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ppt教程.ppt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ppt教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完整版教学课件全套ppt教程.ppt(3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第二版)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第二版)第一章第一章 婚姻家庭法概述婚姻家庭法概述 21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本章结构本章结构第一节第一节 婚姻家庭与婚姻家庭制度婚姻家庭与婚姻家庭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第三节第三节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321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第一节第一节 婚姻家庭与婚姻家庭制度婚姻家庭与婚姻家庭制度一、婚姻家庭的概念一、婚姻家庭的概念(一)婚姻家庭的一般概念(一)婚姻家庭的一般概念婚姻,是指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婚姻,是指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
2、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1 1)从主体上说,婚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从主体上说,婚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2 2)从目的上说,婚姻是男女双方以共同永久生活为目的的结合)从目的上说,婚姻是男女双方以共同永久生活为目的的结合(3 3)从效力上说,婚姻是男女双方确立配偶身份的结合。)从效力上说,婚姻是男女双方确立配偶身份的结合。(4 4)从与家庭的关系上说,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和产生的前提。)从与家庭的关系上说,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和产生的前提。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和生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和生活单位。活单位。(1 1)家庭是由亲属所组成的亲属
3、团体)家庭是由亲属所组成的亲属团体(2 2)家庭有共同的经济,是最基本的消费单位。)家庭有共同的经济,是最基本的消费单位。4 421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第一节第一节 婚姻家庭与婚姻家庭制度婚姻家庭与婚姻家庭制度(二)婚姻家庭的法律概念(二)婚姻家庭的法律概念婚姻是男女双方以永久生活为目的,以夫妻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婚姻是男女双方以永久生活为目的,以夫妻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合法结合合法结合家庭是共同生活的,其成员间互享法定权利、互负法定义务的亲家庭是共同生活的,其成员间互享法定权利、互负法定义务的亲属团体。属团体。(1 1)男女双方的结合应当具有永久性和合法性)男女双方的结合应当具有
4、永久性和合法性(2 2)婚姻双方与其他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义务应当具有一致性)婚姻双方与其他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义务应当具有一致性二、婚姻家庭的属性二、婚姻家庭的属性(一)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一)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指婚姻家庭关系赖以存在的自然因素。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别和人指婚姻家庭关系赖以存在的自然因素。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别和人类的性本能,是婚姻的生理学上的基础;通过生育繁衍而形成的血类的性本能,是婚姻的生理学上的基础;通过生育繁衍而形成的血缘关系,是家庭这一亲属团体在生物学上的特点。缘关系,是家庭这一亲属团体在生物学上的特点。5 521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第一节第一节 婚姻家庭与婚姻家庭
5、制度婚姻家庭与婚姻家庭制度(二)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二)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指社会制度赋予婚姻家庭关系的本质属性。指社会制度赋予婚姻家庭关系的本质属性。从历史上来看,婚姻家庭是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出现从历史上来看,婚姻家庭是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出现社会属性则是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决定着婚姻家庭关系的性质、社会属性则是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决定着婚姻家庭关系的性质、内容和发展方向。内容和发展方向。三、婚姻家庭的社会职能三、婚姻家庭的社会职能(一)实现人口再生产的职能(一)实现人口再生产的职能(二)组织消费的职能(二)组织消费的职能(三)教育的职能(三)教育的职能四、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
6、类型四、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类型(一)群婚制(一)群婚制6 621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第一节第一节 婚姻家庭与婚姻家庭制度婚姻家庭与婚姻家庭制度血缘群婚制是群婚制的低级形式,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同辈男女之血缘群婚制是群婚制的低级形式,是具有血缘关系的同辈男女之间形成的婚姻集团。间形成的婚姻集团。亚血缘群婚制是群婚制的高级形式,虽仍是一种同辈男女之间的亚血缘群婚制是群婚制的高级形式,虽仍是一种同辈男女之间的集团婚,但却在两性关系上排除了姐妹和兄弟。婚姻双方分属于不集团婚,但却在两性关系上排除了姐妹和兄弟。婚姻双方分属于不同的氏族,子女只能成为母方氏族的成员。同的氏族,子女只能成为母方氏
7、族的成员。(二)对偶婚制(二)对偶婚制对偶婚制是指一个男子在一群女子中有一个主妻,而一个女子在对偶婚制是指一个男子在一群女子中有一个主妻,而一个女子在一群男子中有一个主夫,这一男一女在一定时期内脱离群婚相对稳一群男子中有一个主夫,这一男一女在一定时期内脱离群婚相对稳定地单独生活。对偶婚是从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定地单独生活。对偶婚是从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的过渡。(三)一夫一妻制(三)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又称个体婚制,是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任何人不得一夫一妻制又称个体婚制,是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任何人不得在同一时期内有两个以上配偶的婚姻制度。在同一时期内有两个以上配偶的婚姻制度。7 72121
8、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第二节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特点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特点形式意义上的婚姻家庭法:指以婚姻家庭法(或亲属法、婚姻法、形式意义上的婚姻家庭法:指以婚姻家庭法(或亲属法、婚姻法、家庭法)为名的规范性文件。实质意义上的婚姻家庭法是指一定国家庭法)为名的规范性文件。实质意义上的婚姻家庭法是指一定国家中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家中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可以表述如下: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婚姻关系和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可以表述如下: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具体
9、来讲,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婚姻家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具体来讲,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发生和终止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特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的权庭关系的发生和终止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特定范围内的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婚姻家庭法的特点:婚姻家庭法的特点:(一)适用上具有极大的广泛性(一)适用上具有极大的广泛性(二)婚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伦理性(二)婚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伦理性(三)规定多为强制性规定(三)规定多为强制性规定8 821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第二节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二、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二
