-d-dminmin=ES-=ES-eiei 最小间隙: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互换性 绪论 第一章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