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国学知与行》考试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XX年《国学知与行》考试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国学知与行》考试及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年国学知与行考试及答案一、推断题1. “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之外,再加乐经。(J)2. 大学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的孔子关于“初学入德之门”的讲解。(X)3. 孟子以“人性恶”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X)4. 论语是孔子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首创语录体。(J)5. 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而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J)6. 老子指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而且揭示了对立双方 相互转化的规律。(J )7. 韩非思想的逻辑起点是:人性好利而恶害。(J)8.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J)9. 孔子被尊为“至圣
2、”,孟子被尊为“亚圣”,他们合称孔孟。(J)10. 荀子否定道德先验论,确信人之善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论述了环境对人 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因素。(J)11. 孟子告诫学生:“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这 说明有为者务必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12. 荀子把教学或者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J)13.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 备焉。”这说明了知识与道德是一个不断积存与提高的过程。(J)14. 二十八星宿指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与南方朱雀七宿(X)15. 孟
3、子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了孟子的 语言、政治观点与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J)16. 道家学说是道教创立与传承的,道家与道教是一回事。(X)17.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J)18. 古时,不一致的朋友关系,有不一致的称谓:辈份不一致、年龄相差较大的朋 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 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 深的朋友叫“神交”。(J)19. 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吏部、户部、大学强调的
4、是(abed )的统一。A. 知B.情C.意D.13. “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韩愈进学解)也就是说“勤”要做到(bed)A. 善于思考B.手勤C.曰勤D.脑勤 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宣扬性三品说,“三品”指(bed)A. 上中下三等人B.上智之人C.下愚之人D.中庸之A明清三大学者是(abc )A. 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张之洞下列什么是对王夫之的称呼(ac)A. 船山先生B.梨洲先生C. 一壶道人D.饮冰室主人古时百姓的称谓有(ac )A黔首 B生民 C黎元 D氓月亮的别称有(abc )A桂魄 B银盘 C婵娟 D曦与二十四节气中
5、,春季的节气有(acd )A立春 B小满 C雨水 D惊蛰21 .完备的科举考试包含什么层级? (bed )A童生试 B乡试 C会试 D殿试十二生肖包含下列什么:(abed )A鼠B虎C龙D猪古代婚姻讲究“六礼”,即六种程序与礼仪,除了纳采、问名,还包含:(abed)A纳吉B纳征C请期D亲迎。22. 古代的“五谷”,除了黍,还包含:(abed)A稷B麦C菽D稻古代的“六畜”,除了马、牛,还包含:(abc)A羊B猪C狗D鸡古代的“五音”指五声音阶,包含宫(abed)A商 B角 C徵 D羽“六书”指汉字六种造字方法,除了象形、指事,还包含:(abed)A会意B形声C转注D假借“花中四君子”指(abe
6、d)A梅B竹 C兰D菊。23. 古代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abed)A大学B中庸 C论语 D孟子礼部、兵部、刑部、工部。(。)20. 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X)21. 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伏鲫(X)22. 论语反映了儒家学派创始人一孟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与教育思想, 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X)23. 科举中“连中三元”指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J)24. 康熙字典是我国字书史上第一次正式使用“字典”为书名的著述。(J)25. “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论语。(X)26. 四库全书是我国古代最大的
7、一部丛书。(J)27.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 舍,金石可镂。”说明荀子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不取决于愚与敏,假如能不懈努 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J)28. 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J)二、单选题“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 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A官府 B.学校 C.家庭 D.社会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A. 论语B.师说 C.学记 D.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表达了孟子的()A. 教育思想B.学术思想C.
8、等级观念D.民本思想 下列名言属于孟子说的是()A.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B.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C. 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与()A.是非之心B.进退之心C.悲喜之心D.善恶之心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其核心思想就是()。A. 义KtC.礼D.智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这个回答表达出孔子()的治国思想。A.取信于民 B.为政以德 C.讲究礼节 D.因材施教孟子以()为其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A.人性恶 B.人
9、性善C.人性无善恶D.人性有善恶 孟子认为()是社会伦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础与基石。A.教育 B.政治C.经济 D.军事孔子在()上主张“仁者爱国,“克己复礼”。A.教育 B.政治C.经济 D.军事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掴之者,芒芒然归,谓其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以这则“据苗助长”的寓言说明了()的重要性。A.巩固性 B.启发性 C.循序渐进D.因材施教孟子认为恻隐之心是()A.智之端 B.仁之端 C.义之端 D.礼之端论语中能够看出,孔子认为治国治民,最根本的是( )oA.教育 B.政治C.经济 D.军事春秋时期是思想家百家争鸣的时期,()是儒家的代表人
10、物。A.墨子 B.孔子C.韩非 D.老子“故天将降大任因此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因此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此话意在强调成大事者,应该()B.磨练意志B.磨练意志A.用心致志B.磨练意志C.持之以恒D.深造自得荀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因此, 他提出了()的思维方法。A.注重“积” “渐”C.解蔽救偏、兼陈中衡B. 闻、见、知、行结合D. “虚壹而静”,用心有恒下列语句,哪一句表达了环境对人的影响(B.博学于文,约之以礼。2. 下列语句,哪一句表达了环境对人的影响(B.博学于文,约之以礼。B.博学于文,约之
11、以礼。A.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性相近也,习相远也。3. “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的思想出自(A,学记B.论语 C.四书集注D.孟子反映孔子教育民主思想的要紧言论是(A.有教无类B.不愤不启,不俳不发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 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个回答表达 出孔子()的治国思想。A.取信于民B.为政以德C.讲究礼节D.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下一句是()A.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 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学知与行 XX 国学 考试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