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理学》课件第五章--呼吸.ppt





《中职《生理学》课件第五章--呼吸.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生理学》课件第五章--呼吸.ppt(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 呼吸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呼吸掌握:呼吸、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胸膜腔膜腔内压的内压的形成形成及及生理意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理意义;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其生理意义及其生理意义;肺活量、肺活量、每分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的概念每分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的概念。2.熟悉:熟悉:呼吸中枢的调节作用。呼吸中枢的调节作用。CO2、H+和和O2对呼吸的调对呼吸的调节节。3.了解:了解:气体交换过程;气体交换过程;O2 和和CO2 的运输形式;影响肺的运输形式;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换气的因素。呼吸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是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
2、本过程之一。呼吸的三个环节:呼吸的三个环节:1.1.外呼吸:外呼吸:指肺毛细血管血液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1 1)肺通气:)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2 2)肺换气:)肺换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2.2.气体运输气体运输:指循环血液将O2从肺运输到组织以及将CO2从组织运输到肺的过程。3.内呼吸:内呼吸:指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全过程示意图呼吸全过程示意图一、肺通气原理肺通气的基本过程:呼吸肌节律性收缩、舒张胸廓节律性扩大与缩小肺扩大、缩小肺内压与大气压差肺通气下一张第一节第一节 肺通气肺通气(一)肺通气的
3、动力原动力:原动力:呼吸肌舒缩呼吸肌舒缩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差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差1 1、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概念:概念: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节律性节律性扩大和缩小。扩大和缩小。呼吸肌:呼吸肌:吸气肌吸气肌 :膈肌、肋间外肌膈肌、肋间外肌 辅助吸气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辅助吸气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 呼气肌呼气肌 :肋间内肌、腹肌肋间内肌、腹肌 呼吸运动的过程 平静呼吸时:平静呼吸时:吸气:吸气:由肋间外肌、膈肌收缩由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胸廓上下、左右、前后径胸廓上下、左右、前后径 胸廓胸廓 肺容积肺容积 肺内压肺内压大气压大气压外界气体流入肺内。外界气
4、体流入肺内。呼气:呼气:吸气结束后膈肌和肋间外肌等吸气肌舒张,胸廓和肺依靠吸气结束后膈肌和肋间外肌等吸气肌舒张,胸廓和肺依靠自身的弹性回缩力回位自身的弹性回缩力回位胸廓上下、左右、前后径胸廓上下、左右、前后径 胸廓胸廓 肺容积肺容积肺内压肺内压大气压,产生呼气。大气压,产生呼气。呼气肌基本上没有收缩活动,因此呼气是被动的。呼气肌基本上没有收缩活动,因此呼气是被动的。总结总结吸气运动:由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实现,是主动过程。吸气运动:由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实现,是主动过程。呼气运动:由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所致,是被动过程。呼气运动:由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所致,是被动过程。用力呼吸时肋间内肌等呼气肌才出现
5、收缩活动,以加速、增强胸廓用力呼吸时肋间内肌等呼气肌才出现收缩活动,以加速、增强胸廓的缩小,促进呼气。的缩小,促进呼气。呼吸运动的形式平静呼吸:平静呼吸:机体在安静状态下均匀平稳的呼吸运动机体在安静状态下均匀平稳的呼吸运动。1212 1818次次/分钟。分钟。用力呼吸:用力呼吸:膈肌、肋间外肌收缩外,胸锁乳突肌、斜膈肌、肋间外肌收缩外,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等辅助呼吸肌也参与收缩。角肌等辅助呼吸肌也参与收缩。胸式呼吸:胸式呼吸:以肋间外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以肋间外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表表现为胸壁的起伏现为胸壁的起伏。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以膈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以膈肌舒缩活动为主的
6、呼吸运动,表现为表现为腹壁的起伏腹壁的起伏。2、肺内压:肺泡内的压力 气体之所以能被吸入或被呼出,是因为在气体之所以能被吸入或被呼出,是因为在呼吸过程中形成了肺内压与大气压间的压力呼吸过程中形成了肺内压与大气压间的压力差。差。压力差压力差=肺内压肺内压-大气压大气压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1 1)吸气机制)吸气机制吸气初:吸气初:吸吸气气肌肌收收缩缩胸胸廓廓扩扩张张肺肺扩扩张张肺肺容容积积增增加加肺肺内内压压下下降降至至低低于于大大气气压压水水平平(1-1-2 2mmHgmmHg)压压力力差差为为负负空空气气在在压压力力差差的的推动推动流入肺内。流入肺内。吸气末:吸气末:肺容积不
