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笔记复习资料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解剖学笔记复习资料重点.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骨学L骨的分类:长度、值苴、扇量、不规则骨。2 .骨的构造:M (骨松质,骨密质)、苴膜、骨髓(红骨髓,黄骨髓)、置的 血管、淋巴管、神经。3 .椎骨由椎体和椎弓组成,椎弓发出七个突起:棘突一个、横突一对、关节突两对。4 .颈椎椎孔较大,呈三角形,横突有孔,寰椎呈环状,枢椎椎体伸出齿突,第 二至六颈椎的棘突较短,末端分叉;腰椎棘突短而宽,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各 棘突的间隙较宽。5 .舐管裂孔:舐管上端连椎管,下端的裂孔称舐管裂孔。6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7 .脑颅骨由八块骨组成,其中不成对的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成对的有题 骨和顶骨。8 .面颅骨有十五块,
2、成对的骨有上颌骨、一骨、额骨、鼻骨、泪骨和下鼻中,不 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9 .颅底内面呈阶梯状的三个窝:坂血窝(颅前窝上有筛板、鸡冠,筛板上有筛孔)、 颅中窝(颅中窝上有破裂孔,圆孔,卵圆孔,棘孔,眶上裂,垂体窝,视神经管, 颈动脉沟,颈动脉管内口,三叉神经压迹)、颅后窝(颅后窝上有枕骨大孔,舌下 神经管内口,颈静脉孔,内耳门,斜坡,枕内隆凸,横窦沟,乙状窦沟)。10 .翼点:在额骨、顶骨、题骨、蝶骨汇合处最为薄弱,此处常构成H形的缝,称 为翼点。12 .腕骨分为八块: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 钩骨(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关节学一、概述1 .骨与
3、骨之间连结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种。2 .直接连结纤维连结的两种形式:韧带连结和缝。软骨连结的两种形式:透明软骨结合和纤维软骨结合。骨性连结:两骨之间借骨组织相连,一般由纤维连结(缝)或透明软骨结合骨化成。3 .间接连结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囊分为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层,内层为滑膜层。关节腔由关节软骨和关节囊滑膜层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特点:密闭腔隙; 内有少量滑液;关节腔内呈负压状态。4,关节的辅助结构:韧萤、关节盘和关节唇、滑膜裳和滑膜囊。囊外韧带位于关节囊外,如一关节的点股韧带,腓侧副韧带、胫侧副韧带、一韧 堂。囊内韧带位于关节囊内,如膝关节的交叉韧带。5 .关节的
4、运动:可作屉、便、蚁、屣、旋转和环转运动。二、中轴骨连接1.躯干骨连结包括脊柱和胸廓。(1)脊柱入口:左房室口;出口:主动脉口。二尖瓣复合体:纤维环,三尖瓣,乳头肌,腱索。作用:左心室收缩时,防 止血液倒流。流出道:二尖瓣和左心室室间隔之间的区域。主动脉瓣:主动脉周缘有3个半月形瓣膜,称主动脉瓣。作用:左心室舒张 时,防止血液倒流。问:当心脏舒张时,哪个瓣膜关闭,哪个瓣膜开启。答:左右心室舒张时,二尖瓣和三尖瓣打开,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血液 从左右心房分别流入到左右心室;左右心室收缩时,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主动脉瓣 和肺动脉瓣打开,血液从左心室和右心室分别流入主动脉和肺动脉。(7)心的传导
5、系统:窦房结(位置: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心外膜深面),结 间束,房室结,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普肯耶纤维网。(8)心的主要两个动脉:左、右冠状动脉。(9)心包:包括纤维性心包和浆性心包。浆膜心包:脏壁两层间的腔隙称心包腔,内含少量浆液。3.动脉(1)肺循环动脉:肺动脉干,右肺动脉(走静脉血),左肺动脉(走动脉血)。动脉韧带:肺动脉干分为左、右肺动脉的分叉处稍左侧,有一结缔组织,向上连 于主动脉弓的下缘,称动脉韧带,为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若出生6个 月后未闭合,则称动脉导管未闭,为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2)体循环动脉主动脉(体循环动脉主干)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头臂干,