10、、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一)婚姻家庭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一)婚姻家庭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从范围上来看,我国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既包括婚姻关系,也从范围上来看,我国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既包括婚姻关系,也包括家庭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婚姻关系是指夫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婚姻关系是指夫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家庭关系是指作为家庭成员的特定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家庭关系是指作为家庭成员的特定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按照我国现行的婚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作为法律调整对象的按照我国现行的婚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作为法律调整对象的还应包括家庭关系以外的近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还应包括家庭关系以外的近亲属之间的
11、权利义务关系。9 921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第二节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二)婚姻家庭法调整对象的性质(二)婚姻家庭法调整对象的性质1 1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存在于具有特定亲属身份的自然人之间,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存在于具有特定亲属身份的自然人之间,这种关系本身并不具有任何经济内容。这种关系本身并不具有任何经济内容。2 2婚姻家庭方面的财产关系婚姻家庭方面的财产关系婚姻家庭方面的财产关系具有一定的经济内容,涉及有关主体的婚姻家庭方面的财产关系具有一定的经济内容,涉及有关主体的物质利益。但是,这
12、种财产关系不能脱离婚姻家庭人身关系而独立物质利益。但是,这种财产关系不能脱离婚姻家庭人身关系而独立存在,它是依附、从属于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的,具体表现为存在,它是依附、从属于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的,具体表现为发生上的从属性、内容上的从属性和终止时的从属性。发生上的从属性、内容上的从属性和终止时的从属性。101021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第三节第三节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一、婚姻自由原则一、婚姻自由原则(一)婚姻自由原则的概念和内容(一)婚姻自由原则的概念和内容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自由行使婚姻问题的选是指婚姻关系当事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自由
13、行使婚姻问题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另一方和第三人不得以任何手段加以强制。择权和决定权,另一方和第三人不得以任何手段加以强制。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两个方面的内容。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两个方面的内容。婚姻自由权是法律赋予自然人的一项人身权利,具有专属性,只婚姻自由权是法律赋予自然人的一项人身权利,具有专属性,只能由婚姻当事人本人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才能受到法能由婚姻当事人本人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律的保护。(二)保障婚姻自由原则实施的禁止性规定(二)保障婚姻自由原则实施的禁止性规定1 1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包办、买卖婚
14、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2 2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111121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第三节第三节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二、一夫一妻原则二、一夫一妻原则(一)一夫一妻制的概念和要求(一)一夫一妻制的概念和要求一夫一妻制亦称单偶制,是指一男一女互为配偶的婚姻形式。一夫一妻制亦称单偶制,是指一男一女互为配偶的婚姻形式。实行一夫一妻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保障男女两性性别比例实行一夫一妻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保障男女两性性别比例平衡的自然要求;婚姻的本质的反映;实现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平衡的自然要求;婚姻的本质的反映;实现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的
15、合法权益的必要条件。子女的合法权益的必要条件。按照我国一夫一妻原则的要求,婚姻只能是一夫一妻互为配偶的按照我国一夫一妻原则的要求,婚姻只能是一夫一妻互为配偶的合法结合,任何人不得同时有两个以上的配偶;有配偶者在婚姻终合法结合,任何人不得同时有两个以上的配偶;有配偶者在婚姻终止即配偶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或离婚前,不得再行结止即配偶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或离婚前,不得再行结婚;禁止重婚,重婚者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婚;禁止重婚,重婚者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同居。(二)禁止重婚(二)禁止重婚121221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第三节
16、第三节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所谓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再行结婚的行为。法律上的重所谓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再行结婚的行为。法律上的重婚是指前一个婚姻关系并未终止,一方或双方又与他人骗取登记而婚是指前一个婚姻关系并未终止,一方或双方又与他人骗取登记而形成的重婚;事实上的重婚是指前一个婚姻关系并未终止,一方或形成的重婚;事实上的重婚是指前一个婚姻关系并未终止,一方或双方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周围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而双方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周围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而形成的重婚。形成的重婚。重婚是对一夫一妻制的严重破坏,禁止重婚是当代各国立法的通重婚是对一夫
17、一妻制的严重破坏,禁止重婚是当代各国立法的通例,我国重婚是结婚的禁止条件,是婚姻无效的原因,是判决离婚例,我国重婚是结婚的禁止条件,是婚姻无效的原因,是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和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过错事由。在刑法上,重婚的法定理由和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过错事由。在刑法上,重婚行为依法成立重婚罪行为依法成立重婚罪(三)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三)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是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和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过错事由。,是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和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过错事由。13
