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心理学教学ppt-课件2安全生理.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全心理学教学ppt-课件2安全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心理学教学ppt-课件2安全生理.ppt(7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苗苗 德德 俊俊安全心理学2安全生理安全生理 目 录v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其机能v2.2 导致人失误的心理因素v2.3 生理机能调整及改善劳动条件引言 人体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它是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各子系统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它们在人的生存与行为中分别发挥着各不相同的重要作用。在人体各系统中,对人的安全行为具有直接影响的是神经、视觉、听觉、运动、供能等系统。这些系统成为人从事各种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的生理基础。但同时在人感知外界信息、大脑做出判断决策及输出运动的过程中,疲劳、睡眠、意识觉醒水平、生物节律等成为导致人失误的生理因素。必须根据对人的生理机能的调整分析,提出劳动条件的改善途径,从最
2、大程度上避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其机能 三三大大系系统统神经神经运动运动供能供能五五大大感感觉觉视觉视觉听觉听觉嗅觉嗅觉味觉味觉肤觉肤觉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人的神经系统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人体神经系统人体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大大脑脑半半球球小小脑脑间间脑脑中中脑脑脑脑桥桥脑脑脊髓脊髓延延脑脑脑干脑干脑脑神神经经脊脊神神经经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人的神经系统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大脑是高级中枢,它分左右两个半球。两半球由胼胝体(corpus callosum)连接。大脑外层称大脑皮
3、层(cerebral cortex)。皮层由裂和沟分成不同的区域,如图2.1所示。中央沟(central fissure)的前面为额叶(frontal lobe),中央沟后顶枕裂前为顶叶(parietal lobe),外侧裂下方为颞叶(temporal lobe),顶枕裂后面为枕叶(occipital lobe)。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功能。体表感觉区是皮肤的触、压、冷、温、痛等感觉在大脑皮层上的投射区,位于中央后回。肌肉、关节运动和位置的感觉投射区位于中央前回。视觉区位于枕叶、听觉区位于颞叶、大脑皮层的有些区对不同感觉输入信息或运动具有整合作用,它们对人的学习、思维和言语活动有重要意义。
4、人脑神经图人脑神经图图图2.1 脑部透视略图脑部透视略图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人的神经系统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间脑位于大脑两半球之间,包括丘脑(thalamus)和下丘脑(hypothalamus)。丘脑是很重要的感觉中枢,各种感觉传入都需在丘脑进行初步加工后再传入大脑皮层。下丘脑控制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的活动,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和内分泌系统,是饥、渴、性和情绪反应的中枢。中脑是上、下行传导神经的集中处,也是光、声探究反射和瞳孔、眼球肌肉调节和控制的中枢,延髓是调节循环、呼吸、肠胃、唾液、汗腺分泌等活动的中枢。小脑的主要功能在于
5、调节肌肉紧张度和躯体运动,维持躯体姿势与平衡状态。小脑受损会引起运动失调,使随意运动发生障碍。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人的神经系统人的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中除了脑和脊髓以外的部分,统称外周神经系统。其中从脑干发出的称脑神经(cranial nerve),发自脊髓的称脊神经(spinal nerve)。脑神经和脊神经中包含有两类神经纤维:一类神经纤维传导来自躯体和内脏的神经冲动(neural impulse),称为感觉神经纤维(sensory nerve fiber),另一类神经纤维传导来自脑或脊髓用以控制肌肉和腺体活动的神经冲动,称为运动神经纤维(motor nerve
6、 fiber)。外周神经系统也可按其联系的身体器官的功能,区分为躯体神经系统(或体神经系统)(somatic nervous system)和自主神经系统(或自律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人的神经系统人的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的纤维主要分布于躯干、四肢、感觉器官和面部等处,它支配着骨骼肌的活动,是人的随意运动的神经传导通路。自主神经系统的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各种腺体,它支配着平滑肌、心肌和腺体的活动。自主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system)和副交感神经系统(parasymp