6、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左右骼总动脉)。颍浅劫麻,扰动麻,电动腺.舌动麻.颈外动魄状膜上动除右颈总动腺上颌动除t晒瞋g动麻.pq楷动除颈内动魄关暨干右锁自不动魄关暨干右锁自不动魄推动晚状颈干T中状膜K动解.肩脚上动脱 胸廓内动麻肩脚/动腺T的昔动腺,施启脚动晚T腋动麻沟后峰动麻,胸外侧动腺,徒的前(后)动麻f模动解T掌残质.掌绎友It的动腺R动麻一掌等表,掌浅友f智左动腺1的浜动腺(暧腔干暖动腺湿尾动腺壁支 I肝总动腺T肝因盲动腺.智十二指肠动麻T律主动海律主动海熊皂瞋上动海T空防动麻,右(中)结筋动嘛,结筋动麻 脏支明巨瞋下动瞬一左结防动腺.2状结肠动瞬,直斯上动海
7、左右肾上膜中动腺左右肾动腺左右望在(乔巢)动麻壁支T身乳动腺,窗上动腺,段K动腺髓内动腺瞬映下动腺.手皂动腺,直盼不动腺.阳部内动瞬左右需总动腺脏支髓外动腺暗动解T瞬晚上动腺般动麻-瞄珠动肺T提瞄外侧动腺,淀葭内侧动晾,窃动腺(。T)I 悭前动腺一忌背动麻T日状动麻.第一趾昔动麻,启底写支 胭动麻胫后动麻皮底内唧动麻.次底外顶|动瞬,解动腺颈动脉窦:为颈内动脉起始处膨大的部分,动脉壁内有压力感受器。当血压 升高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心跳减慢,末梢血管舒张,血压下降。颈动脉小球:是一扁椭圆形小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后方,均为化学 感受器,能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变化。掌浅弓:梯动脉掌浅支和尺动脉
8、掌深支;掌深弓:挠动脉掌深支和尺动脉掌浅支。 问:分布到胃周围的动脉有哪些答:(5个)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胃短动脉 问:右心房到左心室的血流通路答:右心房一右心室一肺动脉干一左右肺动脉一肺泡壁毛细血管网一左右肺静脉一 左心房f左心室问:左心室到阑尾的血流通路答:左心室一升主动脉一主动脉弓一降主动脉一腹主动脉一肠系 膜上动脉一回结肠 动脉f阑尾动脉问:左心室到右脚趾的血流通路答:左心室一主动脉一右骼总动脉一骼外动脉一股动脉一胴动脉f胫前动脉一足背 动脉f第一趾背动脉4.静脉(1)危险三角:两侧口角至鼻根部间的三角区。感染后用手挤压:面静脉一内眦 静脉一眼上静脉,眼下静
9、脉一与颅内海绵窦交通,引起颅内海绵窦感染;面深静脉 一翼静脉丛一与颅内海绵窦交通,引起颅内海绵窦感染。(2)下颌静脉由颍浅静脉和上颌静脉在腮腺中合成。(3)静脉角: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左右头臂静脉,汇合处形成的角称 静脉角。左静脉角有胸导管通过,右静脉角有右淋巴导管通过。(4)颈外静脉由下颌后静脉的后支耳后静脉合成。(5)上肢的浅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前臂正中静脉。(6)胸部的静脉:左右头臂静脉,上腔静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7)肝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合成。有分支。有7个属支: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 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10、。起末端均为毛细血管,无瓣膜。与上下腔静脉的吻合肝门静脉一胃左静脉一食管静脉丛一食管静脉一奇静脉一上腔静脉肝门静脉一脾静脉一肠系膜下静脉一直肠上静脉一直肠静脉丛一直肠下静脉一骼 内静脉-骼总静脉一下腔静脉肝门静脉一脾静脉一肠系膜下静脉一直肠上静脉一直肠静脉丛一肛静脉一阴部内 静脉f骼内静脉f骼总静脉f下腔静脉(8)下腔静脉由左右骼总静脉汇合。下肢浅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大隐静脉:经内踝前方上行,经小腿内侧,膝关节内侧注入股静脉。有5个 属支: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旋骼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侧静脉。二、淋巴系统1 .淋巴干(9条):左右颈干,左右锁骨下干,左右支气管纵隔干,左右腰干
11、,一 条肠干。2 .淋巴导管:胸导管(收纳人体3/4淋巴回流)和右淋巴导管(1/4)。三、视器1 .眼球 由眼球 壁(外膜,中膜,内膜)和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 璃体)构成。外膜(眼球 纤维膜):包括角膜(无色透明,不含血管,有丰富感觉神经末梢, 有屈光作用),巩膜。巩膜静脉窦:在巩膜与角膜交界处深面有一环形管道,称巩膜静脉窦。是房水流 出通道。中膜(眼球 血管膜):包括虹膜,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脉络膜。虹膜内有两种 平滑肌:瞳孔括约肌(缩小瞳孔,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和瞳孔开大 肌(放大瞳孔,受交感神经支配)。睫状肌:环形肌,放射 状肌。睫状肌收缩时使 睫状突伸向内侧,睫状小带松 弛