18、1321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第三节第三节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四、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四、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一)保护妇女合法权益(一)保护妇女合法权益这是对男女平等原则的必要补充。也是妇女生理因素的要求。这是对男女平等原则的必要补充。也是妇女生理因素的要求。(二)保护儿童合法权益(二)保护儿童合法权益(三)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三)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四)禁止家庭暴力(四)禁止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
19、方面造成一定的伤害后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的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具有特定的亲属关系。实施者首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具有特定的亲属关系。实施者首先应当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对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施先应当承担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对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施暴者必须承担刑事责任。暴者必须承担刑事责任。141421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第三节第三节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五)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五)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
20、待和遗弃虐待是指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手段,如打骂、冻饿、恐吓、限制虐待是指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手段,如打骂、冻饿、恐吓、限制人身自由、有病不予医治等,对家庭成员进行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折人身自由、有病不予医治等,对家庭成员进行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折磨、摧残,使其遭受严重痛苦的行为。磨、摧残,使其遭受严重痛苦的行为。遗弃是应当履行扶养、抚养和赡养的法定义务而不履行,使被害遗弃是应当履行扶养、抚养和赡养的法定义务而不履行,使被害人的身心遭受严重损害的行为。人的身心遭受严重损害的行为。遗弃和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人应当承担行政和民事责任;情节遗弃和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人应当承担行政和民事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
21、还要追究行为人虐待和遗弃的刑事责任。严重构成犯罪的,还要追究行为人虐待和遗弃的刑事责任。五、计划生育原则五、计划生育原则计划生育是指有计划地调节人口增长的速度,提高人口质量。实计划生育是指有计划地调节人口增长的速度,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51521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第三节第三节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调节人口增长速度,二是提高人口质量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调节人口增长速度,二是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意义在于:是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必须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意义在于:是
22、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客观规律的要求;是我国国情的需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客观规律的要求;是我国国情的需要。六、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原则性规定六、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原则性规定(一)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尊重(一)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尊重夫妻间的忠实主要是指夫妻共同生活中应当保持性生活的专一性,夫妻间的忠实主要是指夫妻共同生活中应当保持性生活的专一性,不得从事婚外性行为;广义上还包括不得恶意遗弃配偶他方以及不不得从事婚外性行为;广义上还包括不得恶意遗弃配偶他方以及不得为第三人的利益而牺牲、损害配偶他方的利益。得为第三人的利益而牺牲、损害配偶他方的利益。(二)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
23、相互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二)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相互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明的婚姻家庭关系161621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第三节第三节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调节人口增长速度,二是提高人口质量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调节人口增长速度,二是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意义在于:是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必须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意义在于:是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客观规律的要求;是我国国情的需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客观规律的要求;是我国国情的需要。六、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原则性规定六、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原
24、则性规定(一)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尊重(一)夫妻应当相互忠实、相互尊重夫妻间的忠实主要是指夫妻共同生活中应当保持性生活的专一性,夫妻间的忠实主要是指夫妻共同生活中应当保持性生活的专一性,不得从事婚外性行为;广义上还包括不得恶意遗弃配偶他方以及不不得从事婚外性行为;广义上还包括不得恶意遗弃配偶他方以及不得为第三人的利益而牺牲、损害配偶他方的利益。得为第三人的利益而牺牲、损害配偶他方的利益。(二)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相互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二)家庭成员间应当敬老爱幼,相互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明的婚姻家庭关系171721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第三节第三节
25、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三、男女平等原则三、男女平等原则(一)男女平等的概念和内容(一)男女平等的概念和内容作为我国婚姻家庭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男女平等专指妇女在婚姻作为我国婚姻家庭法的一项基本原则,男女平等专指妇女在婚姻家庭领域与男子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承家庭领域与男子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担平等的义务。(二)男女平等原则的贯彻(二)男女平等原则的贯彻18181甲、乙经过五年的自由恋爱,决定于2008年8月10日登记结婚。甲母得知甲、乙要结婚的消息后,于2008年8月6日送给乙钻戒一枚作为礼物。结婚登记前,乙又向甲母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婚姻家庭 继承法 完整版 教学 课件 全套 ppt 教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