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统编)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奇妙的对联课堂实录胡春梅.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统编)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奇妙的对联课堂实录胡春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1(统编)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奇妙的对联课堂实录胡春梅.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奇妙的对联课堂实录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语文组胡春梅 一、课堂导入师:同学们,当我们每一次踏出那个温暖的家门的时候肯定不舍于门前那金黄的文字“新春富贵年年好;佳 岁平安步步高”;当我们每一次获取了丰厚的知识,倾吐了一腔的情愫踏出语文办公室的时候,肯定抬头阅读过 这一副门联(我们一起来读一下)”以文为友雨过琴书润;举善为师风来翰墨香”;而每一次路过图书馆的时候, 你们肯定也朗读过这幅朱红的楹联(男生同学齐声朗读一下)博览群书知晓天下事;集成众智理达世间情”。是 的,我们生活中处处有对联,而我们生活在联中。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对联的世界。二、 教学目标识别对联,梳理常识;品味趣联,探究奇妙;识别
2、对联师:其实,在上课之前,同学们已经成功完成了对联的搜集工作。那就是我们在周末完成的“人在联中”的 活动。我们在显示生活中根据个人的喜好、个人的文学修养以及个人的实际情况在生活中寻找对联,并且将自己 置身在联中。同学们,既然你们已经成功搜集到了对联,那老师不由就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对联具有哪些基本特 征?请同学们根据课本774页的内容梳理概括问答对联的基本特征。三、 梳理常识师:哪位同学先来回答?生1:对联由上下联组成,字数无定规。师:字数无定规,但是上卜联的字数应该.生1:相等师:还有吗?生1:对仗工整。师:你能给我们具体阐释一下何为对仗工整?生1:平仄相对、字数相同、结构相当师:他说到平仄相
3、对,请问何为平仄相对?生1:在现代汉语中平就是指阴平和阳平,仄就是指上声(读错了,老师纠正)和去声。师:请问何为平仄相对?生1: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师:他说到对联最后一个字的音韵要求,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这便是 对联中的“仄起平收:非常好,请坐下。师:刚他还提到对联的另外一个基本特征,那就是“结构相当”,那么何为结构相当。生2:词性或者句子结构相同。师:也就是句法结构应该相同。这三个基本特征是对联形式上的特征,符合了这三个特征相当于我们把上下 两句话给对上了,我们要怎样做才能将上下两句话给连起来,成为一幅真正的对联呢?还有什么
4、要求呢?生3:内容上必须意思相近或者相反。师:内容必须相关或者相反。同学们寻找到了对联的基本特征,我们来牛刀小试一番。请看ppt。以下是同 学们搜集到的五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的基本特征将其配对成功。一分钟时间够吗?生:够了!师:非常自信!师:全鑫你来公布一下答案!生 4:1一6 配对。2-4.师:哪一个是上联哪一个是下联?生4:4是下联。师:为什么?生4:因为“月”是仄声,仄起平收。生 4: 5-10, 9-7, 8-3师:为什么8-3配对为一副对联呢?生众:字数是相同的,对仗工整。师:配对成功后,我们一起来齐声朗读一下五副对联。生齐读。1 .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古都过新年间间老舍舒庆春2
5、.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3 .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4 .花甲重逢还长三七岁月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5 .徐徐微风吹得芙蓉怒放毛毛细雨汇与百川河流探究奇妙师:对仗工整只是对联的基本特征,妙趣横生才是一副真正的对联。拿着五副对联的趣味你们品出来了吗? 接下来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任选一副对联品味讨论其趣味性!好,开始!学生讨论!师:同学们来分享一下!哪一个小组先来发言!生5:我们小组分析的是第四联。花甲和古稀都是表示年岁,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双”“重”都 是二的意思。“还”和“更”是副词,表示“再”。“长”“多”表示比较的意思。师:请
6、允许我打断你一下,这里他读了 “长chang” “多”你们有没有什么疑问?众生:读zhang师:为什么读zhang呢?终生:年长。师:还有一个对联上的基本常识,平仄相对。非常好,还有吗?生5:三七岁月与一度春秋相对。师:也就是说你找到了 “对仗工整”的特征。还有吗?生5:花甲60,重逢乘以2,加上三七岁月就是141.第二联古稀70,双庆乘以2,添加一,也是141。个人141岁上的祝福。师:非常好,这一副对联其实就是在玩什么?众生:数字师:这便是对联的数字之趣。同时这位同学他还分析到了,这幅对联还暗含有对这位高寿者的祝福之意。还 有那个小组愿意来分享一下。生6:我们选择的是第三句。前面三个字构成
7、了后面一个字。十口心构成了思字,八目尚构成了繁体的防。 思君思过思社稷,两个的空间意向是不一样的,一个是阔大的,一个是小儿女情长的。而乂点出来唐伯虎点秋香, 意思就是说你在思君思过思社稷,而我在赏花赏月赏秋香。就表现了唐伯虎风流倜傥的才子形象。师:对联将字拆开了,具有形式上的拆字之美,同时这幅对联中思君思过的大我之怀,下联暗含有风花雪月 的小我之情,将大我之怀和小我之情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这边是情怀之美。师:还有那一组来分析一下。生7:这是一幅嵌名联,并且把他们的字也写上去了,就是孔明和老舍。最后“孔明”和“明月照纱窗”相 对,老舍和古都相对,他是一个形象的事物又是和人物的名字相对的。师:掌声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人教版 高中 必修 统编 第四 单元 家乡 文化生活 奇妙 对联 课堂实录 胡春梅

限制150内