12、,晶状体变厚,适合看近距离物体;睫状肌放松时使睫状小带被拉紧,晶状体被 拉扁,曲度变小,适合看远距离物体。内膜(视网膜):盲部(虹膜部,睫状体部),视部(脉络膜部)。视部组织结构可分为两层:(从外到内)色素上皮层和神经层(3层神经元:视细 胞,双极细胞,节细胞)。节细胞的轴突形成视神经,视觉传导路,第一级神经元 为双极细胞,第二级神经元为节细胞,第三季神经元为外侧膝状体细胞。节细胞轴突沿视网膜内面向视神经盘集中,形成视神经盘,传出巩膜后形成视 神经。视神经盘处无感光细胞,为生理盲点。视神经盘频侧的稍下方约3. 5mm处有一淡黄的区域称黄斑。其中央有一凹陷称中 央凹,此处有单层大量视觉细胞,为感
13、光,辨色最敏锐的部位。白昼时起作用。虹膜角膜角:眼前房内,虹膜和角膜的交界处的环形腔隙称虹膜角膜角。房水:有睫状体产生,进入眼球后房,通过瞳孔进入眼球前房,然后由虹膜 角膜角进入巩膜静脉窦,再经睫前静脉汇入眼静脉。白内障:晶状体浑浊形成。青光眼:房水循环受阻。屈光装置: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2 .眼球外肌上睑提肌:上提上睑上斜肌:瞳孔转向下外下斜肌:瞳孔转向上外上直肌:瞳孔转向上内下直肌:瞳孔转向下内内直肌:瞳孔转向内侧外直肌:瞳孔转向外侧四、前庭蜗器L外耳:耳廓,外耳道,鼓膜。(1)成年人检查外耳道将耳垂向后上方牵拉;幼儿向后下方。(2)鼓膜:紧张部(下3/4,呈灰白色)和松弛部(上1
14、/4,呈淡红色)。(3)光锥:紧张部的前下方有一个三角形反光区,称光锥。3 .中耳:鼓室,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鼓室的六个壁:上壁(鼓室盖壁),下壁(颈静脉壁),前壁(颈动脉壁),后 壁(乳突壁),外侧壁(鼓膜壁),内侧壁(迷路壁)。4 .内耳:骨迷路(耳蜗,前庭,骨半规管),膜迷路(椭圆囊,球囊,膜半 规管,蜗管)。骨半规管:前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外骨半规管。椭圆囊斑,球囊斑:位置觉感受器,感受头部静止时的位置,和直线变速运动 的刺激C壶腹脊:感受旋转运动的刺激。螺旋器:感受听觉刺激。空气传导: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总论1 .灰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处,在新鲜标本中
15、呈暗灰色O2 .白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的集聚处,在新鲜标本中呈亮白色。3 .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中,脑内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 成一团,称神经核。4 .纤维束:中枢神经系统白质中,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称纤维5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多聚集于神经节。6 .神经:神经纤维在周围神经系统中聚合成为粗细不等的神经。7 .反射 弧:感受器,感觉神经,中枢,运动神经,效应器。二、中枢神经系统1 .脊髓(1)脊髓的外形:位于椎管内。2个膨大:颈膨大,腰舐膨大。脊髓末 端变细,称脊髓圆锥。表面6条沟裂: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2个,脊 神经前根,运动
16、性),后外侧沟(2个,脊神经后根,感觉性)。前后根在椎间口合 成脊神经(混合性)。(2)脊髓节段(31个:颈8,胸12,腰5,能5,尾1)。已知脊髓节段求对应椎骨C1-C4(=)C5-C8, T1-T4(-1)T5-T8(-2)T9-T12(-3)L1-L5(第 10-12 胸椎)舐髓,尾髓(第1腰椎)(3)脊髓灰质板层与核团的对应关系2.脑干:由延髓(9.髓延神经10.迷走神经11.副神经12.舌下神经),脑桥(5.板层IIIIII、IVVVIVIIvinIXX关团 相核后角边 缘核胶状 质后角固 有核后角 颈后角 基底中间带:背核 前角内侧核中间外侧核前角 基底前角内侧 核前角外侧 核中央
17、灰质三叉神经6.展神经7.面神经8.前庭蜗神经),中脑(腹侧面:动眼神经,背侧面:滑 车神经)组成。(1)脑神经核躯体感觉三三三,内脏感觉孤束单,躯体运动记四点,动眼滑车舌下展,内脏运动又四点,缩瞳迷背上下涎,特内运,也不难,三叉运动副疑面,特躯感,只两点,前庭蜗核最外边。(2)非脑神经核延髓:薄束核,楔束核,下橄榄核,楔束副核。脑桥:脑桥核,上橄榄核,蓝斑核。中脑:上丘核,下丘核,顶盖前区,红核(大细胞部和小细胞部),黑质(网状 部和致密部)。致密部细胞主要为多巴胺能神经元。(3)脑干网状结构上行网状激动系统(特异性感觉传导通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时,先进入脑干网状结构外侧核一内侧核一古丘脑一
