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统编)第一单元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统编)第一单元春.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春朱自清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优美的词语,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及作用。2、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流畅地背诵全文。3、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形象鲜明,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4、品味文中优美的词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进行生动描绘的方法。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2、诵读。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学习表达技巧。教学难点: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进行描绘。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清文章思路。预习检查:
2、1、正字正音2、走近作家:朱自清,中国现代散文大家,诗人。本名自华,后改自清,字佩弦,8月因贫病在北京逝世。他 的散文具有真挚质朴、委婉缜密的风格。成就以散文最高,其中名篇有绿、河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 里的秦淮河。一、导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 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请同学们背诵出一两句写春的诗句。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每个人的心中都藏有一幅迷人的画卷。对于春天,有的人吟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 多少的惆怅,有人唱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伤,而朱自清却被春的活力所感动,谱写了一曲春的赞
3、 歌。今天,我们身处万物凋零的秋季,但我们仍然可以从春这篇文章看到一个明媚的春天。(出示“春”幻 灯片)(通过相关的诗和画面营造一个美丽的氛围,吸引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二、朗读课文,整体感悟。1、听配乐朗读。2、全班分段读:朗读指导:读音正确,声音洪亮。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语调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质朴。朗读层次清楚,由低到高,由慢而渐快,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让我们听着音乐,朗读课文,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的春的世界吧!首先请一个同学来读第 一、二两个小节,然后5个小组依次来读一读三至七小节,我们可以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最动情。最后三个小节 全班齐读,请大家注
4、意衔接自然一些。(初步了解朗读要求,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品味课文语言。此过 程也是学生掌握朗诵要求的起点。)三、理清层次:1、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第一段(第1节)盼春。第二段第二段(第2至7节)绘春。第三段第三段(第8至10节)赞春。2、其中写得最形象、最生动、最美丽的是第二段,而这一段乂可以分为几幅画面?春醒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第2课时学习内容:品味语言,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细致、多角度、修辞)。一、品味语言。1、全文中写得最美的就是这六幅画面,那么现在给大家一分钟时间
5、,从中选出一幅你觉得写得最美的画面,划 出你认为最值得欣赏的句子,在下面小声自由朗读。2、品味语言,请在回答时突出你喜欢什么词句?这个词句有什么特点?表达效果如何?(学生在朗读的基础1:自主品味文章语言,教师起引导者作用,启发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深层涵 义。同时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让学生逐步掌握朗读的技巧和方法,这一步是训练学生朗读技巧的关键步骤。对于 课文的各部分,可以采取不同的朗读方式,有的可以让学生单独朗读,有的可以让全班齐读,用不同的方式突出 朗读的要求。)预设情境:生:我觉得春草图这一句话写得很好一一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它让 我感到春
6、天的人很快乐。师:人为什么会感到如此快乐呢?生:因为受到小草旺盛的生命力的感染。师:所以,这里实际上是突出小草的生命力。生:我觉得“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句写得很好,它写出了小草的生命力很旺盛。 师:为什么要强调“偷偷”,是不想让人发现吗?生:是因为人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了小草已经出现了。师:这里正如一首唐诗中所说的:“天街小草润如酥(SU),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里所表现出的就是这种意想不到的欣喜。(学生与教师一起重复这首诗)生:我觉得“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从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一 句写得好,这句写出