7、athetic system),两者在功能上具有拮抗性。例如,交感神经兴奋时,发生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放大等反应;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则发生心率减慢、血压降低、瞳孔收缩等反应。正是由于两者的拮抗作用,使受支配的内脏器官的活动能够自主地进行调节。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人的神经系统人的神经系统行为强化行为强化 原来不能引起某一反应的刺激,通过一个学习过程,就是把这个刺激与另一个能引起反映的刺激同时给予,使它们彼此建立起联系,从而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反应之间建立起的联系叫做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后天学习、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
8、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强化生物的自发活动而形成的条件反射,是一种由刺激引起的行为改变。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人的神经系统人的神经系统条件反射分为两类应答性反射应答性反射应答性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刺激直接关联。操作性反射操作性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强化与反应直接关联,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在学习情境中,操作性行为更有代表性。因为这种反射可以塑造新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尤为重要。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人的视觉机能人的视觉机能 人的视觉是指借助于光线对眼睛的刺激作用,人对观察物体
9、产生的一种反应。通过视觉可以感知物体的明暗、颜色、形状、大小、运动等。眼睛只能感受有限范围波长的光,见图2.2。图图2.2 可见波长范围的电磁波谱图解可见波长范围的电磁波谱图解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人的视觉机能人的视觉机能眼睛的构造眼睛的构造 人的眼睛是视觉的感觉器官,它是直径为2125mm的球体。人的眼睛与摄影相机的结构相似。眼的瞳孔、晶状体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透镜孔、透镜和胶卷,其基本结构见上图。其中,眼外肌起控制眼球运动的作用,巩膜、脉络膜起保护和营养作用,而形成视觉的主要功能结构是眼球正中线上的折光系统和位于眼球后部的视网膜。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直至视网膜的前
10、表面构成,它们是一些透明而无血管分布的组织。光线通过眼的折光系统发生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地物象。视网膜覆盖在眼底约三分之二的内表面上,是一层厚度约0.3mm的透明膜,其上分布着对光刺激十分敏感的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它们能将外界光刺激转变成神经信息,完成视网膜的感光换能作用。可见,人眼具有折射光成像和感光换能两种机能。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人的视觉机能人的视觉机能视觉的基本参数视觉的基本参数 (1)视角 视角是由瞳孔中心到被观察物体两端所张开的角度,如图2.4所示。视角与观察距离及被观察物体的两端点间的直线距离有如下关系:(2-1)式中:视角,用(分)表示,即 ()单位;D被观察物体两
11、端点间的直线距离;L眼睛至被观察物体间的距离。图图2.4 视角视角在一般照明条件下,正常人眼能辨别5m远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其相应的视角为1,即能够分辨的最小物体的视角定义该视角为最小视角。人眼辨别物体细部的能力是随着照度及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的增加而增加。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人的视觉机能人的视觉机能视觉的基本参数视觉的基本参数 (2)视力 视力是表征人眼对物体细部辨别能力的一个生理尺度,以最小视角的倒数表示:视力=1/最小视角 检查人眼视力的标准规定,最小视角为1时,视力等于1.0,此时视力为正常。随着年龄的增加,视力会逐渐下降,所以作业环境的照明设计应考虑工作者年龄的特点。2.1 人的
12、生理系统及功能人的视觉机能人的视觉机能视觉的基本参数视觉的基本参数 (3)视野 视野是指人眼能观察到的范围,一般以角度表示。视野按眼球的工作状态可分为:静视野、注视野和动视野三类。静视野 在头部固定、眼球静止不动的状态下自然可见的范围,如图2.5所示。注视野 在头部固定,而转动眼球注视某一中心点时所见的范围。动视野 头部固定而自由转动眼球时的可见范围。在人的三种视野中,注视野范围最小,动视野范围最大。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人的视觉机能人的视觉机能视觉的基本参数视觉的基本参数图图2.5 双眼静视野双眼静视野(a)(b)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人的视觉机能人的视觉机能视觉的基本参数视觉的基本