18、发出纤 维,广泛投入大脑皮质,使大脑皮质保持清醒。(由特异性变成非特异性)3 .小脑(1)分区:蚓部,中间部,外侧部。原小脑:绒球小结叶旧小脑:蚓部,中间部新小脑:外侧部(2)小脑核团:顶核(属原小脑),球 状核,栓状核(属旧小脑),齿状核(新 小脑)。(3)功能前庭小脑:维持身体平衡,协调眼球外肌运动旧小脑:调节肌张力新小脑:调节骨骼肌运动的协调4 .间脑(5个部分):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下丘脑。(1)背侧丘脑(丘脑前核,丘脑内侧核,丘脑外侧核)丘脑外侧核:分为背侧组和腹侧组(腹前核,腹外侧核,腹后核)。腹后核: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孤束核纤维),腹后外侧核(内侧丘系和 脊髓
19、丘系的纤维)。古丘脑(非特异性核团):中线核,板内核,网状核。旧丘脑:腹前核,腹外侧核,腹后核。新丘脑:丘脑前核,丘脑内侧核,丘脑外侧核的背侧组。(2)后丘脑:内侧膝状体(听觉),外侧膝状体(视觉)。(3)下丘脑视上核: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视上垂体束输送到垂体后叶。室旁核:分泌催产素,通过室旁垂体素输送到垂体后叶。漏斗核: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或抑制激素,通过结节垂体束,到垂体门脉,输 送到垂体前叶。5 .端脑:三面,三沟(外侧沟,顶枕沟,中央沟),五叶(额叶,顶叶,颗 叶,枕叶,岛叶)。(1)功能定位听觉中枢:颠横回。视觉中枢:枕叶距状沟两侧。第一躯体运动中枢: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第一躯体
20、感觉中枢: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说话中枢:额下回后部。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听话中枢:颗上回后部。阅读中枢:角回。(2)侧脑室(四部分):前角,中央部,后角,下角。(3)基底核:尾状核(头,体,尾),豆状核(苍白球,壳),屏状核,杏 仁体。纹状体:尾状核头部与豆状核前部相连,并有纤维穿过,在水平切面上呈灰白 相间的纹理,故二核合称纹状体。新纹状体:尾状核,壳旧纹状体:苍白球(4)内囊:前肢,膝,后肢(丘脑豆状核部,豆状核后部,豆状核下部)。内囊膝:皮质核束内 囊后肢:皮质脊髓束(下行运动),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听辐射(上 行感觉)。一侧内囊损伤产生三偏: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受损
21、),对侧偏 瘫(皮质核束,皮质脊髓束受损),对侧偏盲(视辐射受损).脑和脊髓表面被膜: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1)硬膜外隙:硬脊膜和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的窄隙。(2)蛛网膜下隙:脊髓蛛网膜与硬脊膜之间有潜在的硬膜下隙,与软脊膜之间 有较宽阔的蛛网膜下隙。(3)穿刺位置:第3、4或第4、5腰椎之间进行穿刺。(4)海绵窦外侧壁:(从上往 下)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穿 过。窦内有展神经,颈内动脉穿过。(5)硬脑膜窦: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海绵窦,岩上 窦,岩下窦。(6)脑蛛网膜:蛛网膜下隙在某些部位扩大,形成蛛网膜下池,其中最大的 是小脑延髓池,临床上在此处进行蛛网膜
22、下隙穿刺抽取脑脊液。6 .脑和脊髓的血管(1)脑的动脉来源: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前2 /3和间脑前部),椎动脉(供应 大脑后1/3,间脑后部,小脑和脑干)。其分支可分为皮质支和中央支。(2)大脑动脉环:前交通动脉,成对的大脑前动脉,成对的颈内动脉,成对的 后交通动脉,成对的大脑后动脉。7 .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三、周围神经系统1 .脊神经(1)颈丛膈神经分布: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包、膈下面的部分腹膜。损伤后:无自主呼吸,临床表现为腹式呼吸。(2)臂丛(5大分支):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梯神经,腋神经。肱骨外科颈骨折,导致腋神经损伤,三角肌损伤导致方形肩。肱骨内上牌骨折,导
