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大作业.pdf
《《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大作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大作业.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目录一、零件工艺分析.21、材料分析.22、零件结构.25、尺寸精度.2二、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2三、主要工艺参数计算.3(1)确定修边余量 h1.3(2)计算毛坯直径 D.3(3)确定拉深次数 n.3四、确定工艺方案.3(1)模具类型的选择.4(2)定位方式的选择.4(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4(4)导向方式的选择.4五、进行压力中心计算.41、计算压边力、拉深力.4(1)确定压边力的计算公式为.4(2)计算拉深力.4(3)压力机的公称压力为.42、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4(1)拉深模的间隙.4(2)拉深模的圆角半径.4(3)凹凸模工作部分的尺寸和公差准.4(4)确定凸模的通气孔
2、.5六、模具的总体设计.5七、冲裁坯料排样.5八、小结.6第 1 页 共 6 页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大作业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大作业一、零件工艺分析一、零件工艺分析工件为图 1 所示的拉深件,材料为 08AL-HF,材料厚度 0.88mm,生产批量未注明,默认为大批量。AlHFmm工艺分析内容如下:1、材料分析:该拉深件的材料为 08AL-HF,是优质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2、零件结构:该制件为圆筒形拉深件,故对毛坯的计算要精确。3、单边间隙、拉深凸凹模及拉深高度的的确定应符合高度。4、凸凹模的设计应保证各工序间动作稳定。5、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为了降低冲压成本,获得
3、最佳的技术效果,在不影响拉深件使用的要求的前提下,应可能采用经济精度,在未注明的情况下,冲裁件的经济公差等级一般取 1213 级,通常取 IT12 级查公差表可得工件的基本尺寸公差为:7402600.0.二、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二、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1、工艺方案分析该工件包括落料、拉深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 2 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首次拉深。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落料+拉深复合。采用复合模加单工序模生产。第 2 页 共 6 页方案三:先落料,后两次复合拉深。采用单工序模加复合模生产。方案四:落料+拉深+再次拉深。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单需要三道工序三副模具,成本
4、高而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要求。方案二只需两副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都较高,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操作方便,成本较低。方案三也只需两副模具,制造难度大,成本也大。方案四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但模具成本价高。通过对上述四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工件选方案二生产为佳。三、主要工艺参数计算三、主要工艺参数计算T=0.8,下面均按中线计算(1)确定修边余量 h1该h=26-0.4=25.6mmd=74-0.8=73.2mm。则 工 件 的 相 对 高 度h/d=25.6/73.2=0.35。根据相对高度查表得修边余量 h1=2mm。(2)计算毛坯直径 D查得
5、无凸缘圆筒形拉深工件的毛坯尺寸计算公式为D d 4dH 1.72 rd 0.56 r22取凸模 rd/t=5,则 rd=4mm,r=4mm将 d=73.2mm,h=25.6mm,H=h+h1=27.6mm,r=4mm 代入上式,则可以求得毛坯的直径为D=113.70mm(3)确定拉深次数 n工 件 的 总 拉 深 系 数 m 总=d/D=73.2/113.70=0.6438。毛 坯 的 相 对 厚 度t/D=0.8/113.70=0.007036。判断拉深时是否需要压边。0.045*(1-m)=0.045*(1-0.64)=0.0162,而用t/D=0.0070.45*(1-m)=0.016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大作业 冲压 工艺 模具设计 作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