13、参数 人眼在不同颜色刺激下的色觉视野是不同的,图2.6是人眼对不同颜色的视野。由图可见,人眼对白色视野最大,对黄、蓝、红色依次减小,而对绿色视野最小。图图2.6 人眼对不同颜色的视野人眼对不同颜色的视野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人的视觉机能人的视觉机能视觉的基本参数视觉的基本参数 (4)视距 视距是指人在控制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观察各种显示仪表时,若视距过远或过近,对认读速度和准确性都不利。一般应根据观察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380760mm之间选择最佳视距。(5)色觉 色觉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现象。人们能感受到各种不同的颜色,是由于可见光中不同波长的光线作用于人眼视网膜上,并在大脑中引起主观印
14、象的缘故。一种颜色可以由一种波长的光线作用而引起,如红、绿、蓝等,称为原色。也可以由两种或多种波长的光线混合作用而引起,由红、绿、蓝三原色适当混合,可以构成光谱上任何一种颜色,如图2.7所示。图图2.7 色光混合色光混合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人的视觉机能人的视觉机能常见的几种视觉现象常见的几种视觉现象 由于生理、心理及各种光、形、色等因素的影响,人在视觉过程中,会产生适应、眩光、视错觉等现象。这些现象在安全行为学设计中有的可以利用,有的则应避免。(1)暗适应与明适应 人眼对光亮度变化的顺应性,称为适应。适应有暗适应和明适应两种。人在明暗急剧变化的环境中工作,会因受适应性的限制,人在明暗急剧
15、变化的环境中工作,会因受适应性的限制,使视力出现短暂的下降,若频繁地出现这种情况,会产生视觉疲使视力出现短暂的下降,若频繁地出现这种情况,会产生视觉疲劳,并容易引起事故发生。为此,在需要频繁改变光亮度的场所,劳,并容易引起事故发生。为此,在需要频繁改变光亮度的场所,应采用缓和照明,避免光亮度的急剧变化。应采用缓和照明,避免光亮度的急剧变化。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人的视觉机能人的视觉机能常见的几种视觉现象常见的几种视觉现象 (2)眩光 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或由光滑表面的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称为眩光。眩光可使人眼感到不舒服,使可见度下降,并引起视力的明显下降。引
16、起眩光的物理因素主要有:周围的环境较暗;光源表面或灯光反射面的亮度高;光源距视线太近;光源位于视轴上下左右30范围内;在视野范围内,光源面积大、数目多;工作物光滑表面(如电镀、抛光、有光漆等表面)的反射光;强光源(如太阳光)直接照射;亮度对比度过大等。眩光造成的有害影响主要有:使暗适应破坏,产生视觉后象;降低视网膜上的照度;减弱观察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观察物体时产生模糊感觉等,这些都影响操作者的正常作业。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人的视觉机能人的视觉机能常见的几种视觉现象常见的几种视觉现象 (3)视错觉 人在观察物体时,由于视网膜受到光线的刺激,光线不仅使神经系统产生反应,而且会在横向产生扩大
17、范围的影响,使得视觉印象与物体的实际大小、形状存在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视错觉。视错觉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主要类型有形状错觉、色彩错觉及物体运动错觉等。其中常见的形状错觉有长短错觉、方向错觉、对比错觉、大小错觉、远近错觉及透视错觉等。色彩错觉有对比错觉、大小错觉、温度错觉、距离错觉及疲劳错觉等。在工程设计时,为使设计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考虑视错觉的影响。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人的视觉机能人的视觉机能视觉的运动规律视觉的运动规律 (1)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先看到水平方向的东西,后看到垂直方向的东西。所以,一般机器的外形常设计成横向长方形。(2)视线运动的顺序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顺时
18、针进行。(3)对物体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水平方向比垂直方向准确、迅速、且不易疲劳。(4)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率优先的顺序是左上、右上、左下、右下。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 人的视觉机能人的视觉机能视觉的运动规律视觉的运动规律 (5)在视线突然转移的过程中,约有3%的视觉能看清目标,其余97%的视觉都是不真实的,所以在工作时,不应有突然转移视线的要求,否则会降低视觉的准确性。(6)对于运动的目标,只有当角速度大于12/s时,且双眼的焦点集中在同一个目标上,才能鉴别出其运动状态。(7)人眼看一个目标要得到视觉印象,最短的注视时间为0.070.3s,这里与照明的亮度有关。
19、人眼视觉的暂停时间平均需要0.17s。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 人的听觉机能人的听觉机能听觉刺激听觉刺激 物体振动导致周围介质(如空气)的振动,而分子的振动能引起人耳鼓膜的振动,进而引起耳蜗中淋巴液及其底膜的振动,使基底膜表面的科蒂氏器中的毛细胞产生兴奋。听神经纤维就分布在毛细胞下面的基底膜中,机械能形式的声波就在此处转变为听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并以神经冲动的不同频率和组合形式对声音信号进行编码,然后被传送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从而产生了听觉,即人耳听到了声音。引起听觉的刺激就是物体振动发出的声波,而该振动物体就是声源。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 人的听觉机能人的听觉机能耳的结构耳的结构 人
