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的运动课件 (2).ppt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的运动课件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的运动课件 (2).ppt(9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的运动课件高频命题点一大气受热状况与气温高频命题点二大气运动与降水高频命题点三常见天气系统高频命题点四气候类型的分析总纲目录总纲目录网络构建网络构建核心解读核心解读本专题复习应围绕大气运动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着重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结合大气运动特别是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移动分析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和特点,并以此分析主要天气系统变化及其影响。在复习过程中,应结合大气环境相关原理注重对等温线、等压线和天气系统图示及气候资料图的分析和判读高频命题点一大气受热状况与气温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2、。1.(2018课标,11,4分)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区域定位可知,毕节位于云贵高原,地势较重庆高,故7月份气温较低,A项正确;毕节的纬度较重庆低,若因纬度影响气温应较高,B项错误;两地均远离海洋,均受季风环流影响,因此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不是导致两地气温差异的因素,C、D项错误。2018年1月24日,湖北遭遇了第二轮大范围持续雨雪天气。下图为此次雨雪天气结束后湖北某高中的校园景观图,图中河流一侧积雪较多,但对岸却不见积雪。据图回答下面两题。2.(2018湖北宜昌4月模
3、拟)图中道路上无积冰,但桥面有大量积冰的原因是()A.桥面吸收大气辐射较少B.桥面释放地面辐射较多C.路面释放地面辐射较多D.路面吸收大气辐射较少答案答案B桥面结冰而路面没有结冰说明路面温度比桥面的温度高;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地面或桥面的热量来自太阳辐射,而不是大气,故A、D项错误;地面或桥面以长波辐射形式向外释放热量从而温度降低,路面温度高,所以路面释放的地面辐射比桥面要少,故C项错误,B项正确。3.(2018湖北宜昌4月模拟)据图推测图中道路的走向最可能为()A.东北西南B.东南西北C.东西D.南北答案答案D由材料可知河流一侧积雪较多,但对岸却不见积雪。根据所学知识,河流的向阳面接受太阳辐
4、射多,气温高,所以没有积雪;背阴面接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所以有积雪覆盖;该河流位于湖北,所以可以判断向阳面为河流北岸,背阴面为河流南岸,因此可以判断河流为东西走向,再结合图示道路和河流垂直可判断道路走向为南北,故D正确。1.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及应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及应用2.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气温的分布规律时空表现分布规律时间变化日变化一般,日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一般低纬度地区气温日较差大于高纬度地区的,陆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的年变化就北半球而言,一年中陆地最热月在7月,最冷月在1月。海洋最热月和最冷月比陆地的晚一个月。一
5、般气温年较差高纬度地区的大于低纬度地区的,陆地的大于海洋的空间变化垂直分布在对流层中,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水平分布全球气温自赤道附近向两极递减海陆间北半球1月份大陆气温比同纬度海洋的气温低,7月份大陆气温比同纬度海洋的气温高;南半球相反内陆地区 地势(海拔)高的地区气温低,地势(海拔)低的地区气温高沿海地区 暖流流经海区海水温度较高,寒流流经海区海水温度较低(2)影响昼夜温差大小的因素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方法技巧】等温线的弯曲与闭合分析1.等温线弯曲的成因分析(1)陆地上一般考虑山脉或谷地。等温线穿过山地时,一般向气温高的方向凸出;
6、穿过谷地时,一般向气温低的方向凸出。(2)海洋上一般考虑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3)等温线的弯曲还可能与海陆分布有关。1月份同纬度地区,陆地等温线向南凸,海洋上向北凸;7月份同纬度地区,陆地等温线向北凸,海洋上向南凸。2.闭合等温线的成因分析(高、低温中心)(1)低温中心:地势较高的山地一般成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盆地在冬季时往往成为低温中心;纬度较高的山脉冬季风的迎风坡往往成为低温中心。(2)高温中心:地势较低的盆地一般成为高温中心;城市一般也是高温中心(热岛效应)。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
7、(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2017课标,9,4分)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A.B.C.D.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气温日变化规律。膜内温度高于自然状态下的温度,且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要小于膜外自然状态下的平均温度日变化,故为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有积雪时的温度日变化要小于无积雪时的温度日变化,则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2.(2017课标,10,4分)该地寒冷期()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答案答案C图示
8、为膜内温度日变化,其中变化很小,而有较大变化;又分别为丰雪年和枯雪年的温度日变化,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即C正确。3.(2017课标,11,4分)该地可能位于()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答案答案D图示最高气温在北京时间(我国使用的时间)16时左右,而一般地方时午后2时(即14时)气温最高,故该地与北京时间相差2个时区左右,结合四个备选项位置,可判定该地可能位于新疆,故D正确。下图为某一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回答下面两题。4.(2017吉林白山二模)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A.20或16B.23或14C.17或18D.
