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3第三章-完全垄断.ppt
《《产业经济学》3第三章-完全垄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3第三章-完全垄断.ppt(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肖兴志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肖兴志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年版第三章第三章 完全垄断完全垄断第一节 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第二节 自然垄断第三节 买方垄断 第一节第一节 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n一、规模经济一、规模经济 “规 模 经 济”(Economies of Scale)也 称“规 模 利 益”(Scale Merit)。根据拉夫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是指技术水平一定的前提下,对于某一产品而言,如果企业的平均成本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呈现下降态势,意味着规模扩张能够带来额外的收益,此时我们就能够断定该企业存在着规模经济,在图形上具体表
2、现为企业的LAC曲线斜率为负的区间,LAC曲线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num Optimal Scale)”。第一节第一节 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n二、原材料的独家占有二、原材料的独家占有 当某个产品生产者自身拥有且能够对生产过程中必然涉及到的一种或多种要素进行控制时,其他企业难以获得此类生产要素,进而无法组织生产的状况,在经济学上称之为“原材料的独家占有”,这种完全垄断原因的形成具有两方面的途径:n一是先行优势。如果某个企业率先进入一个行业,从而在某些要素的生产中具有了优势,例如生产技术和生产经营的经验优势,加大了新企业的进入壁垒,率先进入的企业就能够逐渐实现在该行
3、业的完全垄断地位;n二是自然地理优势。假若某个生产者拥有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生产的自然地理优势,其他企业无法占据有力的地理位置,从而不能获得有效的原材料供给,进入该行业也就变得异常艰难,从而拥有自然地理优势的企业就能够阻止行业类其他企业的进入竞争,从而形成完全垄断的格局。第一节第一节 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n三、专利权三、专利权 专利权是企业拥有排他性使用某种专利的权利,专利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专利垄断可以简单理解为企业以专利的名义行使垄断的权利。专利制度对推动技术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却造就了垄断先进技术的行业巨头。如果一个企业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专利权,那么其他企业就
4、无法进入该市场进行生产,专利的独家享有权使得单个企业拥有生产和经营某种产品的垄断权利,也就是由于拥有专利权引发的对某产品的“完全垄断”。第一节第一节 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n四、行政垄断四、行政垄断 “行政垄断”是中国经济特有的一个概念,来源于市场以外、和市场生产和运行法则没有直接关系的约束力构成的一定市场条件下的完全垄断现象,具体包括两个类型:“政府垄断”和“政府授予垄断”。政府垄断指的是政府直接行使某些产品的垄断经营权利(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是政企合一体制条件下某些特殊产品或者服务的专营、专卖行为,邮政专营、烟草专卖、酒类专卖等),这类完全垄断是政府机关合法的垄断现象,随着
5、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垄断必然会产生一些变化,具体可以通过修改烟草专卖法邮政法来解决这类问题。第一节第一节 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 政府授予垄断指的是政府基于国家经济安全或行业发展需要等方面的考虑,将某种产品或者服务的排他性经营权赋予某个企业,其行为主体是政府以及其所属部门,通常采用发放经营许可证的方式使得某市场具有控制新企业进入的能力,保持单个企业运转,实现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形式。第一节第一节 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 行政垄断从行为主体对行为客体的作用方式上看,主要体现在排除、支配和妨碍等三个方面:排除,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使得某些企业主体的日常经营难以进行下去;支
6、配,直接约束和限制企业主体的经营决策权妨碍,行政垄断对公平竞争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第一节第一节 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完全垄断的产生原因 行政垄断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体现在地区垄断、部门垄断和行政性强制行为等三个方面:地区性垄断,政府职能部门违法行为构建市场进入壁垒的方式;部门垄断,为了维护本行业的切身利益而滥用行政权利来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行政性强制行为,通过强制企业购买或出售某些产品、或者通过拒绝给予行政许可证的方式迫使他人购买和消费指定产品的方式。行政垄断有合法和违法之分,而中国的反垄断法在对待行政垄断时,不应当将行政垄断列入反垄断法的豁免性规定范围内,况且行政垄断行业本身关系着国家大计和
7、民生安危,反垄断的方向和步伐应与国家改革发展的步调一致。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n一、自然垄断的理论基础一、自然垄断的理论基础 西方的自然垄断理论从产生到后期发展大致一共经历了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成本次可加性三个阶段,各自的理论均解释了自然垄断的产生原因和存在基础,推动了社会对自然垄断的理解和认识。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n 自然垄断是“完全垄断”的一个传统类型,对自然垄断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源条件汇集在单个企业中,从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传统意义上的自然垄断是与规模经济息息相关的,单一企业在很高的产量范围内能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满足整个市场需求;二是生产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8、依然处于下降状态,因而我们把由于巨大的产量范围内的独家企业运行产生的规模经济所引发的垄断形式称为“自然垄断”。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企业往往生产多种商品和服务,亦即采取多元化的经营形式。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n威廉杰克鲍莫尔等于1982年对自然垄断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他们认为成本的“劣加性”是自然垄断的最显著特征。n他们的理论假设是:某个行业中有X个厂商生产Y种不同的产品,并且任意一个企业至少能够生产一种或多种产品。假设单一企业生产所有的产品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总成本,那么这个行业的成本函数是部分可以加的;若所有相关的产量上企业的成本都是部分可加的,那么就有理由认为这个行