20、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其结构见图2.8。图图2.8 人耳的剖面图人耳的剖面图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 人的听觉机能人的听觉机能声音的度量声音的度量 声音既是一种物理现象,也是一种生理现象,所以在度量中,相应的有客观量和主观量。听觉的功能有分辨声音的高低和强弱,还可以判断环境中声源的方向和远近。(1)声波的三个基本物理量:频率、波长和声速 频率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用F表示,单位为Hz,物体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只有频率在2020000Hz范围内的声音人耳才能感觉到,即才能引起听觉。波长振动介质在一个周期内所经过的距离,称为波长,用H表示,单位m。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声速声波传播的速度称
21、为声速,用C表示,单位为m/s,声速与频率和波长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声速随介质的弹性、密度、温度不同而变化。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 人的听觉机能人的听觉机能声音的度量声音的度量 (2)声音的度量 声音的物理度量 物体的振动有强有弱,所以人耳听到的声音就有大有小,可用声压或声强来反映声音的大小。声压及声压级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引起介质中压力的变化。介质中的压力与静压之差称为声压,用p表示,单位为Pa(1Pa=1N/m2)。正常人耳可听声的声压变化范围为2l0-52l020Pa,为了计量和使用方便,及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在实践中常用声压的相对值声压级来表示,单位为dB。其数学表达式为:(2-2)
22、式中:p为声压,Pa;p0为参考基准声压,2l05Pa。人耳的听觉具有对高频声较敏感、而对低频声不敏感的特性。声级计中的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A声级)最接近人的听觉特性。声强 在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平均声能,称为声强,用I表示,单位为W/m2。人耳可听声的声强变化范围为10-12l02W/m2。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 人的听觉机能人的听觉机能声音的度量声音的度量 声音的主观度量 声音给人的主观感觉,最主要的是声响的大小。一般来说,声压或声强越大,声音就越响,但并不成正比关系;而且在同声压级下,不同频率的声音,声压级同为70dB,人们听起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如一个
23、是高音的,一个是低音的,但人们听起来感觉高音喇叭的声音要比低音喇叭响得多。因此,为了描述人耳对声音的主观感觉,就引出了响度和响度级主观度量指标。响度是表示人耳对声音的强弱的主观感觉量,用N表示,单位为son(宋)。一个1000Hz的纯音在绝对阈限以上40dB的响度定义为1son。其他声音听起来比这一声音大几倍,就说该声音的响度为几宋。响度级是表示声音响度的相对量,用LN表示。将1000Hz纯音声压级的分贝值,定义为响度级的数值,单位为phon(方)。响度级与响度之间的关系为:(2-3)显然,40phon相当于是1son。响度级每增加10phon,响度增加1倍,即人的主观上感到声音要响一倍。2.
24、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 人的听觉机能人的听觉机能常见的几种听觉现象常见的几种听觉现象 (1)听觉阈值 人耳的鼓膜不是对于一切振动都做出响应的。人耳一般只能听到2020000Hz的声音,有些年轻人能听到24000Hz的声音。闻阈声压强为0.210-12Pa,这是指振动频率为1000Hz的声音,受试者是正常的年轻人。但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听力显著下降,闻阈值提高很多;同时分辨声强差的能力也显著下降。人耳对1000Hz的声音感受性最强。在500Hz以下和5000Hz以上的声音则需要更大的声强才能被感受。当声强超过140dB时,人耳将感到疼痛,叫痛阈。图2.9曲线描述的是不同频率时,沿曲线给予人以相等的
25、响度,所以叫做等响曲线。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 人的听觉机能人的听觉机能常见的几种听觉现象常见的几种听觉现象 听觉系统也表现出时间累积效应。当刺激时间增长时,阈值就有所降低。但当刺激时间延长到200ms以上,就显示不出累积作用了。这一点对于设计声响信号是必须的。良好的声响信号应当是响应适当,音质良好,信号作用时间合适。这样的信号清晰明确,可减少疲劳的失误。图图2.9 等响曲线等响曲线2.1 人的生理系统及功能 人的听觉机能人的听觉机能常见的几种听觉现象常见的几种听觉现象 (2)听觉的适应和疲劳 听觉适应和视觉适应相比,所需的时间短的多,而且很快恢复,所以难于察觉出来。听觉的适应具有选择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心理学 教学 ppt 课件 生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