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中国思想文化.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中国思想文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中国思想文化.ppt(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百年间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线索1、从鸦片战争到戊戌维新变法之间的文化探索 从鸦片战争到戊戌维新是中西文化的初步了解与相互冲突时期。文化的主题是:自我反思、求变。自我反思、求变。(1)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人和(今杭州)人。面对嘉道年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他毅然抛弃训诂考据之学,一意讲求经世之务,一生志存改革,强调改革是历史的必然。九州生气恃(sh)风雷,万马齐喑(yn)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2)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别西樵山人,广东南海(今广东广州)人。早年重视经世致用之学,后来在龚自珍、魏源以来“今文派
2、”经学 和西方资产阶级“新学”的影响下,成为19世纪后期中国政治学术界一个突出的政治家和活动家。主要著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南海先生诗集等。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中明确指出:A、古文经皆刘歆所伪造,自东汉以来的经学均是孔学的异化,只有西汉今文经学才是孔学真传。B、公羊春秋中的“存三统、张三世、异内外”的三科九旨集中反映了孔子历史变易思想以及他关于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改良政治思想。C、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圣人,并把公羊“三世”说和礼运“大同”思想揉合起来,作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根据。2、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时期文化的转折与创造 此时是新文化体系的催生时期,代表人物有梁启超
3、、严复,他们提出学术革命学术革命的主张,并对新文化的总体特点作了预测。(1)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资产阶级宣传家、维新派代表人物。以开通民智、改造国民思想品德为己任,致力于“新学”的介绍、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整理和历史文化的研究,动摇了旧思想、旧文化,是卓越的开风气人物。(2)严复(1854-1921)原名宗光,后改名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胡适)。严复把英国赫黎胥进化论与伦理学前两篇译为中文,定名为天演论,第一次把达尔文的进化论输入
4、中国。天演论成为改良政治的理论依据。天演论认为万物均按照“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变化,“物竞”就是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优种战胜劣种,强种战胜弱种;“天择”就是自然选择、自然淘汰;生物在“生物竞争”、“自然淘汰”的过程中进行演进的。3、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创建的文化自我创新 这个时期是中国近代化思想转化的体系建构时期,出现了不同的流派。(1)西化派:陈序经(1903-1967),广东文昌(今属海南省)人,著有 中国文化的出路等。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要近代化,就必须老老实实的向西方学习。(2)文化守成派:王国维(1877-1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统 走向 现代 中国 思想 文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