9、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n 换句话说,即便是平均成本上升,只需单个企业生产所有产品的总成本小于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总成本,此时单个企业的社会成本依然最小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够认定该行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是自然垄断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该定义实质上是扩大了自然垄断的范畴,亦即传统的自然垄断是“强自然垄断”,而进一步包括了所谓的“弱自然垄断”。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n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的生产情况为例,用 代表第 个企业的产量,生产所需的总成本表示为 。假定所有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相同,亦即所有企业具有相同的成本函数。用 表示生产
10、相同产品企业的数目,代表整个市场的总需求量,则有 若 成立,则成本函数 满足成本劣加性。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n二、自然垄断行业的特征分析二、自然垄断行业的特征分析n1.自然垄断存在的基础是为了追求效率的提高自然垄断存在的基础是为了追求效率的提高 从自然垄断的理论基础来看,不管是规模经济还是范围经济或者是成本的次可加性,自然垄断主导取决于经济效率而非其它因素。规模经济意味着生产更多产品时平均固定成本被逐渐摊销,变得越来越小;而范围经济则意味着在追加生产相关新产品和服务时进行联合生产要比单独生产的成本低;成本次可加性则意味着独家垄断经营的总成本小于多家分散经营的成本之和。自然垄断通过以上
11、所述的三种模式,建立在效率目的基础上并且有效地保障了产品供给效率的实现,如果说多家企业进行生产就不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导致生产效率的下降,因而整个市场中只存在一家企业进行生产。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n2.自然垄断企业生产的产品呈现出网络经济特征自然垄断企业生产的产品呈现出网络经济特征 n 一方面,很多自然垄断行业在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时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比如说一个城市的电力、热力供应、电信、煤气、自来水、邮政等行业,都是属于网络性行业,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必须具备一个完整统一的网络才能提供社会化服务。综观世界各国的自然垄断存在的行业和产业,如供水、电力、煤气、热力供应、电信、铁路、
12、航空等。我们不难发现采取自然垄断经营的产业一般具有网络经济的特征即依赖一定的产业网络为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如果没有这些产业网络,企业所生产或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是无法流转到社会消费领域。衡量这些产业网络作用的最佳指标是网络上的流量(交通、电力、通讯信号等),而网络上的流量将随网络节点的几何级数增加。网络节点数量越多,边际投资收益越大。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n 另外一方面,自然垄断行业在提供服务时,存在一系列的复杂工序。这些工序之间要求相互稳定衔接,即在技术上是联接的。在具体的产业组织上,往往要求全程全网联合作业和统一兼容性。虽然从理论上讲可以将不同阶段的作业交由不同企业分别完成,但垂直一
13、体化的产业组织往往具有更大的经济效益性,以保证供产销的协调,节约市场交易费用,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因此,自然垄断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网络经济的特征。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n3.自然垄断企业的资产具有专用性与沉淀性自然垄断企业的资产具有专用性与沉淀性 由于自然垄断行业具有网络性,决定了需要对其进行大量的固定资本投资,而大规模的固定资本使用时间长,折旧时间长,其资产专用性较强,因此,固定资本的沉淀性很大。由于自然垄断依赖于网络经济为整个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因此企业在经营自然垄断行业时,将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产业网络的建设。这些产业网络形成了大规模的固定资本,它们折旧时间长,
14、变现能力较差,从而导致了整个垄断产业大量的资本沉淀。另外,由于基础产业网络占有的资产往往具有相应产业或者行业的专用性,所以资金一旦投入也就很难收回,所形成的企业资产也难以改为其他用途。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n4.自然垄断企业具有普遍服务性自然垄断企业具有普遍服务性 大多数自然垄断行业的“产品”是居民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服务,需要保证所提供服务的稳定性、质量的可靠性和可信赖性。供水、电力、煤气、热力供应、电信、铁路、航空等自然垄断行业,他们所提供的产品都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必须品,具有日常性与必须性的特征。自然垄断行业通过它们的网络触角将这些日常生活必须资料转流到千家万户,以保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
15、有序。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n三、自然垄断的规制模式选择三、自然垄断的规制模式选择n1.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重要性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重要性n(a)无规制的自然垄断者的总剩余)无规制的自然垄断者的总剩余 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n图(a)显示的是不受规制的自然垄断的情况,选择的垄断产量为 ,制定的价格为 ,此时由于自然垄断企业满足 ,获得经济利润。经济利润正好等于市场中的生产者剩余(用黑色阴影矩形来表示),灰色阴影三角形则表示消费者剩余。此时如果规制者对自然垄断企业实施了价格规制例如设定价格 ,满足 ,此时对应的需求量为 。接下来的问题是,自然垄断企业是否愿意生产该产量?答案是肯定的
16、。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n如果自然垄断企业的所有产品的价格都被规制者限定,企业的产量就不会影响市场价格因此,自然垄断企业会忽略边际收益()曲线,且乐意增产满足市场需求,只要满足它的下一单位的产品价格大于 ,并且在总产量上至少能够实现收支相抵即可。因此,在价格规制的条件下,垄断者以更低的价格供给更多的产量。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n(b)有规制的自然垄断者的总剩余)有规制的自然垄断者的总剩余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n2.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模式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模式n(1)自然垄断企业实行公有制形式。很多国家在解决自然垄断问题上的一个优先选择是实行自然垄断企业的公有制,具体做法
17、是由政府建立起提供公共产品的公共机构并且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不受损害。从形式上看,公有制企业的优势是从自然垄断所产生的成本节约不是由自然垄断企业所有,而是自动由社会整体获得。公有制的自然垄断企业能够以效率优先、而非利润最大化为基准确定产品价格。第二节第二节 自然垄断自然垄断n2.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模式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的模式n但在现实中,公有制企业解决自然垄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第一,公有制企业缺少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动力。第二,公有制企业一般主要服务于政治利益,使得整个社会福利不能够实现最大化。在英国等国家,自然垄断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公有制企业,而规制在美国则占支配地位。美国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放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产业经济学 产业 经济学 第三 完全 垄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