23、致尺神经损伤,爪 形手。肱骨中对中段骨折,导致税神经损伤,垂腕。肱骨下段骨折,导致正中神经损伤,猿手。(3)胸长神经损伤,翼状肩。(4)腰丛股神经分布:(肌支)耻骨肌,股四头肌,缝匠肌;(皮支)大腿和膝关节前的皮肤,(隐 神经)膑下,小腿内侧面和足内侧缘的皮肤。损伤后:(运动)大腿屈曲障碍,不能伸小腿和跳跃,(感觉)大腿前面和小腿 内侧面。闭孔神经分布:大腿内侧面皮肤,支配大腿内收肌群和闭孔外肌。损伤后:患侧腿不能伸到健侧腿上。(5)舐丛坐骨神经:胫神经(钩状足),腓总神经(马 蹄内翻足)。2 .脑神经(1) 12对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走,十一副,十二舌下
24、全。I嗅神经II视神经III动眼神经一侧损伤,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外斜视IV滑车神经眼不能转向外下方,出现复视V三叉神经(眼神经)患侧睑裂以上皮肤感觉障碍,角膜反射消失(上颌神经)患侧下睑及上唇皮肤,上颌牙齿,牙龈及硬腭黏膜感觉障碍(下颌神经)患侧下颌牙齿,牙龈及舌前2/3和下颌皮肤一般感觉障碍,咀 嚼肌运动障碍,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VI展神经眼向内斜视vn面神经(管外损伤)患侧表情肌瘫痪,额纹、鼻 唇沟消失,不能闭眼、皱眉、做露齿、 鼓腮、吹口哨动作,口角偏向健侧。(管内损伤)上述症 状,患侧舌前2/3 味觉障碍,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分泌 障碍,鼻腔、口腔黏膜干燥岩大神经:在
25、翼腭神经节换 元,分布于泪腺及鼻、腭部的 黏膜的腺体鼓索:加入下颌神经的舌神 经,到下颌卜神经节换兀,分 部到下颌下腺,舌下腺vm前庭神经IX舌咽神经鼓室神经:岩小神经:在耳神经节换元,分布于腮腺,控制 腮腺分泌。颈动脉窦支:分布于颈动脉小球和颈动脉窦。(2)分类:感觉性神经(I iivni),运动性神经(inivvixixn),混合性神经(V舌支:分布于舌后1/3的黏膜和味蕾。X迷走神 经颈部分支:喉上神经(分为内支和外支)内支:声门裂以上的喉黏膜;外支:环甲肌。胸腹分支:喉下神经(喉返神经终支)分布:(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声门裂以下的喉黏膜,(特殊内脏 运动纤维)支配环甲肌以外和全部喉肌。左
26、侧喉返神经绕过主动脉沟返回颈部,右侧喉返神经绕过锁骨下 动脉返回颈部。腹部的分支:前干(胃前支,肝支)后干(胃后支,腹腔支)XI副神经分布于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xn舌下神 经分布于全部舌肌。VII ix x)o问:舌有哪些神经分布。答:三叉神经,分布于舌前2/3的黏膜;面神经,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舌咽 神经,分布于舌后1/3的黏膜和味蕾;舌下神经,舌内肌和舌外肌。3.内脏神经(1)躯体运动神经和内脏运动神经的比较。躯体运动内脏运动支配情况骨骼肌内脏平滑肌,心肌,腺体纤维成分种类一种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神经元种类一个节前神经元,节后神经元神经分布形式神经干攀附内脏或血管形成神经 丛是否有髓鞘
27、粗、有髓细、有髓(节前纤维) 无髓(节后纤维)是否受意识支 配是否(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比较。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部位脊髓胸1-腰3节段中间脑干副交感核(4对)外侧核舐2-4节段副交感核周围神经节位置椎旁节,椎前节器官旁节,器官内节节前神经元与节 后神经元比例1个节前神经元与较多 节后神经元构成突触1个节前神经元与较少节 后神经元构成突触分布范围范围较广血管,汗腺,竖毛肌, 肾上腺髓质无对同一气管所起 的作用互相拮抗,互相依存,互相统一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心血管扩张,瞳孔开 大,消化活动抑制心跳减慢,血压降低, 心血管收缩,瞳孔缩小, 消化活动增强四、神经系 统的传导通路L躯干和
28、四肢本体感觉传导路2.运动传导路椎骨间的连结包括椎体间的连接(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和椎弓间的连 接(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关节)。椎间盘(椎间纤维软骨)由髓核和纤维环构成。人体负.重过.重或负重时突然转体, 易导致纤维环破裂时髓核容 易向后外侧脱出,临床上称为椎间盘脱出症。前纵韧带功能: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后纵韧带功能:限制脊柱过度前屈。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顼曲、胸曲、腰曲、Wo(2)胸廓胸廓由卜二块胸椎、卜二对肋、一块胸骨借骨连结共同构成。胸廓的整体观胸廓上口由胸骨柄上缘、第一肋和第胸椎体构成。胸廓下口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一第十二肋前端、肋弓和剑突
