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1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报告.ppt
《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1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报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1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报告.ppt(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储层储层地质学及油藏描述地质学及油藏描述主讲:杨少春主讲:杨少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学时:学时:32 32 研究生必修课程(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研究生必修课程(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其他专业选修课程其他专业选修课程参考书:参考书:1.1.石油天然气储层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储层地质学,方少仙、侯方浩编写,石油大学出版社方少仙、侯方浩编写,石油大学出版社 2.2.油藏描述方法原理,油藏描述方法原理,徐守余著,石油工业出版社徐守余著,石油工业出版社分两分两大部分讲授:大部分讲授:第一大部分:储层地质学第一大部分:储层地质学第二大部分:油藏描述
2、(含剩余油研究)第二大部分:油藏描述(含剩余油研究)讲授内容:基本理论、方法、原理、应讲授内容:基本理论、方法、原理、应 用实践(研究实例)用实践(研究实例)储层地质学储层地质学绪论绪论一、储层及储层地质学的概念一、储层及储层地质学的概念(一)储集岩与储层的概念(一)储集岩与储层的概念1 1、储集岩、储集岩 具有孔隙空间并能储渗流体的岩石。具有孔隙空间并能储渗流体的岩石。2 2、储层、储层 简单地,能够储存和产出流体的那一部分岩层组或层段。简单地,能够储存和产出流体的那一部分岩层组或层段。详细地,在地质历史的演化进程中,通过沉积物的沉积和详细地,在地质历史的演化进程中,通过沉积物的沉积和成岩作
3、用,或是由岩浆侵入和喷出作用或变质作用及其后期次成岩作用,或是由岩浆侵入和喷出作用或变质作用及其后期次生变化,又生变化,又经历了构造地质的综合作用最终形成的一部分岩体,经历了构造地质的综合作用最终形成的一部分岩体,它不仅具有储集流体的空间,而且还具有可使流体渗滤的能力。它不仅具有储集流体的空间,而且还具有可使流体渗滤的能力。(二)储层地质学的概念二)储层地质学的概念 研究储层成因类型、特性、形成、演化、几何形态、分布研究储层成因类型、特性、形成、演化、几何形态、分布规律,还涉及储层的研究方法和描述技术以及储层评价和预测规律,还涉及储层的研究方法和描述技术以及储层评价和预测的综合性地质学科。的综
4、合性地质学科。二、储层地质学的研究意义及内容二、储层地质学的研究意义及内容(一)储层地质学的研究意义(一)储层地质学的研究意义1 1、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一项系统工程。、是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一项系统工程。2 2、在区域勘探阶段,通过研究了解储层层位、成因类型、岩、在区域勘探阶段,通过研究了解储层层位、成因类型、岩石学特征、沉积环境、构造作用及影响、物性、孔隙结构特征、石学特征、沉积环境、构造作用及影响、物性、孔隙结构特征、含油性、储集岩体几何形态、分布规律,以及有利储层分布区含油性、储集岩体几何形态、分布规律,以及有利储层分布区的预测等。的预测等。3 3、在开发阶段,通过研究进行开发井网布
5、置和开发方案的制、在开发阶段,通过研究进行开发井网布置和开发方案的制定、油层保护和改造、开发过程中残余油分布的分析和油田调定、油层保护和改造、开发过程中残余油分布的分析和油田调整方案的制定、提高采收率优化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整方案的制定、提高采收率优化方案的设计和实施。4 4、在分级储层评价中,通过研究探明地质储量和预测可采储、在分级储层评价中,通过研究探明地质储量和预测可采储量,建立储层模型以及进行油藏描述等。量,建立储层模型以及进行油藏描述等。5 5、是一门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性学科,涉及沉积岩石学、是一门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性学科,涉及沉积岩石学、岩石学、古生物和古生态学、构造地质学、石油
6、地质学、有机岩石学、古生物和古生态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油层物理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地层学、矿场地球地球化学、油层物理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地层学、矿场地球物理学、岩石力学、流体力学、钻井工程和采油工程等学科。物理学、岩石力学、流体力学、钻井工程和采油工程等学科。需要多学科的协同配合,又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协同配合,又促进这些学科的发展。(二)储层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二)储层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1、储集岩的岩石类型、储集岩的岩石类型(1 1)主要岩石类型:碎屑岩类和碳酸盐岩类)主要岩石类型:碎屑岩类和碳酸盐岩类(2 2)其他岩类:火山碎屑岩、岩浆岩、变质岩、
7、泥岩和硅质)其他岩类:火山碎屑岩、岩浆岩、变质岩、泥岩和硅质岩类等。岩类等。2 2、储集岩的岩石学特征、储集岩的岩石学特征 储集岩的基本性质,包括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储集岩的基本性质,包括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3 3、储集岩的主要含油物性、储集岩的主要含油物性 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含油)饱和度等,是岩石储包括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含油)饱和度等,是岩石储集性能的重要控制因素。集性能的重要控制因素。4 4、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特征、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特征 研究很重要。成岩作用在孔隙演化过程中对孔隙的保存、研究很重要。成岩作用在孔隙演化过程中对孔隙的保存、发育或破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发育
8、或破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 5、储集岩的微观特征、储集岩的微观特征 研究储层的孔隙、喉道类型以及孔喉的配置关系。研究储层的孔隙、喉道类型以及孔喉的配置关系。6 6、储集岩体的形态、分布及连续性、储集岩体的形态、分布及连续性 研究不同成因储层岩石的体形态、分布、规模及连续性等。研究不同成因储层岩石的体形态、分布、规模及连续性等。7 7、储层形成条件、储层形成条件 研究储层形成的区域地质及大地构造背景,构造作用,储研究储层形成的区域地质及大地构造背景,构造作用,储层形成的沉积环境及沉积介质特征,岩性、物源、古气候的影层形成的沉积环境及沉积介质特征,岩性、物源、古气候的影响,其他岩石储层的形成条件及
9、岩相特征与分布等等。响,其他岩石储层的形成条件及岩相特征与分布等等。8 8、储集岩非均质性研究、储集岩非均质性研究 包括宏观和微观内容,其中宏观又可分层内、层间和平面包括宏观和微观内容,其中宏观又可分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研究。非均质性研究。9 9、储层综合研究方法及储层描述技术、储层综合研究方法及储层描述技术 立足地质研究,结合地震、测井、试井、实验室各种测试立足地质研究,结合地震、测井、试井、实验室各种测试与分析等研究。与分析等研究。技术:以沉积学、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为基础,结合技术:以沉积学、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为基础,结合地震地层学和测井地质学,运用计算机技术,定性、定量地对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质学 中国 石油大学 油藏 描述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