7、再增加,肺内压肺容积不再增加,肺内压=大气压,无大气压,无气体流动。气体流动。(2 2)呼气机制)呼气机制 呼气初:呼气初:胸廓和肺回缩,肺容积缩小,肺内压上胸廓和肺回缩,肺容积缩小,肺内压上升至高于大气压,压力差为正,肺内气体在升至高于大气压,压力差为正,肺内气体在压力差的推动下经呼吸道流出肺外。压力差的推动下经呼吸道流出肺外。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无气体流动。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无气体流动。(3)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 吸气初:肺内压吸气初:肺内压 大气压大气压 吸气末:肺内压吸气末:肺内压=大气压大气压 呼气初:肺内压呼气初:肺内压 大气压大气压 呼气末
8、:肺内压呼气末:肺内压=大气压大气压3、胸膜腔内压胸膜腔解剖特点:胸膜腔解剖特点:覆盖于肺表面的胸膜称覆盖于肺表面的胸膜称为脏层胸膜,覆盖于胸廓为脏层胸膜,覆盖于胸廓内表面的胸膜称为壁层胸内表面的胸膜称为壁层胸膜。这两部分胸膜之间的膜。这两部分胸膜之间的空间称为胸膜腔。空间称为胸膜腔。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紧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紧贴在一起,是一个潜在的贴在一起,是一个潜在的封闭空间。封闭空间。胸膜腔中仅有少许浆液,胸膜腔中仅有少许浆液,起润滑作用。起润滑作用。呼吸过程中两层胸膜可呼吸过程中两层胸膜可以相互滑动。以相互滑动。胸膜腔内压特点:负压。胸膜腔内压特点:负压。吸气时负值增大(吸气时负值增大(-
9、10 -5 mmHg)呼气时负值减小(呼气时负值减小(-5 -3 mmHg)胸膜腔负压形成机制(1 1)胸膜腔上受两种力:)胸膜腔上受两种力:肺内压:肺泡扩张肺内压:肺泡扩张 肺肺回回缩缩压压(肺肺泡泡表表面面张张力力和和肺肺弹弹性性组组织织回回缩缩力力):肺肺泡缩小泡缩小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压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压(2 2)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肺回缩力 =大气压大气压-肺回缩力肺回缩力 =-=-肺回缩力肺回缩力(3 3)意义:)意义:保持肺处于扩张状态保持肺处于扩张状态促进静脉血及淋巴液的回流促进静脉血及淋巴液的回流总结呼吸过程 呼吸肌舒缩呼吸肌舒缩胸廓的扩大
10、与缩小胸廓的扩大与缩小肺的扩大与缩小肺的扩大与缩小肺内压与大气压差肺内压与大气压差吸气吸气 呼呼吸吸运运动动原原动动力力直接动力直接动力 肺内压大气压肺内压大气压 肺内压大气压肺内压大气压呼气呼气胸膜腔偶联胸膜腔偶联(二)肺通气阻力 弹性阻力弹性阻力 (70%)(70%)非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 (30%)(30%)肺弹性阻力肺弹性阻力胸廓弹性阻力胸廓弹性阻力弹性回缩力(弹性回缩力(1/3)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张力(2/3)气道阻力气道阻力(80%90%)惯性阻力惯性阻力黏滞阻力黏滞阻力1、弹性阻力弹性阻力:弹性阻力: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对抗变形的力。(1 1)肺的弹性阻力:)肺的弹性阻力:其
11、方向与肺扩张的方向相反,阻碍肺扩张,构成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1 1)构成:)构成: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缩力(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缩力(1/31/3)。)。肺泡壁、小气道的管壁等组织富含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肺泡壁、小气道的管壁等组织富含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 肺泡表面张力导致的回缩力(肺泡表面张力导致的回缩力(2/32/3)。)。肺泡表面张力:肺泡表面张力:肺泡的内表面覆有一薄层液体,与肺泡内的气体构成了肺泡的内表面覆有一薄层液体,与肺泡内的气体构成了液液-气界面。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形成了表面张力。气界面。液体分子之间的引力形成了表面张力。其方向指其方向指向肺泡中心,倾向于使肺泡缩小向肺泡中心,倾向于
12、使肺泡缩小。作用作用:阻碍肺泡扩张,增加吸气阻力。阻碍肺泡扩张,增加吸气阻力。使不同大小肺泡的内压不稳定。小肺泡回缩压大,大使不同大小肺泡的内压不稳定。小肺泡回缩压大,大肺泡回缩压小。肺泡回缩压小。容易产生肺水肿。容易产生肺水肿。而而实际上上述这些情况正常时并不会发生实际上上述这些情况正常时并不会发生,是因为存在,是因为存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表面活性物质1 1、实质:、实质:二棕榈酰卵磷脂二棕榈酰卵磷脂2 2、来源:、来源:肺泡肺泡型上皮细胞分泌型上皮细胞分泌3 3、作作用用:降降低低吸吸气气阻阻力力,减减少少吸吸气气做做功功;有有助助于于维维持持肺肺泡泡的的稳稳定定性性;减
13、减少少肺肺间间质质和和肺肺泡泡内内的的组组织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的发生。液生成,防止肺水肿的发生。(2)胸廓弹性阻力肺容量约占肺总量的肺容量约占肺总量的67%67%左右,胸廓无变形,左右,胸廓无变形,不表现出弹性阻力。不表现出弹性阻力。肺容量肺总量的肺容量肺总量的67%67%,胸廓被牵引向内,弹,胸廓被牵引向内,弹性阻力向外,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性阻力向外,吸气的动力,呼气的阻力。肺容量肺总量的肺容量肺总量的67%67%,胸廓被牵引向外,弹,胸廓被牵引向外,弹性阻力向内,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性阻力向内,吸气的阻力,呼气的动力。返回2、非弹性阻力构成:构成:(1 1)惯惯性性阻阻力力:是气