29、共同围成。胸廓的运动:肋骨上提助吸气,肋骨下降助呼气。2 .颅骨的连结一下颌关节由下颌头、颗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关节囊内有纤维软骨构成 的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个腔。歌下颌关节的运动:使 下颌骨上提、下降、前进、后退和左右磨动。三、附肢骨连结1 .肩关节组成:肱骨头和肩胛骨关节盂。全身最灵活关节:肱骨头大,关节盂浅,两关节面面积差大,关节运动幅度大, 灵活性大于稳定性。易发生向下脱位。运动:可作屈、便、收、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2 .肘关节组成:肱尺关节,肱税关节和税尺近侧关节。韧带:槎骨环状韧带,梯侧副韧带和尺侧副韧带。易发生向后脱位。3 .骨盆组成:左、右髓骨,舐骨和尾骨。界
30、线:由岬向两侧经般骨侧部上缘、弓状线、耻骨疏、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 构成的环形界线。小骨盆:上口为界线,下口由尾骨尖、舐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 和耻骨联合下缘围成。4 .麒关节组成:一臼和股骨头。全身最稳固关节:稳固性大于灵活性。易发生股骨颈骨折(囊内骨折、囊外骨折),易发生向后下方脱位。运动:可作屈、便、收、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5 .膝关节组成: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骸骨。全身最大,最负责的关节。囊内韧带:膝交叉韧带(前/后交叉韧带:限制胫骨向前/后移 位)和斜韧带。囊外韧带:骸韧带,腓侧副韧带和胫侧副韧带。半月板:内C (大),LQ (小)。肌学一、概述1 .骨骼肌的构
31、造:由肌腹和肌腱构成。2 .骨骼肌的形态: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3 .肌的辅助装置:筋膜(分为浅筋膜和深筋膜两种),滑膜囊和腱鞘(由纤维层 和滑膜层【分为壁层和脏层】构成)。4 .拮抗肌:在一个运动轴的相对侧配布有两组作用相反的肌或肌群,这两组作用相 反的肌或肌群互称为拮抗肌。二、头肌1 .面肌:颅顶肌,眼轮匝肌和口周围肌(口轮匝肌,颊肌)O2 .咀嚼肌:咬肌,题肌,翼内肌,翼外肌。三、颈肌1 .胸锁乳突肌: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面转向对侧并向上仰;两侧收缩使头 后仰。2 .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腔隙,内有锁骨下 动脉和臂丛通过。四、躯干肌1 .背肌:浅
32、肌(斜方肌,背阔 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和深肌(竖脊肌,夹肌)。斜方肌: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可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可使肩胛骨 下降。肩胛骨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可使 头后仰。损伤后形成塌肩。背阔肌: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伸。上肢固定时,可上提躯干。竖脊肌:使脊柱后伸和仰头,一侧收缩使脊柱侧屈。2 .胸肌:胸上肢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和 胸固有肌(肋间外肌,肋间 内肌,肋间最内肌,肋间胸横肌)o胸大肌: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屈。上肢固定时,可上提躯干,也可提肋助 吸气。胸小肌:拉肩胛骨向前下方。上肢固定时、可提肋助吸气。前锯肌:拉肩胛骨向前并使其紧贴胸廓,下部肌束使肩胛骨下角旋外,助臂上
33、 举,肩胛骨固定时,可提肋助吸气。损伤后形成翼状肩(胸长神经)。肋间外肌:提肋助吸气。肋间内肌:降肋助呼气。3 .膈主动脉裂孔:有降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空:有下腔静脉通过。4 .腹肌:前群(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 斜肌,腹横肌)和后群(腰方肌)o 腹股沟管(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两口四壁:内口:腹股沟管深(腹)环;外口:腹股沟管浅(皮下)环。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 斜肌;上壁:腹内 斜肌和腹横肌的叮状线下缘;下壁: 腹股沟韧带;后壁: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腹股沟三角:是腹股沟韧带内侧半、腹直肌外侧缘与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形区域。五、上肢肌1 .
