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一年级上册识字口耳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一年级上册识字口耳目.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口耳目【教学目标】1 .认识7个生字,会写“口、耳、目、手”4个字。2 .培养观察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3 .感悟汉字的形象性,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4 .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发展言语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1 .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发展言语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2 .认识7个生字,会写“口、耳、目、手”4个字。【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习卡片。2 .学生:生字卡片,学习卡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 .导言: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 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今天,
2、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2 .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引言:咦?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哦,原来它们在老 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3 .互动活动:师生板前活动,拼贴器官。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1 .认识象形字。(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 现。(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2 .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重点注意:目:教师出示“
3、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 实物的联系:外面的“口 ”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足: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扩词。(5)教师小结: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 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3 .小组合作,自主识记“ 口”、“耳”、“手”。(I)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2)汇报交流。预设::象形字识记。“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竖,
4、第二笔是横折,笫三笔是横。用一用。“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 耳:比较识记。“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用一用。“耳”耳熟、耳聋、耳朵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很喜欢吃木耳。 手: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撇,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是弯钩。用一用。“手”一左手、右手、双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有一双能干的手。4 .游戏巩固。(1)连一连。将金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先在自己的学习卡上连 一连,同桌对照,讲讲自己的理由。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连。(2)游戏。学生有的拿图画,有的拿楷书,有的拿
5、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 “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三、朗读小文,认识“站”、“坐”1 .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你能用一个字来说出他们此时的动作吗?(站、坐)2 .教师板书两个生字(站、坐),指生朗读,并做出相应的动作。3 .课件出示两个生字的字理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站:左边是一个人站立着,右边表示一个人站立的时候要占据一定的地方。坐:两个人坐在一堆土上。4 .指导学生开火车读字,并扩词,说一句完整的话。5 .讨论:我们在站立和坐下的时候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是健康文明的呢?6 .出示小短文,自由朗读后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标准的“站、坐”姿势图。请学生对照图画说 一说小短文的意思。四、指导书写1 .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认识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2 .教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笔画“横折”、“撇”、“弯钩”,一边书写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并 用手指练习书空。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3 .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4 .教师点评,重点注意“口”上大下小,不要把“口”写成方块;“目”和“耳”要注意中 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手”注意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是长横,写在横中线上。五、拓展延伸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生字?2 .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