7、春天百花烂漫的情景。师: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比喻、拟人。师:作者用拟人手法让你们感到了春花的什么特点?生:可爱、调皮。师:其实都突出了一个字,从文中找出来。生:“闹师:这里有热闹、喧闹的意思,表现出百花争艳,绚丽多彩的情景。(上述问题回答时,让学生朗读相关段落,可适时让其它学生评点朗读,然后再读出相关语句。)生:我喜欢“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这一句,它让我感到了春天的 宁静的美。师:这一段描写春雨非常细致的,有正面描写,是什么?生:“像牛毛、像花针、像细针”。师:还有侧面描写,是什么?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育得逼你的眼。”师:为什么天很晚了
8、,又下着雨,农民还在地里工作,他们不觉得辛苦吗?生:他们被春天的气息所陶醉了。生:他们想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到幸福的生活工生:“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他们今天的工作将会给他们带来更美好的明天。生:他们在雨中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都很好,这场春天的雨孕育着一个美好的梦,一个美丽的明天,一个更加灿烂的未来。正如 南宋大诗人陆游所说:“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买杏花。”也许明天当你推开窗户,你将看到一个花团锦簇、 万紫千红的春天。请全班同学集体配乐朗读该段文字。四、质疑探究:学生组内讨论。文中还有哪些疑问,把它们划出来,与同座位交流一下,如果仍无法理解.,就提出来在全 班交流。(通过质疑
9、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课文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从而 为下面的迁移训练打好基础。最后通过朗读结束全文,也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预设情境:生:“红的像火,粉的像霞”中,“粉的像霞”比喻是否恰当?这两个比喻是否重复?师:问得很好,霞不也是红色的吗?你见过粉色的霞吗?这些写好吗?你们觉得如果换几个词来形容好吗? 生:如果换了词感情色彩就不强了。师:(总结)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一种变化。先用最纯粹、最热烈的颜色来写春的色彩,用色彩表现春的活力。 生:“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样写是否符合实际? 师:对,这不是太快了吗? 生:这是想象。师:(总结)通
10、过想象把春花秋实联系了起来,也是对明天的美好憧憬。这是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生: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中,“像花针”这个比喻是否恰当?师:对,花针不是很重的吗,怎么会象雨丝呢?用花针是为了表现雨丝的什么特点?生:让我们想象到了雨丝的在灯光中的闪亮。师:(总结)表现了雨丝闪闪发亮的特点。师:同学们能否用几个字概括春天的特点?生:师:我们可以从课文第三段中总结出几个词对春天进行概括:新、美、力。师:这几段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比喻、拟人、排比.师:这几段话给人什么感受。生:充满感情,有力。师:这三个句子层层递进,有力地结束了全文,也就是本文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师:朗读最后一段,体会这种感情。五
11、、迁移训练:(本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要求学生运用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在此过程中指 点学生使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词语,通过教师的评点,让学生能够更好掌握这些修辞手法,更好地运用这些修辞 手法。)1、我来绘冬景。观看一段有冬天的画面,用一段文字描述这样的美景。师可适当点拨:本文为什么能够写得如此生动形象?(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下雪的时候你可以把飞 舞的雪花象什么呢?雪睛了,你会把整个世界比喻成什么?凝着雪的树枝象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力,好好想一 想。同学们可以用哪些比喻表现冬天的景色呢?生:大雪覆盖了周围的小山,好像一个温柔的母亲在抚慰着自己的儿子。师:你说得很好,你还可以说:
12、“它们好像对怀中的城市说:安心睡吧,这准保暖和。生:透明的冰柱像是由水晶制成,在阳光下闪耀。师:你还可以说:“这些美丽的冰柱在阳光下仿佛闪耀着不同的色彩,造出了一个奇幻的世界。”2、积累本文的好词、佳句、美段,写点评这篇散文写得很美。请欣赏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思考,然后,抓住一个角度,如选材、语言、修辞、 立意等等,写出这篇文章在写法上好在哪里,二百字左右。习作1:读这篇文章,仿佛进入一个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美丽境界。你看,作者先写了地上小草的生长状况 和活力: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再写树上花朵竞相绽放的形象:赶 趟儿似的,像火、像霞、像雪。花间
13、蝴蝶飞舞的“闹”状:嗡嗡地,飞来飞去地。后写天空中密密斜织的像牛毛、 像花针、像细丝的细雨,又写天上渐渐多了的风筝等等。这样,“地上一树上一天上”的顺序层次,使意境显得 相当高远和开园,令人心旷神怡,生发出无尽的遐想。习作2:这篇文章语言构思精妙,出神人化。文中一系列拟人化词语的贴切运用,无不表现出作者选词用字的 深厚功力。如:“钻”字,生动地表现出春草的活力;“让”字,逼真地表现出春花竞放的情状,“闹”字,真实 地再现了春天百花盛开,峰蝶飞舞的景象:“抚摸”,形象地表达出春风的温暖和柔情等等。使人在惊异于作者遣 词用字功力之深厚的同时,获得语言美的熏陶。习作3:在这篇文章里,朱自清先生描述春天的景物,突出地抓住春天景象万千的特点,充分调动多种感官, 去追求、去体味、去感受“万千”的景物。如:从视觉人手,在看到草绿草满的同时又产生“软绵绵”的感觉, 看到花多花艳的同时又听到蜂蝶的闹声,闻到花艳的香甜;再从触觉人手,在感受春天的温暖和柔情的同时,又 闻到泥土、花草的芳香,听到鸟儿卖弄的啼唱、牧童喷亮的笛音等等。无不让人心灵受到鲍染和震撼:春天是美 丽的.要把握春天,建设春天!教学后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