34、上肢带肌: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三角肌:使肩关节外展,前部肌束收缩可使肩关节屈和旋内,后部肌束收缩则 可使肩关节伸和旋外。2 .臂肌:前群(肱二头肌,喙肱肌,肱肌)和后群(肱三头肌)o肱二头肌:屈肘关节,使前臂旋后,协助屈肩关节。肱三头肌:伸肘关节,使肩关节伸和内收。六、下肢肌L髅肌(下肢带肌):前群(骼腰肌,阔 筋膜张肌)和后群(臀大肌,臀中肌, 臀小肌,梨状肌)o骼腰肌:使髅关节屈和旋外,下肢固定时可使躯干前屈。臀大肌:使髓关节伸和旋外,下肢固定时能伸直躯干,防止躯干前倾,是维持 人体直立的重要肌。臀中肌:后部肌束可使髅关节旋外。臀小肌:两肌共同使髅关节外展,臀
35、中肌的前部肌束和臀小肌还可使麟关节旋 内。2.大腿肌:前群(缝匠肌,股四头肌)、内 群(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太 收肌,股薄肌)和后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O股四头肌:伸膝关节,屈雕关节。屈大腿,伸小腿。后群的三块肌可屈膝关节、伸酸关节;当膝关节屈曲时,股二头肌可以使小腿旋 外,半腱肌和半膜肌可使 小腿旋内。内脏学一、消化系统L消化管指从口腔到肛门的形态各异的管道,依次为口腔、咽、食管、置、小肠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直肠、阚屋、结肠、直肠、肛菅)o2 .消化腺:分为大消化腺(大唾液腺、旺和胰)和小消化腺(唇腺、舌腺、胃腺和 肠腺)o3 .上消化道:口腔至十二指肠。下消化道:
36、空肠及以下。4 .口腔:借上、下颌骨的牙弓(牙槽突和牙列)及牙龈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1)咽峡:震垂、腭帆游离缘、两侧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咽峡,为口腔和咽的 分界。(2)牙牙的种 类:乳牙(20: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1乳磨牙,第2乳 磨牙)、恒牙(32: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1前磨牙,第2前磨牙,第1磨牙, 第2磨牙,第3磨牙)。牙次:用罗马 数字I -V表示乳牙,用阿拉伯数字1-8表示恒牙。牙的外形:分为牙冠,牙根和牙颈3部分。(3)舌舌的形态:分为舌体和舌根两部分。舌乳头有四种: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和丝状乳头。丝状乳头中无 味蕾,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及软腭,
37、会厌等处均有味蕾。须舌肌(舌外肌):两侧肌同时收缩,使舍伸向前下方;单侧肌收缩使舌尖伸 向对侧。一侧亥页舌肌瘫痪,当患者伸舌时,舌尖偏向瘫痪侧。(4)唾液腺:大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小唾液腺。腮导管开口:平对上颌第2磨牙牙冠颊粘膜上的腮腺管乳头。5 .咽借腭帆游离缘和会厌上缘平面将咽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咽的5个交通:通过鼻后孔与鼻腔相通;通过咽峡与口腔相通;通过喉与喉腔相 通;通过咽鼓管与中耳相通;向下与食道相通。6 .食管(三个生理性狭窄)第一狭窄位于食管起始处,距中切牙15cm;第二狭窄位于食管与其前方的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25cm;第三狭窄为食管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距中
38、切牙40cmo7 .胃(1)胃的形态:前后两壁,大小两弯和上(贲门)下(幽门)两口。(2)胃的4个部分: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右侧幽门管,左侧幽门窦)。(3)胃的位置:胃在中等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李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重 门位于第11胸椎体左侧,幽门在第1腰椎右侧。(4)幽门瓣:幽门瓣的形成:胃的外侧为纵行肌,中间为环行肌,内层为斜行肌,中层环 行肌在胃的幽门部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表面覆盖粘膜,形成幽门瓣。幽门瓣的意义:延缓胃内容物排空,防止肠内容物逆流至胃。8 .十二指肠(1)十二指肠的4部分:上部,隆部,水平部和升部。(2)十二指肠球:十二指肠上部近幽门的一段长约2. 5cm的
39、肠管,其肠壁厚,管 径大,粘膜面光滑,无环状裳,称十二指肠球,易发生溃疡。(3)十二指肠大乳头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4)十二指肠悬韧带:十二指肠空肠曲的后上壁借十二指肠旋肌固定于右膈脚上, 该肌及包绕其下段表面的腹膜皱裳共同构成十二指肠悬韧带。9 .大肠(1)盲肠,结肠的3种 特征结构: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2)回盲瓣:回肠末端突向盲肠的开口称回盲口,此处肠壁内的环形肌增厚,并 覆盖黏膜,形成上下两片半月形的皱裳称回盲瓣。(3)阑尾根部的体表投 影:脐与右骸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4)结肠:分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分。(5)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会阴曲。(6)齿