14、流在发动、变速、换向时因气流和组织的惯性所产生的阻力。(2 2)黏黏滞滞阻阻力力:是指呼吸时组织间相对位移发生的摩擦所形成的阻力。(3 3)气气道道阻阻力力:是指气体流经呼吸道时气体分子间和气体分子与气道壁之间的摩擦力。以气道阻力为主以气道阻力为主气流速度:速度快,阻力大,反之阻力小。气流速度:速度快,阻力大,反之阻力小。气流形式:层流阻力小,湍流阻力大。气流形式:层流阻力小,湍流阻力大。气道管径:与管道半径的气道管径:与管道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即管径小,阻力大。次方成反比。即管径小,阻力大。气道阻力的影响因素气道阻力的影响因素1.潮气量潮气量(TV):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人平
15、静呼吸时,潮气量为400600ml。2.补吸气量补吸气量(IRV):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体量。正常成人补吸气量为15002000ml。补吸气量反映吸气贮备能力。3.补呼气量补呼气量(ERV):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人补呼气量为9001200ml。补呼气量反映呼气贮备能力。4.残气量残气量(RV):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不能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人残气量为10001500ml。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患者的残气量增加。二、肺容量和肺通气量二、肺容量和肺通气量(一)肺容积(一)肺容积(二)肺容量1.深吸气量深吸气量(IC):从平静呼气末做最大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气体量。深
16、吸气量深吸气量=潮气量+补吸气量2.功能残气量功能残气量(FRC):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体量。功能残气量功能残气量=残气量+补呼气量 生理意义:缓冲呼吸过程中PO2和PCO2的变化幅度。3.肺活量肺活量(VC):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肺活量肺活量=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生理意义:反映肺一次通气的最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肺通气功能的指标。肺容积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联合气体量。肺容积中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联合气体量。4.用力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VC):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5.用力呼气量用力呼气量(FEV):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时,
17、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通常以它所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数表示。意义意义反映肺通气阻力的变化,是评价肺通气功能反映肺通气阻力的变化,是评价肺通气功能的较好指标。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活量可能的较好指标。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活量可能正常,但用力呼气量显著降低。正常,但用力呼气量显著降低。用力肺活量(FVC)和用力呼气量(FEV)示意图A:正常人;B:气道狭窄患者纵坐标的“0”等于残气量6.肺总量肺总量(TLC):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三)肺通气量1.每分肺通气量每分肺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等于潮气量乘以呼吸频率。正常值:成年人,安静时正常值:成年人,安静时60009000m 最大随
18、意通气量最大随意通气量:尽力作深快呼吸时,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体量。意义:反映单位时间内机体充分发挥全部通气能力所能达到的通气量。通气贮量百分比(最大随意通气量每分平静通气量)/最大随意通气量100%2.2.解剖无效腔解剖无效腔:呼吸过程中,每次吸入的气体,总有一部分将留在终末细支气管以上的呼吸道内,这部分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气体容积。在正常成人,解剖无效腔的容积约为150ml。3.进入肺泡的气体,也可因血液在肺内分布不均而未能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未能发生气体交换的这部分肺泡容量称为肺泡无效腔肺泡无效腔。生理无效腔生理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解剖无效腔+肺泡无效腔肺泡无效腔4.4.肺泡
19、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不同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时的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不同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时的每分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呼吸频率呼吸频率(次(次/分钟)分钟)潮气量潮气量(mlml)无效腔气无效腔气量(量(mlml)每分通气量每分通气量(ml/minml/min)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ml/minml/min)165001508000560081000150800068003225015080003200浅而快的呼吸不利于肺换气浅而快的呼吸不利于肺换气第二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一、气体交换一、气体交换 气体扩散气体扩散:气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理学 课件 第五 呼吸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