9、19或15答案答案B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内的值,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规律,因此P处气温应大于20或小于16。5.(2017吉林白山二模)该图所示可能是()A.北半球的3月B.北半球的7月C.南半球的2月D.南半球的8月答案答案C根据等温线可判断该区域属于南半球,海洋上的等温线向高温方向凸出,说明海洋温度低于陆地,那么应该是南半球的夏季。高频命题点二大气运动与降水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景观图和该民居穿堂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2018宁夏银川4月模拟)图
10、示中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是()A.增加地面的平整度,便于通风B.减少下渗,增加湿度C.增加房屋前后温差D.降低夜晚时庭院温度,便于纳凉答案答案C石质地面和普通地面相比,其比热容小,因此会增大屋前屋后的温差,使得屋前屋后的热力环流增强,“穿堂风”得以增强,C项正确。2.(2018宁夏银川4月模拟)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以下设计合理的是()A.利用厨房、卫生间做进风口B.房屋的朝向为东西向C.减少东西向墙面的长度D.在前后居室间墙上设窗或门洞答案答案D只留一个进风口,不利于穿堂风形成,A项错误;穿堂风主要是屋前屋后的温差形成的热力环流,在我国房屋为南北朝向更利于形成穿堂风,B
11、项错误;减少墙面的长度不利于穿堂风的形成,C项错误;在前后居室间墙上设窗或门洞等可提供流通通道,使大气快速通过,便于穿堂风形成,所以D项正确。3.(2018宁夏银川4月模拟)与空调冷风相比大多数人更喜欢穿堂风,主要是因为穿堂风()A.不消耗能源B.风频与人体自然频率接近C.风力恒定D.风向恒定答案答案B穿堂风通常产生于建筑物间隙、高墙间隙、门窗相对的房间或相似的通道中,由于在空气通道前后两侧大气温度不同,气压差导致空气在建筑物流通通道中快速流动通过而形成,因此其风向和风力不稳定,排除C、D;空调风不是自然风,消耗电能较多,长期吹空调风很容易导致出现身体不适,而穿堂风是自然风,因此人们更喜欢穿堂
12、风,所以B项正确。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4.(2018四川宜宾调研)导致图中S附近区域等固态降水率线向西南方向弯曲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洋流答案答案C据图可知,S区域所在岛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由题干知,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图中S附近区域等固态降水率线向西南方向弯曲即向低值方向弯曲,说明其数值比同纬度地区大,主要是由于该半岛西部属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因此主导因素是地形。5.(2018四川宜宾调研)同纬度相比,斯堪的
13、纳维亚半岛西部沿海固态降水率明显低于东部沿海,主要原因是()A.受暖流影响,冬季降水多B.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高C.距海洋较近,冬季降水多D.距海洋较近,冬季气温高答案答案B据图可知,该半岛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其西部沿海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因此固态降水率明显低于同纬度的东部沿海。1.热力环流热力环流(1)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关键点(2)图解风的形成2.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1)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位置和成因(以北半球为例)(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周期性的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北移、冬
14、季南移。如下图所示:3.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1)图示(2)季风东亚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南亚地区,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位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跨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盛行东北季风。4.主要的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主要的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形式对降水的影响主要的影响地区气压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方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低气压带控制的地方以上升气流为主,降水多一般而言,赤道地区与温带地区属于多雨带,而副热带地区与极地地区属于少雨带风带 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的风带多带来降水;
15、而由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的风带往往带来的降水少盛行西风带控制的大陆中西部地区多降水;而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西部地区多干燥季风 夏季风影响的地区降水多,冬季风影响的地区降水少大陆东岸地区,尤以亚欧大陆东部地区最为典型5.降水的主要类型降水的主要类型降水类型大气运动降水特征分布地区对流雨湿热空气强烈受热上升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有暴风雨赤道及其两侧地区地形雨湿热空气前进受地形阻挡被迫抬升降水发生在山地的迎风坡,背风坡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锋面雨冷暖气流相遇,暖湿空气被抬升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中纬地区台风雨暖湿空气围绕台风中心旋转上升强度很大,多为暴雨,伴有狂风雷电低纬大陆,我国东南沿海地带【方法
16、技巧】1.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1)大气环流:一般低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高气压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少;西风带影响区域降水较多。(2)海陆位置: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3)地形: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4)洋流:暖流影响区域降水多,寒流影响区域降水少。(5)下垫面状况:植被覆盖率高,地表水体面积广的区域降水较多,反之则少。2.根据两地距离判断降水差异影响因素的方法试题中经常以两地的降水统计图表、两地降水差异等为载体来命题,分析此类题目时可根据两地距离分析降水差异。(1)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南、北方向,则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2)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东、西方向,
17、则一般从海陆位置角度去分析。(3)若两地位于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两岸,则一般从洋流角度去分析。(4)若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则一般从地形(迎、背风坡)角度去分析。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形C.纬度位置D.洋流答案答案B该区域位于45N附近,为西风带影响区域,距海仅有180千米,但西部植被覆盖区与东部高原荒漠区紧邻,显示出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降水的巨大差异,所以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地形。2.该
18、区域位于()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C.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D.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答案答案D45N的沿海区域,若在大陆东岸,则为季风气候,山地东部为迎风坡应多雨;若在大陆西岸,则受西风带影响,山地东部为背风坡应少雨,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没有高原荒漠区。综合材料信息判断,该区域应为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下图示意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某个气压带位置关系。据此完成下面三题。3.(2018吉林梅河口五中二模)图示该气压带()A.在南半球纬度范围变幅较小B.滞留北半球时间小于3个月C.徘徊的纬度范围小于20D.与太阳直射点位置完全一致答案答案A结合图中赤道位置及该气压带的分布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的运动课件 2 2019 高考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大气 运动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