40、状线:各肛柱下端与各肛瓣边缘所连接成的锯齿状环行线称齿状线。发生 在齿状线以上的痔称内痔,发生在齿状线以下的痔称外痔。(7)肛门括约肌:分为肛门内括约肌(平滑肌)和肛门外括约肌(骨骼肌)。II 门外括约肌分为皮下部,浅部和深部。10 .肝被链状韧带分为左右两个叶,没有覆膜覆盖的部分为肝裸区,(1)肝的下面有一个形的沟(左纵沟,右纵沟和横沟),其中横沟称为旺 门(有肝动脉,肝静脉,肝左右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左纵沟的前部有肝圆韧 带,后部有静脉韧带,右纵沟的前部有胆囊,后部有下腔静脉。(2)肝的位置: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11 .肝外胆道:由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
41、胆囊和胆总管组成。(1)肝胰壶腹:胆总管与胰管在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回合,形成略膨大的肝胰 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2)胆汁的分泌途径肝细胞分泌胆汁f肝左右管一肝总管f胆总管(进食前,肝胰壶腹括约肌处于收缩 状态)-胆囊管胆囊一(进食后,胆囊收缩,肝胰壶腹括约肌舒张)一胆囊管一胆 总管- 十二指肠吸系道呼吸吸乎乎、口 口二L上吸系道呼吸吸乎乎、口 口二L上系统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曼、咽、喉;下呼吸道:气萱、各级支气管。2 .鼻旁窦(4对):额窦(窦口向后下,开口于中鼻道前部)、箍宝(前中群开口 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上颌窦(向内借上 颌窦裂孔开
42、口于中鼻道,开口部位远高于窦底,分泌物最不易引流排出)。3 .喉(1)喉软骨:不成对的甲状软骨、会厌软骨、环状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小角软 黄、楔状软骨。(2)环甲正中韧带:甲状软骨前脚下缘与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3)声带:声带肌和声韧带表面覆盖的一层黏膜为声带。气流通过声门裂时震动 声带产生声音。(4)喉腔中部有上下两对有由喉腔侧壁突入腔内的黏膜皱裳,上方的一对称前庭 裳,下方的一对称声裳。喉腔借前庭裳和声裳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声门下腔。急 性喉炎发生于声门下腔。环甲正中韧带穿刺在声门下腔。(5)声门裂:位于两侧声裳及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裂隙称为声门裂。前3/5位 于左右声裳游离缘之间,称
43、膜间部;后2/5位于杓状软骨之间,称软骨间部。4 .气管气管杈:气管于胸骨角平面(平第4胸椎体下缘)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气 管杈。气管杈内面有一向上突出的半月形纵峭称气管隆崂,多偏向左侧。问:左右主支气管有何不同,异物为何多坠入右主支气管。答:左主支气管细而长,长度 为4-5cm,走行较为水平,与气管中线的延长线间 的夹角约为35 -36 ;右主支气管粗而短,长度 为2-3cm,走行较为陡直,与气管 中线的延长线间的夹角约为22 -25。气管隆喳偏向左侧,故异物多坠入于右主支气 管。5 .肺(1)肺的形态:U (肺尖),二M (肺底,又称膈面),(肋面,内侧 面),(前缘,后缘,下缘)右
44、肺被水平裂和斜裂分为上吐、中叶和淋巴管和神经进出肺之处。(2)肺叶:左肺被斜裂分为上叶和下叶, 下叶。(3)肺门: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6.胸膜:分为脏胸膜和壁胸膜(肋胸膜,隔胸膜,纵膈胸膜和胸膜顶)。(1)胸膜腔:脏胸膜与壁胸膜围成一个封闭腔隙,称胸膜腔,左右各一,互不相同,正常情况下腔内为负压,含有少量浆液。(2)胸膜隐窝:肋膈隐窝(胸膜腔的最低点)和肋纵膈隐窝。(3)胸膜和肺的体表投 影7.纵隔: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肺下界:第6肋第8肋第10肋胸膜下界:第8肋第10肋第11肋隔两部分。(1)境界: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
45、;两侧是纵膈胸膜;上达胸廓上口;下至 o(2)下纵隔以心包为界,分为前、生、后纵隔:前纵隔:位于胸骨与心包前壁之间,内有胸腺的下部、部分纵隔前淋巴结和疏松 结缔组织。中纵隔:位于心包前、后壁之间,内有心包、心和大血管根部、奇静脉弓、膈神 经、心包膈血管及淋巴结等。后纵隔:位于心包后壁与脊柱之间,内有主支气管、食管、胸主动脉、胸导管、 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迷走神经、胸交感干和淋巴结等。三、泌尿系统1 .泌尿系 统的组成:量,输尿管,膀胱,尿道。2 .肾(1)肾的位置:位于腹后壁,腰部脊柱的两旁,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中部和右 肾后面的上部。(2)肾门: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和肾盂出入之处。(3)肾区: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称肾区,也是肾门的体表投影。(4)肾的三层被膜(由内向外):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3 .输尿管(三处生理性狭窄)4 狭窄: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5 狭窄:跨越骼血管处;6 狭窄:穿过膀胱壁处(最窄)。4 .膀胱(1)膀胱的形态:分为尖、底、傕、颈四部分。(2)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位于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 区域,称膀胱三角。5 .尿道问:女性尿道为什么易引起逆行性的感染。答:短宽直,开口在阴道前庭。问:男性肾盂结石排出体外时需要经过哪几个狭窄。答:6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