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教学设计.docx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目标L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 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戚继光抗倭背景、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学习和分析,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 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教法、学法J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重点和难点重点:是郑和下西洋。难点: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 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教师可将郑和下西洋路线等做成多媒体教学 软件,将航行路线动态地显示
2、出来,这样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并把历史事件与时间、 空间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准确的时空概念。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2)导入新课:教师可利用教材“导入框”中的内容及提出的问题导入新课。3) 一讲授新课:一、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 东海岸-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教师应充分 利用郑和下西洋路线计算机课件等,明确地讲解出“西洋”的历史范围。郑和下西洋的概况:教师结合郑和下西洋路线图,讲明郑和第一次航海的经过, 和七次远航到达的地区,随后,师生共同完成郑和下西洋盛况表。)二、戚继
3、光抗倭:1、元末明初,日本的海盗经常侵袭中国沿海地区,称它们为倭寇;2、明朝派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进攻,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封侯非我慧,但愿海波平”(1)这是戚继光的话,大意是:作官不是我的愿望,我的愿望是平定倭寇(2)主要事迹是:1561年在台州抗倭(先明确交待抗倭的历史背景,可结合戚家军 抗倭形势挂图(或投影、计算机课件等),首先阐明“.倭寇”的概念,再让学生搞清楚明 朝中期倭患严重的原因,指导学生观看戚家军抗倭形势图,以对倭寇的骚扰范围之广、 危害之深有一个形象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出示有关材料启发学生思考:倭寇对我国东南沿 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明确了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就为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教学设计 中外 交往 冲突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